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读《杂志随笔》有感赵铸新《劳动保护》今年第3期刊载了谈伊强先生读1993年第11期杂志的随笔,讲了三点。关于第三点:《一名工人死于36V电压》一文,早已于1993年第3期《江苏劳动保护》杂志刊登过,谈先生认为,《劳动保护》不必再登。对此,我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第4期《劳动保护》发表《警惕安监系统人员调离现象》一文之后,引起安全生产领域的极大关注,无论是各地安监部门人员,还是企业的安技部门人员,纷纷通过易安网或劳动保护杂志微信公众号传媒平台,就当前这一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及警示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3.
订刊送好礼     
《现代职业安全》2014,(11):125-125
<正>一,活动名称:订刊送好礼二、活动期限:2014年9月15日~12月15日,为期三个月。三、活动详情:1.凡在2014年9月15日~12月15日期间,直接在《劳动保护》杂志社征订全年《劳动保护》杂志或《现代职业安全》杂志2套(含2套)以上的客户即可参加"订刊送好礼"活动。每订购1套全年《劳动保护》或《现代职业安全》杂志送15礼券。如:征订3套,可获得45礼券。客户可以用礼券换购《劳动保护》杂志社精心准备的礼品。2.关注《劳动保护》杂志社微信服务号并直接向杂志社付款订阅《劳动保护》或《现代职业安全》全年1套以上(含1套)的,可同时参加微信服务号"征订有奖"活动:a.赠送防护手套一副。b.每期微信订阅活动前10名(以订阅杂志到款时间先后排序),还可获得安大叔品牌提供的防护背心1件。  相似文献   

4.
读一九九三年第十一期《劳动保护》杂志随笔当我在办公室收到7份1993年第11期《劳动保护》杂志后,除1份留存外,余6份马上送厂各有关人员处。1994年1月3日上午,已全部阅完,现将本人有感随笔如下。1.1993年第11期《劳动保护》杂志共50页,看完...  相似文献   

5.
《劳动保护》2017,(第6—7)
正1.安监人员、安全员面对复杂的生产工艺现场查不出安全隐患怎么办(拟发2017年6期)(截稿日期:2017年5月8日)2.如何才能"前移追责关口,强化事前预防"?(拟发2017年7期)(截稿日期:2017年6月8日)主题征文详见《劳动保护》杂志微信公众号。  相似文献   

6.
<正>1.安监人员、安全员面对复杂的生产工艺现场查不出安全隐患怎么办(拟发2017年6期)(截稿日期:2017年5月8日)2.如何才能"前移追责关口,强化事前预防"?(拟发2017年7期)(截稿日期:2017年6月8日)主题征文详见《劳动保护》杂志微信公众号。  相似文献   

7.
拜读《周恩来舍已救人的故事》一(章登于《江苏劳动保护》2006年第1期),深受感动。不禁想起毛泽东专列轮渡让木船之善举,我愿借此机会,将这一故事介绍给《江苏劳动保护》杂志的广大读。  相似文献   

8.
《劳动保护》杂志从创刊到如今,已走过一个甲子的岁月,也与我相伴近八载,现在愈发生机盎然.万物存在自有其理,细想我与《劳动保护》结缘的二三事,可知《劳动保护》走到今天也绝非偶然. 第一次与《劳动保护》较深的接触是在2006年,我接受该杂志记者冯瑾的专题采访.当初冯瑾对我做了采访,我将采访的内容整理成初稿后,交给她,这件事对我来说就算"完成"了.令我没想到的是,冯瑾竟然将稿件《南海胜利号FPSO大修承包商安全管理》(刊发于2007年第8期)润色得非常完美,框架清晰,主题突出,可读性增强.这让我看到了《劳动保护》杂志对质量的执着和对受众群体的关注,也让我体会到,认真加用心,是对专业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目前有些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对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仍然重视不够,同时国家还缺乏统一的劳动保护法规和完整的监察制度……" 以上这段文字,刊发在1956年6月25日出版的总第89期《劳动保护通讯》(《劳动保护》杂志前身)第2页. 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当时的安全生产状况也不容乐观,这从《劳动保护通讯》当年的报道中可见一斑.如:1956年3月10日出版的总第82期《资兴煤矿连续发生伤亡事故》一文称,湖南省资兴煤矿自1955年12月25日,至1956年1月1 1日,连续发生7次伤亡事故,导致7人死亡,7人受伤;1956年6月10日出版的总第88期《一百天发生了93件工伤事故》一文称,建筑工程部东北第三工程公司第三工程处1956年1-4月,100个工作日内发生了93起工伤事故……  相似文献   

10.
认识《劳动保护》杂志已经16年了,这十几年来,她对我的帮助很大、影响很深,让我感到很温馨.在《劳动保护》杂志创刊60周年之际,我最想说的就是:一路同行,感谢有你! 回顾与《劳动保护》杂志的交往历史,是珍藏于心底的一腔情愫.1997年6月,我在办公室的报刊栏里发现了她,第一次阅读《劳动保护》杂志,一种亲切感便油然而生. 由于平时从事文字工作,再加之个人的爱好,便试着向《劳动保护》杂志投稿,一次、两次、十几次,每次将精心修改的稿件发给杂志后,我便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默默地等待.那种感觉漫长而又渴求,可是每次都如泥牛入海,音信皆无,我开始有些失望.当2000年第6期《劳动保护》杂志上,《让员工成为企业品牌》的文章映入我的眼帘时,顿使我激动不已,看到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杂志赫然印着自己的名字,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相似文献   

11.
《劳动保护》2018,(第3—4)
正1.怎样进一步完善注安师制度建设?拟发2018年3期(截稿日期:2018年2月4日)2.企业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的关键点在哪?拟发2018年4期(截稿日期:2018年3月8日)主题征文详见《劳动保护》杂志微信公众号  相似文献   

12.
《劳动保护》2017,(第2—3)
正1.怎样发挥企业工会群监员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拟发2018年2期(截稿日期:2018年1月8日)2.怎样才能发挥注安师在企业的作用?拟发2018年3期(截稿日期:2018年2月8日)主题征文详见《劳动保护》杂志微信公众号。  相似文献   

13.
1987年夏,我已在辽宁省劳动局劳动保护处工作了近一年?一天,我和同事王宏新忽然被韩福山处长叫去,说是要布置一项工作任务?原来,《劳动保护》杂志为加强劳动保护宣传工作,决定举办几个省的专辑,由省劳动部门负责组稿?在此之前已经举办了一期《江苏专辑》,这次举办《辽宁专辑》,是第二期?韩福山处长说:"我省能够争取承办一期《劳动保护》专辑,是宣传辽宁劳动保护工作的一次机会,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窗口,交流劳动保护工作,没有经验可向《劳动保护》杂志请教,向江苏的同行学习?"这样,我和王宏新忐忑不安地接下了这个任务?组稿相当于办一期杂志?…  相似文献   

14.
正应急管理部主管|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主办|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会刊|尊重热爱保护生命剖析安全生产重大事件解读安全生产政策资讯搭建安全生产交流平台推广安全生产前沿科技解答工伤保险政策难题《劳动保护》杂志创刊于1953年8月。2013年,《劳动保护》杂志在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评选中荣获期刊奖提名奖。2013、20115、2017年连续3次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百强科技期刊"称号,成为专业领域具有较强舆论引导能力和传播能力的优秀品牌期刊。《劳动保护》杂志内容分为六大板块30余个栏目,  相似文献   

15.
<正>1.怎样发挥企业工会群监员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拟发2018年2期(截稿日期:2018年1月8日)2.怎样才能发挥注安师在企业的作用?拟发2018年3期(截稿日期:2018年2月8日)主题征文详见《劳动保护》杂志微信公众号。  相似文献   

16.
《劳动保护》2014,(2):10-10
《劳动保护》杂志2013年第10期刊登的《专家安全检查需要“四力合一”》一文,分析了2013年安全生产大检查中出现的新情况和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7.
《劳动保护》2017,(第1—2)
正1.如何进一步落实与完善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及使用制度?拟发2018年1期(截稿日期:2017年12月8日)2.怎样发挥企业工会组织群监员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拟发2018年2期(截稿日期:2018年1月8日)主题征文详见《劳动保护》杂志微信公众号。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护》杂志见证了我国安全生产的发展历程."这是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前院长刘铁民,对《劳动保护》杂志创刊60年来发展历程的评价. 他说,我国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从1952年开始起步,标志事件是1952年3月召开的全国劳动保护工作会议.而《劳动保护》杂志创刊于1953年8月,几乎与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同时起步."如果谁想了解我国安全生产的发展历史,而手头没有其他资料,可以把《劳动保护》杂志从早期的到现在的翻看一遍,就可以大体了解我国安全生产的历史."刘铁民认为,从另一个意义上讲,《劳动保护》杂志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安全生产发展历史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9.
<正>1.如何进一步落实与完善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及使用制度?拟发2018年1期(截稿日期:2017年12月8日)2.怎样发挥企业工会组织群监员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拟发2018年2期(截稿日期:2018年1月8日)主题征文详见《劳动保护》杂志微信公众号。  相似文献   

20.
20年前. 1993年8月5日. 广东深圳清水河. 一个危化品仓库突然发生火灾,并在1h之内连续两次爆炸,导致15人死亡,百余人受伤,经济损失达2亿元. 这起事故在当时引起了全社会的震惊.《劳动保护》杂志于1993年第10期,以通讯的形式对该起事故经过进行了报道,并援引专家调查组的调查结论,称这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文章一经刊出,立即引发了全社会对这起事故的反思与讨论.当年第12期,本刊又刊发了当时劳动部对此次事故的通报全文,并配发了一篇评论员文章——《要从深圳"8·5"事故中认真吸取教训》.接连用3篇文章的篇幅,对同一事故进行报道,这在《劳动保护》杂志是少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