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世界环境》2004,(3):15-17
2000年9月,世界各国领导人聚首联合国,就《千年宣言》达成历史性一致,随后进行的磋商制定了“千年发展目标”,用18项具体目标和48项指数跟踪进展情况,中国是“千年发展目标”的签字国之一。前不久,联合国驻华机构发表了《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进展报告》,总结了中国自2000年以来在实施千年发展目标方面的成就和经验,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并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以下是该报告中对中国千年环境目标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1991年12月4日国家环保局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会上向记者散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与发展报告》,该报告编写的组织工作由国家计委负责;由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外交部、国家环保局、农业部、水利部、林业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报社、江苏省环保局等部门的成员编写,经我国政府批准,作为向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提供的正式文件.报告共分七部分:前言;第一章内容提要;第二章中国的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第三章中国环境问题的影响和发展趋势;第四章中国环境与发展的主要对策;第五章中国对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的原则立场和希望;附录.为使读者能及时了解这份报告的主要内容,本刊将陆续刊登这份报告的一些主要章节.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2014,(12):39
2014年6月11日,《中国环保产业和联合国环境产品与服务部门统计框架比较研究》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该项研究由中国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开展,旨在探索联合国倡议的环境产品与服务行业(EGSS)统计框架应用于中国的可行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张世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高级经济学家盛馥来出席发布会并致辞,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宏观研究院、财政部财科所、国家统计局、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及高校学者、媒体记者近百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4.
胡彩屏 《环境》1996,(6):13-13
1992年6月3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意味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下世纪人类共同发展的方向。我国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时也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我国未来15年的发展及整个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世界的绿色浪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为发端,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为标志,人类社会进入以“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促进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绿色时代”.一、绿色的政府1992年6月3日至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183个国家的代表团和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等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亲自与会.这次会议是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举行的讨论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筹备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国际会议,也是人类环境与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盛会.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提出在环境与发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在中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与发展,分析了真包含的基本思想;介绍了中国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的重大行动,包括《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和一系列围绕国际环境公约的中国国家方案、行动计划或研究报告的出台;例举了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重点领域;提出了关于可持续发现的理论发展,在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公众教育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世界环境》2005,(4):5-5
追寻世界环保城市的脚步“33年前,中国正在文化大革命的浪潮之中,而斯德哥尔摩已经在反思工业化的恶果。令国际社会惊讶的是中国在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后,选择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作为重返国际大家庭的平台。对于今天的国人来说,研读《人类环境宣言》,重温宣言中引用的诸如‘人是最宝贵’的主席语录,对‘以人为本’的理解会更深刻。  相似文献   

8.
十七年前的六月五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宣言指出:人类已经达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获得了无数方法和在空前的规模上改造其环境的能力。保护和改善  相似文献   

9.
江镕 《环境》2009,(6):1-1
1972年6媚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绿色建筑的特点分析及其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年,联合国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与承认。对此,联合国制定了《21世纪议程》这是在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全球《21世纪议程》确定人类住区的重点方案领域为:向所有人提供适当住房;促进人类住区管理;促进可持续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促进综合提供环境基础设施:水、卫生、排水和固体废物管理;促进灾害发生地区的人类住区规划和管理;促进可持续的建筑业活动。1994年,我国国务院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该议程提出中国人类住区持续发展的优选项目为:城市垃圾管理与无害化系统;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结排水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跨世纪民众住宅与居住环境;建筑节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建设;城市建筑与生命线工程的防灾灭灾综合发展。“绿色生态环境”着意于追求一个尽量符合21世纪需要的环境。在居住小区内具体化为:合宜的住宅,方便的出行及服务;安全的智能化的管理;节地节能的建筑;洁净的空气;污水资源化;垃圾减量,无害处理;噪声控制。一、我国绿色建筑的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王小刀 《环境》2004,(3):18-19
世界银行认为,我国1995年因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在540亿美元左右,约占当年GDP的5%-7%。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编写的《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环境问题使中国损失GDP约3.5%-8%。  相似文献   

12.
对走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议山东工业大学数理系环工教研室李善评●可持续发展是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提出,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  相似文献   

13.
1969年。经由瑞典政府提议.联合国大会决定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首次以环保为主题的会议.是人类环境意识觉醒的标志.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972年6月5日,会议在斯德哥尔摩隆重开幕。133个国家的1300多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行动计划》。宣告了人类环境新观念的诞生,达成了“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的共识。1972年6月5日。全球环境保护的航船从斯德哥尔摩启航。33年过去了,让我们重回斯德哥尔摩,去寻找历史的轨迹.去了解这座环保之都的未来航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促进持续发展李芝喜(西南林学院)1《21世纪议程》与自然保护区管理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有各国首脑参加的“环境与发展大会”,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体现了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思想。此后,我国政府也制定了中国...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1992,(11):3-4
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转发了外交部、国家环保局《关于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在联合国环发大会上,同世界各国一起,共同接受了会议通过的文件,并签署了两项公约.这不仅是我国在国际上承担了一定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做好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经济加速发展的实际需要.按照联合国环发大会精神,根据我国具体情况,《报告》提出了我国环境与发展领域应采取的10条对策和措施.具体内容是:  相似文献   

16.
碳市场的渊源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各国普遍认同必须“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的目标。于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GHG)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以下简称“公约”)在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上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保护环境,还是发展经济,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们过上身心健康的生活。《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宣言》指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订的《21世纪议程》明确地指出:“没有健康的人,也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如果缺少发展,人的健康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清治 《环境》1996,(7):10-11
环境·健康·人 6 无论是保护环境,还是发展经济,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们过上身心健康的生活。《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宣言》指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订的《21世纪议程》明确地指出:“没有健康的人,也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如果缺少发展,人的健康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保护环境,还是发展经济,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们过上身心健康的生活。《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宣言》指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订的《21世纪议程》明确地指出:“没有健康的人,也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如果缺少发展,人的健康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黄淼 《环境保护》2008,(5):68-71
"世界各国应在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这是党的十七人报告对中国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明确要求,是实现生态文明和世界和谐的重要途径.自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环境会议规格不断提高,频率不断增加,合作范围不断展.通过参与联合国框架、区域间以及双边环境台作,塑造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提高了参与国际环境治理能力,维护了国家环境利益,保障了国家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