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煤炭生产环境由于其结构和环节的复杂性,使得安全保障问题在煤炭生产过程中成为一个大的困扰,一直以来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在很大程度上威胁了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对环境安全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生产流程的连续性和高效性。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煤炭安全生产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有关于煤矿瓦斯灾害防治的新技术以及矿井通风等,为井下作业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提高了矿井作业的安全性能,对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1]。本文主要论述煤炭生产环节中的瓦斯排放与通风技术的现状,旨在更好地为高产、高效,安全的集约化煤炭生产提供技术安全保障,使煤矿生产环节更加科学和环保。  相似文献   

2.
我国煤炭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占一次能源构成70%左右的局面,在今后20至30年内不会根本改变。目前,我国约75%的工业燃料和动力,85%的化工原料和绝大多数的民用燃料依靠煤炭。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较快速的增长,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迅速增加,煤炭生产量、消费量增长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对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解决好煤炭生产、利用与环境的关系,已经成为社会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相似文献   

3.
对煤炭开采、运输和使用各个环节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外部成本进行核算的基础上,运用GREAT-E模型对煤炭环境成本内部化政策给GDP、居民收入、产业结构和贸易竞争力等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煤炭开采、运输和使用各环节分别进行的环境成本内部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较为有限,GDP的下降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即使是全生命周期的煤炭环境成本完全内部化也只导致GDP出现0.15%左右的轻微下降.煤炭环境成本内部化将促进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从高耗能行业向低耗能特别是技术密集型和现代服务业部门转移,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在煤炭生产、运输和消费环节通过征收环境相关税费能够更直接地刺激生产部门的环境行为调整,降低煤炭的生产和消费量,进而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相似文献   

4.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煤炭开发将压缩东部、限制中部和东北、优化西部,煤炭生产开发布局西移。本文阐述了煤炭开采和利用对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的影响,并从煤炭无害化开采、煤炭装备、绿色开采、清洁高效利用、散煤治理等六方面提出了建议,最大限度减轻煤炭生产开发布局西移对我国西部地区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煤炭环境外部成本核算框架,采用环境价值评估方法,对煤炭生产、运输及利用环节环境成本实物量及价值量进行核算,最后得到煤炭的环境外部成本,以2010年为核算基准年,得到煤炭在生产、运输和使用环节中产生的环境外部成本分别为2185.95亿元、631.18亿元及2655.37亿元,吨煤成本为67.78,44.68,85.04,总环境外部成本为5472.50亿元,吨煤成本为197.40元.  相似文献   

6.
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都占世界第一,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76%,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我国煤矿众多,特别是近三分之二的县有小煤矿。煤炭开发对矿区乃至整个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必须重视煤炭开发对整个环境的影响。我国煤炭80%用于燃烧且消费结构呈多元化的格局,煤炭热效率低,污染严重,因此,必须针对多元化的终端用户发展适用的洁净煤技术。发展我国特点的洁净煤技术要体现环境与发展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提高效率与控制污染要贯穿在煤炭开发与利用的全过程;要针对多个终端用户开发适用的技术;要把发展洁净煤技术与节能和改变煤炭单一产品结构结合起来。洁净煤技术可包括四个领域:煤炭加工;煤炭转化;燃烧及后处理;煤炭开发利用中二次污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在煤炭生产过程中,采煤、掘进、洗选加工要产生大量的煤矸石,用煤发电供热会产生炉渣和烟尘。这些东西,弃之为害,污染环境;用之有利,可为宝贵资源。近年来,我们在综合利用“三废”资源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既保护了环境,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声音     
正发达国家并没有真正解决环境问题,而是通过资本的转移把环境问题带走了,中国很难复制资本输出带走环境问题。我认为没有社会行动是不可能解决环境问题的。——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煤炭利用不合理,肯定带来污染。作为一次性能源,煤炭在我们国家占70%,这个比例肯定要下降。但是,如果一治理雾霾,就要去煤炭化,把雾霾主要归结为煤炭,我觉得有点不  相似文献   

9.
攀枝花矿务局是以煤炭生产和洗选加工为主体,兼有机修、建材、焦化等行业的综合性煤炭企业。近年来,矿区广大职工在努力发展煤炭生产,为攀枝花工业区提供优质煤炭产品的同时,大力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普及环保科学知识,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有力地推动了矿区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在环境管理、治理污染、环境科研监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多次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和奖励。使我的局环保工作朝着具有煤炭行业特色的方向迈进,出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步增长的好形势,全局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我们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0.
燃煤锅炉是火电厂生产经营中重要设备,通过煤炭的燃烧来获得能量,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会生成大量SO2与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巨大。为降低SO2与NOx的排放量,必须要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对脱硫脱硝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 ,人们往往只注重煤炭的生产 ,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本文列举了一些治理的经验和煤矸石综合利用的方法 ,使煤矿生产过程更加合理化而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一、煤炭生产的特点及其在生产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煤炭的生成是数亿年前的植物在地压及地温等有利条件的作用下,逐渐脱氧、脱氢、增碳而形成各类不同牌号的煤炭,它的演化过程大致可以用下面的实验式表示:  相似文献   

13.
煤炭工业主要污染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占全国能源构成的70%以上。为了保证四化建设对能源的需求,到本世纪末我国原煤产量将达到12亿 t。当前,由煤炭的生产和使用所带来的污染已成为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一方面煤炭利用技术落后,煤炭在使用过程中对  相似文献   

14.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重煤炭的生产,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本文列举了一些治理的经验和煤矸石综合利用的方法,使煤矿生产过程更加合理化而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五彩湾露天煤炭开采中环境成本内部化驱动因素分析,为类似地区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提供理论参考。本文运用德尔菲法和熵权法相结合,对该矿区露天煤矿企业资源开采环境成本内部化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对各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矿区企业煤炭开采技术水平,对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驱动因素最强,其余依次是煤炭市场行情、矿区环境管理能力、矿区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等。研究结论:首先要严格审查进入准东开采矿业企业的技术能力,严格矿产开发技术标准,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关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制度等措施,并严格监督执行。其次要扩大煤炭市场范围,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第三,着力加强环境管理部门的能力建设,解决各驱动因素之间失衡问题,提高各因素的整体性驱动强度,最终实现矿区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6.
煤矿区环境保护与清洁开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开采在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矿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如煤炭开采引起地表塌陷,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噪声污染和破坏人类生活环境等。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必须采用清洁开采技术,才能保持能源生产、消费和生态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能源构成中占72%.为了满足四化建设对能源的需要,本世纪末原煤产量将达到12亿吨以上.同时,为了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热能利用率,煤炭加工还要有一个大的发展.煤炭工业的发展和煤炭消费量的大幅度增长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煤炭使用(主要是燃烧)中的环境问题和煤炭生产(包括开发、加工、贮运和转换)中的环境问题.由于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加剧,特别是近年来酸雨的出现,人  相似文献   

18.
岩溶山区的煤炭开采必将时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破环.为确保煤炭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岩溶山区资源环境与生态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及收取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建议,可望通过实践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1990年我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耗量的76.2%,煤炭的不合理利用,是大气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矿区的大气污染主要是因煤炭的开采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生产居民生活中燃煤所造成的。多年来,对矿区环境问题多注重在矿井水排放、选煤水排放、矸石  相似文献   

20.
煤炭为我国主要能源,预计在相当长时期内都将要占一次能源的70%以上。将煤炭直接作为一次能源利用而言,其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对大气的污染。燃烧时产生的灰渣,由烟囱排放的烟气、飞扬的煤尘等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