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报摘     
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轧钢工人不按规定着装劳保用品,忽视个人安全防护的现象开始有所抬头。唐钢四轧钢厂根据季节变化,针对轧钢生产的特点,认真做好劳动保护用品着装教育和检查,为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冶炼工人被钢水烫伤是常见的事故。例如,把矿石或废钢料加入冶炼炉时,引起钢水飞溅.烫伤加料工;在冶炼熔化早期,下层铁料熔化,上层铁料下塌,溅起钢水导致炉门喷火,烫伤或烧伤炼钢工或吹氧工;出钢时,向盛钢桶倒钢水,由于对位不准或倾斜太快,钢水外流,烫伤铸锭工人;钢水注锭时,由于盛钢桶与锭模对口不准。钢水漏出,烫伤操作人员;钢水倒入未烤干的盛钢桶,引起钢桶炸裂,烫伤操作工人。 因此,冶炼工人要十分注意安全防护,严守操作规程,以防发生事故。一旦发生钢水烫伤,要及时救治,防止伤势扩大。 钢永烫伤,大多是小面积斑片状烫伤。在伤后1—2小…  相似文献   

3.
防护手套,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但该不该戴,应从实际出发。该戴不戴会出事故;不该戴而戴了,同样也会出事故。 去年,一个电工在合闸时发生严重灼伤,经检查分析,原因是他在操作时没有戴绝缘手套。通过这次事故,我们在有关安全会上,大力宣传电工操作戴绝缘手套的重要性。 又一次,一个钳工在钻床操作时,把右手绞进了床子,使手指、手臂受伤。经过分析,原来是这个工人上钻床时戴了手套,手和手臂随着手套一起绞进了钻床。 两次重伤事故教训告诉我们,防护用品必须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正确使用,才能确保安全生产。戴不戴手套应从实际出…  相似文献   

4.
事故案例一:某电炉(5吨)炼钢车间3#炉进入氧化末期,炉盖(50次)突然塌落,造成钢水、钢渣大量喷溅,炉前职工纷纷躲避。青工张某在顺安全通道疾跑中,被料罐装料时散落在安全通道上的一大块废钢(未及时清扫)绊倒,在张某爬起过程中,溅出的钢水将其后背1/3面积Ⅲ度烫伤。 事故原因:1、炉盖砌筑质量差,突然塌落,是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2、安全通道不畅通,有杂物,使张某躲避中拌倒,延误了时间。 事故案例二:某年7月10日,电工高某检修电炉变压器高压开关柜。因天气炎热,高某工作不一会便满头大汗,高用手抹了一把…  相似文献   

5.
"药王"孙思邈说:"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安全生产管理,与治病救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医生是为了解决人体疾患,维护健康;安全管理是为了杜绝隐患,维护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全生产管理重在"治未病"。  相似文献   

6.
某厂1~#电炉发生炉内爆炸,高温烟气从炉内窜出,钢水外溢,烧伤正在工作的6人,其中重伤工人、轻伤4人。 事故发生经过。电炉分三次装料进行送电熔化,8点20分加石灰600kg,吹氧化渣升温,温度为1588℃;9点15分流渣并加石灰600kg、萤石100kg继续吹氧。突然电炉4孔除尘风管冷却水管套爆炸,冷却水倒流入炉内,炉内发生爆炸,随即从炉内窜出约10m的高温烟气,并溢出部分钢水,将作业工人烧伤。  相似文献   

7.
7月16日下午5时许,抚顺钢厂轧钢分厂在给二压工段轧机现场修复电风扇的电源时,由于送电工人没有与操作电工联系,突然送电,正在接线头的维修电工刘某右手触电,全身颤抖,双臂麻木,但没有造成事故。这主要是刘某劳动保护用品着装齐全,当天新换的绝缘胶鞋绝缘良好,380V电压没能击穿。由此可见,现场操作工人一定要按照各工种关于劳动保护用品着装的规定穿  相似文献   

8.
我是北京焦化厂炼焦车间钳工。十年前,因我违章作业曾造成了一次重大伤亡事故,有个工人兄弟牺牲了,我也被判一年徒刑,监外执行。这惨痛的教训,我永远不会忘记,它使我懂得了遵章守纪有多么重要。 那是1970年1月10日上午刚上班,我准备检修2号熄焦车,需要把车开到东头检修线路上去。我喊司机没应声。按规定非司机是禁止开车的,可我一想修车任务挺急,挪挪车算得了什么,就擅自违章把车开动了。这时候检修线路上1号熄焦车的上部已经吊起来,电工正在底盘上安装电机,我开着车眼看离1号熄焦车很近了,慌忙减速,可是一直把制驭器扳到零位,车还往前跑。…  相似文献   

9.
我厂的5吨电炉,一直采用开放式进行冶炼,铸钢车间处于烟尘笼罩之中,严重危害工人和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试制成功全封闭移动式冶金电炉除尘装置,如图所示。这个装置是用铁板制成的罩子,把整个电炉封闭起来。出钢、装料时,一按电钮,罩子就自动沿着轨道徐徐移开,然后再封闭起来。经过四个多月的生产使用,效果良好。 该装置有以下特点:1.消除了电炉冶炼期间产生的大量毒烟;2.处理了灰尘,每炉钢经脉冲除尘袋可收回灰尘100公斤;3.减轻冶炼时产生的强烈噪声;4.对电炉在生产中发生的钢水喷溅和爆炸等异常现象,起到防护作用;5.…  相似文献   

10.
2003年8月23日,泰兴市33名安全生产监察执法人员统一着装上岗。这次统一着装是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同意,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批准。11.3万元资金由泰兴市安监局通过多方渠道自筹,是全省率先试行统一  相似文献   

11.
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为改善石油工人劳动条件,近几年在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科技开发部的支持下,各石油企业的积极配合下,对石油工作服经过改型、扩试、提高,于1994年确定对石油职工劳保服统一着装。新的石油工作服具有抗油拒水防护功能,透气性能  相似文献   

12.
聚丙烯的生产过程是丙烯和氢气等在催化剂、活化剂的作用下,聚合成聚丙烯粉料。整个生产过程所用的原料及产品均属易燃易爆物品.因此掌握聚丙烯的安全生产技术。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劳动保护》2006,(5):34-3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总工会,中央企业,“安康杯”参赛企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见到了效果,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但形势依然严峻,重特大事故频发,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实践证明,多数事故是由于操作人员缺乏安全生产作业常识、没有采取正确的安全防护措施造成的。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确立的“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落实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传播安全文化,提高全民族安全文化素质,宣传劳动安全防护政策,普及劳动安全防护知识…  相似文献   

14.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车轮分厂冲压车间大型组有5台压床,原来操作按钮装在压床两侧,距离工人操作位置较远,停车时,工人得将胳膊伸出好远去关车。有时遇到紧急情况,工人忙活起来,更难关车,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厂安技科提出在压床上安装可移动式双向安全停车装置,机电科技术人员和电工二队工人用了两个星期天的业余时间完成了任务。工人操作时,可将脚踏停车装置和手动按钮停车装置任意移动,装置不离手和脚,停车非常方便,保证了安全操作。安全技术革新一则@罗庆余  相似文献   

15.
在大型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火车要直接进出主要生产车间,其运行方式多为推进式,且无任何安全防护措施,因而会对车间的工人和其他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据调查,曾多次发生火车进入车间时,压、挤伤人事故,一股险肇事件更是屡见不鲜。因此,研究火车进厂提前告警等安全防护措施是厂内运输安全方面亟待解决的又一课题。  相似文献   

16.
乍一看这文章标题以为笔者粗心,抓安全还讲感情,那不是情大于法,安全还能抓好吗?其实不然,笔者愿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这个问题。2007年4月18日上午7时45分,辽宁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发生钢水包整体脱落事故,钢水倒向正在进行班组交接班的会议室内,正在开班前会的38名员工,在毫不知觉的情况下,被从而天降的钢水烫死了32人,受伤6人。这32位炼钢工人的尸体至今还被浇铸在72平方米的业已冷却了的大铁饼里,其死难惨状非笔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尽管密闭电石炉是所有炉型中技术水平较高的,但其仍存在一些安全问题,例如,如果通水设备漏水,将可能引发爆炸;如果炉面现场通风不良,将导致烟气中的一氧化碳聚集,从而引起人员中毒窒息等等。本文以内蒙古某企业的电石生产成熟炉型——密闭电石炉为例,通过辨识密闭电石炉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防范措施,以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电工作业是一般企业最通用的特种作业之一。电工几乎在每个生产企业都是必不可少的工种。因此搞好电工作业的安全培训是每个企业安全管理者必须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安全生产法》第23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相似文献   

19.
车身分厂中冲车间刹车盘小组,生产两种刹车盘的第一道工序,要在 2 A135钻床上镗成或倒角象二大碗口大的孔。在大批量流水生产中,镗车飞转,铁屑四溅,很不安全。尽管车间和小组都特别重视这道工序的安全操作,但由于没有专门的安全装置,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也难以保证。去年5月份,一名青工在这道工序出了一起重大的人身事故。为此,分厂召开了一次安全教育现场会,要求全厂职工要特别吸取教训。 工装科钳工一班负责冲模修理的老工人米宝臣,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想,革命工作不能分份内份外。我们维修工人不但要维修好工艺装备,而且要通过改装工艺…  相似文献   

20.
防护服装是一种重要的劳动保护用品,主要用以保护在各种作业环境中人员的皮肤卫生与安全,对安全生产起着重要作用。防护服装不同于时装,在选材、设计、择色上与时装相比存在根本性的区别。防护服装应能有效地保护作业人员免受作业环境中物理、化学等因素的伤害,同时,还须保证着装者在作业场所的安全。近年来,随着我国防护服装的研究、开发、生产的迅速发展,防护服装的开支已占到各企业防护用品开支的60%~7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地认识与选择防护服装,特别是正确选择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特种防护服装,是企业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