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北京市燃气集团高压管网分公司运行五所检修二班,是全市燃气高压管网最年轻的一线班组,但在检维修水平、班组管理等方面却都是"老手"。"先把帽子都戴上,"刚一到现场,北京市燃气集团高压管网分公司运行五所检修二班(以下简称"检修二班")班长马志凯就提醒大家,"安全是第一位的。"操作学习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2.
<正>"王增智师傅,你们班这个内六扳手太好用了,既节省作业时间,又节省力气,真是方便。""我就是小小的改造一下,回头给每个班组都弄一个。"王增智所说的内六扳手,是由北京燃气集团高压管网分公司工程二所作业五班在生产作业中自行发明的小工具——加长版内六扳手。内六扳手是一种成L形的六角棒状扳手,专用于拧转内六角螺钉,可以大大降低使用者的用力强度。加长版内六扳手是在原内六扳手的基础上,截除上面弯角部分,将长度约  相似文献   

3.
2017年初,北京燃气高压管网分公司运行六所管线管理一班,在老庄子高压B闸消除隐患作业中,需对闸井内主阀进行注脂作业,但发现闸井内存在一定浓度的燃气,而现有的注脂用电源线与电瓶的连接处使用的是电极夹子,  相似文献   

4.
正赖海江,曾经是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燃气集团")高压管网分公司运行三所运行一班(以下简称"运行一班")班长,2016年被正式提拔为运行三所副所长。他担任班长近十年来,牢记安全生产责任,立足班组安全建设,独创安全管理模式,守护燃气一方平安,为首都的燃气安全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带的班组先后获得全国班组青年文明号、全国工人先锋号,并被全国"安康杯"竞赛组委会的领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燃气集团高压管网分公司运行三所运行一班(以下简称“运行一班”)是北京燃气管线安全运行管理的一支专业队伍,是服务保障首都安全稳定供气的一个前沿阵地.运行一班主要负责北京京通路以南、中轴路以东、四环路以内区域及小红门博大路沿线燃气设施的安全运行保障工作. 运行一班班组虽然只有10人,却围绕安全稳定供气的中心任务,坚持“精细、严格、求实、创新”的工作方针,以设备安全管理为基础,以安全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安全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安全文化建设为引领,在长期的燃气安全运行管理实践中,逐步摸索总结出一套“4×3”安全达标管理法,实现班组自成立以来安全“零事故”的目标,并连续多年获得北京燃气集团“十佳安全班组”荣誉称号和中国海员建设工会颁发的全国燃气行业“安全班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6.
<正>"师傅,过滤器底部的粉尘够不着啊?""小伙子你这么瘦,可以爬进去清理啊。"这虽然只是师傅和徒弟之间的玩笑话,但也客观地反映出在过滤器检修过程中最困扰职工们的一个问题。过滤器开盖检修工作是保障下游设备正常运行、安全稳定供气的重要工作之一。北京燃气集团高压管网分公司运行一所管辖的门站和调压站中,大多压力级制较高,天  相似文献   

7.
1990年3月22日,大庆油田建设公司第九分公司一中队,在葡北油气处理厂施工工地临时生活区内回收报废的采暖管。切割管线过程中,因氧气不足,便换了一瓶才从采油七厂氧气厂拉回的氧气,气瓶外表的涂漆部分脱落,减压器拧不上,后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拧上.用新换的这瓶氧气继续切割该管线约10min时,氧气瓶突然爆炸,在氧气瓶附近工作的2人当场炸死,距氧气瓶1.35m处作业的焊工右耳震伤。  相似文献   

8.
正"孙师傅,这根滤芯是不是卡住了,怎么取不出来?"刚来班里的实习生疑惑地问道。在2017年检修季中,北京燃气集团高压管网分公司运行一所在更换过滤器滤芯时发现,由于过滤器长期运行,导致大量污物堆积附着在滤芯内外,使得滤芯根部密封垫与腔体粘连,而筒体表面又非常光滑,取出滤芯十分费力。以往工作中,对于难以取出的滤芯,检修人员会通过轻微摇晃使滤芯松动后取出。但这样操作会激荡起大  相似文献   

9.
正调压器是燃气管网运行中的重要燃气设备,对于下游安全稳定用气起着关键作用。随着北京市燃气用量的不断攀升,调压器运行强度大、负载时间长,加之冬季极寒天气影响,内部的皮膜、压板等配件容易受损。因此,对调压器进行解体检修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北京燃气高压管网分公司运行二所站箱管理二班的职工们在检修姚家园高压B站过程中发现,由于调压器长时间运行,  相似文献   

10.
正4月27日,2021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动员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上,1 197名个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其中就有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压管网分公司运行维护四所(以下简称"高压管网分公司运维四所")所长张健(图1)。作为我国工人阶级最高荣誉奖项的获得者,张健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11.
李兵  黎宗琪  张杰  张昌红 《安全》2019,40(5):15-18
随着页岩气平台井工厂化压裂施工启动,在大排量、高压力、长时间施工条件下,高压管汇失效爆裂大幅增加。为减少高压管汇在压裂过程中失效爆裂风险,运用故障假设、因果分析法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技术工艺、生产管理、工作环境5个方面分析事故的原因,提出了提升采购产品质量、修订完善高压管汇使用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实施专业化管理、应用大数据管理高压管汇、优化现场地面高压管汇流程分配布局设计与联接工艺等高压管汇失效爆裂风险预防控制措施和失效后应急安全防护措施,建立了生命周期全过程、专业化的高压管汇失效爆裂防控与应急防护体系,实现风险可防受控。为页岩气压裂作业的安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第五钻井分公司(简称第五钻井分公司)是一家以钻井作业及钻前工程、工程、泥浆等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专业化公司。多年来,第五钻井分公司始终高度重视外部项目安全管理,积极通过"四个强化",即强化直线责任、强化制度执行、强化监督检查、强化文化培育,补齐管理短板,在外部项目众多且高度分散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3.
正机械制造企业铆焊作业工序和设备维修作业中,氧气瓶、乙炔气瓶使用量大,容易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在受限或狭小复杂的作业场所中,常见的气瓶安全隐患有:氧气瓶和乙炔瓶之间(类似的气瓶如液化罐、丙烷瓶)安全距离不足,未在作业场所设置灭火器;乙炔库缺少"仓库重地,禁止烟火"警示标志。氧气胶管和乙炔胶管不符合标准要求,胶管未区分,减压器未校检、乙炔减压器未安装回火防止器,气瓶本体  相似文献   

14.
孙文丰,北京燃气集团第一分公司运维工程所检测班班长,从事燃气工作6年来,平均每年参与首都燃气管道维检修项目百余起,实现零失误、零差错。2020年获北京市“职工技协杯”职业技能竞赛“燃气管网运行工”大赛冠军,2021年获“首都劳动奖章”,并作为燃气代表先后受邀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相似文献   

15.
正主持人,你好:请问在氧—可燃气体焊接与切割作业中,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在氧—可燃气体焊接与切割作业中,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有:气瓶受热导致瓶体爆炸和可燃气体泄漏引起火灾或爆炸。主要防范措施有:(1)氧气瓶、乙炔瓶与明火距离不少于10 m,不得靠近热源;乙炔瓶应配置回火防止  相似文献   

16.
高压无缝气瓶是一种盛装压缩气体的移动式容器 ,由于压力高 ,装卸运输频繁 ,使用环境变迁 ,往往使气瓶处于不安全状态。据统计 ,全国每年发生气瓶爆炸事故数十起。其中 ,由于超装、腐蚀、混装、撞击等原因 ,导致氧气瓶爆炸的事故十分突出。一、目前氧气瓶管理存在的问题1 违规使用瓶装氧气广泛用于冶炼、化工、电子、切割和医疗等行业。原劳动部颁发的《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对安全使用做了明确的规定 ,但由于疏于管理 ,违规使用现象十分普遍 ,是气瓶爆炸事故的重要因素。(1)附件损坏、丢失氧气瓶的附件有瓶阀、手轮、瓶帽(防护罩)和防…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农电有限公司四平城郊分公司利用班组(供电所)班前班后(即检修作业前和检修作业后)会抓安全。班前会打预防针,抓安全作业的安排布置;班后会抓现场作业回放,查找不安全因素,制  相似文献   

18.
为调查一起氧气瓶在焊接作业过程中爆炸的事故原因,对事故氧气瓶爆炸残留物采用宏观检查、断口检查、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硬度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论证,确定系氧气瓶回火化学爆炸,分析了导致氧气瓶回火爆炸的关键原因。通过对氧气瓶回火防止器调查研究、小型非工业焊接操作隐患研究,发现了业界普遍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通过对氧气瓶工作压力与回火关系研究,确定了氧气瓶工作压力与回火的大致关系曲线,分别从国家标准制定部门、安监执法部门、企业、操作者4个方面提出了整治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焊接与切割作业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近年来,因焊接作业不规范导致的触电事故和火灾事故频发,个别事故还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要确保焊接与切割作业安全,一方面,作业设备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如设备防护罩要齐全,线路拉接要规范等;另一方面,作业场所要符合安全要求,易燃物和可燃物要与作业现场保持安全距离,消防设备设施要配备齐全。从人员防护方面,必要的防护用具应配备和穿戴齐全,如面罩、阻燃服、绝缘手套等。从管理上,焊接作业属于动火作业,需要按照规定要求,逐级开具动火证方可作业。  相似文献   

20.
1993年4月9日,江西省宜春钽铌矿运矿车间焊割工在卸矿仓进行气割作业,中途因氧气胶管中间接头漏气而中断,重新绑扎接头后,打开氧气瓶开关检查接头是否漏气时,接头处窜出了火焰。幸亏迅速关闭了氧气瓶开关,避免了回火引起氧气瓶爆炸。矿长心有余悸地说:“当时现场有30多人作业,万一氧气瓶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