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坡地综合开发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生态影响特点,设置了坡地综合治理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结构和方法,包括现状评价、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效益分析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吕洪涛 《环境》2006,(Z1):34-35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国家水利开发重点建设项目,由于工程建设周期较长,对水土保持认识也在逐步深化.枢纽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注重特色,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全面规划,通过开展大量的前期工作,完善枢纽后续水土保持专项治理的立项并实施,是新时期建设现代水利、生态水利的典型示范.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水土流失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的生态功效、内在关系,指出生态修复贯彻了"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具有覆盖面大、事半功倍、费省效宏的显著特点,极大地丰富了水土保持的内涵。只有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防、治并重,才能根治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4.
在开发建设项目中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最近这些年,重庆市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水土保持问题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的水土保持还是存在些许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开发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的相关措施,从而能够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水利行政部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做好开发建设项目的审批、监督工作。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是城市开发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若在建设过程中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实施,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水土保持效益,还对当地环境保护具有明显的促进效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陕西省水土保持自然生态修复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土保持自然生态修复作为生态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需要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区研究。论文以陕西省为例,应用ArcGIS 9.2空间数据分析工具,综合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年降雨量、土壤侵蚀、人口密度等指标,划分出陕西省水土保持自然生态修复适宜区域,并分析了陕西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施情况。结果表明,陕西省水土保持自然生态修复区面积为23 911 km2,秦岭大巴山区适宜自然生态修复的面积最大,研究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一步实施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内信息     
目前,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联合制定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山区、丘陵区、风沙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防止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该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有,1)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修建铁路、公路、水工程,开办矿山企业、电力企业和其他大中型工业企业,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方案的具体技术要求由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2)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查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期,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被赋予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农村饮用水源地作为农村水资源的源头,加大开发力度具有特定的必要性,但水源地的开发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做好饮用水源地水生态修复工作也就成为了确保水源地水质量乃至于当地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就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源地开发建设现状来看,大体可分为几大部分即城周水质净化景观维护区,渝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区、三峡库区水土保持水质保护区、秦巴山区水源涵养区和渝东南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区。对于饮用水源地水生态的修复,需要根据不同的区域从不同的方位进行修复,修复模式主要包括水源涵养保护、污染的综合防治以及对生态景观的保护。本文即浅谈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源地水生态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非污染生态类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实施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应遵循的原则和基本要求,结合开发建设项目实例,论述了开发建设项目生态保护措施的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国家,对于生态的修复工作已经非常迫切。通过多年的经验证明,防治水土流失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生态修复,这对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环境通报》2024,(1):115-117
本文针对燕川采石场云母矿山的生态问题,采用生态工程技术进行修复研究,发现矿山周边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情况严重,且生物多样性减少。本文根据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确定生态修复的措施和方式,采用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手段对矿山进行生态修复,矿山周边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2.
高强度的风电建设势必会引起云南高海拔区域敏感、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受损,但目前针对云南风电建设区区域尺度的生态修复研究很少。本文从恢复生态学角度,对云南省风电建设区进行了生态修复区划研究,划分了3个一级和7个二级修复分区,提出了水源涵养、石漠化治理、城镇生态屏障维护、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脆弱生态系统修复等生态修复方向,并明确了各区的生态修复定位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要因地制宜推广水土保持的先进技术,并提出对于辽宁省浑河、太子河、清河、柴河发源地的水土保持工作,应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起来,重视生态与水的密切关系。对于水土流失等生态功能脆弱地区,注重发挥大自然的修复能力,实行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禁柴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长输管道点多、线长,通常是跨地区、跨省份施工作业,沿线经过的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所以,为了处理好开发建设项目与水土保持的关系,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做好长输管道水土保持工作尤为重要.下面以长呼原油管道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为例,详细介绍如何做好长输管道施工水土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15.
针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监测与验收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几者间相互关系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生态修复技术在保护水库水源地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为改善和保证库区水体水质 ,有必要对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水库水源地进行生态修复。结合水库水源地的自然、社会特点 ,提出对保护区内涧河、入库口门、库区等处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设想 ,使水体水质得到净化 ,进而保证水库供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白龟湖水源保护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蓄湖泊,是平顶山市区重要饮用水源地.针对水源保护区生态特征及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构建入库河流生态修复、上游流域水土保持、河口人工浮岛、库区水体生物链、人工湿地及生态驳岸复合水生态系统等生态修复技术,为白龟湖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以及饮水安全保障提供重要技术支撑.通过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可使白龟湖水源保护区水质得到有效的保护,实现城市饮用水水质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8.
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生态修复规划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实施的直接上位指导性规划,基于小流域尺度的生态修复分区研究可以为黄土高原地区县域生态修复分区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以汾河上游为例,首先,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地形特征的方法确定了89个小流域单元,进而定量评估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食物供给四种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识别区域主导生态功能,据此划定5个生态功能分区;然后,以生态功能分区内生态群落为基础,通过对不同生态群落的生态功能统计比较,划分12个生态修复分区;最后,将小流域合并得到沟域生态系统单元,进而划分了25个生态修复工程分区统筹后期工程项目实施,并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策略。本文提出新的生态修复分区思路,以期为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9.
对建设项目实行环评审核并做出环境准入许可是法律法规赋予环保部门的职能和职责,其目的是预防和减小建设项目对外环境的影响及生态破坏,强化风险管控。以茈碧湖湿地修复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核实践为例,对在生态类建设项目环评审核中如何把握正确的评价方向、重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殷琨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1):168-170
多孔混凝土具有连续孔隙,空隙率约为15%~30%,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多孔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生态型护坡技术,融合建筑材料、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等多门学科,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于一体,实现了水利工程护坡技术和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