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采用古地磁法和放射性法分别测定的太平洋结核区的沉积速率和铁锰结核的生长速度。提出陆源搬运物、风力破坏、火山活动、海洋深度、气候、海底地貌、水力条件和生物含量是影响沉积速率的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海底沉积物形成的区域性和局部性的分带特征。沉积速率低是结核形成的有利条件,结核的物质成分与其形成速度有关,结核“富矿”生长速度最慢则高度富集Co、Ni、Cu等元素。沉积速率和铁锰结核的生长速度的明显差别为定量评价最近0.4Ma的沉积过程和二者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依据,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海底不同构造位置的沉积环境和铁锰结核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2.
日本海海底山脉和高地上的铁锰形成物主要是铁锰结核和结壳。采用一系列分析方法研究了它们的化学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和30多个稀有和分散元素。据地球化学对比判断,在这些铁锰形成物的形成过程中有水成、热液和生物成因物质的参与。除了稀土元素的成分之外,Ba和Li的含量以及Mo/Pb和Sb/As比值均可用作铁锰结核和结壳的成因指示剂。  相似文献   

3.
以太平洋铁锰结核样品为例,研究了微波辐射对样品各种操作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微波辐射的作用下可形成原子团,特别是可引起聚合物分子键的断裂,并使脱水过程和贵金属(特别是Rh、Pd、Pt)配合物内部配位界的取代反应加快。提出了在样品干燥,分解和富集等阶段使用微波辐射处理铁锰结核样品的流程。  相似文献   

4.
<正> 对采自赤道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的62个锰结核和17个伴生沉积物样品,用仪器中子活化法分析了大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西南太平洋锰结核中Sc、Co、As、Hf、Th和REE等元素  相似文献   

5.
<正> 一、引言一般来说,构成锰结核的主要铁锰矿物有10(?)水锰矿,衍射2线型δ-MnO_2(以下简称δ-MnO_2),衍射4线型δ-MnO_2(或7(?)水锰矿)和针铁矿。这些矿物一般都共生于同一个结核中,由于产地和赋存形式各异,其组成和量比各不相同。文中主要叙述10(?)水锰矿和2线型δ-MnO_2,并将涉及到7(?)水锰矿。本研究用反射显微镜观察了结核的微细  相似文献   

6.
<正> 关于深海铁锰结核中金含量的资料,在许多文章中已有过介绍,但有关大洋不同地区铁锰结核中金的分布以及金与其他元素的关系等问题尚未得到深入的研究。本文根据作者所获得的最新成果和早先发表的资料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 关于深海锰结核的形成机理已有多种看法。多数主张海水中锰和铁的无机沉淀说和火山热液沉积说。此外,还有锰在沉积物和水的接触带中的成岩富集说及生物成因说。但是,这些机理都不能解释实验观测资料的一些重要特性,故又提出了多成因说。 人们对锰结核的分布和形成已作了广泛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氧化还原平衡等技术,研究了我国几种土壤铁锰结核对Cr(Ⅲ)的氧化特性,结果表明:供试土壤铁锰结核中的锰为+3、+4价态,黄棕壤(N2-1)、黄褐土(N4-1)、砂姜黑土(5-1)铁锰结核中氧化锰矿物对Cr(Ⅲ)的最大氧化量分别为627.1、723.6、478.6mmol/kg(MnO2),其中水钠锰矿/锂硬锰矿组合对Cr(Ⅲ)的氧化量化钙锰矿/锂硬锰矿组合的大;对Cr(Ⅲ)的是分率随Pb吸附量的增加而降低至稳定,随Cd、离子吸附量增大的变幅较小,土壤铁锰结核中的氧化锰矿物对Cr (Ⅲ)的氧化量与氧化锰矿物类型、锰的价态、吸附态阳离子种类及表面位点亲和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活化铁锰结核的除氟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琼  郭华明 《环境科学》2009,30(8):2263-2270
通过批实验研究接触反应时间、温度、共存阴离子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触反应时间为48 h时,吸附都将近平衡.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氟离子的吸附.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式都可以较好地描述氟离子的吸附特性.热力学分析发现活化铁锰结核对氟的吸附为自发的吸热反应.当其他阴离子存在时,会对吸附造成不利影响.柱实验结果表明,活化铁锰结核动态除氟效果很好,性能稳定,机械强度高,易洗脱再生,且洗脱再生后饱和吸附量明显增大.出水中铁、锰含量不超过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用Thomas模型分析,得到的平均饱和吸附量可达1.340 mg/g.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经FeCl3活化的铁锰结核表面附着大量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这些铁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对水中氟离子的去除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氧化还原平衡等技术,研究了我国几种土壤铁锰结核对Cr(Ⅲ)的氧化特性.结果表明:供试土壤铁锰结核中的锰为+3、+4价态.黄棕壤(N2-1)、黄褐土(N4-1)、砂姜黑土(N5-¨铁锰结核中氧化锰矿物对Cr(Ⅲ)的最大氧化量分别为627 l、723 6、478.6mmol/kg(Mn02),其中水钠锰矿/锂硬锰矿组合对Cr(Ⅲ)的氧化量比钙锰矿/锂硬锰矿组合的大;对Cr(Ⅲ)的氧化百分率随Pb吸附量的增加而降低至稳定,随Cd、P离子吸附量增大的变幅较小土壤铁锰结核中的氧化锰矿物对Cr(Ⅲ)的氧化量与氧化锰矿物类型、锰的价态、吸附态阳离子种类及表面位点亲和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1987年在西南太平洋瓦卢法(Valu Fa)弧后海岭采集的抓样包括:含硫化物玄武安山岩和安山质捕虏体,块状硫化物-重晶石-二氧化硅矿化,自然硫以及大量Fe-Mn结壳。这个组合和在1984年采集的一套样品是劳海盆南部有热液活动的第一批直接证据。 闪锌矿、黄铁矿、白铁矿,重晶石和无定形二氧化硅是块状样品中的主要矿物。还鉴定出少量的黄铜矿、方铅矿,砷黝铜矿和铜蓝。该组合是在海底由烟囱型热液流体(<300℃,还原硫浓度很高)形成的。总化学组成表明,其As,Pb和Ba含量高,类似于其它弧后热液组合和某些洋中脊型矿床的化学组成。Au富集到1.5~9.7ppm,是富硫的低温热液流体的成矿作用后来发生活化和再富集的典型特征。 玄武安山岩中的硫化物矿化由浸染状黄铁矿和白铁矿组成。缺少磁黄铁矿表明,硫化物是在高硫逸度和高氧逸度,温度可能低至150℃的条件下沉淀的。矿化流体被认为是高孔隙度火山柱中高温溶液与海水在地下混合的产物。这种作用可能已经在海底下面形成了大量的硫化物沉淀。 在瓦卢法海岭,以Fe或Mn为主的热液结壳的大量沉淀是在相当低的温度(≤20℃)下形成的。它们可能是浅层位流体循环,晚期活动的产物,或者可能是混合后溶液中保留有Mn和Fe的热液流体形成的。 左次火山层位的一个矿化捕虏体中,发现了一些高?  相似文献   

12.
<正> 大部分自生长石产于古老岩石中,而以钠长石为最多,然而,在丹麦卡特加特海峡的近代海底环境中却会形成钾长石,并呈包体产于近代碳酸盐胶结的沉积物中的大块石膏体中。石膏结核和碳酸盐胶结物产于含粘土矿物的石英砂和粉砂沉积的最上部3米中。  相似文献   

13.
大洋富钴结壳的年代学研究方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钴结壳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潜在经济价值的海底矿产资源,又被视为良好的古海洋学记录,因此倍受关注。富钴结壳的年代学研究是目前结壳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之一,Be同位素、U系放射性同位素、基岩年龄推算、生物地层学、经验公式计算、Sr同位素地层学、Os同位素地层学、磁性地层学等多种定年方法已经被广泛使用。虽然目前结壳定年的方法种类繁多,且各有优势,但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以较高的精确度和可靠性以及简捷性给出富钴结壳的真实生长年龄,现阶段还需要采取多种方法综合研究给出较为精确的年龄。寻求新的、更为有效的定年方法很具必要性,因此较系统地总结近些年来富钴结壳年代学的研究进展和存在不足,对于指导以后的研究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调查资料和实验测定结果 ,认为中石油辽阳分公司一水源出现的黑褐色物是微生物粘泥。产生的原因和机理是 :一水源受到锰、铁污染 ,在锰、铁氯化菌作用下发生生化氧化反应 ,形成铁、锰的高价化合物 ,并与氧化菌及其代谢产物一起形成黑褐色物质。  相似文献   

15.
太平洋的铁锰堆积很早就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他们已经查明了铁锰堆积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产出条件,确定了盆地各个地段的含矿性,研究了结核的化学成分及其周围淤泥成分之间的关系和不同类型远洋沉积物的相分布。但是,关于太平洋中铁锰金属堆积*与沉积作用一般格式间的空间关系以及与火山作用显示区(特别是水下火山作用)间的空间关系这个问题却还没有进行研究。显然,不分析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要解  相似文献   

16.
<正> 形成铁锰结核的胶体-化学性质以及控制这些过程的规律已很清楚,并且已被实验研究和热动力学计算所证实。例如,在较强的氧化环境中,形成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和氧化程度较高的锰的氢氧化物是众所周知的。降低介质中氧化-还原电位和pH值,就会导致氧化程度较低的锰化合物形成。在水分质条件中,形成混合价化合物可能与锰元素氧化程度的变化有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引起天然气水化合物形成的各种自然过程进行的研究和对天然气水合物在地下深部存在的可能性所作的评价以及根据引用的观测资料,划分出引起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低温、海侵、成岩、迁移流、断层、地层削蚀、热液、沉积和海底火山等作用的地质模式,并对这些模式的特征进行了描述。业已证明,最主要的天然气富集模式都是在海底条件下实现的。在大陆和极地陆棚的厚层冰冻岩是也可形成水合物的弱富集。  相似文献   

18.
根据调查资料和实验测定结果,阐述辽阳石油化结公司-水源出现的黑褐色物质是微生物粘泥所致的机理,即水源受到锰,铁污染,在锰,铁氧化菌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铁,锰的高价化合物,并与氧化菌及其代谢产物一起形成黑褐色物质。  相似文献   

19.
环氧云铁与聚氨酯涂层间剥离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剖析沿海某大型工程钢结构环氧云铁与聚氨酯涂层间剥离的原因。方法采用质谱分析仪剖析该聚氨酯涂料的成分,采用离子色谱仪及电导率仪检测所形成聚氨酯氟碳涂膜表面的铵基盐分,环境扫描电镜对剥离涂膜表面观察。结果聚氨酯涂料中含有高沸点溶剂三甲苯、四甲苯,在聚氨酯氟碳复合涂膜与环氧云铁界面之间存在铵基盐物质,通过电镜微观观察发现涂膜固化不完全和微孔存在。结论聚氨酯氟碳涂膜发生可剥离的原因有以下方面,由于聚氨酯涂料中含有高沸点溶剂,挥发时在涂膜中形成微孔;环氧云铁由于低温下环氧固化反应滞缓,与环境中的CO2,H2O反应,生成了氨基甲酸铵盐;氨基甲酸盐在海洋环境下形成水溶物,富集于环氧云铁涂膜和聚氨酯涂膜相粘结的界面处,降低了附着力,从而产生聚氨酯氟碳涂膜严重可剥离现象。  相似文献   

20.
论河口海底淡水资源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沿海河口区域地质构造和层序地层学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潜在的新的淡水资源---海底淡水资源,并研究了沿海河口区域海底淡水的形成、赋存、运移等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