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深化三峡库区重庆生态屏障区固体废物污染防止工作,对屏障区内12个区县的生活垃圾堆存和处置现状进行了调查,提出处置对策,建议在分类收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将生活垃圾的单一的填埋处置转化为综合处理。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的成果时,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如何有效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处置,寻求城市发展、垃圾处置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地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和思索的重要问题。贵阳市在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置方面,与国内其他城市有着相同的困扰,又有其特殊性。本文通过对贵阳市生活垃圾的处置情况的现状、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贵阳市生活垃圾的处置工作的改革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3.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既能实现生活垃圾的减容,同时垃圾可为水泥工业提供能量和原料,降低水泥行业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但与传统的生活垃圾处置技术相比,该技术的环境效益仍有待考察。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的环境影响,并与传统的垃圾焚烧技术和垃圾填埋技术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水泥原料制备和水泥生产过程是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产生环境影响的主要环节;相比于垃圾焚烧技术和垃圾填埋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在全球变暖潜值方面表现最优,分别降低了2.4%和3.6%;在富营养化潜值方面,该技术高于垃圾焚烧技术但低于垃圾填埋技术;在酸化潜值和人体毒性潜值方面,该技术表现不佳,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引起重视。随着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的成熟与优化,其环境表现将会越来越好,是一项环境友好的固废处置技术。  相似文献   

4.
生活垃圾源头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产生家庭生活垃圾的源头谈起,试着把清洁生产的理念引入到对家庭生活垃圾的管理,强化每个居民应该承担垃圾分类和垃圾收费的责任意识,这样最终不仅减少垃圾的处置量和处置成本,方便垃圾的资源化和再利用,同时实现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可持续管理.  相似文献   

5.
分析上海生活垃圾的特点和处理处置现状,对处理处置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分类收集要实行日常化,无害化处理水平有待提高,焚烧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要加强对渗滤液的处置,并且末端处置技术中填埋处置比例过高。同时提出了生活垃圾处置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要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处理目标。要求巩固和完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谨慎发展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充分重视生活垃圾生化处理技术,多元并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发展趋势已不可阻挡。本文介绍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和处置的基本情况,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在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方面的一些建议,希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论述了城市垃圾的几种常用收集和处置方式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北京是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最大的城市,在垃圾的清运,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目前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还存在许多问题。要控制生活垃圾的污染,应全面实施垃圾分类收信地垃圾清运和处理处置有偿服务,对垃圾回民利用制认税费优惠政策,对垃圾产生实施源头控制,完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法规,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生活垃圾监与管理中。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6-2015年上海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资料,分析了上海市工业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主要固体废物的产生情况及处理处置现状。分析指出,近年来上海市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其中工业固体废物年产量约2 200万t,生活垃圾年产量约700万t,建筑垃圾(渣土)申报量已高达1.0亿t/a以上。从处理现状看,工业固体废物在各类固废中的综合利用率最高,高达95%以上;生活垃圾处置方式以卫生填埋和焚烧为主,无害化处理率100%,但其处置设施基本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建筑垃圾总体以回填和填埋为主,利用率较低。展望了未来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前景,指出:为进一步提高上海市固体废物的处置能力和利用水平,宜加强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与全过程管理,加快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和处置设施能力建设,以及加大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力度。  相似文献   

10.
垃圾中转站是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合肥市居民生活垃圾中转站目前有31个,其中27个正常运行.由于合肥市垃圾采取卫生填埋处置,现有垃圾中转站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垃圾采用高强度的压缩技术进行"打包".我们对合肥市各区垃圾中转站分布及其具体情况也作了详细的调查,并对中转站的位置进行了卫星定位,以期为居民生活垃圾的清运机制的优化打下基础.在对合肥市老城区垃圾中转站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合肥市老城区的中转站存在的问题,并对合肥市滨湖新区垃圾中转站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可燃组分基本特征及其时空差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我国村镇生活垃圾组成特征及采取焚烧处置的可行性,本研究在2015年的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我国12个省份共72个村镇生活垃圾产生源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了垃圾全组分和可燃组分的质量分数、含水率以及垃圾热值等参数,进行了地域、季节以及村与镇之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可燃组分质量分数(湿基)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厨余类(13%~53%)橡塑类(10%~18%)纸类(10%~15%)木竹类(0~10%)织物类(0~8%).相同行政区域内村与镇之间生活垃圾组分差异较小,南方村镇生活垃圾全组分的平均含水率大于北方,全国村镇生活垃圾平均含水率为40.1%左右.我国北方生活垃圾热值在4个季节均有81%的村镇超过3 500 k J·kg~(-1),而南方村镇生活垃圾在春、夏、秋、冬这4个季节满足这一条件的村镇分别占44%、50%、61%、72%.垃圾经分选后热值得到提高,但南方村镇春季生活垃圾可燃组分热值仍然偏低,南方其它季节56%以上的村镇和北方全年所有村镇的生活垃圾均能满足焚烧处置的热值要求,故对我国北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置是可行的,而南方村镇生活垃圾需加强前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生活垃圾“3R”(垃圾的减量、重复利用和回收)措施为例。介绍了加拿大在生活垃圾管理和处置以及相应收费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置情况及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2000—2004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资源化利用、最终处置及管理等情况,分析了目前在上海生活垃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提高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是对垃圾进行前处置的重要环节,本文阐明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阐述了进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途径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后,指出了垃圾加收利用的途径为:分类回收垃圾中的资源(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织物等);垃圾填埋气可通过膜分离法、变压吸咐法、溶剂吸附净化后,用于发电、锅炉燃料、CNG汽车、居民生活用气;垃圾热转化处理中产生的热能,可于用发电、锅炉运行、淡化海水,通过回收垃圾及处置中产生的资源及能源,不仅减少了垃圾的处置量,降低了垃圾处置成本,同时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和再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村镇生活垃圾特性及处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陈冠益  马文超  段宁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11):4187-4197
为了系统充分了解现阶段我国村镇生活垃圾特性、处理模式及方式,概述了全国各区域村镇生活垃圾特征,介绍了村镇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包括收运、分类回收、处理模式以及处置方式.以青岛农村地区为例,分析了垃圾产量主要相关因素影响程度大小,并预测了垃圾产量.可为各地村镇生活垃圾的特性分析及处理方式选用提供一定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系统揭示生活垃圾分类和末端处置匹配对全过程管理环境效益的改善,按照张家港市日均生活垃圾产量1850 t计,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和实测垃圾组分数据,通过测算污染物排放的直接总环境影响潜值和电能回收量折算后的总环境影响潜值,分析和预测了垃圾分类典型情况和不同末端处置能力匹配情景下的张家港市生活垃圾处置环境效益.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的平均厨余组分质量占比(厨余垃圾纯度,95%)较未分类小区(66%)提高了29个百分点,其他垃圾中的厨余组分质量占比(41%)则降低了25个百分点.末端处置能力现状情景下,厨余垃圾分出量为150 t·d-1时,直接总环境影响潜值随厨余垃圾纯度提高逐渐降低,较垃圾未分类时(3.41×10-10,以PET2000计,下同)减少约10%;厨余垃圾分出量大于150 t·d-1时,厨余垃圾分出量和纯度不断提高,分流厨余垃圾的填埋处置将导致污染排放增多,直接总环境影响潜值逐渐增加.生活垃圾处置环境效益的提升不仅依靠分类效果的改善,也依靠末端处置能力的匹配.末端处置能力规划情景下,生活垃圾分类后直接总环境影响潜值(1.73×10-10~2.40×10-10)均低于末端处置能力现状情景.厨余垃圾处置能力充足,相同厨余垃圾纯度下,直接总环境影响潜值随厨余垃圾分出量增加而降低.末端处置能力现状情景下电能回收量折算后的总环境影响潜值为-0.89×10-10~-0.39×10-10,高于末端处置能力规划情景(-2.13×10-10~-1.82×10-10).结果表明,末端处置能力按规划扩建后,垃圾分类效果持续提升利于提高全过程管理的环境效益.从全过程角度协同提升垃圾分类效果与末端处置能力匹配程度,能有力改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苏州的经济快速发展,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等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置规模越来越大,使用的处置工艺也越来越复杂。科学的固废处置监管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从而加强监管能力,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从2009起尝试物联网技术在固废监管中的应用,并取得良好的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19.
中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置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和处置是当前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挑战。为了解中国和美国垃圾焚烧处置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两国垃圾产量、处置技术结构、焚烧技术的应用、焚烧过程二恶英排放进行了调查和比较研究。按照美国经济水平预测,中国垃圾产量将达5亿t,需加强垃圾无害化处置能力建设,尤其是垃圾分类和综合利用。在中国,垃圾焚烧技术将得到进一步推广,需更严格地控制二恶英排放,达到0.1 ng-TEQ/m3的限值。垃圾焚烧能源化利用具有良好的碳减排效果,中国垃圾焚烧碳减排量约为102万t。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易门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置的现状:垃圾收集设施缺乏,村民的环保意识较差。提出了相应的处置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