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5年4月23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通报江苏泰州靖江市德桥仓储有限公司"4·22"火灾事故情况,就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强化全国危化品安全监管等安全生产工作进行部署。杨焕宁指出,从初步查明的情况看,"4·22"火灾事故是一起由于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违规动火作业导  相似文献   

2.
问:什么叫动火? 答:在工厂里检修设备和管道,有时需要使用电焊、气焊、气割等器具进行焊补和切割,这种作业俗称动火。 问:动火常见的事故是什么?原因何在? 答:动火常见的事故有三类:(1)着火燃烧,(2)爆炸,(3)爆炸后着火。 主要原因是:(1)动火的设备及管道里具有易燃易爆介质,未置换彻底或未清洗干净,检修时混入空气,形成可爆性气体。(2)动火部位未与周围易燃易爆介质隔离。(3)动火前的分析取样无代表性、分析不准确或分析合格但未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动火。(4)工作中疏忽,麻痹大意或违章作业。 问:什么叫燃烧?燃烧条件是什么? 答:燃烧是一种发光…  相似文献   

3.
正在2016年4月23日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焕宁介绍,从初步查明的情况来看,江苏靖江"4·22"火灾事故是一起由于危化品生产经营违规动火作业导致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司长孙广宇也曾在全国危化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视频会上提出,2015年发生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较大以上事故中有50%以上都发生在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环节。  相似文献   

4.
《江苏劳动保护》2013,(4):37-37
1.违章动火。在系统运行或停运期间,危险作业场所进行动火作业时,管理人员在系统达不到动火的条件下,指挥作业人员动火,或作业人员无视有关动火规章制度,擅自动火,结果造成重大安全事故。2.违章电气操作。如果使用防爆性能等级不符合要求的电气设施,随意按动或按错控制开关、按钮,将造成停电、系统停运、蹩压、管道及设备损坏、电器起火等事故。  相似文献   

5.
正主持人,你好:在木制品加工车间及作业中,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在木制品加工车间及作业中,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有在粉尘爆炸危险区动火作业,未按规定清理积尘,动火作业引燃木屑、粉尘,导致火灾、粉尘爆炸。主要防范措施有:(1)作业过程在作业区不得进行动火作业及检维修作业。如需动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镇燃气管道动火作业的高危险性,为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提出一种基于未确知测度的安全评价方法。首先,从动火施工作业的前、中、后3个阶段对整个作业过程进行安全分析,并基于作业的前阶段建立安全评价体系。然后,引入未确知测度模型,将因素的量化值与测度函数结合得出测度评价矩阵,采用变异系数法处理评价矩阵,确定各危害因素的客观权重。最后,根据测度评价矩阵与因素权重得出动火作业的安全等级,并对危害因素进行排序。实例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能有效地确定出城镇燃气管道动火作业的安全等级,对于不安全的施工作业,可根据排序确定高危险因素,并采取措施降低其危险性,提高整个动火作业过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为预防和减少化工企业因动火作业而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本文采用基于系统理论的AcciMap模型进行事故案例分析,建立了某化工企业火灾事故的AcciMap模型,同时系统辨识和遴选事故致因,厘清逻辑关系,还原事故过程,并根据分析结果对规范动火作业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AcciMap模型可深入挖掘因动火作业导致的火灾事故致因间相互关系,该化工企业动火作业火灾事故主要是由于人员操作不规范、各类责任未落实等各类原因相互耦合导致。  相似文献   

8.
正近来,动火作业备受消防和检查部门关注。美国多起在建住宅火灾皆因或疑似因动火作业引起,损失高达数千万美元。2014年,波士顿一处住宅因动火作业发生火灾,2名消防员死亡(见图1)。2016年,波士顿对其消防法规进行了修改,  相似文献   

9.
最大接触限值:50mg/m~3 事故案例1996年7月30日,山东某乌洛托品车间精甲醇计量槽溢流管动火时,计量槽爆炸,造成9人死亡,5人重伤。事故的原因是设备动火作业安全措施不到位,没采取隔绝、置换等措施,安全管理上有漏洞,没有办理动火作业证,就进行动火作业。1999年11月2日,上海某公司氨厂甲醇仓库50M3计量槽动火补漏时爆炸,造成2人死亡、2人重伤。事故的原因是动火管理制度不完善,责任制不明确、  相似文献   

10.
一、明火管理(一)生产性动火管理加油站内除特殊情况下需要维修外,一般情况应控制动火作业。加油站内动火作业必须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内容包括动火作业的原因、地点、时间及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同一级动火作业范围的须报请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批准。凡没有经过批准的动火作业,应视为违章。没有落实防火及指定动火作业责任人的,一律不准动火作业。电焊、气焊(割)作业者必须具有“特殊工种操作证”资格,持证操作。下面主要介绍一下生产性动火“电焊、气焊(割)现场作业”的防火管理。1. 焊割明火作业中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在焊割作业前首先要明…  相似文献   

11.
正江苏德桥仓储"4·22"火灾事故教训发人深省,对事故中暴露出的"四大不对称性"问题尤其要认真总结,举一反三,防患于未然。一、从"诱因微小"到"灾难巨大"的不对称性看责任落实问题据初步了解,"4·22"火灾事故是涉事企业违规明火作业,焊接时溅出的小火星引发火灾,燃烧了16个多小时,调集了周边数个省(市)的近200辆消防车、1400多名消防官兵和公安民  相似文献   

12.
对易燃易爆设备、容器或管道进行明火作业时,在缺乏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着火、爆炸、中毒和窒息事故。因此,加强动火管理,采取动火安全技术措施,十分重要。置换动火是常用的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之一。所谓置换动火,就是在动火前用惰性气体(如氮气、蒸汽、二氧化碳)或者用  相似文献   

13.
曹晓根  王爱军 《安全》2012,33(9):14-16,18
通过对涂装喷漆室动火作业的危险源识别,对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指出在动火作业前、中、后应严格依据制定的标准进行施工作业,以确保作业时的人员及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4.
《安全》2020,(7)
为探究烟花爆竹动火作业安全风险与提升事故防范能力,基于近5年来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动火作业安全事故的分析与总结,提出烟花爆竹动火作业概念、动火作业风险分级标准以及易燃易爆场所涉药机械设备、安全设施、工艺装置的安装、检修和危险性厂房、仓库的建修、维护等动火作业时应遵循的安全防火技术要求,并给出动火分析及其合格标准、安全职责与《动火证》的管理措施的建议,是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动火安全的作业指导书,也能给烟花爆竹动火作业标准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15.
动火作业     
正今年以来,动火作业事故频发。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新闻发布会消息,2017年一季度在动火作业过程中共发生10起火灾爆炸事故、造成23人死亡。如何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有效手段做好预防管理,避免动火作业事故,实为当务之急,故本期特策划"动火作业"专题。  相似文献   

16.
<正>在油气开采生产活动中,动火作业是一项危险性相对较大的活动,尤其对于海上油气生产来说,由于海上石油平台的特殊性,开展动火作业的环境有时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可燃气体,这大大增加了动火作业的风险。如何确保动火作业安全,特别是确保作业环境存在可燃气体时动火作业的安全,对于确保海上油气生产安全十分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可燃气体环境下动火作业的安全控制方法,既能够在作业环境存在可燃气体时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不停产",从而保证  相似文献   

17.
在石化园区化工公共管廊检修、技术改造、改扩建项目中,均涉及到不同类别的动火作业,根据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公共管廊属于非爆炸危险区域,一般被认为作业简单,易被忽视,实际上管道输送的原料大多数为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故应参照易燃易爆的动火作业规范管理。因此,加强管廊动火作业管理,是管廊安全管理重要的环节,以防在动火作业时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依据AQ3022-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管廊动火作业也应按厂内管廊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动火作业是化学品生产单位八大类特殊作业之一,也是化工企业常见作业,仅我所在的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每年办理各类级别动火作业证近600次。因此,动火作业也是司空见惯之事,但有一次的经历却让我至今难以忘怀。那是在我刚刚任安全总监不久的一天,像往常一样去生产装置区检查。当我走到盐酸吸收装置旁,看见有五六人围着一只40 m~3卧式塑料储槽指指点点并不时讨论,便和他们打着招呼走了过去。  相似文献   

19.
通过搜集并参考相关国家、行业标准,企业规范和制度,结合采气一厂2006年至今7 000多起动火作业过程,对该厂动火作业过程进行了梳理、细化、总结和规范,也为以后动火作业过程监督、检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更系统地分析社会网络内预警传播对人群疏散效率影响,以江苏德桥仓储有限公司“4·22”较大火灾事故为背景,构建人群应急疏散模型,模拟不同预警策略应用下社会预警传播及人群疏散动态过程,分析不同情景动态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高效预警策略确保多数人被预警、疏散的同时,会造成人群集聚性疏散,引发严重交通拥堵,需采取有效方法降低交通实时承载量,保障疏散速度,进一步提升疏散效率。研究结果可为完善应急疏散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