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UV/Fenton法预处理N-甲基苯胺生产废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UV/Fenton法对N-甲基苯胺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当原水COD约为3 400 mg/L时,在适宜操作条件(H2O2投加量为50 mL/L,Fe2+投加量为1.209 g/L,pH=5.0,反应时间为30 min)下的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同时得到Fenton试剂处理该废水的适宜条件为:H2O2投加量为60 mL/L,Fe2+投加量为1.692 g/L,pH为5.0,反应时间30 min;单独UV辐照处理该废水的较适宜条件为:反应时间为20 min, pH=5.0。最后就3种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UV对Fenton试剂处理N-甲基苯胺生产废水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反应前后的紫外光谱说明,经UV/Fenton反应后,原水中的含苯环物质已得到了彻底的氧化分解。  相似文献   

2.
UV-Fenton光催化氧化处理高浓度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生产废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UV-Fenton技术光催化氧化高浓度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生产废水,确定最佳操作条件为:初始pH=3.8,H2O2浓度为9.99 g/L,H2O2/Fe2+摩尔比为20∶1,光照反应60 min。此条件下的废水COD去除率为89.1%,出水COD值在570 mg/L左右。经正交试验确定影响处理效果各因素的重要性顺序为:H2O2浓度>H2O2/Fe2+摩尔比>光照反应时间>pH。UV的加入与单独的Fenton体系存在正相关的协同作用。废水降解的表观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Fenton氧化/高浓度泥浆法处理矿山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某大型铜矿废水COD不达标问题,采用Fenton氧化对原有高浓度泥浆(HDS)工艺进行改进。探讨了Fenton氧化矿山废水各指标的去除效果以及H2O2浓度对出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氧化-电石乳中和絮凝沉淀工艺处理矿山废水是可行的,最优实验条件为:pH稳定在3.0~4.5,H2O2投加量0.5 mL/L,电石乳投加量8.5 g/L,PAM投加量1.5 mg/L;系统对废水COD的去除机理是加入的H2O2和矿山酸性废水中的Fe2+离子在低pH下形成Fenton试剂;系统对TFe、Zn2+、Cu2+ 的去除效果比Mn2+的去除效果更稳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O3/UV工艺预处理磺酰脲类除草剂生产废水,考察了初始pH值、臭氧投量、叔丁醇投加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该工艺处理废水的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初始pH为13.59和臭氧投量为65.08 mg/min的条件下,预处理80 min后废水COD去除率达63.47%,BOD5/COD由0.03提高至0.56,EC50从11%提高至55%。随着叔丁醇浓度的增加,废水COD去除率明显降低,证明该反应体系有?OH存在;体系中加入MnO2后废水COD去除率下降了16%,氧化效率明显下降,证明该反应体系内中间产物H2O2在O3/UV降解有机废水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Fenton氧化破解污水处理厂污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Fenton氧化反应的影响因素pH值、H2O2/Fe2+投加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污泥破解效果的影响,并以污泥上清液中蛋白质、糖类、SCOD及污泥TSS、VSS的变化来表征污泥破解的程度。结果表明,最佳破解条件为:pH=5,最佳H2O2/Fe2+投加比为24:1,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90 min,在该条件下,SCOD、溶解性蛋白质和多糖分别由88.76、19.70和14.95 mg/L增加到3 714.64、2 039.90和289.70 mg/L;TSS及VSS分别由34.60 g/L、19.76 g/L降为26.60 g/L、14.22 g/L,去除率分别为23.12%和 28.14%。Fenton氧化破解污泥,能够有效促进污泥絮体分解,有利于进行后续的厌氧消化处理。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微曝气Fenton氧化法关键工艺参数对模拟双酚A(BPA)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从活性污泥性质和污染物去除率两方面,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 MBR)对微曝气Fenton氧化法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为实现BPA废水的生物处理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初始pH值、反应时间、H2O2/COD(质量浓度比)、H2O2/Fe2+ (摩尔浓度比)、反应温度及曝气量均对预处理效果有较大影响,在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70%,BOD/COD值则由原废水的0.02提高到0.50以上。MBR处理上述出水的结果表明,经微曝气Fenton氧化处理BPA的废水,可较好地适应后续的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7.
以水热晶化法合成了铜磷铝分子筛CuAPO-5,并用XRD、SEM,FT-IR,UV-Vis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2+进入到了AlPO4-5分子筛骨架中。研究了以CuAPO-5为催化剂, H2O2为氧化剂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催化氧化性能。在苯酚初始浓度200 mg/L 、H2O2添加量1 200 mg/L、pH值5.0、处理温度80 ℃时,处理240 min时苯酚去除率达到100%,TOC去除率达81.76%,析出到溶液中Cu2+浓度仅为0.527 mg/L。温度从40 ℃上升到80 ℃时,苯酚的去除率及TOC去除率明显增大,表明温度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显著,相比于均相催化剂骨架Cu催化过氧化氢分解需要更多的能量。重复性实验表明,催化剂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8.
O3/H2O2降解阿特拉津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O3/H2O2氧化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阿特拉津,考察了反应条件及水质对去除的影响,并对反应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阿特拉津初始浓度2 mg/L,投量为7.5 mg/L的O3单独氧化去除率为27.2%;相同O3投量下,控制H2O2/O3摩尔比为0.75,5 min阿特拉津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6.5%;pH 值为7.5~8.5,温度在25~40℃的范围内,都维持了较高的去除率,表明H2O2/O3体系对阿特拉津的去除效果良好,降解速度快,反应条件温和。0.5 mg/L的腐殖酸,对阿特拉津的去除影响不大,腐殖酸浓度为1、2和5 mg/L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3.4%、50.7%和30.2%;碳酸氢钠的浓度为50和200 mg/L时,去除率分别为88.1%和73.8%,说明水质对阿特拉津的去除影响较大。叔丁醇的浓度为5和20 mg/L时,阿特拉津的去除率分别降低到44.7%和27.5%,去除率随自由基抑制剂叔丁醇增加而降低,说明H2O2/O3降解阿特拉津主要为该体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处理含异草酮除草剂废水,以Sb掺杂Ti/SnO2电极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采用电催化氧化技术对异草酮废水进行降解,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异草酮去除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异草酮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当异草酮初始浓度为100 mg/L、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解质投加量为0.10 mol/L,反应120 min后,异草酮去除率达到94%,此时TOC去除率为57.9%,能耗为25 kWh/m3,且废水的可生化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臭氧(O3)氧化法处理含高浓度黄连素和COD的制药废水,探讨了废水初始pH、O3投加量及初始黄连素浓度等因素对O3氧化过程的影响,确定了O3氧化技术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O3能够有效分解废水中的黄连素,降低其COD浓度;黄连素浓度为700 mg/L、COD为3 500 mg/L、pH为0.88的废水,进气O3浓度为14.05 mg/(L?min),处理时间为180 min(即投加量为2 529 mg/L)时,黄连素和COD的降解率分别可达77.46%和41.28%,BOD5/COD比(B/C比)从0.06提高到0.34,增加了4.7倍;随着废水中初始黄连素浓度的升高,废水COD降解率逐渐降低。O3氧化法是一种有效的黄连素制药废水预处理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1.
混凝法深度处理废纸造纸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按照烧杯实验方法,重点考察了pH值、混凝剂种类和投加量等因素对生化处理后废纸造纸废水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AC作为混凝剂,PAM作为助凝剂联合处理该废水时,能够取得较好的去浊率、SS、色度和COD去除率。混凝沉淀最佳运行条件为:废水pH为6.5,含铝量10%的PAC和2 g/L的PAM投加量分别为1 mL/L、0.5 mL/L,浊度从35 NTU降低到1 NTU,去除率达97.1%,SS从30 mg/L降低到7 mg/L,去除率达76.7%,色度从64倍降低到18倍,去除率达71.9%,COD从95 mg/L降低到44.8 mg/L,去除率可达52.8%,取得了较好的去除效果,达到国家造纸废水新排放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UV/Fenton技术对高浓度金属清洗乳化油废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亚铁与双氧水浓度、pH、反应时间和搅拌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UV/Fenton技术对高浓度乳化油废水(COD平均浓度为35 000 mg/L)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最佳工艺条件为:亚铁与双氧水浓度分别为2 400 mg/L和6 000 mg/L,pH为3,经过2 h反应,COD可降低至1 050 mg/L,去除率为97%。搅拌会降低COD的去除率。研究表明,UV/Fenton技术对高浓度乳化油废水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且药品消耗较低,为目前此类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改性硅藻土复合混凝剂处理深度采油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油田深度采油废水中含有大量残油,粘度大、乳化程度高、油水分离困难,本实验采用改性硅藻土吸附和无机混凝剂混凝相结合以处理深度采油废水.结果表明,对于含油浓度为250~ 350 mg/L的石油废水,用强化吸附方法,吸附剂投加量为1.5 g/L,优化实验条件下除油率可达到75%;采用强化混凝的方法,PAC在投药量为200 mg/L的情况下除油率可达到87%;采用强化吸附-混凝联合处理的优化方法,投加0.7 g/L吸附剂+PAC 200 mg/L,除油率>95%,明显高于吸附和混凝单独处理效果,大大改善了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4.
Production of electricity from proteins using a microbial fuel cell.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Electricity generation was examined from proteins and a protein-rich wastewater using a single chamber microbial fuel cell (MFC). The maximum power densities achieved were 354 +/- 10 mW/m2 using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and 269 +/- 14 mW/m2 using peptone (1100 mg/L BSA and 300 mg/L peptone). The recovery of organic matter as electricity, defined as the Coulombic efficiency (CE), was comparable to that obtained with other substrates with CE = 20.6% for BSA and CE = 6.0% for peptone. A meat packing wastewater (MPW), diluted to 1420 mg/L chemical oxygen demand, produced 80 +/- 1 mW/m2, and power was increased by 33% by adding salt (300 mg/L sodium chloride) to increase solution conductivity. A wastewater inoculum generated 33% less power than the MPW inoculum. The MFC was an effective method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demonstrated by >86% of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 removal from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15.
焦化废水泡沫分离液的Fenton催化氧化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泡沫分离液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Fenton催化氧化处理实验,考察H2O2用量、Fe2+浓度、pH和反应时间4个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结合GC/MS方法比较处理前后泡沫分离液中有机物的种类及其生物降解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H2O2]=100 mmol/L、[Fe2+]=100 mg/L、pH=3、反应时间为30 min的Fenton催化氧化反应条件,可以使分离液的COD去除率达到68%以上;经Fenton处理后,分离液的B/C值由0.12提高至0.38,生物降解性明显改善;通过GC/MS的分析,基本明确分离液中含有的有机物主要为酚、胺、腈、酯类有机物及喹啉、吡啶等杂环化合物,大多数属于难降解且生物毒性较强的有机物。针对这些复杂组分共存的泡沫分离液,利用Fenton试剂较强的氧化能力能够将其含有的有毒/难降解有机物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的小分子有机物,为其后续的生物处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不同形态铁盐的除磷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不同铁盐存在形态的铁盐类混凝剂,即三氯化铁(离子态铁)、聚合氯化铁(聚合态铁)和氢氧化铁(凝胶态铁),在混凝除磷性能方面的差异。以城市污水厂的二级出水为实验水样,进行混凝除磷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二级出水总磷为1.74 mg/L,离子态铁投加量为40 mg/L时,对总磷的去除率为90%,混凝处理后上清液总磷可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聚合态铁对总磷的去除率为62%,凝胶态氢氧化铁的总磷去除率为59%,混凝处理后上清液总磷均不能满足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离子态氯化铁对污水厂二级出水的除磷效果优于聚合态,即铁离子的聚合形态会影响其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7.
农药化工厂生产苯肼、苯唑醇、乙基氯化物过程排放的废水是高氯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采用三辛胺作萃取剂,用液-液萃取处理,三辛胺与水中Cl-离子形成萃合物而使Cl-转移到有机相.再经高效絮凝处理后,CODCr总去除率达89.8%,Cl-总去除率达83.2%,BOD/COD比从0.02上升到0.34,可生化性大幅度提高. 废水再经河水稀释进A/O池生化处理3d后,可达标排放.负载萃取液用5%NaOH水溶液反萃取.由于萃取剂回用降低了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水解酸化与好氧(SBR)、厌氧(UASB)与好氧(SBR)工艺对涤纶短纤维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进行研究。水解酸化与好氧工艺在进水COD为1 900 mg/L的时候,去除率在80%左右。采用UASB-SBR工艺,进水COD为2700 mg/L时,COD去除率可以达到96%,出水COD〈100 mg/L。实验研究表明,涤纶短纤维废水更适合采用UASB-SBR工艺来处理,并且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上流式分段污泥床(upflow staged sludge bed)反应器对聚酯废水进行了预处理试验研究.反应器内厌氧污泥经过近70 d的培养驯化后,用于处理聚酯废水.当进水COD值为800~2000 mg/L,HRT约为16~20 h时,其COD去除率基本能稳定在50%~55%之间;聚酯废水经预处理后,其BOD5/COD值由原来的0.3左右提高到约为0.6,取得了较好的预处理效果.但系统的总产气量由培养期的约13 L/d降至0.8 L/d左右,其中甲烷气体的含量也由50%下降至约6%.  相似文献   

20.
混凝-Fenton氧化-Fe0还原预处理高浓度硝基苯生产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混凝-Fenton氧化-Fe0还原工艺预处理高浓度硝基苯废水,考察各反应阶段硝基苯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聚铁混凝性能优于聚铝;初始COD为17 350 mg/L、硝基苯浓度为10 050 mg/L的废水,在pH=4,聚铁投加浓度3 300 mg/L时,COD和硝基苯去除率分别为63%和62%;混凝沉降后的上清液用Fenton试剂氧化,可在较宽pH(3~6)范围内降解硝基苯,当H2O2(30%)浓度为6 000 mg/L,Fe2+浓度为168 mg/L时,氧化效率最高;聚铁混凝-Fenton氧化后的出水用Fe0还原,最佳还原条件为:pH=3,Fe0浓度1 500 mg/L。原水经聚铁混凝-Fenton氧化-Fe0还原后,COD和硝基苯总去除率分别达90%和98%,总药剂成本约12.4元/t。处理后废水硝基苯浓度为168 mg/L,适宜进行后续的厌氧-好氧生物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