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四种典型虾池的磷含量及解磷细菌数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滩涂土池、河口区土池、高位池、虾蟹混养土池4种华南典型对虾养殖池,对水体和沉积物中的磷含量及解磷细菌数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位池水体中活性磷酸盐质量浓度为0.308mg/L,显著高于其他3种池塘(p0.05),其他类型池塘均低于0.018mg/L。滩涂土池、河口区土池和混养土池底泥中的总磷质量比分别为506 mg/kg、1 049 mg/kg和660 mg/kg。不同类型池塘中的解磷细菌数量存在差异,滩涂土池及河口区土池底泥中无解磷细菌检出,高位池和混养土池水体解磷细菌分别为2.67×10~3CFU/m L和2.07×10~3CFU/m L,其中解磷细菌数量占异养细菌的比例均低于3.10%。研究表明,不同类型虾池底泥中的总磷水平高,但水体中活性磷酸盐质量浓度较低,且池中的解磷细菌数量低。针对这一状况,可考虑科学提升环境中解磷细菌的数量水平,促进池塘的磷循环,有助于消减养殖时潜在的磷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Fe0对饮用水中砷的去除效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零价铁(Fe0)的除砷效果,试验考察了Fe0投加量、接触时间、pH值、DO浓度、温度、腐殖质、竞争性阴离子(SO2-4,NO-3,SiO2-3,H2PO-3,HCO-3)对Fe0除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0(80目)投加量为2 g/L,接触时间180 min,pH值为6.5,DO值6.5 mg/L的条件下,对质量浓度为1 mg/L的含砷水样,Fe0对As(Ⅴ)的去除率高达96.5%,而对As(Ⅲ)的去除率只有75.8%.降低水样pH值或提高DO可显著提高Fe0的除砷效率,温度对Fe0除砷影响不大,水体中的腐殖质、磷酸盐、硅酸盐的存在会由于竞争性吸附而导致Fe0除砷效率下降.采用Fe0颗粒去除饮用水中的砷高效、经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际应用中,对于DO值较低的地下含As水,可通过充氧提高Fe0除As效率.当水体中腐殖质、磷酸盐或硅酸盐浓度较高时,应考虑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生物膜法净化低浓度SO2气体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SO2气体,研究其适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SO2进口气体质量浓度2 500~3 500 mg/m3、气体流量0.1m3/h、循环液流量10~12 L/h、24℃、循环液pH<1.7时,生物膜填料塔对SO2的净化效率可达97.2%以上,对SO2生化去除量达52~56mg/(L·h).本研究为生物法脱除烟气中低浓度SO2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实验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与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生活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DO在2.0mg/L左右,HRT为8h的条件下,COD、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8%、93.7%、41.4%、40.6%;处理出水COD质量浓度小于30mg/L,NH3-N质量浓度小于4 mg/L,SS检不出,出水水质好,能达到中水回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以长期运行的闭合式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RAS)中的养殖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序批式厌氧/缺氧/好氧(SBR-A~2/O)工艺研究不同碳磷比(COD/ρ(P))对养殖废水脱氮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TN在50~70 mg/L的RAS废水,当COD/ρ(P)19.85时,TN和TP去除率较低,随COD/ρ(P)升高,去除率逐渐增加;在COD/ρ(P)≥19.85时,TN和TP去除稳定,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2.38%±8.33%和62.44%±4.97%。维持COD/ρ(P)在25~30进行试验,RAS废水中各污染物去除稳定,水体中TN、TP、NO-3-N、PO3-4-P、NH_4~+-N和NO-2-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61%、62.69%、60.21%、60.46%、45.55%和84.94%。进水为高质量浓度NH_4~+-N((16.07±1.09)mg/L)废水的条件下,COD/ρ(P)22.49时,出水NO-2-N远高于进水,积累明显;COD/ρ(P)≥22.49时,NO-2-N去除率可达100%;NH_4~+-N的平均去除率为87.29%。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生物滴滤塔中接种脱硫杆菌,以H2S和NH3为研究对象,选用合适的循环液喷淋量、循环液pH值以及进气中目标污染物的质量浓度,考察NH3的存在对系统净化H2S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循环液喷淋量为120~ 160 mL/h,pH值为6~7.5,停留时间为34s,进气中NH3的质量浓度小于80 mg/m3,H2S的质量浓度在800~1 500 mg/m3时,进气中H2S和NH3的去除效率为99%和70%以上.说明该系统对H2S具有较好的处理能力,同时低质量浓度NH3的存在不影响生物滴滤塔对H2S的净化效果.在该生物净化装置中,H2S通过生物降解作用主要转化为SO42-,NH3则主要以(NH4 )2SO4的形式被去除.低质量浓度NH3存在时,系统无需对pH值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7.
研究零价铁(Fe^0)的除砷效果,试验考察了Fe^0投加量、接触时间、pH值、DO浓度、温度、腐殖质、竞争性阴离子(SO4^2-,NO^3-,SiO2^3-,H2PO3^-,HCO3^-)对Fe^0除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0(80目)投加量为2g/L,接触时间180min,pH值为6.5,DO值6.5mg/L的条件下,对质量浓度为1mg/L的含砷水样,Fe^0对As(Ⅴ)的去除率高达96.5%,而对As(Ⅲ)的去除率只有75.8%。降低水样pH值或提高DO可显著提高Fe^0的除砷效率,温度对Fe^0除砷影响不大,水体中的腐殖质、磷酸盐、硅酸盐的存在会由于竞争性吸附而导致Fe^0除砷效率下降。采用Fe^0颗粒去除饮用水中的砷高效、经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际应用中,对于DO值较低的地下含As水,可通过充氧提高Fe^0除As效率。当水体中腐殖质、磷酸盐或硅酸盐浓度较高时,应考虑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采用硬化河道水力跌水复氧小试装置,研究了跌水高度、跌水流量、跌水深度、进水DO浓度等因素对硬化河道水力跌水复氧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跌水高度为0.6 m条件下水力跌水对硬化河道水体的复氧效果,优于跌水高度为0.2 m和0.4 m时的复氧效果;跌水流量为150 L/h条件下水力跌水复氧效果,优于跌水流量为50 L/h和100 L/h时的复氧效果;跌水深度为0.4 m条件下水力跌水复氧效果优于跌水深度为0.2 m时的复氧效果。水力跌水措施对硬化河道水体的复氧效果整体上与跌水高度、跌水流量、跌水深度呈正相关,与进水DO浓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单级自养脱氮工艺的脱氮性能及稳定性,采用SBBR反应器,通过连续试验及间歇试验研究了曝气量对单级自养脱氮系统脱氮效率及脱氮负荷的影响,分析了反应器内不同曝气条件下氨氮降解特征、亚硝酸盐质量浓度与氨氮降解速率的关系,并探讨了污泥的亚硝酸盐氧化活性与SBBR反应器稳定性的关系。连续试验结果表明,曝气量从48 L/h提高到88 L/h,总氮平均去除率由72.46%增长至93.00%,总氮平均去除负荷由0.29 kg N/(m3·d)提高至0.57kg N/(m3·d)。间歇试验结果表明:氨氮降解速率随曝气量增加而提高,出水氨氮及总氮质量浓度随曝气量增加而降低;同时曝气期DO质量浓度随曝气量增加而有所升高;在整个SBBR周期内未出现亚硝酸盐积累的现象,亚硝酸氮质量浓度一直较低(低于2.00mg/L),向反应器中添加亚硝酸盐可以促进氨氮的降解;随曝气量增加,由于污泥的亚硝酸盐氧化活性较低,硝化作用产生的硝酸盐并未大幅增长,系统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氨氮未完全降解时,反应器内DO质量浓度曲线缓慢下降或基本保持不变,当氨氮完全被去除时,系统不再耗氧,DO质量浓度迅速升高,曲线出现拐点,DO拐点对单级自养脱氮控制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围隔氮磷收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8个36 m2的围隔进行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研究其氮磷收支的差异.各围隔放养对虾(全长为0.045 cm)均为3 000尾,放养罗非鱼((201±25)g/尾)分别为0尾(F组)、4尾(A组)、8尾(B组)、12尾(C组)、18尾(D组)、24尾(E组),试验期间各围隔均不进行水交换,试验周期为70 d.结果表明,饲料和水环境调控剂是输入氮磷的主要来源,两者在对虾单养组中占氮磷总输入的87.8%和97.9%,在对虾混养组中占氮磷总输入的81.8%~91.9%和96%~98.7%.养殖生物和底泥沉积是氮磷输出的主要渠道,对虾单养组养殖生物占氮磷总输出的23.4%和10.5%,底泥沉积占氮磷总输出为50.5%和80%;对虾混养组中养殖生物占氮磷总输出的36%~47%和14.8%~18.1%,底泥沉积占氮磷总输出的28.1%~39.4%和72.3%~78%.C组为效果最佳组,养殖生物对氮磷的利用率分别为47%和18.1%,其中对虾对氮磷的利用率分别为36.9%和16%,均大于其他混养组,且显著大于单养组(p<0.05).研究表明,对虾与罗非鱼混养明显提高了养殖生物对氮磷的利用,减少了氮磷在池塘底部的沉积,凡纳滨对虾(8.3×105尾/hm2)和罗非鱼(3 320尾/hm2)混养可取得较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固态离子烧结法制备出0.2μm、3μm和10μm3种不同孔径的陶瓷膜,用其处理制革工序废水,对比废水处理前后的硬度、硫化物含量、氨氮和COD的变化,计算去除率。结果表明,制革工序废水经板式陶瓷膜处理后,废水的硬度去除率在63%以上,硫化物、COD和NH3-N的去除率均达到83%以上,去除效果良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亦可以回用。  相似文献   

12.
河流及渔塘底质耗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底质耗氧是影响水体溶解氧含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河流及渔塘的底质耗氧进行测定分析,相应得出了影响底质耗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新民柳河水源地的供水安全,简要介绍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柳河水源地地面水基因毒物质为优先控制污染物;而地下水应着力控制躯体毒物质.②对于基因毒物质,监测断面优先控制污染物为As和Cr;而对于躯体毒物质,所有监测断面的优先控制污染物均为氨.③在所有监测断面中,柳河上断面等6处有毒污染物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总风险数量级为10-5-10-4.在日后的管理过程中,应对这6处加大治理力度.④目前环境健康风险评价还没有包括在常规环境评价工作中,建议在今后的评价工作中应该逐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以提高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4.
女山湖围网养殖对水质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对女山湖围网养殖内外水质的差异和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及生物多样性差异进行监测。2009年3—5月,以黑白瓶法测溶氧(DO),重铬酸盐法测耗氧量(COD),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总氮(TN),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总磷(TP),PHS-3精密数显酸度计直接测定pH值,重量法测定悬浮性固体和溶解性固体;1/16 Peterson采泥器取样,对底栖动物鉴定、计数,并计算密度和生物量。结果表明,围网内外水质的理化指标存在差异,围网内酸度、COD、TN、TP、有机质高于围网外。检出大型底栖动物18种,网围养殖区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与非养殖区差异较大(Jaecard指数为0.46)。围网内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低于围网外。建议通过湖泊围网的合理布局提高湖泊生产力,恢复和维持湖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The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BAF) system, a new alternative in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was designed to remove NH4+–N and Mn2+ simultaneously. This study aimed to control the aeration time in the BAF system for simultaneous NH4+–N and Mn2+ removal to achieve the Malaysian effluent quality regulation for drinking water.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under four strategies of S1, S2, S3 and S4.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acceptable levels of NH4+–N and Mn2+ were achieved over a 6 h aeration period (S1), producing effluent concentrations of 0.7 mg/L (93.2% removal) and 0.08 mg/L (79.6% removal), respectively. At the initial treatment of S1 and S2, the dissolved oxygen (DO) level rapidly increased until it reached a saturated concentration (6.8 mg/L DO) after 2 h period. Automatic on–off aeration time to maintain 3 mg/L DO set point (S4) resulted with a good effluent quality of NH4+–N and Mn2+ compared with the 2 mg/L DO set point (S3) which did not meet the regulated standard limits. Through the automatic on–off aeration time, the saturated and excessive DO levels in the BAF system can be avoided consequently reduce the wastage of energy and electrical consumption for simultaneous NH4+–N and Mn2+ removal from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6.
钢渣热态资源化利用新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述了钢渣处理的现状 ,即大部分钢渣资源化工艺是先水淬处理 ,后综合利用 ,指出了这种传统钢渣处理工艺的缺点 ,提出了一种钢渣热态资源化利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高炉净循环冷却水系统,主要是用于冷却高炉进风口、热风阀等设备.介绍了北方某钢铁厂3 200 m3高炉净循环水系统水质稳定方案.针对高炉现场取水,运用正交试验,结合静态失重法和静态阻垢法筛选使用药剂为双1,6-亚己基三胺五亚甲基磷酸(BHMTPMPA)、分散剂、Zn2 ,并且分别作出所用药剂和筛选出来的配方的极化曲线,讨论其缓蚀原理.最终确定该复合药剂的最佳用药量.  相似文献   

18.
以小麦秸秆、凹凸棒石、针铁矿为原料,以酚醛树脂为黏结剂,通过复合、热压、烧结等工艺过程制备出不同成分的木质陶瓷,并利用该系列木质陶瓷对城市二级出水中的有机物及氮磷进行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900℃下的木质陶瓷[m(麦秸)∶m(凹凸棒石)∶m(针铁矿)=1∶1∶1]COD及NH_3-N的吸附效果最佳,2 h可达吸附平衡,投加量为8 g/L时COD去除率达66.48%,投加量为6 g/L时氨氮去除率为69.72%,且酸性条件不利于COD的吸附,NH_3-N的最佳吸附p H范围是2~11。800℃下的木质陶瓷[(麦秸)∶m(凹凸棒石)∶m(针铁矿)=1∶2∶0]P的吸附效果最佳,15 min可达吸附平衡,投加量为6 g/L时总P去除率可达99.69%,p H值、转速、温度对吸附磷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采用ClO_2三相催化氧化工艺对焦化污水二沉池出水的处理进行了中试研究,考察了进水量、供气量、加药量等参数对焦化污水COD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水量0.2 m~3/h,有效催化剂用量0.5 m~3,供气量10 m~3/h,盐酸投加量60 m L/h,氯酸钠投加量30 m L/h。最佳工艺条件下,平均出水COD为44 mg/L,平均去除率为80.3%,能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