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柴油车尾气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55,自引:3,他引:52  
贺泓  翁端  资新运 《环境科学》2007,28(6):1169-1177
从柴油机机内净化技术和柴油车尾气后处理技术2方面综述了国际、国内柴油车尾气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现状,重点论述了柴油车颗粒物捕集技术和氮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的研究思路和进展,并展望了相关技术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在低温、常压条件下产生的高能量等离子体,在电场定向作用下可以净化大型柴油车(机)排放的尾气烟尘,净化效率可达80%以上.同时,等离子体中含有的活性粒子可激活柴油机尾气(NOx、CO、CH)使它们分解成为无害单原子气体分子和固体微粒.  相似文献   

3.
对大型柴油机(机)排放烟气治理的实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低温,常压条件下产生的高能量等离子体,在电场定向作用下可以净化大型柴油车(机)排放的尾气烟尘,净化效率可达80%以上,同时,等离子体中含有的活性粒子可激活柴油机尾气(NOx,CO,CH)使它们分解成为无害单原子气体分子和固体微粒。  相似文献   

4.
柴油发电机废气中含有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等污染物,它们的排放会威胁人体健康、破坏自然环境,柴油发电机废气治理势在必行。文章综述了针对柴油机废气治理的主要技术,包括NOx去除技术,如NOx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NOx储存-还原技术(NSR)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等;PM去除技术,如柴油机微粒捕捉器(DPF)和柴油机氧化催化剂法(DOC)等;NOx/PM综合去除技术,如具体的技术方法有DPNR法(eiesel particulate and NOxreduction,DPNR)、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催化技术和同时催化去除技术等。期望为柴油发电机废气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再生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颗粒物捕集器(DPF)是未来车用柴油机满足排放法规的重要措施,是解决其排气颗粒污染最有效的技术之一。文章介绍了DPF的净化机理,在对DPF各种再生技术原理、研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微粒捕集器再生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赵发  汪莉  邢奕 《环境工程》2007,25(2):43-45
实验证明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去除室内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在合适的流量和较高的放电电压下,可以达到90%以上的去除效果。但是如果对其产生的臭氧、CO等气体不加以处理,会对室内空气造成二次污染。本研究以等离子体技术净化室内空气后产生的尾气为研究对象,考察利用催化转化技术去除这类尾气的效果,并探讨合适的后置催化剂和催化温度。  相似文献   

7.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技术作为一种环保新技术具有能耗低、使用便利、不产生副产物等优点,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在处理VOCs、氮氧化物和机动车尾气治理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该技术应用于治理废气领域尚需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一台满足国Ⅲ排放标准的电控共轨柴油发动机,研究了氧化型催化转化器(DOC)、燃油催化剂型的壁流式颗粒捕集器(FBC-DPF)和带有DOC的壁流式颗粒捕集器(DOC+DPF)三种不同的柴油机颗粒物净化装置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的影响,定量研究了不同转速和负荷下,这三种后处理装置前后颗粒物数量和质量的变化。研究显示:DOC对颗粒物的净化效率大约在20%~30%之间,FBC-DPF对颗粒物的净化效率大约在90%~98%之间,DOC+DPF对颗粒物的净化效率也超过了90%。结果表明壁流式的颗粒捕集器对柴油机颗粒物有较高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目前柴油机的应用广泛,但是其排放的尾气严重的污染了环境。利用脉冲电源放电等离子体应用于治理柴油机尾气,具有处理效率高、投资省、运行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总结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柴油机排放物后处理领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颗粒物是柴油机排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微粒捕集器能够将排气中的颗粒物过滤,实现90%以上的净化效率,是国际应对未来机动车排放法规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分析近几年国际的研究成果,阐述了颗粒物的组成以及在微粒捕集器中的燃烧过程,并介绍了微粒捕集器的净化机理、材料技术和再生技术。国际研究表明:(1)颗粒物主要由固体碳、可溶性有机成分和硫酸盐三部分组成,在燃烧过程中,可溶性有机物、官能团、高度结晶碳随着温度升高依次燃烧;(2)壁流式微粒捕集器通过扩散、拦截、重力和惯性四种形式将颗粒物拦截过滤;传统的堇青石、碳化硅材料各有优缺点,可能被新型钛酸铝材料取代;过滤体通过增加入口通道体积的方式增加对颗粒物和灰分的容纳能力;(3)微粒捕集器再生技术种类繁多,被动再生技术由于对燃油硫含量由较高要求,因此主要在国外采用;国内主要应采用主动再生技术,同时使用燃油添加剂进行辅助再生。  相似文献   

11.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汽车尾气净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及在汽车尾气净化中的应用和发展现状,阐述了低温等离子体产生的方法,讨论了其在汽车尾气净化过程中的机理,并提出了目前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的一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柴油机排放碳颗粒催化燃烧中运用的贵金属催化剂、过渡金属催化剂、(类)钙钛矿催化剂以及催化技术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协同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上述催化剂和催化技术的作用机理,并探讨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以柴油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净化柴油机排气微粒的新技术。介绍了柴油机排气微粒的特性、净化技术及电除尘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工作特性。说明了多孔泡沫金属的特性,并设计了净化柴油机排气微粒的以多孔泡沫金属为集尘极的电除尘器结构及原理,分析了该净化装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邹建国  钟秦 《环境工程》2005,23(3):35-37
利用天然凹凸棒石粘土制备成的吸收液,用于柴油机废气的净化过程。柴油机废气在喷射反应器中经凹凸棒石粘土溶液吸收脱除其中的碳烟颗粒物及其它污染物质而净化。实验表明该吸收液具有胶体特性,对碳烟颗粒物有较强的亲合力。在实验条件下,废气中的碳烟脱除率可达71 .3% ,NOX 的脱除率为80 . 4 % ,HC和SO2 等有害气体的脱除率均高于90 % ,气体出口温度从2 0 0~2 5 0℃下降到约5 5℃,气相阻力为3 5kPa。  相似文献   

15.
柴油发动机的排气后处理技术是柴油发动机技术发展的核心。SCR处理系统是当前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之一,它能有效地去除柴油机排气中的NOx。将SCR处理系统与共轨柴油发动机结合并合理匹配,可满足更高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3847—2005)修订中的重大问题阐述中国在用柴油车排气烟度控制方面的新要求。主要包括:国10以来在用重型柴油车自由加速法的排气烟度限值、国2和国3柴油发动机的排气烟度水平、排放符合GB18352的压燃式轻型在用车的排气烟度限值、制造厂新生产汽车的烟度检验标准、在用柴油车加载减速工况检测法简介、制定加载减速工况法烟度限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供地方参考的排放限值等。  相似文献   

17.
The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NOx and particulate matter(PM) from diesel exhaust is investigated over a mixed metal oxide catalyst of La0.9 K0.1 CoO3 loaded on γ-Al2O3 spherules with the assistant of plasma. It was found that NOx was reduced by PM in oxygen rich atmosphere, the CO2 and N2 were produced in the same temperature window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N2 formed by plasma decomposition. As a result, the temperature for the PM combustion decreases and the reduction efficiency of NOx to N2 increases during the plasma process,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can be improved by plasma. The NOx is decomposed by plasma at both low temperat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Therefore, the whole efficiency of NOx conversion is enhanced.  相似文献   

18.
采用遥感尾气测试系统实测了柴油车在实际道路工况下的CO、HC和NO排放特征,修正了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并与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实测结果进行了验证,获得了实测车辆的CO、HC和NO排放因子.测试结果显示,在各种遥感监测的工况下柴油车尾气中均含有较高浓度的氧气,未考虑氧气影响的燃烧方程反演获得的各污染物体积浓度计算值与PEMS实测值的偏差较大,且氧气浓度越大,偏差越大.经过氧气修正的燃烧方程反演计算的尾气浓度与PEMS实测值吻合度大幅提升,适用于实际工况下遥感检测车辆尾气的反演计算.修正算法得到CO、HC和NO的排放因子离散性较小,精确度较高,可以为量化柴油车尾气排放贡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柴油机排气微粒冷却演变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双喜  宁智  付娟  姜大海 《环境科学》2007,28(6):1193-1197
对柴油机排气微粒在冷却条件下的演变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排气的冷却作用对微粒的质量浓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引起微粒质量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排气中气态碳氢的冷凝,从而增加了微粒的质量浓度.排气的冷却促使柴油机微粒增大,分布在0.01~1.0 μm粒径范围内的微粒数量有所减少,特别是小于0.1 μm以下的小微粒,微粒数量下降的幅度相对较大,并且冷却温度越低,变化越明显.排气冷却后,0.1-1.0 μm粒径范围内的微粒体积浓度呈减少的趋势.此外,流速对排气冷却条件下的微粒演变特性亦有一定的影响,随排气流速的降低,0.01~1.0 μm粒径范围内的微粒数量浓度和体积浓度减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柴油机排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阐述了NOx与PM的生成机理,重点从燃油技术、机内净化技术、后处理技术三个方面对现代车用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