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移动床活性焦烟气脱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错流移动床活性焦烟气脱硫试验结果。当空速为(994~1342)·h-1,颗粒层厚度100mm,温度100~120℃时,脱硫效率最高达86%;颗粒层压力损失与操作气速呈线性增长关系。  相似文献   

2.
主要对颗粒层过滤除尘的过滤机理以及国内外移动床颗粒过滤器的高温除尘技术情况进行了综述,介绍了颗粒层过滤效率和系统压力降的计算方法,并对今后颗粒层过滤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研究磁场强度,气体表观流速比,铁磁性颗粒平均粒径,床层厚度,粉尘在滤料中的积累等因素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磁稳状态,磁稳充化床的过滤效率大于99%,且随床层厚度的增加和铁磁颗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另一方面,随着床内粉尘的积累,磁稳流化床半退出磁稳状态使过滤效率下降,退出磁稳状态的临界饱和点粉尘量与磁场强度有关,当磁场强度为4300A/m,临界饱和点粉尘与铁磁颗粒的质量百分比约为6.7%。  相似文献   

4.
双层滤料颗粒床高温除尘技术采用粗细两层滤料,集粗精两级过滤于一体,解决了颗粒床过滤效率低的问题。小试和工业试验表明:除尘效率>99.99%,床层压降<1600Pa,耐高温,运行可靠,投资、维护和运行费用低,是目前最可靠实用的高温除尘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能源、冶金、化工、材料、焚烧等炉窑的烟气除尘,有显著的节能减排、节水节资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用磁稳流化床过滤含尘气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磁场强度、气体表观流速比、铁磁性颗粒平均粒径、床层厚度、粉尘在滤料中的积累等因素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磁稳状态,磁稳流化床的过滤效率大于99%,且随床层厚度的增加和铁磁颗粒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另一方面,随着床内粉尘的积累,磁稳流化床将退出磁稳状态,使过滤效率下降.退出磁稳状态的临界饱和点粉尘量与磁场强度有关,当磁场强度为4300A/m,临界饱和点粉尘与铁磁颗粒的质量百分比约为6.7%.  相似文献   

6.
根据粉尘颗粒层表面过滤的"尘滤尘"现象,分析了高梯度磁净化除尘过程,建立了轴向饱和堆集模型,推导出紊流状态下粉尘的分级除尘效率计算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影响除尘效率的一些因素,对其进行试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相生物流经床膨胀特性方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涛  邬扬善 《环境科学》1997,18(3):34-37
研究建立了描写三相生物汉化床层膨胀特性的经验关联式,当已知床内表现液速,表观气速和载体上生物膜厚度时,能比较准确地预测层膨胀高度,为设计提供依据,与以往不同的是,本研究通过等效函数的设置和求解,用一个方程将两相床和三相床的膨胀特性描述出来,该方程能反映了三相床低气速下的床层收缩行为,在气速为零时可还原为两相床,试验用反应器直径1.4m,高6.5m载体为0.3-0.5mm的石英砂,射流曝气体内充氧,  相似文献   

8.
三相生物流化床膨胀特性方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建立了描写三相生物流化床床层膨胀特性的经验关联式.当已知床内表观液速、表观气速和载体上生物膜厚度时,能比较准确地预测床层膨胀高度,为设计提供依据.与以往不同的是,本研究通过等效函数的设置和求解,用一个方程将两相床和三相床的膨胀特性描述出来.该方程能反映三相床低气速下的床层收缩行为,在气速为零时可还原为两相床.试验用反应器直径1.4m,高6.5m,载体为0.3—0.5mm的石英砂,射流曝气体内充氧.4种生物膜厚:52,80,115,137μm.试验用生活污水BOD547.6—77.2mg/L.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固定床颗粒层过滤实验装置,利用量纲分析建立了颗粒层过滤效率及压力损失的无量纲数群的关系表达式,并采用四水平正交表安排多因素实验,以石英砂为过滤介质,在常温下进行粉尘过滤效率和压力损失实验测试.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过滤效率和压力损失与表观过滤速度、过滤层厚度、过滤颗粒平均粒径、粉尘浓度和过滤时间的回归关系表达式.实验结果表明:颗粒层过滤器过滤性能对粉尘粒径具有明显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UFPs(超细颗粒物)对人体危害较大且难以脱除,但活性炭颗粒床利用多孔结构可以提高其过滤效率. 为探究试验条件对UFPs过滤效率的影响以及活性炭孔隙结构和UFPs过滤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实验室发生UFPs为研究对象,活性炭为过滤介质,对活性炭颗粒粒径、滤层厚度以及表观风速等条件对过滤UFPs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比过滤前后活性炭的孔径分布,分析活性炭多孔性与UFPs的关系. 结果表明:当活性炭颗粒平均粒径由2.50 mm减至0.45 mm、滤层厚度由20 mm增至100 mm、表观过滤风速由4.25 cm/s降至0.84 cm/s时,总过滤效率分别由41.87%、49.39%、68.24%升至86.27%、89.29%、83.04%;但从活性炭的单颗粒过滤效率和过滤质量角度来看,在活性炭颗粒粒径大、滤层厚度小、表观过滤风速低的条件下,更有利于单个活性炭颗粒的过滤作用的发挥;当UFPs粒径小于14.3 nm时,UFPs发生“热反弹”效应,并且主要过滤机理是扩散效应,但随着UFPs粒径增大,拦截和惯性碰撞对过滤效率的作用增强;活性炭500 nm以下的孔隙结构对脱除UFPs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显示,选择含有更多500 nm以下孔隙的多孔材料更有利于过滤UFPs.   相似文献   

11.
郝文阁  侯亚平 《环境科学学报》2008,28(10):2059-2063
为了全面揭示电除尘器粉尘非稳态收集过程,建立完整的非稳态静电收尘理论,根据静电学基本原理,研究了极板粉尘层电荷导人、积累、释放的过程,推导出随粉尘层厚度增长而改变的动态收尘电场强度计算公式,进而得到荷电粒子动态驱进速度公式,最终形成静电除尘非稳态收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在静电收尘过程中,粒子驱进速度与粉尘比电阻、工作电压、粉尘层厚度等多种因素有关;随粉尘比电阻的升高,收尘效率下降,当供电电压为最佳工作电压时收尘效率最高.针对不同比电阻粉尘进行了多项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与理论研究结果吻合.非稳态静电收尘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实际静电收尘过程中与传统静电收尘理论相矛盾的地方,为静电除尘器的设计及其运行参数的选取提供了更为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不同厚度颗粒床的过滤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能源生产等众多领域中,常常会产生大量有害气溶胶,为保护环境和人员健康,对这些气溶胶的过滤去除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为了达到预定的过滤目标,满足工程防护的要求,文章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厚度颗粒床对气溶胶过滤的影响。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均表明,随着过滤床厚度的增加,气溶胶粒子穿透率成指数规律减小,而过滤床单个颗粒的收集效率与介质厚度无关。过滤介质粒径越小,穿透率越低。  相似文献   

13.
烟炱和石灰粉混合物吸附脱硫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燃油锅炉本身排出的烟炱和石灰粉的混合物作脱硫吸附剂 ,进行了在布袋除尘器内可以实现的烟气脱硫试验。结果表明 ,在烟气温度 1 1 0℃、过滤风速 0 .6~ 0 .7m/min、吸附床层厚度为 2~ 3 mm等工艺条件下 ,烟炱和石灰粉的较佳混合比为 5∶ 1 ,吸附时间在 60 min内的平均脱硫率为 70 .54%。  相似文献   

14.
根据纤维层表面过滤的“尘滤尘”现象 ,应用颗粒过滤理论建立了纤维层表面非稳态过滤效率的数学模型。对比研究表明该模型能较深刻地揭示了非稳态过滤过程随过滤时间的变化规律 ,从而对深化纤维过滤器的净化机理的认识、提高过滤效率、延长滤料使用寿命、加强清灰管理等方面有理论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石灰石颗粒移动床脱硫过程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以石灰石颗粒为脱硫剂、移动床反应器脱除二氧化硫过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空床气速和液体喷淋密度是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子,其次为二氧化硫浓度和烟气进口温度,而床层下移速度(大于65mm·h-1)对脱硫效率没有明显影响.当液体喷淋密度小于某一临界值时,脱硫效率随液体喷淋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喷淋密度大于临界值后,脱硫效...  相似文献   

16.
颗粒层除尘器过滤状态压力损失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Mehter等人提出的过滤状态下颗粒层除尘顺压力梯度比表达式,建立了压力损失数学模型,该模型表明过滤状态下的压力损失与初始压力损失,粉尘在颗粒层中的沉积率和积灰量有关。收石英砂颗粒层的压力损失的实验结果,确定了粉尘沉积率计算公式,最终得出了过滤状态下颗粒层压力损失随过滤时间和粉尘在颗粒层中积灰量的变化规律,从而为合理地选择过滤风速和确定清灰制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布朗扩散对颗粒床过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实验的基础上 ,得到了计算单个颗粒扩散收集效率的经验方程式。结果表明 ,气溶胶粒子的粒径越小 ,布朗扩散越显著 ;气体流速的增加不利于粒子的扩散沉积 ;过滤介质的粒径越小 ,粒子的扩散沉积效应越高 ,穿透率也就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