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渤海海洋资源价值量核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海洋资源核算的目的在于重新建立海洋资源价值观,科学评价、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为实施有效的管理、保障区域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以海洋资源分类为基础,构建了水产,港址、海洋石油、海盐、滨海景观、滩涂等海洋资源价值量评估的基本方法。以渤海为研究区域.以2004年为基准年.对上述海洋资源初步进行货币化的价值量核算。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主要海洋资源价值为8028亿元.相当于当年环渤海地区生产总值的24%;海洋资源价值以港址资源为主。占总价值的38.56%;海洋资源价值主要分布在山东地区。占总价值的47.4%;单位岸线海洋资源价值差异大,其中天津最高为7.84亿元/km;海洋资源开发雷同现象严重.环渤海各地区均以海洋渔业、港口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为主。  相似文献   

2.
通过解释结构模型(ISM)和主客观赋权法对影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进行分析,采用多主体演化模型模拟海洋经济的四个子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探寻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模拟结果表明,未来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经过如下两步走的路径:首先以保护海洋资源环境为主导,利用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资源环境修复和保护;其次当海洋资源环境修复到一定程度后,选择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同发展的模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经济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党的第十九大强调加快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如何在考虑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下提高海洋经济效率,成为海洋经济领域研究的重点。基于非期望超效率模型测算了沿海11个省市2004—2015年12年间的海洋环境效率,并结合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海洋环境效率的动态变化以及分解效率进行分析,最后利用Tobit面板模型分析海洋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沿海各省海洋环境效率大体呈现三个等级分布,粤、沪、津处于第一等级,浙、苏、鲁处于第二等级,冀、辽、闽、琼、桂处于第三等级。(2)Malmquist模型结果显示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海洋环境效率整体较高,环渤海、北部湾地区相对较低,长三角区域围绕上海、珠三角区域围绕广东、环渤海区域围绕天津形成3个海洋经济增长极的总体格局。但考虑环境因素后,北部湾区域与其他区域效率差明显缩小,说明虽然北部湾地区海洋经济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但政府并没有一味地开发海洋资源而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的大肆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总体保持良好,海洋环境效率稳中有升。各省市的海洋环境效率增长主要依靠技术效率的提升,而非技术进步效率。(3)环境规制是促进海洋环境效率的主要因素,海洋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海洋环境效率呈正向影响。政府应当进一步强化海洋环境规制,积极转变海洋生产方式,促进海洋环境效率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区域洪涝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大自然灾害的恢复重建的时间长短与灾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大小直接相关,因而影响灾害造成的总损失。因此评估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是灾后制定减灾政策的重要内容。投入产出模型是灾害经济影响评估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型,基于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结合湖南省经济状况和救灾政策,以月为时间间隔,模拟了1998年湖南省经济在洪涝灾害后的恢复情况,并用建筑业灾后恢复数据进行了比较验证。模拟结果表明在洪涝灾害中湖南省的间接经济损失为17846亿元,占直接经济损失的39%。不同部门灾后恢复模拟结果有利于制定减灾战略、优化救灾和重建资源的分配,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对经济系统的冲击。尽管该模拟结果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投入产出模型在模拟灾害间接损失影响及恢复重建期的预估上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海洋产业发展目标分解及结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综合衡量国家产业政策,山东省海洋资源环境基础、海洋产业的增长潜力以及海洋产业劳动生产率等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灰色线性规划模型,将山东省2010年和2020年海洋经济发展总目标分解到各海洋产业,以各海洋产业分解目标为指引,结合灰色关联分析和区位熵分析,确定海洋产业优化重点领域,推动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表明:①2010年山东省海洋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32.880亿元,1 521.010亿元,863.066亿元;2020年海洋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 100.040亿元,5 059.557亿元,4 000.375亿元.②海洋新兴产业的优化是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关键.2010年,山东省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将占总增加值的21.12%;2020年,占总增加值的25.69%.③海洋支柱产业的优化是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点.2010年,山东省海洋支柱产业增加值将占总增加值的70.67%;2020年,占总增加值的66.37%.  相似文献   

6.
巢湖流域大气污染的经济损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2002年巢湖流域大气污染资料进行调查和统计的基础上,应用人力资本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资产价值法等环境经济价值评估方法,从人体健康、农作物、森林、家庭清洗费用和建筑材料腐蚀5个方面估算了巢湖流域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建筑材料腐蚀损失和人体健康损失分别为185亿元和151亿元,这两项费用占整个损失的比重达7814%;家庭清洗费用增加值、农作物经济损失和森林经济损失分别为073亿元、012亿元和009亿元。当年全流域环保投资总额为46亿元,而仅大气污染造成的环境经济损失就达到43亿元,约占当年GDP的084%。环保投资力度与环境污染损失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中国荒漠化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荒漠化灾害是自然过程与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在分析中国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的基础上,运用货币估值技术,将荒漠化造成的各种损失进行定量或半定量估算,最后得出中国每年荒漠化灾害损失达541亿元,并指出人口剧增是造成荒漠化灾害的第一性压力,人为的不适当活动则是造成土地退化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上海地区台风灾害损失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风是一种生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破坏性很强的天气系统。历史上台风对上海曾造成较大的影响和经济损失。利用上海气象站风、雨观测资料、上海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上海社会和经济数据以及台风灾情资料,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上海台风灾害损失评估模型,并开展了上海台风灾损的年际变化和地区分布差异评价。结果表明建立的台风灾害损失评估模型可以用来进行台风灾损评估。近50 a来上海台风灾损度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上海地区因台风影响造成的损失以沿海的崇明、南汇最严重,其次是地势低洼的青浦、金山和松江,中心城区和闵行台风灾损最低。由于历史台风灾情资料记载的不完整性和本评估未充分考虑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及自然灾害防御能力的提高对台风灾损的影响,评估结果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深入综合考虑台风灾害致灾性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建立更科学的台风灾害损失评估模型,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关切和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环境领域规制政策也日趋严厉。陆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在各个侧面相继得到了证实。海洋环境是否也呈现了类似的形态?利用并整理《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发布的数据,形成了11年的时间序列,选取了四个典型海洋环境指标(劣于第四类水质海域面积、亚健康生态系统占比、七条主要入海河流的化学需氧量以及重金属砷的排放量、海洋赤潮灾害次数及其发生面积),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为基础,运用回归分析发现:(1)从衡量海洋环境质量的个体指标而言,如生态系统亚健康占比、劣于四类水质海域面积与人均GDP之间呈现明显的"倒U"形态,且具有良好的显著性,同时,印证了海洋环境拐点发生的区间为人均GDP 6 000~8 000美元。(2)衡量海洋环境质量的个体指标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亦呈现明显的EKC形态,但其相关性相比海洋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而言,强度上并不具有显著性。一方面说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对海洋环境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海洋经济的份额在整个经济总量中占比较少,中国还不是一个海洋经济大国;从另外一方面也证实海洋环境污染源绝大多数来自陆地。(3)衡量海洋环境质量的其他指标,如年发生的赤潮次数与面积、典型河流入海口化学需氧量、重金属排放量拐点形态不明确,一些指标还呈现"正U型",说明部分海洋环境指标还在恶化之中,海洋环境治理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科学的海洋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对天津市2006-2011年海洋资源承载力及细分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天津市海洋资源供给能力和海洋生态环境支撑能力逐渐下降,分别接近和已经达到超载状态、海洋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海洋管理能力日益提升,处于适载状态、且后两者上升幅度大于前两者下降幅度,天津市海洋资源承载力逐渐上升。为了促进天津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海洋经济上,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向三高方向发展、在海洋生态环境上,严格海域使用和管理,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在海洋管理能力上,加快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实施大海洋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