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2001年,农业部门对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四个城市部分基地和全国100个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县的66.1万公顷蔬菜、水果、茶叶基地的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评价。被监测的基地总体环境质量状况良好。空气环境质量:90.7%的基地处于清洁水平,9.2%处于尚清洁水平,0.3%受到轻污染;灌溉水环境质量:86.9%的基地处于清洁水平,10.5%处于尚清洁水平,2.6%受到污染;土壤环境质量:95.3%的基地处于安全水平,3.3%处于警戒限水平,0.7%受到轻污染,0.5%受到中污染,0.2%受到重污染。无…  相似文献   

2.
强化微污染原水净化效果的生产性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肖羽堂  许建华  王冠平 《环境科学》1998,19(3):28-30,34
针对姚江水源受污染的现状和原传统净水工艺去除污染效率低、药耗大等缺点,对宁波市梅林水厂的传统净水工艺进行了改进,并对改进前后的去除污染效率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姚江水质为pH6.5-7.6、浊度7-20NTU、色度25-37度、NH+4-N0.25-9.0mg/L、NO-2-N0.025—0.25mg/L、CODMn6-18.9mg/L的条件下,改进后的生化工艺系统对浊度、色度、NH+4-N、NO-2-N及CODMn的平均去除率比传统工艺分别提高了24.5%、30.0%、58.5%、70.0%和27.5%,除污染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净水工艺;并且可节约矾耗50%以上和氯耗77%左右.  相似文献   

3.
生物接触氧化物净化微污染原水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姚江水质为pH6.8 ̄7.4、浊度9 ̄20NTU、色度25 ̄37度、NH4^+-N1.0 ̄9.0mg/L、NO2^--No0.075 ̄0.25mg/L和CODMn8 ̄18.9mg/L的条件下,进行了生物接触氧化法预处理微污染原水的除污染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生化池进水处填料层生物膜厚度为0.3 ̄0.5mm,出水处填料层膜厚为0.1 ̄0.3mm,仅为污水处理中普通生物膜厚的1/10左右。当水中溶  相似文献   

4.
离子色谱法测定酸雨中6种阴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色谱法测定酸雨中6种阴离子,以流速为1.51mL/min,0.24mol/L Na2CO3和0.3mol/L NaHCO3的混和液为淋洗液,在YSA8型8001A-4阴离子交换柱上分离,YS-1抑制器,YIC-8型离子色谱仪电导检测器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均为100倍,可达200倍以上,以CI^-为例,最小检出限为0.001,重现性CV%为0.76,空白检测偏差Swb=0.00681,回收率为9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UBF-SBR工艺中UBF段的几个运行参数,在35℃,进水CODcr15546mg/L,NH3-N1214mg/L,有要容积负荷率7.55kg(COD)/m^3.d时,运行最佳。其CODcr去除率为93.9%,产气率为0.64m^3(气)/为5.46kg(COD)/m^3.CODcr去除率为91.4%。并气率为0.59m^3(气)/去除率kg(COD),CH4含量为57.5%,两者出水PH均  相似文献   

6.
水解酸化--AB生物法处理抗生素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进行了多品种抗生素工业废水处理的试验研究,采用水解酸化——AB生物法新工艺。试验废水CODcr 3283.9mg/L,BOD5 1348.9mg/L,NH3—N 22.0mg/L,色度325(倍),处理后出水分别为287.8mg/L,21.3mg/L,2.6 mm/L和 70(倍),各项去除率为91. 2%、98. 4%、88. 2%和 78. 5%。容积有机负荷 A级 2.3KgCODcr/m3.d、B级 3. 3KgCODcr/m3.d。出水达到国家规定的(GB9678—88)生物制药行业废水排放标准。比报导的化学絮凝—生物法处理同 种废水的运行费用要低。  相似文献   

7.
海带生物吸附含铜废水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海带作为生物吸附材料对含Cu^2+废水处理进行了研究。0.2g颗粒直径为0.18~0.42mm的海带粉末,在100mL Cu^2+浓度为100mg/L、pH为3.0~6.0溶液,吸附容量Qmax为41.5~60.0mg/g,Cu^2+的去除率为83.9%~89.3%。pH值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最佳吸附pH值为3.0~6.0。  相似文献   

8.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固体废物中的S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锑渣和铋渣浸出液中微量Se^4+和Se^6+的适宜条件,考察了多种离子对测定Se^4+和Se^6+的干扰情况,精密度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7%~8.9%,加标回收率为92.0%~105.0%。  相似文献   

9.
选择双波长光度法测定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和Mn+7+I+H+反应液吸收光谱研究的基础上,研究选择双波长光度法测定CODMn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法计算曲线稳定,变异系数为2.1~4.7%,加标回收率为97.0%~104.5%。本法应用于水体中CODMn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选择以波长光度法测定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和Mn^+7+I+H^+反应液吸收光谱研究的基础上,研究选择双波工光度法测定CODMn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法计算曲线稳定,变异系数为2.1~4.7%。加标回收率97.0%~104.5%,本法应用于水体中CODMn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降尘和酸雨对土壤蔬菜系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土壤蔬菜系统常受到降尘和酸雨的交替污染。但不同的土壤蔬菜系统对大气降尘的酸雨的反应不同。酸雨和降尘的复合污染比单因子污染的危害更大。本文通过模拟重庆市酸雨和降尘,研究了以上生态环境效应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酸雨和SO2对蔬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开顶式熏气装置,以油菜和白菜为材料,分别将其暴露于模拟酸雨(pH2.8—5.6)和模拟酸雨与0.1ppmSO_2环境中,测定单独污染与复合污染对蔬菜生长反应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pH2.8)和酸雨(pH4.6)与0.1ppmSO_2复合处理均对LAR有明显抑制,LAR最多可减少37.5%。模拟酸雨(pH2.8,3.6)使蔬菜减产1.4—8.7%,而模拟酸雨与SO_2复合污染可使蔬菜产量减少7.9—28.9%(P<0.05)。  相似文献   

13.
四环素类抗生素对不同蔬菜生长的影响及其富集转运特征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本研究探讨了四环素类抗生素(TCs)对两种蔬菜生长的影响及其在蔬菜体内的富集和转运特征,以期为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植物毒性和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价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平(0、50和150 mg·kg-1)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TC、土霉素OTC、金霉素CTC)对生菜和小白菜生长、抗生素含量及其富集转运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TCs总体上抑制了生菜的生长,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分别较CK降低了1.56%~26.84%和17.36%~51.04%,小白菜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反而较对照提高了3.7%~7.3%和3.1%~82.2%.TCs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菜和小白菜的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抑制了生菜的净光合速率(Pn),Pn在TCs为150 mg·kg-1时较CK降低了32.43%~82.43%.TCs还抑制了生菜和小白菜的SOD活性,较CK降低了29.17%~223.12%,以OTC的抑制作用最强.生菜和小白菜的MDA含量在TCs为150mg·kg-1时达到最大值(生菜地上部除外).小白菜地上部和地下部TCs的含量均高于生菜,以CTC处理的小白菜和生菜TCs含量较高.种植生菜的土壤TCs残留量高于小白菜土壤,以OTC处理的土壤TCs残留量最高.小白菜对TCs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分别是生菜的1.07~7.35倍和1.15~2.25倍.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中以OTC和CTC的生态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紫色土添加砷对蔬菜生长的影响与临界值,并采用灰色系统的关联度分析方法,使它们与土壤性度联系起来,结果表明:三种紫色土砷的临界值一般为:红紫泥> 灰棕紫泥>红棕紫泥.  相似文献   

15.
模拟酸雨对马尾松和杉木幼树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本实验模拟酸雨pH值为6.63(对照),4.5,3.0和2.0。实验结果表明,杉木针叶汁液pH值和土壤pH值随模拟酸雨pH值下降而降低,土壤比叶汁液更容易被酸化,也更难恢复。模拟酸雨对马尾松和杉木单位叶干重净光合速率影响不显著,最高酸度的模拟酸雨由于减少光合组织而显著降低单株净光合速率。模拟酸雨显著增大了马尾松和杉木呼吸速率。模拟酸雨对茎生物量没有影响,主根和叶生物量有减少的趋势,但不显著,须根生物量有显著减少,模拟酸雨抑制植物生长的机制是增大呼吸速率使物质消耗增加和减少光合组织,导致物质生产减少。  相似文献   

16.
成都城郊典型蔬菜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通过成都城郊典型蔬菜莴笋、红薯及其根系土的研究,探讨了重金属在蔬菜内的富集特征。研究表明:茎叶类蔬菜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总体上高于块茎类蔬菜,蔬菜中高富集元素为Cu、Cd、Zn,中等富集元素为Hg、As、Cr,低富集元素为V、Pb;蔬菜根系土除As外,红薯根系土中重金属平均含量高于莴笋根系土对应元素含量,其中莴笋根系土Cd、红薯根系土Cd,Zn超过国家土壤二级质量标准;对照无公害蔬菜质量标准,莴笋茎中重金属元素无超标,莴笋叶Pb,Hg部分超标,红薯Pb,Cr部分超标;与前人的研究对比,蔬菜叶中重金属含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显示大气环境污染有加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小分子有机酸对紫色土及其溶液中Pb的赋存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江  江韬  黄容  张进忠  陈宏 《环境科学》2016,37(4):1523-1530
以紫色土中铅(Pb)为研究对象,采用以0.01 mol·L~(-1)硝酸钠(NaNO_3)为背景电解质的一步提取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下乙酸,酒石酸和柠檬酸对土壤中Pb的释放作用,并通过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分步提取法和地球化学平衡软件Visual MINTEQ v3.0,进一步分析和预测了小分子有机酸作用下土壤中Pb以及土壤溶液中Pb的形态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小分子有机酸对Pb作用的环境意义与环境风险.结果表明,3种小分子有机酸均显著增加了紫色土中Pb的释放量,活化效果表现为柠檬酸酒石酸乙酸.在有机酸作用下,土壤中交换态Pb总量增加,碳酸盐结合态Pb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Pb总量降低;土壤溶液中Pb以有机结合态为主,占总Pb质量的45.16%~75.05%,游离态次之,占22.71%~50.25%,且随着浓度增加,柠檬酸和酒石酸作用下的土壤溶液中的游离态Pb和无机结合态Pb增加,而有机结合态Pb减少,乙酸则呈相反趋势.总体上看,小分子有机酸提高了紫色土中Pb的生物有效性,且存在地下水的淋溶风险,其中柠檬酸的淋溶风险远大于酒石酸和乙酸.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受重金属镉(Cd)和铅(Pb)复合污染农田的安全利用技术,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采用盆栽试验,以低铅镉累积品种生菜(KCW)为供试材料,研究2种土壤钝化剂和5种叶面阻控剂对生菜中Cd和Pb累积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阻控措施对生菜土壤pH值影响不同,其中施用45 g ·m-2生物炭基钝化剂对提升土壤pH值差异最显著,较CK提高了0.8个单位;施用72 g ·m-2腐殖酸钝化剂对降低生菜土壤pH值差异最显著,较CK显著降低了0.25个单位.在所有阻控措施中,施用45g ·m-2生物炭基钝化剂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降低效果最好,较CK显著降低53%,施用135g ·m-2生物炭基钝化剂对土壤有效态Pb含量的降低效果最好,较CK显著降低64%.喷施0.8% FAK-Zn叶面阻控剂不仅对降低生菜可食部Cd、Pb含量的阻控效果最佳,分别较CK显著降低77%和60%,且还显著降低生菜可食部Cd、Pb富集系数和根部向可食部的转运系数.不同阻控措施对生菜营养品质影响不同,其中0.4% FAK-Zn叶面阻控剂对可溶性蛋白提升效果最佳;0.6% FAK-Zn对可溶性糖提升效果最佳,0.4% FAK-Zn阻控剂对维生素C含量提升效果最佳.总之,施用生物炭基钝化剂可有效地修复受Cd和Pb复合污染的生菜土壤,而喷施FAK-Zn叶面阻控剂可有效地抑制生菜中Cd和Pb富集吸收转移,并能改善提升生菜营养品质,为重金属复合污染的蔬菜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9.
洞庭湖平原典型水稻土氮素固持动态及氮的残留形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洞庭湖平原2个典型水稻土(红黄泥和紫潮泥)为对象,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淹水培养条件下稻草+硫铵配施(S+15NA)和单施硫铵(15NA)土壤微生物和粘土矿物对化肥氮的固定与释放及氮的残留形态.结果表明,淹水培养条件下BN(SMBN)总体变化趋势是在培养前期达到峰值,而后逐渐下降,最后趋于稳定.固定态铵在整个试验期间变化相对较小,但也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淹水培养条件下, BN 以原有BN为主.标记底物BN的比例红黄泥为0.30%~6.67%;紫潮泥为1.00%~3.47%.微生物同化的标记底物硫铵氮的比例红黄泥为0.15%~20.65%,紫潮泥为2.06%~15.93%;有机无机配施处理(S+15NA)均大于单施化肥(15NA),红黄泥S+15NA处理平均为6.78%,高于红黄泥15NA处理;紫潮泥S+15NA处理(10.78%)也高于紫潮泥15NA处理.粘土矿物对标记底物氮的固定率,红黄泥为2.48%~10.57%,紫潮泥为12.55%~30.04%.红黄泥S+15NA处理平均为7.14%,低于红黄泥15NA 处理;紫潮泥S+15NA处理(21.53%)也低于紫潮泥15NA处理.淹水培养条件下底物硫铵氮的残留率均大于30%,有机无机配施处理提高了无机氮的残留率.红黄泥底物氮的残留形态主要为酸解有机氮(>72%),而紫潮泥以酸解有机氮(44.0%~53.2%)和固定态铵(35.2%~37.5%)为主,两种土壤底物氮矿质氮形态残留在10%~20%之间.研究表明土壤对外源无机氮的固定与释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施肥方式和土壤粘土矿物组成对该过程有重要影响.化肥和秸秆配合施用能增强微生物对无机氮的同化,降低土壤粘土矿物对无机氮的固持.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在降低化肥氮损失的同时提高了酸不溶性氮态的残留率,降低了无机氮形态(固定态铵和矿质氮)的残留.  相似文献   

20.
黄容  高明  万毅林  田冬  陶睿  王芳丽 《环境科学》2016,37(11):4446-4456
以西南丘陵山区紫色土为研究对象,2013~2014年在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布置田间试验,采用一年两熟,水稻-儿菜轮作制度,分析了秸秆还田与化肥减量配合施用对作物产量,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为稻-菜轮作系统中养分资源优化管理的施肥方式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农业秸秆的循环利用.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处理能提高水稻和儿菜的产量,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F)增产3.0%~17.9%和12.2%~36.4%,经稻-菜轮作后,第二季(C3)的水稻产量比第一季(C1)水稻增加了820~1 240 kg·hm-2.与F处理相比,稻-菜轮作下连续秸秆覆盖与化肥减量配施的土壤pH提高了0.06~0.55个单位,特别是秸秆全量还田(AS)与70%~80%化肥(F)配施处理(70%~80%F+AS)对土壤pH的改善效果最佳,同时80%F+AS处理的土壤有机质最高,达到了41.01 g·kg-1.对土壤有效养分含量而言,80%F+AS处理的土壤碱解氮(110~178 mg·kg-1)和有效磷(31.3~64.0 mg·kg-1)含量最高,但过多的秸秆还田量反而不利于土壤有效磷累积.秸秆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其中80%F+AS和70%F+AS处理对脲酶活性提高效果较为显著;80%F+AS处理的过氧化氢酶在前两季度下活性均最高;随着耕种时间的增加,特别是C3季度下,70%F+AS和80%F+AS处理的磷酸酶活性较F处理显著提高了45.2%和48.2%.因此,西南丘陵山区紫色土在稻-菜轮作下,70%~80%F+AS处理即秸秆全量覆盖还田与化肥减量20%~30%的配施方式是该地区的最优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