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雷蕾  严恩泽  杨卫国  魏彤彤 《安全》2020,(2):17-26,10
电气火灾是目前国内发生频次最高、危害最大的火灾类型。为了防止电气线路火灾导致的火势蔓延和发展,需做好电气线路贯穿孔口的防火封堵。本文通过分析电气线路的火灾原因和火灾危害性,提出开展电气线路防火封堵的必要性。并结合电气线路贯穿孔口防火封堵的应用现状、相关规范要求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电气防火封堵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建筑中合理地划分防火分区,能够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阻止火势蔓延,将火势控制在局部空间内,从而为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提供有利条件,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建筑防火分区划分中主要存在防火分区面积超过规范规定、防火分隔构件选用不合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现行住宅及消防相关规范规定、条文解释的比照与分析,结合即将出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合并的拟修订《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稿及相关规定,根据住宅火灾危害表征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实践工作经验总结,提出对于高层住宅建筑消防车通道设置,建议可按现行《住宅建筑规范》规定执行,同时充实了新的消防登高车操作面、坡度、场地大小等要求,使得高层住宅消防车通道要求具体化。  相似文献   

4.
雷海英 《安全》2011,32(7):11-14
本文分析了通风系统潜在的火灾危险性及其防火、防烟的基本思路,介绍了国内外标准的有关规定,拟通过分析和借鉴发达国家标准中的合理内容,并结合国内情况,对有关防火规范的修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智会强  谢天光 《安全》2013,(6):55-57
正随着我国高层建筑不断增多,高层建筑火灾频率呈上升趋势,近期多起火灾案例暴露出了高层建筑在避难层(间)的设置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规范对避难层(间)的规定,结合目前避难层(间)的设置现状及所暴露出的问题,对避难层(间)的设置范围及相关防火要求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防火卷帘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区,能有效地阻止火灾蔓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现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消防设施.目前,防火卷帘类产品的发展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早期防火卷帘就分为两种:普通钢质防火卷帘(即单片)、钢质复合防火卷帘,主要用于防火墙及防火隔墙的开洞、走廊通道的防火门以及设置防火墙有困难(影响使用功能)的大空间防火分隔等场所,在有关规范规定尚不明确的情况下,防火卷帘的应用还是有局限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电缆隧道内加设防火墙、防火门,对电缆孔、洞进行防火封堵,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提出对工程关键工艺及技术方面采取多项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墨子与消防     
火灾,对人类生活危害极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便在同火灾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治理火灾中形成了不少独特的论述。其中,尤以墨子在防范和治理火灾方面具有独到的主张,从防火技术,到消防法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论述,既有防火技术、设置、建造具体要求又有明确的数据规定。被今人称之为“我国早期消防技术和消防法制规范的萌芽”。  相似文献   

9.
中庭在大型地下商业建筑防火分隔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翔  陈素娜  姚斌 《火灾科学》2010,19(2):104-108
某大型地下商业建筑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防火分隔设计超出现行防火规范的要求。提出一种利用采取强化防火措施的中庭对该地下商业建筑进行防火分隔的方案,并对若干最不利火灾场景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防火分隔方案能够达到现行防火规范要求的分隔效果,即使在中庭消防设施失效条件下也可以防止火灾在不同区域之间蔓延。  相似文献   

10.
火灾,对人类生活危害极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便在同火灾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治理火灾中形成了不少独特的论述。其中,尤以墨子,在防范和治理火灾方面具有独到的主张,从防火技术,到消防法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论述。这些论述,既有防火技术、设置、建造的具体要求,又有明确的数据规定。被今人称之为“我国早期消防技术和消防法制规范的萌芽”。  相似文献   

11.
李恩成 《安全》2012,33(8):36-37
1地下建筑防火分区的技术措施在地上建筑中应用的可行性 1.1扩大非商业建筑地下防火分区面积的可行性 对于防火分区面积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绝大部分建筑物给出的地上部分面积均大于地下部分,比如《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一类高层建筑防火分区面积为1000m2,二类高层建筑防火分区面积为1500m2,地下室防火分区面积为500m2;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建筑物防火分区面积为2500m2,地下室为500m2.但是对于地下商业建筑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达2000m2.而其他类型的地下建筑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其防火分区面积最大也就是1000m2.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焦化企业火灾危险性的全面剖析,得出该企业的火灾和爆炸危险,主要集中在煤气净化系统和化产回收工段,危险性的大小及危害程度与危险物质的多少、生产性质、预防措施等有直接关系;并通过对工艺、总平面布局、间距、电气、建筑、设施等方面应采取防火措施的对比,指出抓好工艺防火、电气防火、严格操作规程和按照规范设置消防设施,是搞好该企业火灾防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储油罐和储罐区储油多,危险性大,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建立防火、防爆制度,经常进行防火巡查,严格进行消防安全管理,确保消防安全。储油罐、储罐区防火防爆应按GB50183、GB50074规定,低倍数空气泡沫灭火系统应按GB50151规定;储罐区应保持整洁,防火堤内应无干草,无油污,无可燃物;储罐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对石油化工企业、易燃易爆场所的火灾保护历来十分重视,制定了严格的防火规范和管理制度。但从火灾发生的情况来看,单靠现有的保护措施还不能完全控制火灾的扩展。因此,在现有的防火保护体系中不断引入更新的防火保护技术和产品对提高防火功能,杜绝恶性火灾事故具有积极的意义。采用防火涂层对石油化工企业、易燃易爆场所进行防火保护是一种新的、可行的方式,但由于石油化工企业、易燃易爆场所火灾发生时具有升温速度快,并伴随着爆炸而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因此一般的防火涂层尚不能用于该类场所的防火保护。要获得有准备的防火保护…  相似文献   

15.
一、地面火灾的预防矿山地面防火,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当地消防机关的有关规定.各类建筑物、油库、材料场和仓库等均应建立防火制度,采取防火措施,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厂房和其它建筑物之间,要建立消防通道,消防通道上不得堆积任何物料,以利于消防车辆通行.  相似文献   

16.
周伟 《安防科技》2006,(10):33-35
文章介绍了目前市场上防火卷帘的类型以及规范中规定的使用范围,着重归纳了建筑工程中设置防火卷帘时应注意的问题,并建议设计人员不要盲目采用防火卷帘.  相似文献   

17.
浅谈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防火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连续发生的北京央视火灾、南京中环国际广场火灾,让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对外墙保温材料的安全性的要求在标准和规范上还未得到充分体现,尤其在防火安全性方面一直都存在着较大隐患.如何提高国内各类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防火安全已成为事关民生安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最近,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有关规定,发布了《森林防火条例》,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执行。 这个条例适用于除城市市区外的一切森林防火工作。条例明确指出了森林防火工作要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并就森林防火组织、森林火灾的预防、森林火灾的扑救、森林火灾的调查和统计以及奖励与处罚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规定。 该条例的解释权归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并自1988年3月15日起施行。国务院发布《森林防火条例》  相似文献   

19.
杜璇  孙春宝  栗婧 《安全》2007,28(3):17-19
液压润滑油库是钢铁冶金企业的重点防火部位.本文对此区域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起火原因、火灾类型、火灾特点,给出相应的防火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庆  喜为 《安防科技》2013,(11):35-36
建筑越高火灾危险性越大,因此,高层住宅的居民应时刻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一旦发生火灾,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高层住宅楼的防火注意事项按照我国现行规定,住宅楼高于10层以上的均属于高层建筑。而目前我国消防部队的消防云梯车高度都极其有限,即使高度能满足要求,由于各种交通等方面的原因,有时候不能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救援,所以高层灭火、救援仍旧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高层住宅楼的居民必须强化防火意识,掌握相关的防火常识与技能。例如遵守电器安全使用规定,不超负荷用电;遵守燃气安全使用规定,严禁私拆、改、装燃气设施;进行室内装修时,必须严格执行有关防火安全规定;室内不得放置过多的汽油、酒精、香蕉水等易燃物品;不得卧床吸烟;楼梯、走道和安全出口等部位应保持畅通无阻,不得擅自锁闭;消防设施、器材不得挪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