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福建省宁化县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化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区.本文通过分析宁化县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时空分布特征等,总结出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并在统计分析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与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的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地区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具体的治理建议,以为当地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面破坏效应强烈和地震地质灾害严重是汶川MS8.0地震震害效应的显著特点.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地震断层的分布密切相关,同时还受自然地理、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控制.论文结合北川县场地条件的分析,对汶川MS8.0地震中北川县地震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形成条件及诱发因素进行了系统总结.地震地质灾害分布与地震断层的关系表明地震对次生地质灾害起到了主要的控制与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3.
矿山的开采为国家带来了很多资源和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引发了很多地质灾害,如何减少和避免灾害的发生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本文以云南省龙井沟铜矿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对类似小型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和主要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力求为类似小型矿山的地质灾害评估提供一点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根据深圳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总结了深圳斜坡类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对崩塌、滑坡灾害的影响,认为人类工程活动是斜坡类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降雨是最主要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5.
分形分维是度量不规则系统自相似性程度大小的参数,以往对安徽省地质灾害的研究一直都限于对其定性的描述。本文采用分形理论对安徽省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的计算,结果表明:安徽省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分维值为1. 4847,崩塌与滑坡、地面塌陷和泥石流的空间分布分维值依次为1. 3756、1. 1074和1. 0902,相关性系数R~2均大于0. 98,分维相关性强,自相似性明显;降雨量、海拔、地貌和地层影响着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而水系和断裂空间分布分维值(1. 5825、1. 5111)与安徽省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分维值接近,表明两者是影响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分维值图显示安徽省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分维值由北向南逐渐增大,西南部和南部分维值较高,与实际该区域的地质灾害发育程度较强烈、灾害数量多、密度大相吻合,且其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分维值与安徽省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分维值接近,存在较好的自相似性,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故利用分形理论研究地质灾害分布成因以及对地质灾害区划和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土地区灰渣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黄土地区某灰渣库为例,介绍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评估区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水库塌岸、泥石流、黄土湿陷及黄土陷穴.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建设场地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野外调查分析了新疆民丰县地质灾害发育规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构模型及判断矩阵,用以确定影响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的各因素权重,建立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数学模型,并得出基于GIS平台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预测分区图.通过对比野外调查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证明该方法比较合理,预测结果与实际地质灾害发育区的拟合率大于80%.  相似文献   

8.
深圳地区地质环境特征与地质灾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深圳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以及气候条件等地质环境特征的调查分析,总结研究了该地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对深圳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出了加强地质灾害调查与研究工作、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创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和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勘察设计和管理水平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龙岩象山隧道工程施工时发生突水事故,引发了岩溶塌陷,造成了重大的地质灾害.本文主要从水文、工程地质角度分析了该岩溶塌陷地质灾害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并对该地质灾害救治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地质灾害数据共享平台下共享和互操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次高、强度大、灾情严重、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巨大.近几年,由于西部大开发步伐的推进,泥石流、滑坡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呈上升趋势.如何科学合理地构架地质灾害数据共享平台,从而利用该平台提供的共享和互操作机制来预测、预警、评价和治理各种地质灾害也就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就此提出了整合WebGIS、Ajax、ESML和数据网格技术的地质灾害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