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孙钰 《环境保护》2013,41(8):67-69
为了提高非洲国家的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正在合作开展"非洲水行动项目"。这一项目由中国政府和联合国共同组织,由中国政府出资,中国相关科研院所执行,旨在为非洲干旱荒漠地区国家提供生态环境建设技术支撑。针对这一  相似文献   

2.
《环境》2010,(3)
创模"攻坚" 潮州是历史悠久的粤东古城.响当当的"中国瓷都"称号,让这座城市声名远扬.当然,除此之外,潮州的环境也让这座城市得到了"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称号.  相似文献   

3.
无论用哪种指标来衡量,非洲毫无疑问都是全球最贫穷的大陆.根据世界银行1995年"全球发展报告"资料显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中有80%在非洲.  相似文献   

4.
"中国环境文库"第一辑全六册已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国环境领域第一套原创高端学术著作系列,也是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继2010年推出"国际环境译丛"与"全民环境教育系列读本"后又一条意义重大的产品线. 当代中国环境保护已经走过近四十年的辉煌历程.一代代的中国环保人不断探索中国环境保护道路.  相似文献   

5.
电影大片<泰坦尼克号>在给人呈现悲壮的爱情故事的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有关安全的恒久话题.2007年9月22日,一位中国珠宝业的企业家在英国伦敦,以7.8万英镑(人民币约120万元),拍得那把95年前导致"泰坦尼克"号沉没、1522人丧身大西洋的"夺命钥匙".这名企业家说,他看中的是这把钥匙负载的特殊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淼 《环境保护》2008,(5):68-71
"世界各国应在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这是党的十七人报告对中国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明确要求,是实现生态文明和世界和谐的重要途径.自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环境会议规格不断提高,频率不断增加,合作范围不断展.通过参与联合国框架、区域间以及双边环境台作,塑造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提高了参与国际环境治理能力,维护了国家环境利益,保障了国家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7.
位于北京西北的八达岭旅游总公司是经国家批准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下辖工艺品公司、旅游纪念品公司、八达岭饭店、八达岭温泉度假村、古崖居原始部落旅游度假区等下属企业,拥有固定资产2.14亿元,职工1500余人,年创收1.4亿元.迄今已接待中外游人1.2亿,年平均客流量500万.曾先后赢得"全国风景名胜四十佳"之首、"首都文明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等荣誉称号,这一切都标志着八达岭景区的旅游业发展已迈入了新阶段.尼克松、里根、撒切尔夫人、伊丽莎白二世、叶利钦等三百余位外国元首和众多世界风云人物都曾登临过八达岭观光游览,八达岭早已成为中国连接世界的友谊长虹.  相似文献   

8.
中国"十二五"绿色发展路线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海 《环境保护》2011,(1):10-13
2011年是中国第十二个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开端之年.未来5年仍然是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期,是实现国家转型、奠定未来发展轨迹的关键时期.未来5年中国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关系到中国到本世纪中叶的宏伟蓝图和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可持续发展.从国际层面看,当前全球范围内关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绿色增长"等概念的讨论和行动正在形成一种潮流.  相似文献   

9.
闫枫  姜妮  王进  姚玉 《世界环境》2022,(1):47-50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有关全球治理的重大举措,自2013年提出以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和响应,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推动与沿线国家的生态环保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也是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体现,实现增信释疑、互利共赢、加强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载...  相似文献   

10.
朱琳 《世界环境》2007,(3):90-90
人是天生就有消费欲望的。如今,中国13亿人拥有一项世界其他国家人都可能无法企及的比较优势——强烈的求富心理。中国极其富裕而不想再富的人有,但数量极少;中国富裕的人很多,但还想富;中国不富裕的人更多,也更想富;最后,中国贫穷的最多人,也最想富。可以说,中国人正处于求富心理的最高位。这个最高位即使不“绝后”,那也一定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好吃。因而吃的讲究极多。自古以来。有关吃的外观、内容乃至礼仪、细节都有说法。而烹调技术、口味之类的食谱、馔经,更是汗牛充栋。连孔圣人都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甚至关心到作料,强调“不撤姜食”。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在中国人心目中所占的分量。  相似文献   

12.
1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完善,有效支撑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本文在梳理和总结生态环境监测从“跟跑”变为“并跑”,并向“领跑”迈进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支撑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效能、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理论和战略研究方面提出了未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该文将环保部门应以“有作为”赢得“有地位”为论题,提出了实现“有作为”的四个基本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数百年前,当企业家初次遇到严重的环境问题时,他们只需简单地转移业务。例如,把钢铁厂从利物浦搬到匹兹堡,然后再移迁到中国,而现在没有新的厂址可供迁移了。当企业家无处可藏而不得不面临环境问题的时候,他们最初的反应是勉强接受这恼人的额外成本,并迅速指出没  相似文献   

16.
17.
黑面"李鬼"     
李奇今年二十八岁,至今还是个未婚青年.朋友打电话告诉他傍晚去相亲,他一听,心里美滋滋的,哼着小曲就开始忙着"梳妆打扮".车间里熟悉李奇的人都知道,小伙子聪明俊朗,脑袋瓜儿转得快,经常一身休闲西装的打扮,皮鞋也擦得油光锃亮.班上的同事都知道他爱"臭美",闲着的时候也常偷偷地抹他的鞋油,顺便沾沾他的光也臭美一下.  相似文献   

18.
“环境“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世纪的曙光在千年的祈盼中姗姗来临,人类翘首以待的21世纪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纪,这已成为近期全球性的热门话题.众说纷纭中,“信息革命时代“、“生物革命时代“、“公民权时代“、“过渡时代“、“反抗时代“、“别具特色时代“等名称已开始广泛或日趋广泛使用.这说明,自然科学家、人文科学家、文学艺术家以及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们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潜心的研究,试图对新世纪进行描述、分析、预测和诠释,通过分析现状,展望未来,理解我们业已走进的新时代,它将通往何处而寻找归宿.……  相似文献   

19.
冬防"慢支"     
霍寿喜 《环境》2002,(1):31
临床实践表明,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发病最高时段一般出现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1月,这三个月的发病率约占全年的50%。气象资料分析发现,“慢支”发病人数与月极端最低气温成反相关,即温度降低,发病人数越多;而与偏北风的频率成正相关,这是因为我国属季风气候,“偏北风”常常  相似文献   

20.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大诗人苏东坡的《春江晓景》写于宋时初春的江南,正是河豚欲从大海回溯至江河,逆流而上准备产卵之时节.毫无疑问,宋代的江南一带,河流等自然环境是绝对的"原生态",尽管人们每年都捕捞河豚,但似乎河豚种群的繁衍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污染更是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