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立涛 《环境》2004,(5):48-49
南北极颠倒一下,本不是什么可怕的事。关键是在两极翻转的过程中,赖以保护人类免受太阳高能粒子强烈辐射的地球磁场将会完全消失,地球将整个暴露在各种致命的宇宙射线下,从而引起全球气候改变。损坏所有位于地球近地轨道上的导航和通讯卫星,使地球上所有迁徙性动物失去定向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永无休止的探索精神。地球的两极一凹一凸、一阴一阳,南极中心地区是大陆,周围是海洋;北极则恰恰相反,中心是大洋,周边是陆地。地球南北两极的神奇对应、独特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3.
太阳光照到地球表面,使地球变热,同时地球也向空间散发热量,大气中存在的水气、,二氧化碳、甲烷及其它一些气体即温室气体,它们不会阻挡太阳能传给地球,但能储存一部分地球向外散发的热量,使地球表面具有较高的温度,这是地球上能够出现生命和维持生命存在的原因之一,这种吸热散热在现代工业出现以前是相对平衡的,那时地球的平均温度一直维持在13℃左右。近几十年来,大规模的人类活动以及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大气组成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大量温室气体正在大气下层集聚,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很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叫做温室…  相似文献   

4.
<正>据《生态学家》杂志网站报道,英国全国环境研究委员会(NERC)高级研究员、赫尔大学地理系讲师大卫·邦德(David Bond)近日撰文称,地球目前正在经历的气候变暖在5500万年前也曾出现过.如果事实如此,这对于人类是一个好消息,我们或许能够避免大规模物种灭绝.但另一方面,南北极将会完全融化,地球要经过几十万年才能回复"正常".目前常被提及的说法是,由于人类的原因,地球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在变暖.而研究人员发现,大约5500万年前,  相似文献   

5.
本文编制了计算某地理位置、某一天太阳的出升下降时刻和方位、室内需要照明的时间、能看到明亮星星的时间、能看到较暗星星的时间以及太阳最高高度和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和方位的计算程序,并对程序进行了检验。以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1号教学楼3楼实训室的地理坐标(116°47.63IE,39°57.090′N)为例,计算了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12月30日9点54分30秒的各参数值。  相似文献   

6.
据英国报刊报导,英美科学家预测,由于地球气候变暖,北极的冰层特都融化消失,冰层将受下面海水变暖的威胁。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内德·阿卡顿教授的研究小组调查结果认为,北极的冰层大范围变暖,过去5年水温上升1度。英国气象厅预测北极气候变暖比地球上任何地方早,下世纪温度将上升6-8度,因而不论冬季还是夏季冰都会融化。英美科学家预测北极冰层将消失  相似文献   

7.
正《自然》2016年5月9日空气压力对生命至关重要。它不仅帮助大气保持水蒸气和捕获来自太阳的热量,而且它也会影响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反应。然而,我们完全不知道古老的地球大气层有多厚。一项新的研究表明,27亿年前地球大气层是今天大气层厚度的1/4到1/2。这一发现可能  相似文献   

8.
法国去年出版的《环境》杂志刊登了一张由美国萨拉特兰特5号卫星从太空800公里处拍摄的地球全貌彩色照片,照片所显示的结果告诉我们:地球上的森林面积正在迅速减少,其中一些国家的森林正在消失。从这张照片上看,我们的地球有四种主要颜色,它们是白色、绿色、土黄色和深蓝色,白色是雪山和冰川,绿色是森林,土黄色是沙漠、山脉和高原,深蓝色是海洋。这张卫星照片色彩分明显示出,在地球的南北极是冰雪覆盖的白色世界,在南北美洲组成的西半球几乎全是葱葱郁郁的森林,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东半球时,映入眼帘的  相似文献   

9.
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部,是太阳能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本次在西藏阿里噶尔县(海拔4280 m,32°30′02″?N,80°06′01″?E)夏至日前后,对波长在280?—?1200 nm的太阳光谱进行了短期观测.结果显示:阿里2020年6月21日12:34,在482 nm波长处出现了太阳光谱辐射强度的最大值2.33 W·?m?2·?nm?1,对比观测点拉萨的最高太阳光谱强度出现在2020年6月27日13:56,波长482 nm处光谱强度为2.80 W·?m?2·?nm?1,在太阳直接辐射、大气中云层及微粒的散射辐射、地表面反射辐射的叠加下,这两地的最高太阳光谱强度都超过了AM0最高光谱强度;将阿里2020年6月22日日中时刻的太阳光谱与AM0、AM1.5标准光谱进行对比,可以看出:阿里的紫外、可见光谱的强度明显高于AM1.5,且接近AM0;阿里2020年6月21日出现了"日食"现象,太阳光谱也随着日食的初亏?—?食甚?—?复圆变化.此次观测为青藏高原西部地区提供了稀有的太阳光谱数据支撑,有利于整个西藏太阳能利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广西北海中国鲎资源现状以及保育工作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鲎种群数量近年来急剧下降,资源面临枯竭.位于北部湾的广西北海作为中国鲎理想栖息地,是我国中国鲎的主要产地,因此在北海开展中国鲎的保育工作尤为重要.本文调查分析了广西北海地区中国鲎幼体集聚地西背岭潮间带(21°24′30″N-21°25′24″N及109°11′12″E-109°13′14″E)中国鲎幼体分布现状以及...  相似文献   

11.
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球表面接收太阳发出的短波辐射,获得热量,同时又向宇宙空间发射长波辐射,散发热量,从而维持自身的能量收支平衡,保持地表面温度相对稳定。大气中存在CO_2及其它一些微量气体(CFCs,N_2O和CH_4等),这些气体有透过太阳短波辐射、阻止地面长波辐射的特性。因此,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  相似文献   

12.
火星是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它与地球很相似,有昼夜四季之分,有大气层和气象变化,有固定的形态并在两极堆集着冰雪(极冠)等,故有人将火星称之为小型的地球。根据天文观测和计算,火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52天文单位(相当于227.94×10~6公里),公转的恒星周期为686.98天,自转周期为24时37分23秒,火星的赤道直径为6800公里,是地球直径的0.53,极直径为6748公里,平均直径是6740公里,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24.1公里,轨道偏心率为0.093,近日  相似文献   

13.
50Hz低频环境磁场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田冰  贾彩丽  陈树德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2):991-994,1012
本文以细胞株LO2(人肝细胞)和CHL(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用50Hz正弦磁场以不同强度、不同时间作用于细胞。长时间作用后,2种细胞的增殖均受到抑制,但抑制程度与磁场作用量并非呈简单的线性关系;磁场短时间作用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但细胞膜的流动性变差,在磁场撤去后膜的流动性又有所恢复。这一现象说明,低频弱磁场引起宏观生物效应需要时间的积累。同时观察到磁场短时间作用导致的CHL细胞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聚集,这可能是低频弱磁场引起宏观生物效应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东海(包括南黄海,下同)沿海海域范围为北纬26°30′~35°00′,东经119°25′~123°00′,北起海州湾,南止罗源湾,毗邻江苏、上海、浙江、福建三省一市。根据卫生部的要求,1972~1976年进行了苏、沪、浙二省一市的污染状况调查(包括水质、底质、水产品残毒等内容),积累了大量资料。1978年起,又在国家海洋局领导下开展了大范围的污染调查,并作了调查海域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本文根据这些资料及其他有关材料,试图对本海域环境污染防治提出意见,以供将来制订本海域环境规划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于维强 《环境》2009,(6):74-75
对每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来说,太阳并不陌生,而古往今来,关于太阳的说法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但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呢?就让我们来了解关于太阳的一些通常不为人知的秘密吧。  相似文献   

16.
《环境》2005,(3):61-61
一项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委托完成的研究报告显示,气候变化的危险水平将在20年内达到。若没有任何补救措施,地球温度将比工业化之前的水平升高2℃,而这一变化将出现在2026-2060年的时间内。这意味着北极夏季的海冰将完全消失,北极动物和一些苔原类植物将受到影响,而对于因纽特人和其他北极地区居民来说,他们的基本生活方式也将面临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17.
对于近些年来的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科学家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两极大陆的冰山会不会大规模解体、融化。为此,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科技大国都在利用卫星对两极地表的变化过程进行跟踪观测。日前美国国家冰雪数据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北极最厚、最老和最坚固的海冰正在融化;  相似文献   

18.
孙凯 《世界环境》2011,(3):84-87
"在人类发展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地球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各大国无不将目光投向四极(外太空、深洋和南北极)。特别是北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强烈吸引各国关注。"自2007年俄罗斯北极"插旗事件"以来,各国更是加强了对北极地区的关注,纷纷出台北极战略,甚至加强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似乎一场"新冷战"在北极地区已悄然上演。北极"新冷战"?让我们回到2007年的8月。8月2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副主席、北极探险家阿尔图尔·奇林加  相似文献   

19.
火星是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它与地球很相似,有昼夜四季之分,有大气层和气象变化,有固定的形态并在两极堆集着冰雪(极冠)等,故有人将火星称之为小型的地球。根据天文观测和计算,火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52天文单位(相当于227.94×10~6公里),公转的恒星周期为686.98天,自转周期为24时37分23秒,火星的赤道直径为6800公里,是地球直径的0.53,极直径为6748公里,平均直径是6740公里,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24.1公里,轨道偏心率为0.093,近日点的距离为2亿700万公里,远日点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黄渤海辽宁省海湾的环境现状及其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987~1990年海湾环境调查资料为基础,探讨了位起东部北黄海的青堆子湾(东经123°25′05E,北纬39°45′50″N).,西止渤海的锦州湾(东经121°04′55″E,北纬40°47′22″N)的辽宁省共13个海湾水质、底质和生物中化学要素含量分布,得到广诸海湾污染程度是:除污染物锅外,重金属为底质>生物>水质;系统阐述了各海湾的环境质量现状及化学要素的超标情况,为今后选划各湾的适养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