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中国再生资源》2001,(6):17-17
为加强廉政建设、提高办公效率、使废物进口审批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环保总局就加强废物进口审批工作监督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审批原则1.禁止进口危险废物及有关法律法规禁止进口的废物;限制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废物;2.对工艺落后,无污染防治设施和能力的企业以及国家明令关停的企业,不得批准进口废物;3.实行总量核准,一次性审批原则。对正常经营的企业,在核定企业年加工利用能力的基础上,每年一次性给予审批;对一次申请进口数量大的,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要求,予以一次性审批,分批发证。二、审…  相似文献   

2.
我国进口废物用作原料加工利用已有十几年历史,进口废物数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趋势,对于增加再生资源供给、缓解原材料供给不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资源利用和污染防治的角度回顾了我国废物进口活动的发展历程,初步探讨了废物进口环境管理所发挥的协同节能减排效能.研究表明,我国进口废物管理的出发点逐渐从单纯的污染防治向兼顾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管理模式转变;进口废物作为国内主要原材料缺口的支撑力,具有一定的资源、经济合理性,其资源替代效益显著,协同节能减排的环境效益突出,并对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发挥了促进作用,是维护国家环境权益的重要领域,对平衡对外贸易关系具有积极贡献.但同时我们应高度关注到其也面临着的环境风险,因此不能忽视进出口废物的有序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4.
废物原料主要是指经初加工再生、边角料、残次品等可以作为再生利用原料的废物。加强进口废物原料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进口废物原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就如何加强进口废物原料管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加强废物进口环境管理防范环境风险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分析了现行废物进口环境管理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针对当前废物进口管理面临的矛盾和压力,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废物进口环境管理体系,合理发挥进口废物资源价值和有效控制环境风险的对策建议.具体建议包括,第一,消除认识误区,处理好废物和资源的辩证关系;第二,统筹国内再生资源和进口废物环境管理;第三,加强国际合作和国内协作,预防和控制境外有害废物污染转入;第四,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完善管理制度;第五,加强基础研究丰富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6.
环保部、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近日联合发布《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办法》的实施将促进废物进口和利用企业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水平,规范我国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工作,防止境外废物非法进境,维护我国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7.
我国废物进口环境管理应实现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口废物的环境管理是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废物进口环境管理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和管理特征,可分为3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我国进口废物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非常突出,非法进口垃圾的事件时有发生,大量危险废弃物通过夹带或走私等途径进入到国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社会各个层面的广泛关注。针对我国进口废物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对国内废物进口和加工产业开展了多次调研,辨析我国当前进口废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政策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9.
实行废物削减审计推进生产废物减量化管理上海锻压机床厂潘炳炎废物削减审计是对企业生产全过程中每个环节、每道工序产生的污染和废弃物情况进行定量审查,找出高耗、排污的原因,然后提出对策,”制定预防方案。它以最优化的利用资源和废物排放量最少化效果为目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进口废物可以缓解我国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解决就业以及平衡国际贸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我国资源利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资源储备意义重大。但进口废物在进口、加工利用等环节存在一些问题,管理不善将会对我国的环境造成危害。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进口废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通过加强管理来进一步规范进口废物,提高行业发展水平,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粉末涂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属于我国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进口粉末涂料物料是否属于固体废物仅凭借口岸监管人员的常识和肉眼观察无法确定,需要通过专门的固体废物鉴别确定,但迄今为止没有粉末涂料物料的固体废物鉴别标准、规范或方法,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进口粉末涂料物料的固体废物鉴别方法.在对多例进口粉末涂料物料固体废物鉴别实例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建立了其固体废物鉴别方法:①确定物料的自然属性,包括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主要成分;利用低温电炉和马弗炉得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大概质量分数;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灼烧残渣的主要成分及其质量分数.②确定物料的产生来源,判断出物料是否属于粉末涂料产品,具体指通过肉眼观察物理形态和杂质;测量粉末部分的粒度分布;分析粉末部分的容器中状态、粒径分布、涂膜外观和耐冲击性等HG/T 2006—2006《热固性粉末涂料》中要求的指标.③确定物料的固体废物属性,即根据GB 34330—2017《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中的相关条款,得出物料的固体废物鉴别结论.利用该方法对海关怀疑为固体废物的以粉末涂料产品名义申报进口的两种物料进行了固体废物鉴别,鉴别结果显示,两种物料均产生于粉末涂料产品生产过程,分别为不合格粉或者过期粉和超细粉,均属于我国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显示所建立的固体废物鉴别方法可行,可为进口粉末涂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物料的固体废物鉴别和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进口含铅物品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进口“未锻轧铅合金"物品为例,对其固体废物属性进行鉴别研究. 在分析送检物品的基本理化特征、危险特性和产生属性的基础上,对未锻轧铅合金的固体废物属性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未锻轧铅合金不是合金金属,可能属于回收废铅酸电池的简单熔炼产物,虽然金属铅得到一定程度富集,但在该物品中仍含有大量杂质成分,在进一步生产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根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的判别原则,最终判定未锻轧铅合金属于固体废物,为海关部门的监管和执法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作为广受关注的社会源危险废物,废矿物油、废铅酸蓄电池具有显著的环境危害性,但同时也具备显著的可回收利用价值。本文在调研国外发达国家对于废矿物油、废铅酸电池的回收利用状况,以及所建立的相对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和经济性政策的同时,也对目前国内特别是北京地区的废矿物油、废铅酸电池的产生情况、回收利用状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废矿物油、废铅酸电池近年来的产生量呈明显增加趋势,但其回收利用状况较为混乱,不够理想,大多数社会源危险废物无法进入具备合法资质的正规处置单位,无法得到合理妥善的利用及处置,对环境的威胁较大。本文针对此状况,在管理政策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有助于国内对废矿物油、废铅酸电池的回收利用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废旧荧光灯管因含汞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若采取不当方式回收处置对环境存在污染隐患,由于多种原因大部分废旧荧光灯管未得到无害化处置,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政府部门的重视。结合上海市的废旧荧光灯管产生及回收处置现状,针对法规、政策、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提出源头控制、多渠道回收、建立豁免管理制度以及基金补贴机制等措施,为从根本上解决废旧灯管的回收难问题和探索社会源危险废物的管理提供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企业是产品废弃物的源头,产品废弃物管理理应成为企业的基本职能。项目环评、区域规划和战略环评是强制和引导企业做好废弃物管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险废物对人类和环境能产生极大的危害,具有"废物"和"资源"的双重属性。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是从其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处置利用的全过程管理。文章阐述了危险废物的管理现状和特点,结合当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面临的严峻形势,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摸清危险废物底数、提升企业危险废物管理水平、推进危险废物处置项目建设、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加强宣传培训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合理化建议、对策,以更好地促进危险废物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医疗废物的传染性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医疗废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概述了医疗废物处理在各国的立法情况,以及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分类情况,进一步讨论了焚烧和高压釜处理医疗废物方法的优缺点,焚烧会造成二恶英、呋喃和汞排放,造成不利的健康和环境影响,而高压釜处理不能处理所有类型的医疗废物.控制医疗废物的最佳手段是减少产生量,可以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良好的培训以及实施标准化医疗废物分类和收集来实现,并研究改进传染性医疗废物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重庆市2010年-2014年连续5年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医疗废物产生和处置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指出了重庆市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和无害化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针对重庆市环境保护要求和医疗废物环境管理需求,从规范分类收集和处置行为、开展分散收集和贮存试点、统筹规划处置设施和技术、完善处置收费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对策和建议,为重庆市以及其它地区医疗废物全过程环境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