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通常,铬以Cr~(3+)和Cr~(6+)两种价态存在。Cr~(3+)是维持人体内葡萄糖平衡及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作用所必须的微量元素;而Cr~(6+)却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分别测定人体中Cr~(3+)和Cr~(6+),对生命科学十分重要。水和尿液中Cr~(3+)和Cr~(6+)的测定方法,多有报道。Mulins用Fe(OH)_3共沉淀和溶剂萃取法,分别测定了天然水中Cr~(3+)和Cr~(6+)。本文用Fe(OH)_3共沉淀法分离尿中Cr~(3+)和Cr~(6+),以电热原子吸收法测定其含量。并对最  相似文献   

2.
铬对厌氧生物处理过程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研究了重金属铬离子(Cr~(3+)和Cr~(6+))对厌氧生物处理过程抑制作用的规律.结果表明,Cr~(3+)日引入量分别在低于20mg/L,36—109mg/L和高于145mg/L时,厌氧体系分别受到轻度、中度和重度抑制(即引起产气率下降分别为低于20%、20—40%和大于40%);日引入Cr~(6+)浓度小于14mg/L,无抑制作用;36mg/L或高于70mg/L时,厌氧体系分别受到中度或重度抑制.单位污泥干重所允许承受Cr~(3+)和Cr~(6+)日引入量分别为低于0.1%(62.6 mg-N/kg)和0.04%(44.4mg-N/kg).在引入Cr~(3+)的情况下,维持厌氧体系正常运行的溶解态铬离子浓度应小于0.5mg/L,超过2.5mg/L时,体系受到重度抑制;在引入Cr~(6+)的情况下,允许浓度为 0.4 mg/L,超过2.8 mg/L为重度抑制.  相似文献   

3.
粉煤灰合成沸石对Cr~(3+)的去除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粉煤灰合成沸石对废水中Cr~(3+)的去除能力,分析了接触时间、pH、沸石投加量、Cr~(3+)初始浓度、温度等因素对Cr~(3+)过程吸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成沸石的主要成分为一种无名沸石.合成沸石对Cr~(3+)具有较快的吸附速度,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在pH 2.0~12.0范围内,合成沸石对Cr~(3+)都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Cr~(3+)去除率随着沸石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Cr~(3+)初始浓度的升高而降低.Langmuir等温线模型对吸附数据具有更好的非线性拟合效果,所得最大吸附量为111.7 mg·g-1.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与原沸石相比,利用Na Cl再生后的沸石的Cr~(3+)去除率下降11.42%~14.10%,但仍可循环利用.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合成的沸石具有较好的除Cr~(3+)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无锡县自动焊丝厂在用混合酸(HF+HNO_3)处理不锈钢材料表面氧化膜的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倒槽废酸和酸洗后的冲洗水。其主要污染物为:F~-、NO_3~-、Cr~(6+)、Cr~(3+)、Ni~(2+)、Fe~(2+)等,且酸性很强。本文介绍采用铁屑还原-石灰乳沉淀法处理此种酸洗废水,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应用了铁屑还原技术,同时解决了Cr~(6+)还原、酸度降低这两个问题,能减少中和剂的用量。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自制硫系稳定剂(KTWDJ-1)修复Cr~(6+)污染土壤的可应用性,以某铬盐厂污染场地为依托进行了稳定化试验,同时与多硫化钙(CPS)、硫化钠(Na_2S)进行对比。总结了硫系稳定剂对Cr~(6+)污染土壤的化学还原稳定化修复效果。结果表明:KTWDJ-1对Cr~(6+)还原效果最佳,当KTWDJ-1的投加比例为3%时,Cr~(6+)浸出浓度从128.5mg/L减少至0.05mg/L,还原效率高达99.96%,然而相同条件下,CPS和Na_2S对Cr~(6+)的还原效率分别为99.04%和85.52%。随着硫化物添加比例的增加,浸出Cr~(6+)浓度持续下降。硫化物稳定化后的土壤中Cr的铁锰氧化态显著增加,可交换态含量的变化是Cr浸出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此外,三种硫系稳定剂,KTWDJ-1显示了相对较好的长期稳定性,经过酸性水反复沥滤状态下仍能保持稳定的浸出浓度。最后,探究KTWDJ-1的工程最优参数,稳定化过程中,土壤含水率需控制在30%左右,土壤pH调节至9左右,养护时间保证5d以上,污染土壤Cr~(6+)的稳定化效果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6.
用铬浸渣烧硅酸盐水泥解毒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席耀忠 《环境科学》1991,12(5):27-31
本文测定了经高温窑炉烧成的铬渣水泥的Cr~(6+)去除率,并从水泥混凝土实际使用情况出发,设计了毒性鉴别方法,分析了整块和破碎的铬渣水泥石水溶性Cr~(6+)的溶出量,观察了大气日晒条件下已还原铬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经水泥窑煅烧,铬渣水泥的Cr~(6+)去除率达90%以上;当水泥中总Cr_2O_3小于1%时,铬渣水泥石溶出的Cr~(6+)浓度不会超过污水排放标准;当总Cr_2O_3小于0.4%时,水泥石表面的Cr~(6+)溶出量不会超过饮用水标准.铬渣水泥中已被还原的铬在大气、日晒的长期作用下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7.
某些电镀厂排放的钝化含铬废水中含有:以阴离子形态存在的 Cr~(6+)、Cr~(3+)以及金属阳离子如 Cd~(2+)、Cu~(2+)、Zn~(2+)、Ni~(2+)等不经净化直接排放,将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钝化含铬废水中的 Cr~(6+)以重铬酸盐和铬酸盐形式存在;Cr~(3+)以亚铬酸盐或金属阳离子形式存在,所以本所研究试图利用低热值的  相似文献   

8.
札赉诺尔褐煤对 Cd~(2+)、Cu~(2+)、Zn~(2+)、Ni~(2+)、Cr~(3+)以及以阴离子形态存在的 Cr~(6+)等有毒重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其吸附能力与原料煤的性质、表面电荷性质,有毒重金属离子种类、形态、浓度以及废水的 pH 值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1 前言以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饮用水中Cu~(2+)和Zn~(2+)时,通常,需对水样进行浓缩富集。常用的MIBK等有机试剂,易挥发、有毒,且较难处理回收。Fe(OH)_3、Zn(OH)_2等无机共沉淀体系也不理想。而有机螯合共沉淀体系,则是浓缩和分离的较理想方法。 E.A.Boyle和J.M.Edmonel用Co-APDC共沉淀体系富集了海水中的Cu~(2+)、Ni~(2+)、Cd~(2+);Fujwara等用Co-APDC共沉淀法富集了海水中的Cr~(3+)和Cr~(6+);齐文启等以Mn~(2+)-DDTC共沉淀法富集了天然水中的Cr~(3+)和Cr~(6+)。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本文研究了Mn~(2+)-APDC和Mn~(2+)-DDTC体系对自来水中Cu~(2+)和Zn~(2+)的富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以Mn~(2+)-APDC共沉淀体系富集Cu~(2+)和Zn~(2+)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
某小型村庄地下水中Cr~(6+)污染严重,直接威胁当地居民饮用水安全。针对该地地下水Cr~(6+)污染问题,提出原位井修复技术。首先,通过渗流柱试验考察了海绵铁粒径、径流深度和渗流速度对海绵铁去除地下水中Cr~(6+)效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原位井结构设计及技术参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质量占比均为50%的1~3 mm和3~5 mm混合粒径海绵铁去除水中Cr~(6+)的效率最高,经45 d径流深度为90 cm的淋滤作用后,Cr~(6+)的去除率达到99.50%,出水口出水中Cr~(6+)浓度为0.04 mg/L,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要求;出水口出水中的Cr~(6+)浓度随垂向径流深度的增大而降低,随渗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随渗流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研究区设计原位井直径为17 cm,海绵铁填充高度为9 m,抽水泵的抽水速度为1 250 L/h,建造一口原位井的综合成本为9 500元。该研究可为存在类似Cr~(6+)污染的小型村镇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铬(Cr(VI))是废水中常见的、困扰很多污水生物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污染物.本文通过静态试验和静态冲击试验,研究了Cr(VI)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的分布特点和对硝化效率、活性等的影响,并进行了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Cr的吸附很快,但吸附量有限,Cr(VI)投加浓度为1、5、10和30 mg · L-1的溶液中,Cr的12 h-吸附量分别为0.79、1.98、3.19和5.78 mg · g-1.Cr(VI)投加到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后形态分为溶解态、可洗脱和不可洗脱态,可洗脱的Cr能够向不可洗脱态转变.Cr(VI)对活性污泥硝化活性的抑制程度随着Cr(VI)浓度的增大而提高.静态试验中,1、3、5、10和30 mg · L-1 Cr(VI)对氨氮平均降解速率的抑制率分别为5.25%、9.80%、10.41%、17.54%和21.38%.Cr(VI)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大小是:氨氧化菌 >亚硝酸盐氧化菌 >异养菌.模型分析发现,Cr(VI)对氨氧化菌和异养菌比耗氧速率的抑制符合Haldane动力学模型,属于非竞争性抑制.冲击试验表明Cr对硝化等的抑制主要是不可洗脱的Cr造成的,抑制效果的出现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12.
Cr6+和Cr3+对两种海洋生物的毒性敏感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两种不同价态的重金属铬对小球藻和发光细菌的毒性作用,比较了Cr6+和Cr3+的毒性大小及对两种海洋生物的敏感性。分别使用标准方法检测了Cr6+和Cr3+对小球藻和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Cr3+对小球藻的毒性在短期内比Cr6+大,但最终转变为Cr6+的毒性大于Cr3+,说明Cr6+较Cr3+稳定。Cr6+对发光细菌的毒性大于Cr3+,且Cr3+的其它典型抑制效应值之间的变化大于Cr6+的变化,说明发光细菌指示Cr3+较Cr6+敏感。Cr6+和Cr3+对发光细菌的毒性效应拟合效果较小球藻好,并且发光细菌测定周期短,因此可认为发光细菌更适合作为监测重金属铬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以纳米级零价铁(nZVI)为主要工具修复受污染水体中的Cr(VI),考察了腐植酸(HA)对nZVI去除水中Cr(VI)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了淀粉稳定化nZVI对HA抑制作用的消除.结果表明,随着HA初始浓度由0增加大5,10,15,20,30mg/L,反应10min nZVI对Cr(VI)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91.9%,82.6%,78.6%,70.4%,70.0 %和69.4 %.可见,HA对nZVI去除Cr(VI)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HA会吸附在nZVI的表面,占据nZVI表面的活性反应部位,导致反应速率的下降;另一方面,HA表面带有大量的活性基团, 有较大的负电性,会起到一定传递电子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反应的进行.由于nZVI的比表面积较大,HA的吸附作用占据主导地位, 导致HA的加入对nZVI去除Cr(VI)反应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适量淀粉(0.5g/L)的加入确实能够起到阻碍nZVI颗粒团聚和HA在nZVI颗粒表面吸附的作用,从而维持nZVI较高的反应活性,消除HA对nZVI去除Cr(VI)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雅琦  王刚  张航  马玉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2):5658-5667
以二硫代羧基化羟甲基聚丙烯酰胺(DTMPAM)作为高分子絮凝剂,研究DTMPAM对水中Cr (Ⅵ)的去除性能,考察了DTMPAM投加量、pH值、Cr (Ⅵ)初始浓度以及共存浊度、无机物质、有机物质对DTMPAM处理含Cr (Ⅵ)废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TMPAM在酸性条件下对不同Cr (Ⅵ)初始浓度的含Cr (Ⅵ)水样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且Cr (Ⅵ)的去除率随着体系初始pH值的降低而升高;当pH值为3.0时,DTMPAM对Cr (Ⅵ)初始浓度为5,15,25和50mg/L水样中Cr (Ⅵ)的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94.78%,96.52%,96.53%和97.49%.共存浊度对DTMPAM去除Cr (Ⅵ)具有抑制作用.在低DTMPAM投加量下,共存无机阳离子K+、Na+、Ca2+、Mg2+,共存无机阴离子SO42-、NO3-、Cl-,以及共存有机物质柠檬酸钠、乙酸钠、三氯乙酸和氨基乙酸等对DTMPAM去除Cr (Ⅵ)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高DTMPAM投加量下,这些物质的存在会对DTMPAM去除Cr (Ⅵ)表现出较小的促进作用.无机阳离子Fe3+、Ni2+、Ba2+的存在对DTMPAM去除Cr (Ⅵ)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Ba2+的抑制作用最显著.红外光谱和能谱分析显示,DTMPAM高分子链上的二硫代羧基可将水样中Cr (Ⅵ)还原为Cr (Ⅲ),Cr (Ⅲ)进一步和DTMPAM分子链上的二硫代羧基、胺基发生螯合反应形成絮体.  相似文献   

15.
龙须菜对赤潮异弯藻和海洋原甲藻的生长抑制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共培养系统,研究了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和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的生长抑制效应。结果显示,龙须菜对两赤潮藻的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且随着起始密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高密度龙须菜组使赤潮异弯藻在实验进行6 d后接近全部死亡,海洋原甲藻的细胞数量在实验进行6 d后呈下降趋势。然而,两赤潮藻与龙须菜之间的营养竞争对龙须菜的生长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海洋原甲藻的竞争作用较强,而赤潮异弯藻的竞争作用较弱。此外,龙须菜水溶性抽提液经高温煮沸后对赤潮异弯藻无抑制作用,甚至能促进其生长,而未经煮沸的抽提液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相对鲜组织较弱。  相似文献   

16.
六价铬污染对小白菜产量、养分吸收及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重金属铬的污染严重抑制小白菜的生长,铬的控制指标一般是根据小白菜的减产程度而得以确立的.本文讨论了六价铬污染对小白菜叶片光合作用、营养元素含量,细胞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这一工作旨在为客观地制定铬污染的控制标准提供基础和参证.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a-亚麻酸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生长的抑制作用,并从细胞膜渗透性、抗氧化酶系和光合放氧量等方面研究了其抑制机理.结果表明,a-亚麻酸对赤潮异弯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第7d的IC50为2.4μL/L.在a-亚麻酸作用下,细胞内Na+、K+、Mg2+和Ca2+浓度随着实验的进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36h后都出现明显的下降;藻细胞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在8h时明显高于对照组,之后逐渐下降,到36h时低于对照组;丙二醛含量(MDA)表征了脂质过氧化强度和膜系统受损程度,其在12h时明显高于对照组,之后慢慢下降;藻细胞的光合放氧量呈逐渐下降趋势.结果表明,a-亚麻酸通过改变细胞膜透性和自由基反应,从而破坏藻细胞的结构,进而达到抑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快速评价重金属对污泥活性抑制情况的方法,通过投加不同体积的重金属溶液进行活性污泥培养试验,研究Cd2+、Zn2+和Cr6+对活性污泥降解NH4+-N和CODCr的影响,并分别采用INT-ETS(碘硝基四氮唑脱氢酶)活性、AUR(氨摄取速率)和SOUR(比耗氧速率)3个指标分析污泥活性受重金属抑制的情况. 结果表明:重金属对活性污泥去除NH4+-N的抑制作用比去除有机物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说明硝化细菌比异养菌对重金属的毒害作用更为敏感,并且NH4+-N去除率比CODCr去除率更能反映出重金属对污泥活性的影响. 通过NH4+-N去除率的抑制情况对比发现,AUR是最能有效地用于表征重金属对微生物活性毒害作用的指标. 对于Cd2+,INT-ETS活性的EC50最小,为19.164 mg/L,灵敏度最高,是表征Cd2+抑制污泥活性的最佳指标;对于Zn2+和Cr6+,AUR的EC50最小,分别为40.691和27.117 mg/L,灵敏度最高,是表征Zn2+和Cr6+抑制污泥活性的最佳指标. 由3种重金属的EC50可以判断其毒性大小为Cd2+>Cr6+>Zn6+.   相似文献   

19.
用矿井水作蚕豆微核实验,讨论了F^-、Hg^2+和Cr^6+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蚕豆微核的影响。结果表明,F^-、Hg^2+和Cr^6+单一污染均对微核产生显著影响,随着氟化物浓度和Cr6+浓度的增加,微核率呈上升趋势;随着Hg^2+和Cr^6+浓度增加,微核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两因子方差分析显示,F^-和Hg^2+复合污染对蚕豆微核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水化氯铝酸钙对土壤铬的钝化修复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集我国棕壤、红壤、黄壤、黑土和褐土5种典型土壤,制备成Cr (VI)浓度为80mg/kg的污染样品,首次应用极具潜力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水化氯铝酸钙对其进行钝化修复,并从土壤特定基本理化性质以及Cr的赋存形态、生态风险以及健康风险等方面对修复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对相关机理进行深入探讨,对使用成本进行简析.结果表明,水化氯铝酸钙可显著增加土壤pH值,并有效降低土壤Cr的活跃性、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土壤Cr的活跃性降幅为59.09%~79.22%,生态风险降幅为14.17%~57.66%,在胃阶段和小肠阶段的健康风险(致癌风险)降幅分别为13.04%~63.04%和22.73%~56.60%.土壤Cr的赋存形态中,除了活跃态以外,修复前后均有部分不活跃态具有生态风险或健康风险.水化氯铝酸钙除了可将活跃态Cr转化到不活跃的沉淀态中,部分或完全地降低其生态风险或健康风险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某些土壤中其余不活跃态Cr在毒性浸出实验或in vitro试验中的溶出.在相对最优使用量(mCrm水化氯铝酸钙=1:20)条件下,水化氯铝酸钙钝化修复1m3的Cr (VI)含量为80mg/kg的实际污染建设用地土壤,其试剂成本约为6.4元.作为新型Cr污染土壤钝化修复剂,水化氯铝酸钙有望为我国土壤环境质量和人群健康质量的改善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