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方小流域典型水污染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河流的污染状况在南方小流域中具有普遍性。本研究通过传统调查分析+卫星遥感监测的技术手段,摸清掌握该河流各主要断面水质污染状况及流域内各类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水质污染程度、污染特征及污染成因进行了分析评价。调查表明,该流域水质污染程度与降水量密切相关,生活污水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治理的关键在于截污,同时要解决一定的补水问题。研究结果可为该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研究方法可为今后开展类似小流域污染调查提供可行借鉴。  相似文献   

2.
河流水质管理,涉及到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两方面。在社会科学方面,包括制订法令、规定,健全环境保护执行机构;推进水质保护的技术经济政策,执行水污染奖惩制度。如日本制订了《水质污染防止法》,规定《污染负荷量税金”并逐年提高;西德制订“水法》,《有害物质排放法》;莱茵河沿岸五国共同签定《欧洲经济共同体水系保护方针》等等。在技术科学方面,就是河流水质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DEFRA)于2003年9月22日发表了2002年收集的数据,表明,就化学污染而言,大约75%英国河流的水质定为“优良”,95%定为“较好”.数据确认英国河流处于水质创记录的最清洁水平,这是努力控制污染源的结果.但水质进一步改善取决于控制来自农业和城市径流分散的非点源污染. 独立执法但和DEFRA合作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环境保护署也认为污水排放是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要求严加控制.它呼吁要改进废水处理厂,消除营养物质排放.2003年秋季环保署提出对水基础设施优先投资建议,建议定名为“努力改善水质”,旨在改进约4000家废…  相似文献   

4.
系统地研究了海域允许负荷的分析与计算方法。从海域污染物输入-水质响应关系出发,分析了伶仃洋沿岸污染物输入-海域水质响应的宏观规律,对污染源的重要性进行了排序,计算出了不同环境功能分区下海域允许负荷量,从而指出了该海域为实现其水质目标所应采取的污染控制方案。本成果为伶仃洋海域的污染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北京北运河水系水质污染特征及污染来源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北运河水系主要干支流2011年1~12月23项指标的监测数据为依据,采用水质类别法和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质污染特征进行综合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水质指标主成分以及水质差异进行分类,并进一步对不同干支流污染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运河水系由于排污量大,地表水污染严重,除城市中心区部分河流水质为Ⅲ~Ⅳ类外,城市排水河流、远郊河流水质均为劣Ⅴ类.水质由3个主成分组成,COD、CODMn、BOD5、NH3-N、TP等为第一主成分;汞为第二主成分;石油类为第三主成分.干支流水质分为4类:第1类为清洁水源类河流,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降雨地表径流、雨污合流管网溢流引起的非点源污染是影响其水质达标的重要污染源;第2类为再生水水源类河流,主要集中在城市排水上游河流,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水是其主要污染源;第3类为再生水与污水混合水源类河流,主要集中在城市排水下游河流及部分远郊区河流,由于城市下游排水管网不健全,远郊区污水集中处理率低,生活源和农业源的污染贡献率较高,水质污染严重;第4类为污水水源类河流,分布于远郊区县,农业污染占比较大,水质污染最严重.  相似文献   

6.
一个河流水质预测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水质污染及其控制管理的研究,是水环境保护的当务之急;在“环保法”已颁布的今天,要科学地执行有关条例尤其不可缺少。 为了弄清河流日常的,或事故的水质污染状况的来龙去脉;为了推求水环境容量,确定水污染物的排放标准,都需要建立河流水质污染预测预报的数学模型,以应用于: (1)预测河流的污染状况,为规划与控制水污染和评价水质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7.
抚仙湖现有污染主要来自北岸。通过抚仙湖3条入湖河流中总氮负荷量进行调查,对抚仙湖入湖河流中总氮负荷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条入湖河流总氮为劣Ⅴ类水质,是影响抚仙湖水质的主要因素。为湖泊总量控制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引言由于人口增加而产生的有机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研究山区河流BOD自净能力,对于科学管理河道、防止污染、预测河流水质变化、制定有机废水的排放标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城市河流中,存在着严重的水质污染的问题,由于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多,导致城市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水质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本文提出了城市河流综合整治以及污水处理的有效策略,旨在改善我国城市河流的水质问题,为居民的正常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抚仙湖北岸入湖径流中总氮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抚仙湖现有污染主要来自北岸。通过抚仙湖3条入湖河流中总氮负荷量进行调查,对抚仙湖入湖河流中总氮负荷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条入湖河流总氮为劣V类水质,是影响抚仙湖水质的主要因素。为湖泊总量控制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上海中心城区普陀区为例 ,通过对主要河流水质及污染源现状的调查 ,剖析中心城区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结果表明 :普陀区河流水污染属有机污染型 ,主要水质指标氨氮、化学需氧量、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劣于V类水的断面达 78%以上 ,其中氨氮的污染尤为严重。经分析 ,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河及泵站雨季排放是导致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 ,据此提出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主要河流指定标准功能可达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的河流水域功能类别和1995年水质监测结果,采用水质单项标准指数法,对吉林省主要河流34个国控和省控监测断面的单项指标、全指标、有机污染型指标和重金属污染型指标进行了功能评价。结果表明,仅有6个监测断面满足指定的标准功能要求,符合率仅为17.6%,主要超标污染物是CODMn和挥发酚。以COD为控制指标,根据逆推法的河流水环境容量模式,计算了污水达标排放情况下的污水允许排放量,从而对河流控制断面指定的标准功能进行了可达性分析。结果表明,污水达标排放时,河流流量较大、污径比较小的河流可达到指定标准功能要求;而枯水期流量较小、污径比较大的河流很难达到,应实施重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2000~2007年的水质监测资料,9296个监测数据,对贵州省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全省地表水水体总体以Ⅰ~Ⅲ水质为主,污染较重的河流集中在乌江水系和南盘江水系;污染严重的断面均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下游河段;超标断面以劣于V类为主,氨氮为主要超标项目;重金属总镉和总铅超标断面少,均大多为劣于V类;生活污水已成为贵州省最大的水环境污染源;文章还对入库河流污染防治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细河污染特征与整治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细河是伴随沈阳市铁西区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而形成一条排污河流,2002年前污染非常严重,2002年后通过综合整治及仙女河污水处理厂和西部污水处理厂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使大部分细河污水得到处理,但细河的污染问题仍不容乐观,本文通过细河纳污总量的核定、细河源头水的保护与利用、底质的清理与无害化处置、新污染控制与防范等措施使细河水质得到一个可持续的、良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张家港市河道水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张家港市河道水体水质现状及时空分布特征,本研究应用主成分分析对2018年张家港市13条重要河道中的水温、pH值、DO、电导率、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氨氮等水质指标进行分析,识别主导水体变化的环境因子.研究得出:①2018年张家港市河道水质整体较好,大部分河道水体处于III类水;②主成分分析表明,氨氮、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电导率(EC)的变化主导着研究区域水质变化,4个环境因子之间呈显著正相关;③空间分析表明张家港河是监测河流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港口桥监测断面为水质污染最严重区域,张家港市市区及东南区域河道污染劣于其他地区;④季节上水质污染程度为冬季 > 春季 > 秋季 > 夏季.通过多元统计方法对河道水质时空变化进行分析,为制定可持续的城市河流水污染控制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上海中心城区水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中心城区普陀区为例,通过对主要河流水质及污染源现状的调查,剖析中心城区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结果表明:普陀区河流水污染属有机污染型,主要水质指标氨氮、化学需氧量、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劣于V类水的断面达78%以上,其中氨氮的污染尤为严重。经分析,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河及泵站雨季排放是导致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是在“六五”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地区特点,针对沈阳西部污水,建立一个具体实施的“沈阳西部污水工业污染源排放总量控制系统”示范工程,以实现水质水量监测有手段,控制有指标,管理有规范的科学化、定量化、规范化的总量控制系统.为我国城市工业污水控制与管理提供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以2010年建湖县环境监测站对全县地表水水质例行监测结果为基础,分析了建湖地表水水质现状.结果显示,建湖县县域范围内主要河流地表水、水功能区划未覆盖的乡镇及以上河流水质状况均为轻度污染,农村行政村级河流水质状况为中度污染;饮用水源、农村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状况均为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姜堰市里下河地区河流水质状况和导致里下河地区河流水质污染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和治理河流水质污染的对策和措施,供政府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综合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扬州市区境内河流和地下水的环境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河流水质较好,城区污水都排入污水处理厂且处理厂正常运行,水质达标排放,主要的污染物是有机污染物;地下水达到水质标准,由于地质原因,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硬度和总矿化度。但仍应加大污染防治力度,针对水环境现状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坚持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依靠科技进步,科学防治环境污染,控制污染源,实行达标制度,提高人们自身环保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