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家标准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并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特级等四类高处作业等级。据有关资料报道:死亡事故中有40%以上是属高处坠落。所以特别强调在2m以上悬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这也是施工...  相似文献   

2.
大家都知道,高处作业主要的风险之一就是人员从高处坠落,关键安全措施是使用安全带。高处作业使用安全带的主要目的是,当作业人员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坠落时,人员的坠落过程被安全带终止,人员悬挂在空中而不是坠落至地面,因而避免对坠落者造成致命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杨文芬 《劳动保护》2007,(2):110-112
在建筑、电力、电信等行业高处作业中,由于作业空间相对狭小,作业难度高,危险性较大,稍不注意就会发生坠落事故.安全带就是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佩戴的,防止作业人员发生高处坠落和保护作业人员避免或减少因坠落而造成伤害的个人防护用品.安全带由腰带、安全绳、各种金属配件等组成.  相似文献   

4.
防坠落用品     
在高处作业时,使用安全带、安全网等防坠落用品能有效地避免或减轻坠落伤害.  相似文献   

5.
落实“三宝”防护措施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是建筑行业广大职工公认的安全“三宝”,挽救过千万职工的生命,必须正确使用。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一是安全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二是要正确佩戴,尤其是要系好帽带,防止脱落,使其在高处坠落或物体打击时起到保护作用。2.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凡在2m 以上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合格的安全带,有的高处作业点没有挂安全带的条件时,施工负责人应为工人设置挂安全带的安全拉绳、安全栏杆等,并  相似文献   

6.
国家标准GB/T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  相似文献   

7.
在工业生产中,超过80%的坠落事故是没有采用防护设备或防护设备采用不当造成的。安全带是高处作业必不可少的防护用品,被称为高处作业维系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如何根据工作环境来选择正确、合格、合适的安全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期介绍科学选购和使用安全带,为工作增加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8.
对控制高处坠落人身伤害事故有效工作方式的探讨徐顶胜(辽宁鞍钢修建公司安全环保技术处,114003)根据国家标准中关于“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1]”的定义,和为防止人与物坠落概念混淆,本文提出...  相似文献   

9.
《江苏劳动保护》2014,(11):14-14
安全带是预防高处作业工人坠落事故的个人防护用品,由带子、绳子和金属配件组成,总称安全带。适用于围杆、悬挂、攀登等高处作业用,不适用于消防和吊物。 安全带按品种系列,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依前、后顺序分别表示不同工种、不同使用方法、不同结构。符号含意如下:D-电工;DX-电信工;J-架子工;L-铁路调车工;T-通用(油漆工、造船、机修工等);W-围杆作业:W1-围杆带式;W2-围杆绳式;X-悬挂作业;P-攀登作业;Y-单腰带式;F-防下脱式;B-双背带式;S-自锁式;H-活动式;G-固定式。  相似文献   

10.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成因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洪浩  徐健 《安全》2009,30(7):38-38,40
所谓高处作业,是指在距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因高处坠落而死亡的人数,在生产事故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同样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由于事故发生频率高,死亡率大,因而曾被列为建筑施工五大伤害之首,约占全部事故的60%以上。因此,研究建筑施工高处的特点,分析事故成因,寻找事故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1.
<正>安全带适用范围是高差为1.5~2米,周围设有防护栏杆的作业场所,或高差超过2米的高处作业场所。佩戴前进行检查,有缺陷的不得使用。要定期进行外观检查和性能试验,保管、使用时严防尖利物损害,严禁靠近火源和高热源。在100米及以上的高处作业,宜使用全方位防冲击安全带。安全带使用时高挂低用。安全绳适用于5米以上高度的二级至特高级悬空  相似文献   

12.
《江苏劳动保护》2014,(4):42-42
(1)思想上必须重视安全带的作用。(2)安全带使用前应检查绳带有无变质、卡环是否有裂纹,卡簧弹跳性是否良好。(3)高处作业如安全带无固定挂处,应采用适当强度的钢丝绳或采取其他方法。禁止把安全带挂在移动或带尖锐棱角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乐清县劳保用品厂研制的力士牌速差自控器(见封4广告),1987年12月在《全国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技术展览会》.上展出时。受到了参观者的一致好评。1988年通过省级鉴定;专家们认为,这项产品具有较高水平,填补了国内高处作业防坠落用品的一项空白。目前,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已规定推广使用。 传统的高处作业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为安全带(绳)。使用这种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只能在某个作业点的小范围内活动。若为了扩大作业范围而把安全带(绳)加长,在正常作业中,过长的带(绳)会妨碍行动;一旦作业人员失足坠落,过大的落差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严重…  相似文献   

14.
安全带是广泛使用的重要安全护具之一。其功能是使高处作业人员能灵便地连接在有足够牢度的主体物件上,以防止坠落伤亡事故。主要在建筑、电力、电讯、煤炭、造船、铁路和机械等行业中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使用。它的质量好坏,及佩戴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生命安全。 解放后,国家对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十分重视,强调在作业中一定要使用安全带。安全带的使用,对保障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燕列进 《安全》2011,32(10):59-61
1高处作业范围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坠落可能的位置进行的作业。从作业位置到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2高处作业危害辨识高处作业的危害主要是高处坠落。造成高处坠落的原因主要有:(1)安全设施不够完善,作业现场井、坑、沟无盖板;操作平台、爬梯没有防护设施,或检修时临时拆除防护栏,未及时恢复。  相似文献   

16.
<正>高空作业,又称高处作业,在GB/T 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中,对"高处作业"定义为:"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 m或2 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其中"坠落高度基准面"以及"可能坠落范围"的具体定义在这里不再赘述,简而言之就是在高处(2 m及以上)进行的作业,并存在高处坠落的风险。在生产实践中涉及高处作业的范围相当广泛,无论是建筑物内装修,还是室外施  相似文献   

17.
安全带是有效地预防高处作业人员因意外坠落而受到身体伤害的必要防护装备。本文根据GB6095—2009《安全带》、GB/T6096—2009《安全带测试方法》标准中安全带整体静态负荷试验的要求,对安全带整体静负荷试验机的研制与应用开展一些调研和探讨,希望对从事安全带检验的机构和安全带生产的企业中的科研、检验人员提供一些感性的认知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护》2021,(4):92-92
主持人,你好!化学品生产单位生产过程中,高处作业过程中存在哪些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化学品生产单位生产过程中高处作业,是指在距坠落基准面2 m及2 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坠落基准面是指坠落处最低点的水平面,坠落高度是从作业位置到坠落基准面的垂直距离。  相似文献   

19.
《安全》2008,(10):43-43
安全带及安全钩并不是要取代防止高处坠落的其他安全措施,只有当无法使用平台及防护网时,才能选择安全带及安全钩。安全带及安全钩的作用是限制下坠的高度,并且帮助开展救援工作。除了要求舒适及运动方便外,选择这种装置还必须考虑系带的人体一旦坠落时,  相似文献   

20.
建筑施工行业的最大特点是高处作业工作量大,作业工种和作业人员多,即使是地下室、地下管道工程施工,也有高处作业。高处作业环境恶劣,施工条件复杂,危险性较大。而作业人员又大多是文化素质低、缺乏安全基本知识的农民工。因此,在建筑施工中高处坠落事故特别严重。建设部曾对1983~1987年发生的810起职工因工死亡事故进行分析,发现高处坠落事故居各类事故首位(高处坠落占448%,触电占16.6%,物体打击占12%,机械伤害占7.2%),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越来越高,需要从事的高处作业也越来越多,高处作业的等级越来越高。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