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对小行星的研究表明,尽管它体积很小,但在太阳系历史早期却达到过相当高的温度。地球化学家提出的假说认为,小行星的热量来自铝的一种短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但新的计算显示,单靠放射性衰变的热量不足以使小行星达到高温。多孔小行星之间的碰撞,可能提供了额外的热量。陨石证据揭示,在小行星形成之后,高能碰撞曾使许多小行星受到加热。这是美国洛杉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地球化学家Alam E.Rulin近来对陨石研究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微污染钦用水生物处理中痕量有机物生物降解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膜工艺可以有效去除微污染饮用水源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第二级利用是稳态生物膜降解痕量有机物的主要机理。自然有机物可以作为初级基质支持稳态生物膜的生长,而痕量的合成有机物能作为第二级基质被生物膜降解,缓慢衰减的非稳态生物膜在一段时期内仍能保持对痕量有机物的高效降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瓦勃氏呼吸仪测定有机污染物的可生化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测定用乐果合成废水驯化后的微生物的生化呼吸线和相对耗氧速度曲线,结果表明:乐果合成废水是有毒的,但是完全可以被特异驯化后的微生物所降解;其降解速度与时间和废水所含污染物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通过反相悬浮聚合得到淀粉微球作为吸附载体,研究了pH、吸附时间、温度对其苯酚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淀粉微球吸附苯酚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并利用扫描电镜仪、红外光谱仪对淀粉微球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淀粉微球粒度分布均匀,表面粗糙多孔,具有相当大的孔容积和比表面积,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在20℃、pH为5.3时,吸附30 min后,淀粉微球对苯酚的吸附容量达到饱和,最大吸附量为18.71 mg/g;采用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描述淀粉微球对苯酚的吸附行为,淀粉微球对苯酚的吸附是以化学吸附为主控步骤的作用过程,淀粉微球对苯酚的吸附主要是通过氢键作用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5.
在模拟大气环境中,紫外光照射以及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作用下,气相无机污染物SO2被完全氧化为SO2或H2SO4。本文提出了SO2的非均相光催化氧化机理,并得出光催化反应速率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经过连续使用之后,TiO2的光催化活性降低,最后活性消失;经过水洗之后,失活的TiO2可以得到再生。失活的TiO2和新鲜的TiO2的IR和XPS光谱差异表明,失活的TiO2表面存在H2SO4,其被认为是使催化剂失活的成分。  相似文献   

6.
沸石滤料曝气生物滤池启动性能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沸石滤料曝气生物滤池(ZBAF)对氨氮的去除包括生物硝化和离子交换两种作用。中试装置启动试验表明,初期对氨氮的去除以离子交换作用为主,末期以硝化作用为主,不能以氨氮总去除率达到稳定作为启动过程结束的标志。而应以氨氮硝化去除率达到稳定作为标志,沿程试验表明,硝化细菌对沸石的“生物再生功能”,实质是已被沸石交换的氨氮被水中浓度较大的其他阳离子交换下来后,被硝化菌所利用的现象;石表面有生物膜时,仍具有交换氨氮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底泥重金属污染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金属在大气、水体、土壤、生物体中广泛分布,而底泥往往是重金属的储存库和最后的归宿。当环境变化时,底泥中的重金属形态将发生转化并释放造成污染。重金属不能被生物降解,但具有生物累积特性,可以直接威胁高等生物包括人类,因此,底泥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者综述了我国底泥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存在形态、释放规律和治理措施,并提出了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哈萨克斯坦专家开发出一种有磁性、质量轻的新型油吸附材料,能有效地消除泄漏在水中的石油,而且容易回收利用。能有效吸附泄漏在水中98%的石油。由于其质量轻,并有磁性,在吸附石油之后,可浮在水面而被回收。回收后经过200~250℃温度处理,吸附材料即可被重新利用。  相似文献   

9.
膜滤与酸析处理草浆黑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机膜过滤和磷酸酸析2种方法来处理草浆造纸的黑液,比较了2种方法的截留和分离效果。膜滤COD的截留率高于酸析,但从木素以及硅脱除的角度看,酸析的效果较佳。酸析后滤液可以苛化利用,以提高经济效益;而无机膜过滤是一个物理过程,工艺相对简单,流程短,其渗透液可以考虑直接回用。  相似文献   

10.
味精离子交换废母液处理工艺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味精离子交换废母液中菌体蛋白回收现现已被广泛使用,经一占提取后,高浓度废水地COD有明显下降,为后工序废水的进一步物化,生化处理最终达标排放提供了必需条件,提高母液COD去除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水力空化耦合电解抑藻工艺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力空化与电解耦合的工艺去除水体中的藻类。初步探索了包括空化管径和电解时间在内的处理工艺参数,改善了处理装置结构。试验选用天然水体优势藻种——铜绿微囊藻和水华鱼腥藻为研究对象,在优化后的水力空化条件下,水头压力0.33 MPa,电流密度为2.13 mA/cm2,处理10 L密度为3.0×106 mL-1的铜绿微囊藻藻液。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显著的抑藻效果,处理30 min的水样在处理后培养3 d可以达到76.9%的抑藻率,4 d后抑藻率上升到到97.5%。而对藻液分别进行单独空化30 min和单独电解30 min后培养4 d的抑藻率分别为27.7%和27.8%,表明空化耦合电解具有协同作用。通过比较该装置对不同藻种以及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藻种的处理效果,发现装置对铜绿微囊藻的抑藻率显著优于水华鱼腥藻;对于铜绿微囊藻而言,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藻细胞比稳定生长期更易被除去。  相似文献   

12.
肠衣废水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讨论了运用生物学原理处理肠衣废水的工艺流程及设计,认为在有大面积淡水鱼业养殖的地方,可以把处理后的肠衣水用来养鱼,不但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而且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电混凝处理废乳化兴的操作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是极板间距8mm、电流密度5mA/cm^2、时间25min为最佳操作条件。处理后出水COD为860mg/L、油为10.36mg/L、pH为8.8、NO2^-为210mg/L,外观清澈透明。用此水配制乳化液并分析测定了新配制乳化液的性能,符合GB6144-85的标准,完全可以循环使用电混凝出水配制乳化液。因为电混凝后出水pH较高,含一定的NaNO2,重新配制乳化液时,就可以节省NaNO2。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临界水氧化降解PVC同时无害化处理医疗垃圾焚烧飞灰,利用PVC脱氯形成的中间产物盐酸提取医疗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达到飞灰无害化的目的。结果显示,超临界水可以将飞灰颗粒打碎,从而提高盐酸提取重金属的速率和效果,但是在超临界水中还存在重金属的固定过程,过长的反应时间和过高的反应温度都会降低重金属的提取效率。在提取过程中,Cu和Zn优先于Pb被盐酸浸出,而Pb被浸出后很容易被超临界水进一步固定。综合考虑重金属在超临界水中的变化特性,总结出超临界水处理飞灰和PVC的最佳条件为:PVC与飞灰质量比0.5:1,温度400℃,提取时间90 min。处理后的飞灰再次经过水洗后,其重金属浸出浓度低于USEPA规定的限制值。本研究为飞灰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油处理剂是为了处理海上油污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化学药剂。目前较多使用的是乳化分散型表面活性剂,它可以把油膜乳化分散在离水面深度三米以内的水域中,微小的油粒易被水中的溶解氧氧化,被微生物  相似文献   

16.
酸处理对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硫酸对活性污泥进行脱水前预处理,可使污泥中水分分布发生有利于机械脱水的变化,即结合水含量减少、可脱水程度增大,从而改善活性污泥脱水效果.试验数据表明,只加阳离子PAM调理,污泥经过板框压滤脱水后(压榨时间30 min)泥饼含水率为76.14%;经过酸化预处理后再加阳离子PAM可以使泥饼含水率降至70.24%.不管是过滤脱水还是离心脱水过程,酸处理对污泥脱水速率没有太大影响,却可以提高污泥可脱水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酸处理的机理是:酸处理使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CP水解、微生物细胞瓦解,从而絮体内部间隙水、细胞内部间隙水被释放变成自由水,污泥水分分布发生变化,污泥可脱水程度提高,最终导致污泥脱水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农牧业高新技术研究所所长、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王善堂,依据作物秸秆形成生化反应的逆反应原理,用生物复合酶和载体协同作用,将秸秆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直至降解为氨基酸和葡萄糖,从而被动物直接吸收。在该过程中,不仅纤维素、细胞壁、细胞间质分解为营养物,同时,细胞壁被破坏,细胞内营养释放,从而使秸秆饲料转化率大大提高。经分解后的秸秆饲料,不仅为牛羊等食草动物充分吸收,而且,为猪、鸡等食粮动物充分消化。这种只需加入酶催化活化分解剂,秸秆在常温下,经2h生化反应就能制成高营养的秸秆饲料,被专家高度评价,认为该技术具有突破性,  相似文献   

18.
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已开发成功将PE、PP等废弃塑料转化为石化原料的工艺。该工艺将PE、PP等废弃的塑料,在230℃下熔融后,将其裂解为气体,再在装有硅酸钾的催化裂解槽中裂解,生成的气体在分离机中被分离为氢和二甲苯混合物,经过进一步分离后可作为塑料原料和医药原料。该公司开发成功10kg/h的实验装置,不久将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9.
烟草与健康     
众所皆知,吸烟有害健康,但是,烟草在引发疾病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并未为人类所知。目前,已被证实,烟草中有一种在引起继发性心血管疾病、肾脏衰竭、糖尿病、癌症和神经疾病的化学反应中起着一定作用的成分。这种化学物质就是去甲烟碱,是烟草中的一种天然成分,也可由尼古丁代谢而产生,占尼古丁体内降解产物的10%左右。产生去甲烟碱这一成分并不一定需要燃烧。因此,去甲烟碱不仅可以通过吸烟进入人体内,也可通过嚼烟或尼古丁贴剂进入人体。  相似文献   

20.
物理学常数     
物理公式中充满了诸如光速之类的参数。物理学家们通常假设这些参数是常数:它们的取值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都是相同的。过去的6年里,有些人已对这种假设提出了疑问。通过比较类星体的观测结果和实验室的参考测量值,他们提出遥远过去的化学元素在吸收光上与今天的同种元素有差异。这种差异可以用众多常数之一的精细结构常数为百万分之几的变化来解释。尽管这个变化似乎微不足道,但如果它被确认,那将是革命性的变化。这意味着人们观测到的常数不是普遍适用的,而可能是空间拥有额外维数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