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扩大厦门高集海堤过水断面不容延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厦门半个世纪以来,通过围海筑堤、填海造地等海岸工程,极大地改变了厦门海域环境结构,海域面积、纳潮量和水动力大幅减少,港湾出现淤积,湾口岸线侵蚀。为此,必须尽快扩大高集海堤的过水断面,恢复西海域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世界环境》2023,(4):76-77
<正>海湾是海洋经济发展和人类开发活动的聚集地,承载着社会公众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美好期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提出“建成一批具有全国示范价值的美丽海湾”,通过海湾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增强公众临海亲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22年5月,  相似文献   

3.
青岛市的主要环境问题可分为3大类型10个亚类,主要包括区域环境工程地质,水质污染,水土流失、海湾与港口淤积,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的海水入侵,不合理排污,倾倒垃圾和不合理城市规划造成的环境问题等。本文简要地探讨这些问题的基本特征与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4.
海湾资源开发的累积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了地形地貌环境、水动力环境、水质和沉积质量环境、生物生态环境、景观环境等方面的累积效应以及对灾害的潜在诱发效应共六大类作为海湾资源开发累积生态效应的指示因子;然后以厦门海湾为例对各指示因子的累积效应深入分析;最后应用灰色评估模型对海湾常见资源开发类型的累积生态影响效应进行赋值评估。结果表明,六大类指示因子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累积效应与海湾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呈正相关关系;海湾资源开发利用的累积生态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海湾资源与环境体系的结构,生物多样性降低,景观破碎,影响了自然海湾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生态服务功能,最终将影响沿海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议开发利用强度较大的海湾,借鉴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理念,布局合理的生态源、生态嵌块、生态廊道,防止资源开发利用不断加大而导致海域生态沙漠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大丰县地处苏北沿海,成陆年代较晚,历史上曾以盐业为主,废盐兴垦只有60余年的历史。在成陆淤积过程中形成的含盐土壤,经过长期自然脱盐和人工改良,现已形成了种植绿肥、棉花,实行高杆作物与矮杆作物相结合,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相结合的棉田生态,基本趋于良性循环。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大丰县扭转了以棉为主的单一经营思想,并明显地形成了2个经济开发中心,即海堤外的养殖业中  相似文献   

6.
日月岛工程的建设,使日月湾海湾的侵蚀和淤积在短期内发生了快速的变化,西南侧海岸的侵蚀威胁了陆侧青皮林自然保护区的生长。对日月湾海岸进行监测管理变得刻不容缓。结合多时相遥感影像和四期实测岸滩数据,探讨日月岛工程的建设对日月湾海岸的冲淤影响。日岛岛影区岸滩淤涨,2016年已形成连岛沙坝,总淤积宽度约370 m,长度约1500 m;日岛东北侧受日岛建成后波浪折射与绕射等的影响发生侵蚀现象,最大侵蚀宽度约20m,长度约380 m。日岛西南侧出现严重的侵蚀后退现象,侵蚀宽度约40 m,长度约2000 m。月岛工程的建设改善了西南侧的侵蚀现象,然而仍有约800 m的岸线处于侵蚀状态。综合考虑自然因素与技术条件,丁坝、人工补沙与厚藤生态养护结合的海岸修复方式是适用于日月湾海岸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滇池三角洲的地理环境和泥沙冲淤趋势。在众多的三角洲中,以北部和南部泥沙淤积较为严重,对滇池的淤浅老化影响深远。据12个 ̄(14)C样品测试资料表明,在15.9-75.6cm/1000a之间,北部的沉积速率明显地大于南部的沉积速率。从滇池地域地壳的垂向变动幅度分析,整个滇池至今仍处于沉积速率(1.34mm/a)大于沉降速率(0-1mm/a)的状态之下,其泥沙淤积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洞庭湖湿地植被演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在构造沉降,泥沙淤积和人类活动三大因素共同作用下,洞庭湖湿地的演替规律,分析了洞庭湖湿地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轨迹与洲滩湿地成因的关系.得出结论:洞庭湖洲滩湿地有5种成因,即河相沉积、湖相沉积与河湖相沉积;洞庭湖湿地植物群落的演替表现为三种演替轨迹.  相似文献   

9.
选取港口工程、船舶、电力、石化工业和其他产业类型为典型产业用海,对中国东部沿海省份产业用海的海域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并确定其控制值.结果表明除港口工程外,其他临海产业的用海效率南北和省区差异不明显.港口工程、船舶工业和石化工业的控制值应大于0.65,电力工业不得小于0.55.建设并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体系,健全和规范海域使用权市场流转机制等,有利于提高临海产业部门的海域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嘉兴市排海工程等截面扩散器淤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质、结构等原因,嘉兴市污水处理工程排放口拟采用等截面扩散器。结合该工程,运用模型相似、泥沙运动等理论,对排圹口等截面扩散器内泥沙淤积问题进行了浑水模型试验。在一定的排放量下,泥沙冲平衡时,扩散器内会形成高度沿程递增的泥沙淤积。对本工程,排放量小于30万t/d时,泥沙淤积对上升管出流有影响:排放量为45万t/d时,泥沙淤积对上升管出流无显影响。建议对工程提出减少淤积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对黑石礁湾水交换能力进行了数值研究。根据理论分析,潮流速度场的剪变和潮流迟角的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导致水质点在周期性潮流场中产生净漂移,从而引起相邻水体之间发生交换。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黑石礁湾的水体具有较强的交换能力,有利于湾内水体的更新。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1979年8月对渤海湾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有害重金属铜、铅、镉分布规律的初步调查和研究,讨论了北塘口和大沽口附近区域以及渤海湾其它区域间隙水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其受渤海环流运动的影响,计算了间隙水中重金属含量随氯度变化的回归方程式,用以判别间隙水污染状况.同时根据Eh—PH平衡图,分析了间隙水和上层水与铜、铅、镉稳定固相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太湖水体多环芳烃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太湖梅梁湾、贡湖湾和胥口湾水体多环芳烃(PAHs)含量水平为基础,通过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计算三湖湾水体PAHs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危害比例,以此表征PAHs对太湖三湖湾水体的生态风险,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讨论.结果表明:PAHs对太湖三湖湾水体的生态风险大小依次是:Flua(1.1641%),Phe(0.2206%),Pyr(0.1633%),BaP(0.0175%),Ant(0.0021%),Flu(0.0005%), Ace(0.0000%),∑7PAH的联合生态风险(3.0954%)大于单体PAHs的生态风险. Ant, BaP和∑7PAH对梅梁湾(0.0209%,0.1237%和4.1018%)的生态风险显著高于贡湖湾(0.0023%,0.0085%,3.0414%)和胥口湾(0.0002%,0.0015%,2.3899%)(P0.05);Flu和Phe对胥口湾(0.0004%,0.1553%)的生态风险显著低于梅梁湾(0.0011%,0.2999%)和贡湖湾(0.0009%,0.2681%)(P0.05);Pyr和Flua对梅梁湾(0.3268%,1.7156%),贡湖湾(0.1697%,1.2386%)和胥口湾(0.1044%,0.8339%)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空间分布表明:梅梁湾西北部PAHs的生态风险最大,贡湖湾北部次之,胥口湾最小.  相似文献   

14.
从胶州湾、套子湾及四十里湾海域和邻近河流采集了4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气相色谱的分析方法对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HCHs、HCB和DDTs)进行了测定,目的是探讨其在该研究区域的分布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胶州湾HCHs、HCB与DDTs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33、0.31和10.33 ng·g-1;套子湾及四十里湾的平均值分别为0.26、0.10和4.56 ng·g-1.相对于国内其他海域,胶州湾沉积物中OCPs偏高,特别是DDTs的含量;而套子湾及四十里湾沉积物中OCPs含量水平较低.对OCPs的分布特征及其来源进行分析得出,研究区域HCHs主要是历史残留,但是个别站位高含量的γ-HCH则表明了存在林丹的点污染源;而DDTs主要来源于工业DDTs,但是在胶州湾青岛港附近的站位o,p’-DDT/p,p’-DDT较高,暗示该区域受到三氯杀螨醇类型DDTs的污染.胶州湾高含量的DDTs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锦州湾海域水体中重金属锌、铅、镉各化学形态的含量及其各形态分布特征,其特征变化动态表明,该海域中重金属以可溶态为主要存在形式,其中以水合氧化物为重要清除载体.重金属除周边岩石风化物质的自然背景值外,主要来源于沿岸工厂排废.水体中重金属是在潮流水动力作用下,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产生迁移和转化.三种元素形态转化强度 Zn>Pb>Cd,它们污染程度为Cd>Zn>Pb.通过多元回归计算求得重金属与环境因素 pH 值(X_(PH))、Eh 值(X_(Eb))、氯度(X_(cl))、溶解氧(X_(DO))、化学耗氧量(X(COD))的多元一次方程.  相似文献   

16.
基于浙江4个典型海湾潮间带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Cu、Zn、Pb、Cr、Cd、Hg、As和多氯联苯(PCB)的调查结果,探究其污染特征、潜在生态风险和来源.结果表明,海湾潮间带表层沉积物Cd、Hg、As、PCB含量均符合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Ⅰ类标准;42%、9%、3%、12%站位的Cu、Zn、Pb、Cr符合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II类标准,1%站位的Cu和Zn符合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III类标准.区域污染程度(PLIzone)依次为乐清湾 > 三门湾 > 象山港 > 杭州湾,乐清湾潮间带沉积环境为中等污染,杭州湾、象山港和三门湾潮间带沉积环境无污染.区域生态风险(RI)依次为乐清湾 > 杭州湾 > 三门湾 > 象山港,乐清湾和杭州湾潮间带沉积物为中潜在生态风险,三门湾和象山港潮间带沉积物为低潜在生态风险.Cd是首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Cd对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乐清湾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的贡献分别为63%、54%、58%和55%.生活污水、工农业和交通污染是浙江典型海湾潮间带重金属和PCB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福建东山岛西埔湾港养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东山岛西埔湾港养生物资源及其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资源种类逐年减少,年渔获量急剧下降,渔获个体趋于小型化,资源已明显衰退。作者认为过度捕捞是导致西埔湾总渔获量下降的最主要因素。为了保护资源和提高渔获量,必须控制捕捞力量,改善港养环境条件,并采取季节性开闸纳苗和放流增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洋山工程群对附近海洋和渔场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洋山工程群对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目前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鱼卵仔鱼、渔业资源数量等基本恢复到工程前的水平。洋山工程建设将会使工程附近小范围海域的潮流发生改变,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但总体上对杭州湾潮流场影响不大。施工影响主要表现在管线铺设沿线,航道疏浚沿线,海底炸礁水域,大桥桩基沿线海域等,并使这些的底栖动物群落遭到破坏。建议启动人工鱼礁这样的生态恢复措施,首先恢复当地的渔业资源的饵料和底栖动物种群。还必须加强渔场管理。建议现有洋山渔场,除了秋季和冬季以外,一律禁止设立张网捕捞,并且从洋山工程对渔业的补偿费中拿出部分补偿渔民损失。建议发展上海特有的海洋旅游业,重点开发游玩、观光、游泳、垂钓等方面的综合功能的旅游场所,建立具有洋山特色的上海海洋公园。  相似文献   

19.
胶州湾海域水质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9年胶州湾监测数据的分析,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胶州湾海域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10月份胶州湾海域,一类和二类水质面积占胶州湾总水域面积的60.0%,劣四类水质面积占10.0%,胶州湾现状水质定性结论为一般。各点位各有机监测项目均为未检出,说明胶州湾内尚未产生有机污染。胶州湾内石油类的浓度范围为1.8 23 ug/L,各测点均达到国家海水水质一类标准的要求。胶州湾内重金属未出现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20.
NH3-N在大连湾的水环境行为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三维水质模型对大连湾中的主要污染物NH3-N的行为进行了模拟,对NH3-N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选择主要的模型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由空间分布的模拟结果可知,在大连湾,NH3-N浓度主要集中在排污口附近区域,灵敏度分析显示,在排污口区水体的扩散能力对NH3-N浓度的影响较大。由季节变化模拟结果可知,在湾顶部的排污口区NH3-N浓度显示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在湾中部和朝海边界的湾口区NH3-N浓度较低,变化平缓。模拟结果可以为大连湾的污染控制、水质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