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贵阳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始终把"生态文明"看作人类社会最高的文明形态,不断在践行中寻求新的和超越发展的生态文明。构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不仅要依靠党和政府,重要的是依靠公众积极、主动、有序的参与。通过公众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达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繁荣。一、要培育公众参与的意识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实践告知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必须创新公众参与形式,积极培育 相似文献
2.
周生贤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1):1-4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走具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走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走具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以人为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是指导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走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是中国环境保护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一年."两会"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国务院成立了由温家宝总理任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环境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真正进入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 相似文献
5.
谢明干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10,(9):4-6
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并且把建设生态文明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对科学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中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永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能减排”等涉及环境保护的关键词出现多达三十余处。此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党代会报告中还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近日,在刚刚结束的省委三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张云川再次强调,环境问题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未来的生存发展,发展经济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相似文献
7.
“以生在火山下为骄”,没有煤炭和矿藏资源的大同县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部署,围绕“产业发展、平安和谐、生态宜居、文化繁荣”四大目标,创新发展理念,拓展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城郊型、生态型经济,全力打造“生态园林县、大同市后花园”,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形势下,承德市委、市政府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创新环保理念,提出了“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奋斗目标。这标志着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承德市从自身优势出发,选择了一条利用自然又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若干问题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的涵义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生物界本身按其自然规律而生存和发展并取得的生态成果。如生物的个体、种群、群落、系统的数量增多和质量提高便是生态成果的具体体现。广义的生态文明则超出了生物界本身的范围,关联到人类社会的文明转型问题。是在总结以往文明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产生的。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根本标志,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取得的物质成果、生态效应和伦理形态。 相似文献
10.
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生贤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35(1):1-3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新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提到全党面前,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生态文明再次做了强调。这为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以及人与自然对立依存的关系,探究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诸种环境问题的根源,进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模式--生态文明的建设进行了论述和探索,并针对我国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提出了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2008,(23)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文明伦理形态。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需要政府强有力地推功和引导,更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在2008年生态文明暨第五届生态省建设论坛上,安徽省林业厅、水利厅、捉业委员会、气象局、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分别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对本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本刊摘编了部分重要内容,试图以安徽省为例来说明各部门是如何共同配合生态文明建设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ISO14000认证》2007,(4):3-3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刚刚结束的环保总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扩大会议暨第一期培训班上,对环保系统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深入领会和把握十七大精神的精髓做出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走具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到要建设“生态文明”,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这是我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6.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推进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增强经济成长能力和发展后劲,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相似文献
17.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关键是要深刻领会其核心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和把握环保工作,真正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在探讨生态文明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及事实依据。通过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形势、外部环境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从生态教育、生态产业、评估指标体系及支撑体系等方面讨论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目标.鉴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与建设过程的多元参与特征,本研究将从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与参与机制角度入手,以环保社团为研究对象,从基本概念辨析开始,层层推进,分析目前中国环保社团的发展现状,归纳指出中国环保社团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就中国环保NGO在“十三五”期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若干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