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辽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工程是通辽市首个大型BOT污泥处理项目。本文介绍了项目建设背景和工艺设计情况,包括物料衡算、主要设计参数、厂区平面布置和主要设备仪表,总结项目设计特点,突出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该项目采用成套化设备系统,实现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便于人员操作和管理落实。原料预处理期间添加国产VT系列污泥发酵菌或低温菌,缩短进入高温期时间,实现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在低温环境中的应用,为推广槽式高温好氧发酵工艺处理城镇污泥具有区域性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2.
亚洲最大的污泥处理工程——白龙港"巨蛋"已基本完成污泥消化系统的调试,将进入污泥干化系统的调试阶段,预计年底全面投运。由上海城投下属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承担建设,总投资约6.8亿元的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污泥消化和干化处理设施。  相似文献   

3.
由上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和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共同承担的《竹园排放口环境影响研究》,在上海市建设委员会的主持下,于1989年12月5日通过了评审。评审委员会由上海市有关委、办、局、研究单位、高等院校的规划、水利、海监、市政、水产、环保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竹园排放口环境影响研究》,是“上海市区污水治理战略方案”的继续,也是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工程的重要论证。利用象长江口那样的以淡水为主的大水体稀释扩散动力及其自然净化能力,深水排放处置170万吨/日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在国內外均无先例。该项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竹园排放口对长江口的环境影响会达到如何程度。同时,由于第一期工程尚在设计阶段,此研究可为污水排放口的设计提供依据和必要的参数,以  相似文献   

4.
在努力减少污泥产生的工作中,生活污泥发酵工程是一项关键的项目,也是取得显著成果的主要举措之一,对生活污泥的处理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在污泥发酵过程中,会产生臭气,这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对污泥发酵工程进行除臭处理。本文重点关注生物滤池除臭工艺在污泥发酵工程中的应用策略,旨在减轻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味问题,以确保环境和居民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区排水管道通沟污泥处理处置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上海市排水管道通沟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合理有效的处理处置市区通沟污泥,从拓展污泥处置出路、建立污泥中转体系、出台配套管理措施等3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环境科技》2007,20(2):20-20
在江苏省环保厅科技项目经费的资助下,扬州市裕农特种养殖实验场经过2年时间的探索,建成了一个占地约0.3hm2的利用蚯蚓消化生活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处理基地。  相似文献   

7.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物,是污水处理过程的延续和必然要求.截至2017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污泥产量接近2 000×104 t/a,大量污泥没有得到妥善处置,严重制约着“长江水质根本好转”目标的实现.厌氧消化与好氧发酵是两种主流的污泥生物处理技术,都已有广泛的应用案例,但是也存在运营不畅的现象.为识别长江大保护中污泥生物处理项目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的污泥产率及性质,梳理了污泥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及适用性.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污泥产量约占全国污泥产量的40%,污泥产率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污泥有机质含量低于55%,pH为中性、总养分含量超过5.0%、重金属含量存在超过GB 4284—2018《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标准限值的风险;高级厌氧消化、协同厌氧消化和高含固厌氧消化等技术的发展破解了由于长江经济带污泥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而导致的污泥厌氧消化稳定性低的问题,降低了污泥厌氧消化工程的成本;污泥好氧发酵过程重金属钝化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由于长江经济带污泥重金属含量过高而导致的污泥发酵产物出路不畅的问题.研究显示,污泥生物处理技术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通过合适的规划,污泥生物处理技术可与其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高效耦合,具有广泛应用于长江大保护污泥处理处置项目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环境科技》2007,20(6):48-48
在江苏省环保厅科技项目经费的资助下,扬州市裕农特种养殖实验场经过2年时间的探索,建成了一个占地约0.3hm^2的利用蚯蚓消化生活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处理基地。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区污水治理战略方案研究课题对上海市市区污水治理进行了研究。研究中提出了七个工程方案。方案1 外高桥(竹园)排放方案方案2 石洞口排放方案方案3 白龙港排放方案方案4 白龙港和石洞口排放方案方案5 外高桥排放和一座处理厂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对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近几年上海市水污染控制工程建设发展较快。根据测算,到 2 0 2 0年,各污水厂年产含水率为 97 5 %的污泥将达到 4 4 36 0m3/d,污水厂污泥处置问题日益突出。在分析上海市污泥处置现状、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的地理及经济特点,提出了上海市未来污泥处置的发展方向,提出以土地利用为主,焚烧、卫生填埋、用作建材等多种处置途径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城市污泥产生规模日益扩大,污泥处理率也节节升高,社会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损害。面对这艰巨的处理工程,提高污泥处理技术当务之急。本文列举了当前污泥处理处置的不当之处,研究讨论了污泥处理处置的改进方案及程序选择,提出污泥处置技术及管理方法及技术。  相似文献   

12.
污泥的处理处置是一项关系民生的社会化工程,由于前些年对污泥处理的忽视,导致污泥引起的环境问题愈来愈严重。对现阶段污泥常用处理处置的各种工艺与方法进行梳理和总结,同时对各种工艺及处理措施技术的优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设初沉池的污水处理厂一般为大型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相当大。且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的泥质存在差异,需根据两者的泥质特点,结合技术、经济、后期处置要求等因素选择合理的污泥处理路线,以最大程度实现对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该文对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的泥质特点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污泥处理工艺路线的设计要点。并以成都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和其迁建工程成都市新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污泥处理系统为实例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4.
重视污水处理已成为共识,但由此带来的大量污泥成为新的问题。据测算,2010年前,我国在污泥处理及设备方面将投入242亿元。这一数字的根据是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环境保护先进技术发展规划》。而在《2006年至2015年国家高新技术发展纲要》中,城市污泥的处理技术则成为与大飞机项目等并列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快速发展,污泥产量也急剧增加。而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处置水平明显滞后,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不安全的隐患。本文针对包头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处置现状及污泥泥质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包头市的实际情况确定污泥处理处置方法 --好氧堆肥工艺,同时对污泥处理过程中的管理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介绍市政污泥的现状及氧化钙在污泥脱水处理中的应用,对氧化钙和污泥反应机理进行分析,并例举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7.
黄友谊 《环境工程》2012,30(4):83-86
通过对厦门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情况的分析,结合厦门市城市污泥处置方式的适应性分析,针对厦门岛内、岛外特点,提出适合厦门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的技术路线,为今后的污泥处理处置规划、项目建设、运行监管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循环流化床焚烧炉旋风分离器装捕捉到的高温热灰通过特殊装置(气动分配阀)引入到污泥干化器中直接干化脱水污泥理念是中科院首先提出的,并在杭州七格污水厂100吨/天污泥干化焚烧一体化示范项目工程中实现应用,标志着国内在污泥焚烧技术处理领域又向前迈出了一步。循环热灰气动分配阀是创新的设计和发明,为了在工艺中更好应用,针对这一核心设备在污泥干化焚烧装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东莞市新建的36座污水处理厂面临的污泥处理处置问题,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污泥处理的三个主要环节(即污泥脱水、污泥干化、污泥资源化)的处理处置技术进行评估筛选,最终筛选出3M技术,即隔膜高压板框压滤机深度脱水-生物干化-污泥固化综合利用工艺技术作为东莞市污泥处理工程的首选工艺方案,基本可以解决东莞市大量污泥的出路问题,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处置,可为我国其他地区污泥处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昆明市污泥处理处置困难的问题,多年来,政府各级相关部门与污泥处理处置工作关联企业共同想办法、找出路,逐步探索形成了昆明市污泥处理处置主体多元化、路线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在总结分析昆明市污泥处理处置问题困难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云南龙氏有机固废无害化及资源化利用项目为例对多元化格局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