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重游西湖     
提起惠州,思绪万千;重回西湖,心不禁为之一暖. 说起西湖,更多人想到的是杭州,而对于像我这样一个自小与惠州有着渊源的人来说,西湖的印象更多的来源于惠州. 上一次去西湖应该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仍记得小时候祖父母每天牵着我的手带我到西湖游玩,我总是不厌其烦的问着同一个问题:湖里怎么都没鱼啊?而祖父只是一味地感叹,社会发展的需要啊!当我长大以后,经常会回想起祖父说的这句话,渐渐的明白了话中的另一层含义:当时社会的发展是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  相似文献   

2.
张晓芒  宋丽丽 《环境》2022,(3):33-35
<正>南海浩瀚、罗浮巍巍、东江蜿蜒、西湖如镜……大自然慷慨赋予惠州这座城市丰富的自然资源,连同千百年来融汇于大量古典诗词中的生态烙印,一同成为惠州宝贵的城市财产。为保护惠州珍贵的生态资源,惠州生态环境人努力付出,经过“十三五”时期的治污攻坚,惠州市生态环境质量交出了亮眼的答卷。  相似文献   

3.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美景是举世闻名。贯穿西湖的苏堤,是九百多年前,北宋大诗人苏轼出任杭州知府时建筑的,在历史文物和自然景观上皆有重要价值。人们漫步在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苏堤上,饱览着无比优美的西湖自然风光,其怡然陶醉之情,确是语言难以表达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发表后,人们对重点保护单位州杭西湖倍加关心。最近本刊就杭州西湖的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走访了杭州市园林管理局有关同志,请他就人们关心的几个问题简要回答如下。一、请您先把杭州西湖的胜貌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下吧!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常用这旬赞扬杭州的美丽风光。然而杭州的盛誉,主要在  相似文献   

5.
湖水清澈见底,湖面荷叶漂浮,鱼儿在水中欢快地畅游……西湖生态修复示范区的迷人景色呈现在人们面前."我在惠州生活40多年了,很久没看到西湖水这么清澈了."年近70岁的"老惠州"黄先生感慨地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6.
惠州西湖水生态系统初步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惠州西湖属于城市浅水型湖泊,通过连续1个年度对惠州西湖5个子湖水环境、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及鱼类的调查分析,研究发现治理后的惠州西湖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水生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初级生产者只有藻类无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种类少,鱼类单一,生态系统处于非健康状态。近年对西湖采取了开辟新水源、环湖生活污水截污、底泥疏浚等工程技术措施,治理措施的生态效果不明显,文章反思了治理措施的不足,认为应加强对城市浅水湖泊系统机理的研究,为湖泊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湖泊富营养化是水质污染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概述了湖泊富营养化的机理和研究进展,对通行的湖泊磷予测模型进行了评述。运用其中的Vollenweider-Dillon模型对武汉东湖和杭州西湖湖水磷浓度进行了予测,予测结果与实测年度均值接近。将模型方法引入到“湖泊环境容量”领域,利用Dillon模型负荷图测算了武汉东湖和杭州西湖的磷容量。  相似文献   

8.
郑秀亮  张瑞 《环境》2016,(4):56-58
经过多年的整治与养护,惠州西湖南南湖水清湖美、人水和谐的美景给每一个到访的游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美景的重现,与惠州市近年来正在大力推进的西湖生态修复工作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
惠州南湖(惠州西湖子湖之一)是典型的亚热带浅水城市湖泊.2007年5月惠州西湖开展了以水生植被构建和鱼类调控为主的生态系统修复与构建(中试)工程,以控制湖泊富营养化,改善湖泊水质.在工程前对罗非鱼等野杂鱼类进行了清理.清鱼后总磷下降了58.79%,总氮上升了36.48%,浊度下降77.87%,水体透明度明显改善.浮游植物的种群结构变化不大,但生物量变化很大,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有所改善,罗非鱼等野杂鱼能够明显加剧水体富营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杭州西湖的湖光山色是十分动人的,从西湖“湖滨”、“中山公园”和“花港观鱼”可以坐游艇到湖中的“三潭印月”去游玩。十年前,这儿还多半是人工划桨的游艇,这些艇不能适应日益增多游客的需要,而且船工的劳动强度大。后来改成柴油机或汽油机驱动的小艇,速度是快了,可是这些内燃机污染了湖水,排放的废气污染了空气,巨大的振动和噪声破坏了湖面的宁静,而且操纵也较复杂。如今在西湖上你会看到不少电动小游艇。这些电动小游艇采用蓄电池电力推进,艇上装有20只蓄电池,5只一组用玻璃钢容器盛放于四排坐位底下。每个蓄电池电压为2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杭州西湖水体富营养化的状况,并为西湖水体富营养化的控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惠州西湖位于惠州市中心区域,是一个以山水资源为主体,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城市型湖泊类风景名胜区,形成发展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惠州市政府加大了对西湖的保护力度,使西湖的水质逐步接近历史最好的状态,从而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观光旅游。图1为保洁人员打捞湖面垃圾,以保持湖  相似文献   

13.
能称为“美丽”的城市肯定有“好水”。不是吗?如果没有西湖,杭州该多么寂寞;如果没有漓江,桂林该多么平淡。正如一首歌唱的:“好山好水好地方”,如果没有“好水”,城市将会立刻失去它的灵气! 于是想起了伦敦。伦敦有条泰晤士河,当然应该引以骄傲,可是且慢,历史上的伦敦却偏偏有过让人“谈河色变”的一页! 那还是上个世纪,由于资本家  相似文献   

14.
朱文转  李传红 《环境》2005,(Z1):31-33
1研究背景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的东北端,东江的中下游地带.东江是珠江三大水系之一,水流自东向西横贯市区,惠州属亚热带,年平均气温22.0℃,年降水量1889mm.惠州西湖呈半月型镶嵌在市区,西湖原是西枝江古河道,湖区周边多低山和丘陵,流域东西长约3.2km,南北约9km,湖水水面面积1.42km2,由丰湖、平湖、南湖、鳄湖和菱湖五个小湖组成.海拔高度12.2m,平均水深1.5m,最大水深3.0m,湖容210×104m3.  相似文献   

15.
作为“粤乐门户”,惠州凭借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独特秀美的旅游资源,在天地间尽情书写着一幅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卷。  相似文献   

16.
从名扬天下的岭南名郡,到今日现代灯光石化数码信息产业基地的腾飞,惠州——素以“天下不敢小惠州”气魄闻名的城市,正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惠州的蓝天碧水,如何在经济腾飞之时得到保护,这是一道经济与环保的命题。实施“减排”无疑是一个极具价值的环保抓手,它让惠州的“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前景变得愈加清晰。  相似文献   

17.
翁伟  叶之林 《环境》2005,(6):30-31
惠州市高度重视东江综合整治工作,积极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总体进展顺利。目前东江干流(惠州段)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类水质标准,西枝江水质保持稳定,西湖水质已基本稳定达到Ⅳ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8.
早就听说浙江有一个与西湖、西泠印社并称杭州"三西"的西溪湿地,没想到,今年5月利用到杭州讲学的机会,领略了这个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西溪湿地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西溪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千米,占地面积10.08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19.
金秋时节,适逢雷锋塔重建开光大典之际,又是杭州西湖博览会期间,由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承办的第一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0月24~28日假座杭州玉皇山庄举行。  相似文献   

20.
石旭初 《环境》2003,(1):34-35
湖泊是大地的明珠,有着独特的魅力。范仲淹曾高歌:“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苏轼则低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然而,花无百日红,与世间一切事物一样,湖泊也有诞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世界上的湖泊和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大大小小的湖泊,同样是碧波荡漾,却各有不同的来历。地壳运动产生地层断裂和陷落,可以孕育出湖泊,像我国的滇池、洱海,就是这样诞生的。在海岸波浪及沿岸流水的冲击下,泥沙淤积成沙洲,这样就把浅水海湾中的海水给“围”起来了,形成了咸水泻湖。当海底上升之后,泻湖与海水完全隔离,而陆地上的水不断流入,又使泻湖变成了淡水湖,这种湖泊的代表是杭州西湖。还有,河流的浸蚀作用,也可以切断曲流颈而形成牛轭湖,长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