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保护》2007,(7B):59-59
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节能减排正逐渐成为中央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今年5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国家环保总局也围绕节能减排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相似文献   

2.
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节能减排正逐渐成为中央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今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国家  相似文献   

3.
孙钰 《环境保护》2007,(6):8-11
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节能减排正在逐渐成为中央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3月5日,在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做的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节能减排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200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2007年初国务院确定了节能减排重点工作.把节能减排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推动力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作为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实、经济发展是否好的重要标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动员全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5.
《环境》2007,(4):16-17
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是“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较大篇幅论述了这一问题,他充分肯定一年来节能环保工作所取得的积极进展,同时又坦率地指出这两方面的指标没有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并对接下来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温总理的报告实事求是,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心,展示了责任政府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6.
周宏春 《环境保护》2007,(6B):26-29
“十一五”规划提出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有效突破口。针对2006年节能减排指标没有完成的现实,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进一步统一认识,下最大决心、用最大气力,力求取得实际成效。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节能减排目标,需要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7.
孙钰 《环境保护》2008,(5):10-12
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关键一年,节能减排继续成为2008年"两会"的热点话题.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发展质量,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通览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从始至终贯穿着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节能减排,又好又快发展等关键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受到着重强调.  相似文献   

8.
王新前 《环境保护》2007,(6B):60-62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突出表现是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2006年,我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两项约束性指标虽然没有完成,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这两个约束性指标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不能改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实现。西部地区是我国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能源、原材料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比重较大,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西部地区做好节能降耗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依据西部地区特殊性分析指出其面临的五大难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探讨了西部地区破解节能降耗减排难题的9项对策措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董文茂 《环境》2007,(7):44-46
无庸质疑,"节能减排"已经成为2007年的热点之一.作为一种减少污染物排放,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节能减排也被写入"十一五"规划之中.  相似文献   

10.
孙钰 《环境保护》2007,(4A):9-12
三月初春,首都北京迎来了“两会”的召开。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在分析2006年节能减排指标没有完成的原因后,郑重提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两个约束性指标。如何能够在中央提出又好又快发展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实现污染物减排目标,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环境工程》2007,25(2):88-88
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说,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要大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集约用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在节能环保方面,重点要做好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并严格执行能耗和环保标准。新上项目必须进行能源消耗审核和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12.
要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到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更多地在“好”上下功夫,在“更好”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更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更好更快迈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2015环保任务     
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作为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报告中提到了若干环保热词,涉及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公共产品有效投资等方面,在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频繁出现,已经成为今年政府环保工作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2007,(12A):47-48
杭州市2007年7月因城镇环境保护成绩显著。荣获“第四届中华宝钢环境(城镇管理)奖”。面对新的环保形势和任务.杭州在荣誉面前不停步.最近又出台了加强污染减排工作实施意见.把落实”十一五“污染物减排目标,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重大举措。提出到2010年.全市COD排放总量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15.3%.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15%,使整体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能源问题、环境问题作为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议题被广泛关注。李克强在报告中强调: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  相似文献   

16.
齐建国 《环境保护》2007,(11A):12-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反映了过去一个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节能减排是在当前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在组织全局研究2007年全省污染减排工作时,姬振海局长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污染减排工作,国家环保总局作了精细部署,省政府也与各地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这项工作是必须完成的“刚性”约束指标,是谁都不可逾越的“红线”。全省各级环保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科学求实的态度,按照“决心不变、目标不变、责任不变”的要求,把污染减排工作作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通过严格执法、主动服务、综合施策,坚决控制污染增量完成减排任务。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2008,(8):66
电监会4月15日发布《2007年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情况报告》。报告认为,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统筹协调、共同推动,特别是如果缺乏市场推动力和企业主动性,将难以继续深化。因此总体看,当前我国电力节能减排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使节能减排持续有效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保护》2012,(7):15
正2012年"两会",提高发展质量、关注环境民生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内容和"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政府工作报告8年来首次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低于8%,从更加注重增长的高质量到资源环境问题广受关注,从为污染减排建言献策到PM2.5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无不体现着党和国家以及广大代表、委员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视和对环境民生问题的关切。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GDP数据与公众环境权益的博弈日趋激烈。环境保护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  相似文献   

20.
孙钰 《环境保护》2007,(7):9-12
三月初春,首都北京迎来了"两会"的召开.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在分析2006年节能减排指标没有完成的原因后,郑重提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两个约束性指标.如何能够在中央提出又好又快发展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实现污染物减排目标,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