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基本情况1998年能源生产总量比1997年下降4.7%,能源消费总量比1997年增长2.0%,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26左右。预计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由1997年的3.55吨标准煤降至3.38吨标准煤,节能率为4.8%,全社会节能量约为7000万吨标准煤,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将由1997年的5.50吨标准煤下降到523吨标准煤,均可完成1998年节能计划目标。199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贯彻实施的第一年。在全国各地学习、宣传、贯彻《节能法》的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印发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关于…  相似文献   

2.
柏雁 《环境》2011,(5):13-14
2009年12月,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建筑学教授布伦达·瓦特和罗伯特·瓦特夫妇在他们的论著《可持续生活真正指南》中,首次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宠物对能源的消耗量问题,一时引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3.
太阳是地球表层环境的主要能量来源,大量地质记录表明太阳辐射量变化引起地球环境的剧烈变化。人类能源消费是将地质历史时期储存的能量在较短时间内以热能形式释放出来,其实质相当于额外增加了太阳辐射量。本文以太阳辐射变化为纽带,将当前世界能源消费总量与引起地球环境剧烈变化的太阳辐射变化量(△TSI)进行比较,发现当前人类能源消费总量已约占十到百年尺度地球表面接收太阳辐射变化量的1/2,如果以地球陆地面积计算,当前人类释放的化石太阳能已与太阳辐射十年尺度变化量相当。如果太阳辐射变化可以直接引起气候变化,那么,当前由于人类能源消费而快速释放的热能也可能直接引起地球(尤其是陆地)的增温。提出地表能量平衡的“贮水池效应”,除了考虑温室气体变化引起的能量向系统外逃逸效率高低变化外,还应考虑能量输入增减对地表能量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人类在这100年中年能源供应量增长了10倍,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对我们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在现有技术下,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给地球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使人类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既不是取之不尽的能源资源库,也不是可以随意排放废物的垃圾场。可持续发展成为大家的共识,人类因使用能源时伴生的大量有害物排放而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在困扰着科技界。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爆发的世界能源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地球,所能供给人类消耗的能源不是无限的,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今天,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能源需求正在快速上升,到2050年,全球人口由现在的65亿增长到90亿,能源需求将增长一倍以上。然而一方面是能源供应紧张,另一方面由于未能实现更高的能源效率,使得全球浪费的能源总量超过了有效使用的总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在全球范围内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将环境影响控制到最小限度成为很多企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2012,(10):66
第八届"中国可持续能源记者之星"颁奖典礼日前在北京隆重举行。该奖项由能源基金会和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联合颁发,共有来自各大媒体的13名能源环境领域的记者和1名总编获奖。  相似文献   

7.
老仆 《环境导报》2003,(12):16-17
地球上的石油再用上50年也就差不多了,各国科学家都在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太阳能、风能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但受到气候、储存问题的困扰。1932年,英国科学家培根首次将氢氧型燃料电池实验成功,利用氢气与氧气反应时产生的电能做能源,氢与相同质量的汽油相比,燃烧后释放的能量是汽油的3倍,生成的是水,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氢气是用细菌分解玉米等植物来产生的。最近,又有科学家研制出从植物秸秆的纤维素中分解出葡萄糖溶液,再提取氢气的方法。由于氢的制取难度大,成本高,往下,就是需要降低其高昂的成本。加拿大、冰岛在氢能源的研究开发上,一…  相似文献   

8.
黄韬 《环境》2009,(11):11-13
清洁能源应用势在必行 有关预测显示,如果不采取措施,50年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是现在的3.5倍。如果积极采取各种清洁能源替代技术,在25年内就能看到明显效果,50年内可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到目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系统生态学家、能量分析的先驱、能值理论及生态经济学的创立者H.T.奥德姆(H.T.Odum)教授及其夫人E.C.奥德姆教授合作撰写的新著《繁荣地走向衰退---原理与对策》(中文版)已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本书兼具思想性和煽动性,将促使人们去面对关于世界未来的假设和信念。设想一下我们的未来:矿物燃料越来越少,自然和技术能源完全衰竭,如何才能获得和平与繁荣呢?越来越多关注未来的领导人发出了警告:当不可持续发展的浪潮超过了地球资源支持我们文明的能力时,危机即将到来。然而,尽管历史记录了无数文明的土崩瓦解,总有一些文明和生态系统得以有条不紊地延续下来,降低需求,选择和保存了最重要的东西。《繁荣地走  相似文献   

10.
吕芳 《世界环境》2009,(4):21-22
重新认识太阳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炽热气体球,其内部不断进行着热核反应,因而释放巨大的能量。太阳的直径约为139万公里。比地球的直径大109.3倍。太阳的体积约1.4122×10^7km^3,比地球的体积大130万倍。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1.5亿公里。太阳每秒钟释放出的能量是3.865×10^26焦耳,相当于每秒钟燃烧1.32×10^16吨标准煤所产生的能量。地球上的一切能量几乎都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与煤、石油等化石能源技术相比,同时也与风能和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