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排污许可制度是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落实减排措施、改善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依据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要求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本文通过梳理我国排污许可制度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结合新疆实际,为新疆排污许可制度的建立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曲靖市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现状,针对曲靖市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在垂改后出现的工作职能与事权划分尚未明确清晰、预警研判滞后、队伍建设弱化、人事管理体制未建立、应急监测如何进行协调与衔接等问题和短板,提出了建设我国西部示范性的“州市级特色环境应急监测基地”发展思路,追踪环境应急监测新技术发展方向,为今后在垂管体制下推进州市级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环保行政执法与强制执行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我国现行的行政执法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现行环保法律法规把强制执行的权力主要配置给法院,环保部门在行政执法中,很少有自行强制执行手段,不能有效遏制和减少环保违法行为的发生,降低了环保行政执法的效率和环保法律法规的威慑力,使环保行政执法的目的不能顺利和完全实现。提出环保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必须改革。改革后的环保行政强制执行的模式应该是:环保行政强制执行权全部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行使,即自行执行;同时对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行使强制执行权从程序制约、指导原则和救济保障措施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夏京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14(4):8-9
阐述了环境监督性监测与行政执法的关系,指出环境监督性监测属于行政执法的范畴,环境监测人员进行监督性监测时,应遵守行政执法的有关规定,统一着装,携带证件,并做到有据可依。 相似文献
5.
6.
简述了环境监测数据在环境执法中的证据效力,指出,环境监测数据作为环境执法依据和行政处罚证据时,应对监测机构资质、监测样品、分析方法、仪器设备、质控措施、监测记录及结果等进行有效性审核。结合案例,分析了环境监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提出,环境监测数据作为证据资料提交给法庭时,需要所有与此项监测工作有关的资料作为支撑,监测机构在提交监测数据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把关,只有合法有效的环境监测数据才具备证据能力,真正服务于环境执法和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环境监测垂直管理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环境监测垂直管理的意义和内涵,提出了垂直管理需要把握的原则,对环境监测机构垂直管理实施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垂直管理改革在解决数据行政干预的同时,应正视由此带来的不利因素,特别要避免新型干预的形成;建议连带解决环境监测工作固有的矛盾和问题,使环境监测垂直管理改革产生实实在在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9.
在南京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开展生态城市建设中,环境监测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以大力发展生态监测、自动监测、信息化建设为主导,以改革管理体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为铺垫,围绕环境管理总体目标开展环境标准指标体系研究,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南京积极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环保\"大部制\"改革、环境监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以及国家\"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的全面实施均对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乃至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形势下,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加强系统分析,增强综合分析报告的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精准性、客观性等,强化技术与能力支撑,更好发挥环境监测对环境管理和决策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环境监测工作定位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环境法制的不断完善,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给环境监测工作明确“定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法学原理,从环境监测的基本方针、主要任务、在诉讼中的作用以及技术鉴定对环境监测的要求及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探讨,阐述环境监测应定位于“技术鉴定”及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执法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从环保执法体制,环保执法法律,环保执法能力等方面简述了环保执法难的原因.指出应理顺环保执法体制,营造良好的执法制度环境.从环保执法的源头入手,完善环保立法.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执法技术装备,提高环保执法能力.突破现有的环保执法模式,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构建起政府控制与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开放式的有效环保执法体制,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