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一般分为收费监控和道路监控两部分。收费监控系统主要是对收费站的车道、收费广场、收费亭的收费情况,对收费车道通过的车辆类型、收费员的操作过程以及收费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和特殊事件进行观察和记录,实施有效的监督。道路监控系统主要是对高速公路干线、  相似文献   

2.
正一、项目背景至2013年年底,我国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已突破10万公里,超越了美国的92000公里的洲际高速公路,建设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系统。我国的高速公路安全也颇具"中国特色",高速公路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密集度最高的收费站,安全事故频发。密集的收费站和高额收费,引发了一些安全方面的问题,例如机动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速公路运营里程的增加,通行高速公路车辆的快速增长,由于各种原因诱发通行高速公路收费站安全的概率也随之增加。因此,做好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安全管理,为收费站创造良好的通行条件,确保车辆“安全、快速“通行高速公路收费站,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有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7月16日上午,莆田高速支队民警正在莆田出入口收费广场执勤,一辆重型厢式货车摇摇晃晃地向收费站驶来,车身已严重变形倾斜,于是民警立即打指挥手势示意车辆停车靠边检查,然而大货车不但不停车,反而加速向入口车道驶去,欲强行通过检查点上高速公路。民警见状,利用货车驾驶员取卡的时间空隙,迅速上前将该车控制住。  相似文献   

5.
笔者经过某高速公路的收费站,看到了极其偶然的一幕:几个农民工模样的妇女,各自骑着一辆自行车,想乘着收费站一时忙碌之际,混水摸鱼进入高速路,却被细心的交警给拦下了。事后了解到,这群想上高速路的骑自行车的妇女,是想贪图便利走捷径。她们以为上高速只是收费不收费问题,根本不知道高速公路实际是非机动车的禁区,更不用说行人了。  相似文献   

6.
笔者经过某高速公路的收费站,看到了极其偶然的一幕:几个农民工模样的妇女,各自骑着一辆自行车,想乘着收费站一时忙碌之际,混水摸鱼进入高速路,却被细心的交警给拦下了。事后了解到,这群想上高速路的骑自行车的妇女,是想贪图便利走捷径。她们以为上高速只是收费不收费问题,根本不知道高速公路实际是非机动车的禁区,更不用说行人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正>一、高速公路光端机市场应用现状在中国市场,高速公路是最早引入光端机的行业领域,其最主要的用途是将高速公路中各收费站的收费及视频信息、车流、隧道以  相似文献   

8.
《安全与健康》2012,(10):52-53
高速路应以速度为本,因收费站造成拥堵既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很长时间以来,社会各界都在呼吁: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应取消高速公路收费。"收费站的大量存在导致车辆通行缓慢,影响了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尤其在出行高峰的节假日,这一问题表现得尤其明显",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蔡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速公路网络的逐渐形成,停车收费的方式对高速公路的营运产生了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即收费站的瓶颈现象,已经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造成缴费车辆的堵塞而影响了车辆的运行速度。因此,不停车收费系统被国家列为研究开发的目标。 不停车收费系统(又称电子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简称ETC系统)是利用车辆自动识别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糊综合模型的收费高速公路投资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速公路存在着运行效率低下、收费标准较高、管理混乱、浪费严重、投资成本居高不下、财务状况难以为继等问题,不少项目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银行金融风险和地方财政隐患,而高速公路投资的风险评估却基本上还是空白,因此,对高速公路投资风险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真分析了收费高速公路投资风险的特点,重点提出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收费高速公路投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1.
基于GM(1,1)模型的军用车辆交通事故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军用车辆交通事故预测技术重要性的基础上,根据2005—2009年的军用车辆交通事故原始数据,建立军车交通事故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军用车辆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进行短期预测,并通过实例验证预测模型的适用性。通过模型验证结果可以看出:GM(1,1)模型预测所得数据较为精确。预测结论如下:未来几年,军车交通事故会稳步下降,事故发生次数会快速减少,但死亡人数相对减少较缓。  相似文献   

12.
基于哈默“人的差错理论”的道路交通安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道路交通安全系统为背景,人的差错为研究方向,运用"哈默"人的差错分类理论,从机动车驾驶员和非机动车驾驶员、乘客及行人两种人群的差错角度,对2004—2006年3年间我国交通事故发生率和死亡人数进行较有针对性的分析归类和研究,进而分别提出基于主动性和被动性两方面的交通事故人因预防措施。通过"哈默"全新的分类方法,全面分析交通行为中人的差错类型,为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体系的研究、建立以及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基于人的行为机理的理论依据和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福建省2000 -2010年交通事故相关指标,采用统计图表分析法进行交通事故发展趋势分析与安全水平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交通事故各项绝对指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从万车死亡率、受伤人数与死亡人数比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各类事故死亡人数比重等相对指标看,交通安全总体水平偏低,交通事故后果比较严重.对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GDP、机动车保有量、公路通车里程、人口数四项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得出四个影响因素总体对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线性影响是显著的,采取向后筛选策略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死亡人数与GDP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根据回归结果建立了交通事故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我国现阶段特别重大事故规律特征,选取2010—2019年的34起特别重大安全事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学手段,以这些事故的发生地域、时间、死亡人数、事故分类等因素作为统计标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时间角度,我国特别重大事故在近10年整体呈现震荡下降趋势;每年下半年,尤其是8月份为特别重大事故的高发期;特别重大交通事故易发生在夜间与午后,煤矿事故易发生在上午至中午,爆炸事故易发生在上午。针对不同行业或事故类别,交通运输及煤矿行业为特别重大事故的高发行业,爆炸事故为特别重大事故的高发类型且事故后果最为严重。同时,发现同类事故在同地区、同年月、同时段均存在聚集性现象。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以及事故特点的基础上,运用交通冲突理论分析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理,论述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过程。并从安全系统工程学角度,使用交通事故显性/隐性致因模型对道路交通事故的致因因素进行分析,强调管理因素的重要性。最后,结合北京市道路交通现状,综合运用3E对策,讨论了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的控制策略。通过加大违章行为惩罚力度、培养安全文化、建立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以及应用智能交通技术等措施,消除道路交通系统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提高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6.
道路交通事故BP神经网络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分析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道路交通事故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交通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3个输出指标及12个影响因素。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具的强非线性逼近、模糊推理、自学习的优点,建立道路交通事故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模型对我国2006年、2007年、2008年的交通事故情况进行预测,其中,2006年、2007年预测精度较高,2008年预测误差稍大,可能的原因为2007年12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减少交通事故起到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发展情景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以日本和美国为例 ,分析了发达国家道路交通事故高发期的发展历程 ,得出了道路交通事故的上升与国家经济发展和机动化增长有着直接关系的结论。笔者通过分析和预测我国经济和道路交通的发展情景发现 ,今后我国道路交通发展特征和日本道路交通高发期的情况十分类似。如果现有交通管理体制和技术措施没有大的变化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到 2 0 2 0年可能会超过 2 3万人。为此 ,国家应尽快改善道路交通管理方面所存在体制上、行政上和技术上的不足 ,防止出现笔者所预测的道路交通事故极其严重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水上交通事故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更好地开展水上交通事故分析研究,提高我国水上交通安全水平,从船舶风险评估与事故预测、事故分析以及事故及通航安全数据的组织与数据库建立3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论述和分析。提出以建立水上交通事故时空数据平台为基础,结合数据挖掘和安全工程的理论方法研究事故发生机理,评估事故风险,并将研究事故模拟再现技术作为事故分析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云南山区公路严峻的交通形势,及山区公路交通事故的特征、事故形态及影响因素,研究山区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理。从人、车、路和环境等方面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提出针对云南山区事故多发路段安全对策措施。分析表明,在云南山区,路况、人员安全素质、车辆性能、安全管理均处于较低水平,是重大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提高系统安全性,实现系统功能最强,应使系统各要素相互匹配,以实现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20.
根据交通事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性,建立基于时空分布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测度指标体系;在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特征和交通事故的生成过程的基础上,利用价值函数构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测度模型。并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测度值进行等级界定,提出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和控制手段。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测度模型是在最大可能地控制系统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使城市道路网络系统的效益达到最佳化。应用结果表明:利用测度,可以找出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问题成因和限制因素,为高速公路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