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晗萱  周建波  李欣 《安全》2014,35(5):45-47
2013年我国的事故总量、重特大事故、主要相对指标实现了“三个下降”,较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7.3%和18.1%,重特大事故同比分别下降16.9%和5.9%。但是重特大事故尚未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人的因素是安全生产事故中最值得关注的因素,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可以有效地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2.
“吃一堑,长一智”,意思是说,遭受一回挫折,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份见识。能够在“吃堑”中“长智”,相对于只“吃堑”不“长智”来说,无疑是值得赞许的。在安全生产中,许多单位在生产经营常常以发生的各类事故作为教材,要求各类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认真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确保了生产安全。但也有些地方和单位,接二连三地发生安全事故,只“吃堑”不“长智”。近两年,全国各地死亡10人以上的煤矿矿难就有188起,平均每7.4天就一起。去年以来全国特大矿难频发,动辄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矿工遇…  相似文献   

3.
厦门市海沧区是厦门市的重要工业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4户,从业人员达13万多。2006年以来,海沧区把创建“平安企业”融入“平安海沧”建设具体实践中.有效减少了企业各种事故的发生。海沧区在“平安企业”创建上,突出抓住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4.
有资料显示,我国城市交通拥堵70%以上是因为交通事故造成,而交通事故中90%以上是一般的物损或人员轻微伤。因此,要保障道路畅通,除了出警要快,作为当事者能否自行做到尽快撤离现场是一个更关键的问题。 为了城市“血管畅通”,各地都出台了一些交通事故快速处置法,允许事故在车物损失2000元、3000元、50000元不等,责任明确,且没  相似文献   

5.
企业风险评估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铁民 《劳动保护》2008,(12):28-29
安全生产事故中的“二八分割”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死亡人数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频发。从近几年的统计结果看,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以及烟花爆竹企业发生的重大事故起数占到了总事故起数的80%以上,这表明重特大事故主要集中在高风险行业和隐患比较突出的企业之中。统计数据显示:工矿商贸因工伤导致死亡的人中,有80%是在从事就业人口不足20%的行业,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6.
乡镇煤矿安全生产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原市共有乡镇煤矿(含村以下)452座,占全市地方煤矿总数的85.3%。从业人员约3万余人,地方煤矿年产原煤与国有大矿各占一半,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乡镇煤矿事故频发,隐患严重。1996年第四季度,金币乡镇煤矿发生I亡事故8起,占今年事故起数的50%2死亡门人,占同期全市煤矿事故死广人数的41.5%。特别是今年4月ZI尸,北郊区西铝乡办煤矿发生的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处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问0余万元。事故的发生.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许多家庭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悲剧,也在政治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叮…  相似文献   

7.
2013年,福建省安全生产工作创下近十年来同期最好水平,受到国务院安委会的充分肯定:仅发生一起重大事故(夏蓉高速“3·22”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0%、12.8%,事故总量、较大以上事故总量均实现“双下降”。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每年发生的事故有80%以上在基层,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一条是事故不出在本单位就满不在乎,把“不出事”当安全。笔者经常参与一些安全检查,常发现生产经营单位在落实安全生产法规制度方面,有的挂在墙上,有的锁在抽屉,有的说在嘴上,没有落到实处。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不注意学习,贯彻执行时往往不知道,有关人员也一问三不知。不出事不算问题,即使有天大的漏洞,只要监管部门没发现,不追究,本单位还没出事故,就不管、不问、不追究,真是不摔跤不知痛。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每年发生的事故有80%以上在基层,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一条是事故不出在本单位就满不在乎,把“不出事”当安全。笔者经常参与一些安全检查,常发现生产经营单位在落实安全生产法规制度方面,有的挂在墙上,有的锁在抽屉,有的说在嘴上,没有落到实处。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不注意学习,贯彻执行时往往不知道,有关人员也一问三不知。不出事不算问题,即使有天大的漏洞,只要监管部门没发现,不追究,本单位还没出事故,就不管、不问、不追究,真是不摔跤不知痛。  相似文献   

10.
在企业安全生产伤亡事故报告及其他相关报道中.“不慎”二字屡见不鲜.“不慎”似乎成为了伤亡事故发生的合理解释。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不管是“想不到”也好.“没想到”也罢.最终发生“不慎”事故的根源.往往是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所致。所谓安全意识,是人们对安全的重要性、可靠性、可行性以及预见性的认识和看法。那么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