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特快专递     
武汉向火灾宣战9月 1日 ,武汉市正式启动全民消防素质教育工程 ,以“让家庭远离火灾”、“用知识保护自己和亲人”、“家家防火、全市平安”为三个阶段的十大活动将全面铺开。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里用火从煤炭发展到煤气、天然气 ,家用电器大量增加 ,家庭装修使用多种新材料 ,致使火灾隐患增多 ,但是很多居民自我保护、消防安全意识薄弱 ,缺乏安全用火、电、气常识 ,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能力差。武汉市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发现 ,在老城区中只有 10 %的居民拥有灭火和自救技能 ,60 %的人知道发生火灾要打“119”。针对这些问题 ,这次全…  相似文献   

2.
1997年绵阳市城乡居民家庭共发生火灾70起,占全年火灾总次数的21%,经济损失81万多元,占总损失的23%。电气也发“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彩电、冰箱、洗衣机、HCD、空调,琳琅满目、式样繁多的电器越来越多地进入城乡家庭。与电器增多相伴的是用电的超负荷,这已成为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笔者在报纸上看到两条关于家庭火灾的消息,一条说2002年郑州因电器安装使用不当和用火不慎引起的家庭火灾,占到家庭火灾总数的52.2%.另一条消息说的是南京,去年共发生火灾404起,有240起发生在居民家中,占到了火灾总起数的59.4%.从两个城市的家庭火灾数字看,说火灾是家庭幸福的第一杀手并不为过.搞好家庭防火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4.
国鹏  宋连旭 《劳动保护》2007,(11):114-115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家庭陈设、装修日趋增多,用电、用火、用气不断改善,发生火灾的概率相应地增大,并呈上升势头,导致巨额财产损失和巨大人员伤亡火灾事故时有发生。以山东省济宁市这个中等城市为例,2006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家庭火灾多发,给家庭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极大伤害。火灾原因集中于用电、用气,用火不慎,为此,提醒广大居民消防安全要做到“十注意”。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家庭用火、用电量的增加,家庭火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家庭火灾一旦发生,很容易出现扑救不及时、灭火器材缺乏及在场人惊慌失措、逃生迟缓等不利因素,最终导致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探讨家庭火灾的特点及防火对策,对于预防家庭火灾,减少火灾损失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家庭装修材料升级和“电气化”程度提高,家庭火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家庭火灾一旦发生,很容易出现扑救不及时、灭火器材缺乏及在场人员惊慌失措、逃生迟缓等现象,最终导致重大生命财产损失。为了发现住宅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世界各国都有一套家庭防火经验。  相似文献   

8.
谗猫  过河 《安防科技》2013,(9):31-32
冬季天干物燥,天气寒冷,居民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大量增加,加之节庆活动多,燃放烟花爆竹的现象也多,引发火灾的风险剧增,历来是重特大火灾事故多发的季节。杜绝火灾的办法只有一个,即从火灾的源头——隐患入手,对于家庭防火而言,就需要通过彻底整改家庭火灾隐患来遏制火灾的发生。冬季是火灾多发季节由于我国是大陆性气候,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明显。冬季寒冷干燥,致使物品也特别干燥,遇火容易燃烧;冬季雨雪时节,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遇雨水、受潮会发生爆炸、火灾事故;冬季用火、用电、用气增多,起火因素相应增多;冬季生产繁忙,安全易被忽视,而冬季又是储藏季节,无论是工厂企业,还是居民家庭,物资财富相对集中,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大的损失。由于冬季天气寒冷,人们大多在室内,冬季火灾又大多  相似文献   

9.
大庆  别克 《安防科技》2013,(10):36-36
目前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许多家庭靠老人看守,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大多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在日常生活中,用火用电用气时稍有不慎,极易造成火灾事故。据消防部门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发生火灾600万到700万起,死于火灾的总人数中,老人居各年龄段之首。目前我国老年家庭火灾占家庭火火总数的40%,伤亡比例达60%。老人已成为火灾中最大的弱势群体,急需社会送上"消防关怀"。在老年人引发的火灾中,多数是用火用电不慎或者卧床吸烟造成的。老人引起的火灾,起初一股都是小火,可是由于体弱多病或行动不便,身边没人相助,所以小火变大火,导致悲剧发生。可见,关心老人并注意防火安全应引起社会普遍关注。老年人易遭受火灾威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电视、空调、微波炉、取暖器等大量家用电器走进千家万户;煤气、天然气的家庭使用率不断攀升;可燃、易燃物品用于家庭住宅装修装饰的现象日益增多;由此引发的消防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多,家庭火灾屡屡发生。根据《2013版中国消防年鉴》数据显示:以2012年为例,家庭住宅共发生火灾就达4.6万起,死亡622人,受伤250人,死亡和受伤人数分别占当年火灾死伤总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的不断涌入,近年来,城市居民火灾也趋多发现象。据统计,2002年江苏省城乡居民住宅的火灾共2431起,伤亡221人,直接财产损失756.4万元,火灾起数、伤亡人数分别占火灾总数的40.2%、53.1%,居各类场所之首。这些火灾的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社区居民消防组织网络缺乏,  相似文献   

12.
火灾演化、整体火安全和火灾蔓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在介绍了自然火灾演化过程及关荷载如何确定后,对建筑整体火安全概念进行了讨论,包括火灾时居民和消防人员的安全性、自然抗火时间、结构火安全设计和财产损失。对结构破坏后的火蔓延计算及标准热荷载的应用也进行了讨论和介绍。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针对居民用火用电用气量剧增,易发生家庭火灾、安全事故的特点,句容市社区办以公共安全重如泰山,关注居民家庭安全为己任,于近期开展了一系列的消防安全活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居民住宅楼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居民住宅家庭的高档装修、家用电器的增多,液化气、煤气、天然气等现代化生活工具越来越多地走进百姓家庭,居民重生活上的享受和方便,大多忽视了消防安全,甚至不具备简单的消防知识常识。这些隐患的存在,致使居民火灾频频发生,造成一幕幕家庭悲剧。  相似文献   

15.
<正>消防部门统计数据显示,电气和用火不慎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随着冬季的来临,家庭用火用电频率大幅增加。既然家庭电气火灾如此频繁,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呢?专家介绍,家庭引发的火灾,其实可以在第一时间扑灭,火灾刚发生时燃烧缓慢,火势也较弱,完全燃烧起来需要3到5分钟时间,这时候,家用灭火器就能派上用场,即使是油类、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等初起火灾,采用干粉灭火器直接对着火源喷就可以了。目前,城市社区住宅主要分普通楼房住宅、庭院式住宅和高层住宅三种,针对具体情况,市民应对症下药,自大多数  相似文献   

16.
王新  陈海翔 《火灾科学》2011,20(2):75-80
飞火是城市火灾特别是城市震后火灾的重要蔓延方式之一,它可以使火灾在相距较远的离散可燃物之间进行跳跃式蔓延,从而增加了扑救难度,威胁扑救人员的安全。因此,对飞火蔓延现象的认识和飞火蔓延距离的计算是降低飞火危险性的前提。基于Baum-McCaffrey火焰羽流模型,重点研究在城市火灾羽流中球形飞火颗粒的上升行为和环境风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03年8月6日,崇左市撤地设市,成为广西最年轻的地级市。建市后,崇左市迎来了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高峰期,国内外资金大量涌入,投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在给崇左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崇左市的消防工作带来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众多重点工程的实施,经济结构的调整,招商引资的不断扩大,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广泛使用,以及人们生产和生活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的增多,火灾隐患大量出现,引发火灾因素也会随之增多。因此,如何面对这种变化是摆在崇左市消防部门面前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庹云富 《安全》2006,27(4):57-6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私家车逐渐成为城市家庭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私人机动车与日俱增,而伴随来的汽车火灾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夏季汽车火灾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德国民众缺乏对住宅防火重要性的认识。据统计资料表明,住宅火灾占火灾总数的 85%左右,每年德国约有600人死于住宅火灾,受伤者更多。不过,四分之三的死亡者并不是直接被火烧死的,而是被火灾中的毒烟和各种有毒气体窒息而死的。火灾调查证实,绝大部分住宅火灾都是在深夜人们熟睡嗅觉不敏感时发生的,这类火灾蔓延十分迅速,往往只在30秒钟后就难以控制,五分钟后即可烧毁室内物品。 尽管住宅火灾如此危险,但居民对此仍缺乏足够的重视。消防部门最近进行的一次调查发现, 50%的居民是依靠邻居报警, 23%的居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全国建成了许许多多的现代化住宅小区。由于城市人口膨胀、外来人口的增加及煤气和大量家用电器设备使用中的不安全因素等,对小区居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很大威胁。给居民生命和财产带来最大的威胁包括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由人引起的破坏(如盗窃、抢劫、凶杀),另一方面是自然灾害引起的破坏(如火灾、煤气泄漏)。因此,人们越来越迫切要求采用有效的措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安全防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