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交通安全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测研究的科研机构,拥有地铁火灾及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多年来引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评测技术发展,专注于轨道交通全过程的安全评价和检测、建筑物消防安全评估、火灾实验及模拟、复杂地铁火灾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交通安全研究所专注于轨道交通安全,聚焦地铁火灾烟气控制、客流疏运安全、综合风险评估科学与技术,突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为推动我国地铁运营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近年来,交通安全研究所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等安全设施评估,为企业提供城市轨道交通防灾系统、城市轨道  相似文献   

3.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交通安全研究所致力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评估、风险检测和安全论证研究。深入开展火灾实验及模拟技术、复杂车站及隧道通风排烟新型技术、人群疏运及疏散仿真技术、地铁施工围岩稳定性模拟及实验技术、地铁工程风险检测技术、地铁安全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为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的学术研究,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前沿探讨,展示新的研究进展,共享新的学术成果,地铁火灾与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编辑部,特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组织专题征稿,并以增刊形式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上正式发表。  相似文献   

5.
<正>地铁火灾与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北京市科委认定的优秀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以保障地铁运营安全为目标,重点围绕地铁火灾安全技术、客流疏运安全技术、综合风险评测技术三方向开展研究,建立地铁火灾防治、客流疏运、综合风险安全评测方面的实验技术、模拟技术和方法体系,为我国地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正为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的学术研究,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前沿探讨,展示新的研究进展,共享新的学术成果,地铁火灾与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编辑部,在2020年专刊成功出版基础上,特组织开展2021年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专题征稿,并以增刊形式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上正式发表。  相似文献   

7.
正为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的学术研究,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前沿探讨,展示新的研究进展,共享新的学术成果,地铁火灾与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编辑部,在2019年专刊成功出版基础上,特组织开展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专题征稿,并以增刊形式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上正式发表。  相似文献   

8.
正城市轨道交通综合风险评估技术贯穿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施工、试运营前、运营等全过程,开展风险评估技术及标准研究,建立了地铁全过程综合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7项,北京市地方标准1项,其中《地铁安全疏散规范》(GB/T 33668-2017)等6项标准获得了 202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奖)三等奖。施工围岩稳定性计算方法体系、试运营前安全检测技术、大客流疏运安全评测方法、车站疏散能力评测技术等相关技术在全国46个城市、500多条线路上广泛应用,并向非洲亚的斯亚贝巴轨道交通出口应用。相关研究成果规范和指导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和安全运营,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9.
信息与动态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近年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在轨道交通深埋站点火灾安全模型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区域地下集运系统区间防排烟设计研究、地铁突发事件下人员疏散研究、地铁安全评价等方面完成了十余项研究项目,部分成果已在广州、深圳和南京等城市的地铁中得到应用,提高了这些工程项目的安全可靠性,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主要研究领域有:城市复杂条件下浅埋暗挖大垮度地铁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和地层变形规律;地层位移与变形安全性评价模型和…  相似文献   

10.
<正>研发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地铁火灾与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新技术及装置包括:面向地铁安全的防灾系统全尺寸热烟测试二代技术和装置、地铁灾害事故模拟多套实验测试系统、地铁隧道自动巡检机器人、地铁通风管道安全巡检机器人、地铁毒气扩散应急监测机器人、应急信息化监测预警系统、大客流监控预警系统等。新技术及装置特点:具备自动化、集成化的综合检测技  相似文献   

11.
鉴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复杂性及重要性,应用FTA-Petri综合分析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性进行分析并构建轨道交通系统火灾事故安全性模型。该模型具有FTA与Petri网方法的优点。在利用传统的FTA方法深入分析火灾事故原因的基础上,选择典型的火灾事故成因,利用Petri网方法动态模拟火灾事故发生的过程;借鉴已有的概率计算方法对所建立的火灾Petri网模型进行定量求解分析;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可行性方案。提出将FTA-Petri综合分析方法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在地铁火灾安全性定量分析方面作出了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申报通知精神,经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现场考察和公示,2014年6月30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地铁火灾与客流疏运安全实验室被认定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3.
赵原 《劳动保护》2014,(10):52-55
<正>史聪灵,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交通安全研究所教授级高工,他所进行的轨道交通风险控制、地铁防火及疏运安全等研究,多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形成行业标准,并在全国推广。2014年,他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岗位能手、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优秀青年专家。"1979年出生,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安科院’)交通安全研究所教授级高工。2005年进入中国安科院至今,参与研制行业标准4项、获得专利9项;获科研成果奖励8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文章90余篇,其中SCI收录18篇;先后多次在国际大会上宣读论文;完成近200项地铁等重大工  相似文献   

14.
地铁作为现代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旅客运输任务。地铁车站及地铁列车成为人流密集的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毒气等突发事件,人员安全及疏散问题十分严峻,社会影响力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15.
正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大客流监控预警信息系统研究依托项目: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大客流疏运监控预警技术和装备研发研究内容: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开展合作研究,研发了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大客流疏运智能监控分析识别集成装备、人流密度及行为分析软件系统;建立了基于拥挤指数模型、时间序列分析、趋势分析等技术的大客流风险预测及分级预警模型;研发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大客流监控预警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在轨道交通深埋站点火灾安全模型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区域地下集运系统区间防排烟设计研究、地铁突发事件下人员疏散研究、地铁安全评价等方面完成了十余项研究项目,部分成果已在广州、深圳和南京等城市的地铁中得到应用,提高了这些工程项目的安全可靠性,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主要研究领域有:城市复杂条件下浅埋暗挖大垮度地铁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和地层变形规律;地层位移与变形安全性评价模型和分析技术;开挖施工引起的地层位移与建筑物的相互作用的基础模型;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了2013年度认定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考评结果,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地铁火灾与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考评结果为优秀。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每3年考评一次,考评工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本次共有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12月29日,地铁火灾与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在北京召开了学术委员会第3次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铁道学会运输委员会秘书长纪嘉伦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兴凯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副主任廖光煊教授,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建教授级高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处长刘波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评审结果,中国安科院史聪灵博士获得2016年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研究内容为"地铁火灾及客流疏运安全基础科学",研究期限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史聪灵博士是中国安科院第一位获得该类基金资助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国安科院青年科技工作者首次获得该类基金资助,首先表明的是该同志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在地铁安全科研领域取得的成绩;二是说明中国安科院  相似文献   

20.
<正>地铁火灾与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14年9月19日上午在北京密云国家安全工程技术试验与研发基地召开。学术委员会由来自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安科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的7名专家组成。与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