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潜在危害指数法和综合评分法筛选大武水源地地下水典型污染物。鉴于潜在危害指数法不考虑污染物的环境浓度,将潜在危害指数作为综合评分法的评价指标之一,同时引进污染物的检出频率、生物降解性、生物累积性、研究区是否有污染源检出、是否为环境激素、是否为美国环境保护署(EPA)优先有机污染物、是否为中国优先污染物、是否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指标,计算不同污染物的综合得分,再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典型污染物。研究结果表明,大武水源地地下水典型污染物为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四氯化碳和苯。  相似文献   

2.
水体有机污染物因其生物毒性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随着环保技术的发展,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已得到很好的去除。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微量有机污染物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深入地研究微污染有机物及其去除技术,对微污染有机物的种类、性质和危害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综述了国内外生物法、膜处理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吸附技术对微污染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总结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土壤、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就地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化合物对土壤、地下水的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地层介质中的有机物主要以自由态、挥发态、溶解态和固态4种形态存在.有机污染物的自然降解能力较差,如不进行人工清除,在自然环境中它们可能存留长达几十年之久,对土壤、地下水资源构成长期的威胁.传统的开挖处理技术不仅费用昂贵,而且当贮油设施的地表被利用时则无法进行开挖处理(如有建筑物等).近年来,以地下冲洗法、土壤抽水法和地下水曝气法为代表的有机污染物就地处置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对这3种技术进行概要的介绍,总结指出决定这些技术可能性的主要因素是地层介质的通透能力,有机物的挥发、溶解能力及其可生物降解能力,并列出目前的主要有机污染物挥发、溶解及生物降解能力的相对强弱作为制定具体处置技术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包气带土壤对石油烃的截留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气带土壤对地表污染物的截留作用是地下水免受污染的一道天然屏障.土壤截留污染物的能力对地下水石油烃污染的治理起着关键作用,在对实际污染场地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土柱淋滤、吸附/解吸、石油挥发等室内模拟实验,研究包气带土壤对石油烃的截留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细砂、中砂和粗砂3种土壤对石油烃的截留率分别为81.0...  相似文献   

5.
河南境内黄河流域集中式城市饮用水源水有机污染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摘要为探查和研究与公众生命健康关系密切的饮用水有机污染现状,采用GC/MS、HPLC、GC/ECD等多种分析技术,对河南省黄河流域部分饮用水水源地分平、丰、枯三期进行了有机物监测和研究。12个点位三期共检出599种有机物.根据毒性资料筛选出62种主要污染物。主要有毒化合物的浓度水平绝大多数远低于我国新颁布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个别点位的极个别化合物如苯并(a)芘有超标现象.显示出明显的潜在危害作用。  相似文献   

6.
城镇杂用再生水的水质安全评价关键指标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水再生利用是解决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再生水的水质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以城镇杂用再生水的水质安全为目标,从再生水中残留的化学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出发,通过全面分析污染物在回用过程中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能途径,结合当前国内外城镇杂用水的水质标准,提出了包括综合毒性指标、生物学指标、可吸附有机卤化物指标、挥发性有机物指标等在内的城镇杂用再生水水质安全评价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7.
活性焦吸附对反渗透浓水膜蒸馏减排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莉莉  王军 《环境工程学报》2014,8(4):1305-1310
本研究采用膜蒸馏(MD)技术,对煤化工废水2套处理工艺——(1)"混凝-超滤(UF)-反渗透(RO)工艺"和(2)"混凝-活性焦(AC)吸附-超滤-反渗透工艺"的RO浓水进行浓缩。通过对比分析MD的膜通量、产水水质以及膜污染等指标,重点考察AC吸附预处理对后续MD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AC吸附作为前置膜处理工艺,可有效降低污染物在膜表面的沉积,减少膜润湿现象,并提高膜通量。GC-MS分析表明,AC能有效吸附废水中的酮类、醇类、酯类以及杂环类等挥发性有机物,降低MD过程中挥发至产水侧的有机物浓度,从而提高MD产水水质。  相似文献   

8.
自然水体中主要有毒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主要有毒有机物多环芳烃(PAHs)、多氯联苯(PCBs)、有机氯农药(OCPs)在环境中的危害及其来源,着重评述了近年来中国自然水体中和沉积物中该类污染物的研究进展,指出新的检测技术的开发、有毒有机物的生殖毒性和生态环境风险影响方法学的研究及污染区域污染控制、消减及修复是今后该领域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土壤,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就地处置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有机化合物对土壤、地下水的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地层介质中的有机物主要以自由态,挥发态、溶解态和固态4种形态存在。有机污染物的自然降解能力较差,如不进行人工清除,在自然环境中它们可能存留长达几埏年之久,对土壤、地下水资源构成长期的威胁。传统的开挖处理技术不仅费用昂贵,而且当贮赃物 地表被利用时则无法进行开挖处理(如有建筑物等)。近扯为,以地下冲洗法,土壤抽水法和地下水曝气法为代表的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10.
溴代阻燃剂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阻燃剂,其对神经、甲状腺、肝脏等具有潜在毒性。其中,2,2′,4,4′-四溴联苯醚(BDE-47)作为一种重要单体,在环境介质中被广泛检出。胶体是环境中污染物迁移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它对有机污染物在土壤-地下水系统中的迁移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开展典型无机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对BDE-47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研究,以期为BDE-47在土壤-地下水中的迁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Sips等温吸附方程对该吸附过程拟合效果最佳(R_(adj)~2=0.943 94),计算得出氢氧化铝胶体对BDE-47的饱和吸附量为609.37 mg·g~(-1);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显示,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氢氧化铝胶体对BDE-47吸附反应过程最佳(R_(adj)~20.95),同时该吸附反应速率随BDE-47浓度的升高逐渐减小;Van't Hoff方程拟合表明,吸附热力学参数标准反应焓变△H~0=40.506 kJ·mol~(-1)、标准反应熵变△S~0=0.075 7 kJ·(mol·K)~(-1),标准反应吉布斯自由能△G~0(298 K)=17.98 kJ·mol~(-1)。此外,反应体系的pH和阳离子种类及浓度均会影响氢氧化铝胶体对BDE-47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