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CO2浓度条件下小麦、大豆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试验研究了在高CO2 浓度 ( 70 0× 1 0 - 6)条件下 ,土壤水分胁迫对小麦和大豆的影响 .结果表明 :CO2 浓度升高可缓解土壤水分亏缺对大豆和小麦的伤害 .CO2 浓度升高和干旱胁迫均使叶片气孔阻力增大 ,蒸腾速率下降 .高CO2 浓度条件下 ,出现干旱胁迫时 ,蒸腾速率下降幅度更大 ,因而减少水分损失 ,提高叶片和整个植株的水势 ,增强耐旱能力 ;CO2 浓度上升使大豆和小麦积累了更多生物产量 ,补偿了干旱胁迫带来的损失 ,提高了水分利用率 ;CO2 浓度升高和干旱胁迫有利于小麦和大豆叶片硫、锌和铁的积累 .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7月9日Enn环境新闻网一项通过对过去三十年极地冰盖融化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全球海平面在过去300万年上升了至少6米(约20英尺)。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主因,竟然是同比增长仅为1-2oC的全球平均气温!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10至20英尺,对这些生活在沿海地区的数亿人来说是巨大的灾难性。分析数据显示,海水将淹没美国佛罗里达州至孟加拉国的海岸,更糟糕的是,即使各国政府采取积极措施遏制全球气候转暖,也无法逆转这一现象。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7月9日出版的《科学》  相似文献   

3.
1.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人类将面临史无前例的气温升高。就21世纪而言,较乐观的设想,预计全球气温将升高1.4℃,最悲观的设想则认为,全球气温将上升近6℃。绿色和平组织负责人扬尼克&#183;雅多认为,“在法国,气温还会更高,因为一个世纪以来,我们经受了气温升高1℃的冲击,而全球气温平均上升幅度为0.6%,如果这样下去,气候变暖将给法国带来很大影响。山上滑雪站将没有雪,因而将难以创收。”1906-2001年,法国沙莫尼冰海冰川已减少了1500米。  相似文献   

4.
3.全球变暖问题 3.1 当前问题概要早在十九世纪末就已有人提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将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当时推测,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上升8℃。但是由于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末的一段时间有全球变冷趋势,从而全球变暖问题曾一度被世人认为是天方夜谭。但进入世界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七十年代初期后,由于石油等化石燃料使用量的急剧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也大大上升,从而全球变暖问题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美国从1958年全球观测年开始,在夏威夷摩那罗阿山持续进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精密测量工作,到目前已积累了大量  相似文献   

5.
《环境》2007,(4):15-15
美国《环球科学》刊文称:科学家们认为,如果全世界继续破坏南极上空臭氧的话,那么全球气温升高的情况将会变的更糟.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下游地区气象干旱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旱灾将直接影响该区域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粮食安全。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采用1961-2015年的中国地面降水月值0.5°×0.5°格点数据集,通过游程理论定义气象干旱事件,并获取了描述干旱事件特征的三个变量:干旱历时、干旱烈度和烈度峰值。指数函数和伽马函数分别用来拟合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的边缘分布,Clayton Copula函数用来构建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的联合分布。在此基础上,分别用常规单变量和基于Copula双变量的频率分析方法探讨55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事件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时间尺度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特征空间格局存在一定的差异,最严重的干旱主要发生在长江下游地区; (2)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均呈正相关,即较严重的干旱事件通常持续更长的时间;(3)鄱阳湖流域和长江干流下游的北部干旱风险较高,而陕西南部、河南南部、湖北大部和湖南的中北部干旱风险较低。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干旱灾害的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人类活动不仅对地区环境,也对全球环境,其中包括全球气候造成了威胁。据统计,近几十年来,全球人为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量快速增长,至1990年已超过近6千兆吨(10~9吨,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1992年统计)。不断增加的证据表明,由于人类活动,主要是能源和土地利用,地球的气候正在变暖,而且将会在下一世纪进一步变暖(升高0.8至3.6摄氏度)。预测的气温变化将会伴随着降水量的变化(更多水灾和干旱),海平面也将提高15至95厘米。这将在经济和环境方面给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带来负面影响。 于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  相似文献   

8.
<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近日发布的《排放差距报告》再度拉响警报,如果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2020年至2030年之间不能以每年7.6%的水平下降,世界将难以实现1.5摄氏度的温控目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也已给出警告,一旦升温突破1.5摄氏度的临界点,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将大幅上升。2015年12月达成的《巴黎协定》提出,要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内而努力。上  相似文献   

9.
特别数字     
《环境工作通讯》2012,(4):71-71
数位海洋学家日前发表一份研究报告称,如果人们不加快研究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措施,那等到2100年,气候变化给全球海洋带来的危害可高达每年2万亿美金。这项研究发现,如果对日渐增长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加以限制,那么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增高4摄氏度。  相似文献   

10.
全球变化对我国荒漠化的影响   总被引:92,自引:0,他引:92  
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外科学家们对全球变化的研究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决议第12款,"荒漠化"的定义,探讨全球变化对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影响。文中利用我国700多个气象站点30年的平均气象资料,采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监测系统/全球资料数据库方案活动中心以及国际上广泛应用的Thornthwaite计算PE与气候分类方法,计算和绘制了当CO倍增、气温升高1.5-4.5℃时我国干旱区、半干旱区及半湿润干旱区(Arid,semi-aridanddrysub-humidareas)分布变化的图表,同时利用我国北方160个气象台站近40年连续记录的气象资料,进行滑动平均,计算和绘制了干旱、半干旱区的最近40年来气温变暖及干湿变化的趋势图,分析了在全球变化下如果工业发展和其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未来30-50年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为我国荒漠化监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依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据美国《华尔街日报》3月31日报道,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PC)发布报告称,全球变暖正在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产生深远影响.科学家们呼吁各国尽快采取措施,限制温室气体排放.该报告对未来几十年人类将面临的问题做出预测,并强调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剧变.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如干旱、洪水和森林大火,同时影响人类社会的管道系统和电网安全,甚至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全球变暖还将进一步加剧全球各国贫困状况,全球温度每上升2.5℃将导致全球经济损失0.2%到2%的利润.  相似文献   

12.
ENN精粹     
《世界环境》2011,(3):110-112
咖啡生产与气候变化http://globalwarmingisreal.com/2011年4月5日根据"真实的全球暖化"网站发布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是导致中、南美洲的咖啡产量大幅下降的原因。极端降雨带来了更多昆虫,并对植物造成破坏。咖啡锈病真菌被指对传统农业、当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产生造成不良影响。似乎需要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全球变暖是真实存在的、可证实的。新的研究表明,中美和南美的咖啡生产正在因为全球温度升高而大大降低。温度升高再加上极端的降雨总量,结果就导致昆虫猖狂和植物受害。如果  相似文献   

13.
江镕 《环境》2009,(4):1-1
近年来,气候的一些极端变化确实使人们尝到了“作茧自缚”的味道,在过去将近100年的时间里,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0.74摄氏度。气温升高致使海平面持续上升、地表能量不断提高、气候更加怪异难料,干旱、飓风、沙尘暴等灾害的能量与数量显著升级。  相似文献   

14.
正气候变化,已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对当代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若不改变今天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气候变化将会加剧,21世纪末全球气温甚至升高6℃。对某些人来说,气温升高的结果是将羽绒服束之高阁,或者在农作物和蔬菜水果的种植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那些生活在小岛屿上的人们,远没有这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气候变化及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在逐渐升高,预计2030 年CO2 浓度将加倍.温室气体产生温室效应,会使大气升温,全球平均降水增加,海平面升高等,这些变化对全球农业将产生深刻影响.作物光合作用会增强,但农产品质量可能下降;土壤水分有效利用率将发生变化;农作物分布区域和面积将有大幅度变更;灾害性天气可能会增加;农业病虫害因气温升高可能会扩大危害;海平面升高会淹没一些土地,并使盐渍化扩大.农业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全球气候变化的农业后果研究尚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6.
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中国东部季风区干旱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采用0.5°×0.5°中国地面气温和降水数据集,通过分析东部季风区季节和年尺度干旱覆盖率、频率以及单位面积干旱强度,揭示了中国东部季风区1961—2013年干旱特征时空分布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近20 a东部季风区干旱特征变化明显,特别是1997年之后东部季风区干旱覆盖率和单位面积干旱强度显著增加;东北地区、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西南地区干旱频率增加,高频率覆盖范围扩大明显;气象干旱极端危险区扩大。全球变暖背景下东部季风区干旱呈现出极端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国际冰雪委员会所作的一项研究表明,由于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喜马拉雅冰川正在加速消融,其消融的速度比世界上任何冰川消融的速度都要快。如果按目前这种速度继续下去,到2035年喜马拉雅冰川将可能不复存在。科学家在对喜马拉雅山地区众多冰川中的一个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这个原以为经过1997年寒冷的冬季后体积会有所增大的冰川到1998年却进一步缩小了。有关专家说,冰川加速消融导致的危害不仅是洪灾,致使冰川湖泊湖水泛滥,发生泥石流,田地被淹没,而且冰湖干涸后,河流必将缩小,随之而来的就是干旱。他们认为,由于受全球变暖及季风活动和作用加…  相似文献   

18.
现时全球海平面每10年徐徐上升几厘米。对这一现象,多数科学家都归因于全球气候变暖。但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研究报告认为,不能将造成海平面不断升高的全部责任归咎于气候变暖,他们在观察到的海平面升高现象中,发现多达1/3是由诸如从蓄水层抽取地下水和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可替代能源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刚刚走完,是时候来回顾世界在能源领域里所取得的成就并展望未来之路。特别是,在面对预期的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情况下,全球气候政策应当作出怎样的调整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正如气候学家和环境学家在10年前所警告的那样:"我们的地球正在升温"。如果我们不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并且发展可代替能源,到2030年,地球的温度将继续升高2摄氏度。  相似文献   

20.
始新世亚洲内陆干旱环境演化(简称干旱化)的研究比较匮乏,驱动机制存在争议。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西宁盆地含有连续的始新世地层沉积序列,是研究上述科学问题的理想材料。通过西宁盆地中央西宁东和水湾平行剖面(古地磁年代均为~ 43 Ma — ~ 35 Ma)详细的总有机碳同位素记录,对始新世的干旱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上述两个平行剖面总有机碳同位素平均值均在~39 Ma发生了急剧的~2.5‰变正(分别从-27.5‰和-28.4‰变正为-25.0‰和-26.0‰),结合盆地内耐旱植物麻黄属和白刺属孢粉的百分含量急剧升高,共同指示该时期的西宁盆地发生了急剧干旱化。副特提斯海退却导致的水汽输送的减少可能是驱动西宁盆地始新世干旱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全球长期变冷可能起到了背景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