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正> 据地应力测量结果表明,当今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的主应力为近东西方向,即近东西方向的水平挤压应力为现代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的主要动力源。1983年菏泽5.9级地震的应力场也是如此。聊考断裂带是鲁西南一条较大规模的断裂构造带,也是一条地震活动带,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破坏性地震。该断裂带南起河南省兰考,经堌阳、东明集、范县、聊城西至夏津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震区附近水准测量资料的分析,认为1979年断层西侧开始发生与菏泽5.9级地震震源力学过程相对应的趋势性差异运动。这种运动实际上是中期前兆信息。1983年5月水准复测表明断层西侧有2.8毫米的预位移。震后各水准点位移规律较好地符合H·F·Reid的弹性回跳模式。菏泽5.9级地震震中以北约九公里处有一条东明至菏泽水准测线,由五十年代起至目前已有多次复测资料。本文选取1978年、1980年和1983年的资料,对菏泽5.9级地震进行初步研究,并着重讨论了地震前兆和弹性回跳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菏泽震区41个自然村实测宏观地震烈度和24个自然村震害指数资料对比,表明菏泽5.9级地震极震区的宏观烈度与震害指数的符合率达80%,并根据震害的宏观烈度资料,确定菏泽5.9级地震宏观震中为前刘庄和后刘庄一带,震中烈度为Ⅷ度,震害指数(j)W分别是0.2、0.22。极震区宏观烈度Ⅶ度至Ⅶ度弱,震害指数大于或等于0.1,小于0.3。文中指出极震区等烈度线形态具有东西和北东分布的两重方向展布特征,认为此形态特征主要受控于菏泽震区的地震构造。据等烈度线形态、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震区表层和深部构造资料等表明,菏泽震区具有特定的地壳结构和不均一的介质块体孕震构造条件,并指出聊考断裂带与菏泽断裂带的复合部位是菏泽4次强、中强地震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的山东省防震减灾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晁洪太 《防灾博览》2009,(3):94-102
山东省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西侧,中部有郯庐断裂带,西部有聊考断裂带.北部有渤海-威海断裂带。东部是南黄海地震区,存在着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境内曾发生有史以来中国大陆东部最大的地震——1668年郯城8.5级地震。山东省有61个县(市、区)处于国家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29个县(市、区)处于省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相似文献   

5.
利用浅层地震和钻孔联合剖面法对五峰山—西来桥断裂浅部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五峰山— 西来桥断裂是一条总体走向 NW、倾向 NE、视倾角 60°,上断点埋深约 96 m 的隐伏正断层,测线控制区域最大视断距约 10 m;(2)五峰山—西来桥断裂在浅部区域走向多变,从姚桥镇西侧沿北北西向延伸至魏家沟村,然后沿北西向延伸至北港路与普照路交汇处附近,最后从大路镇东部通过;(3)综合勘探和钻探结果,初步认为五峰山—西来桥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6.
<正> 一九八三年十月至十二月底,中国科学院地球所与山东省地震局联合完成了一条旨在了解华北地块与胶辽地块地壳与上地幔结构特征的地壳测深剖面。此剖面横穿山东全境,西起聊城地区的梁水县、经济南、潍坊、莱阳至海滨荣城县,全长六百公里,并与我国著名的元氏—养南地壳测深剖面相连接。它穿越了华北断拗、鲁西隆起、鲁东隆起三个二级构造单元,并穿过了聊考、郯庐两个活动断裂带。  相似文献   

7.
<正> 1983年春季,在开展由天津市科委下达的《渤海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工作中,由天津市地震局和国家地震局测量大队组成的新构造运动及地震活动关系专题组,在天津至宝坻之间的引滦入津明渠中研究了天津滨海平原全新世时期的古地震遗迹。其出露地段沿南北走向的渠道,大约延续三十公里。各种类型的古地震遗迹展示在新开挖的渠道  相似文献   

8.
文中通过分析聊考带历史上的3次6级以上强震前后的活动图象及1983年11月7日菏泽5.9级地震前后强震活动及中小地震活动增强的特征,认为聊考带的强震活动可能是华北南部地区大震的前兆,指出聊考带附近地区的中小地震活动增强可能作为本地震带强震前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地处华北地震区,郯庐、聊考两大活动构造带纵贯山东中部和西部.燕山—渤海活动构造带和南黄海活动构造带展布于山东半岛两侧海域,具有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有历史记载以来,山东内陆及近海曾发生5级以上地震70余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7次,8.5级地震1次;在20世纪,山东内陆及近海平均每10年发生一次5  相似文献   

10.
<正> 1983年4月13日至18日,受国家地震局委托由山东省地震局召开了1937年菏泽7级地震及华北平原中南部强震背景学术讨论会。国家地震局及其直属所队和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陕西等省地震专家和科技工作者近百人参加了这次讨论会。会议旨在进一步系统地认识菏泽大地震并进行深入的讨论;对华北平原中南部强震孕育条件进行研究探讨,进而探索与评价该区域的地震危险性趋势。会前收到有关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并就上述两方面的宗旨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幕府山—焦山断裂为南京主城区四条主要断裂的一条,经燕子矶、栖霞山、龙潭延伸至镇江焦山,全长约 75 km,总体走向近东西向,断面倾向北,作为连贯南京—镇江两市的一条主要断裂,与两地多次较大地震均有关联,是宁镇地区一条非常重要的断裂构造。南京活断层项目已对该断裂在长江四桥以西段完成了活动性、空间展布、地震地质调查等多种工作,此次研究利用近年来南京—镇江沿江范围内针对该断裂所做最新研究成果,对该断裂全段的空间展布和浅层构造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通过针对断裂布设并明确有可靠断点的 21 条人工地震测线,卫星遥感影像和地震地质调查,基本查明了幕府山—焦山断裂全段的空间展布信息,并结合物探和钻孔资料分析了该断裂在不同区域的相关特征,例如该断裂沿山脉分布段和进入长江段在断裂特征上具有较大区别;(2)分享了用人工地震勘探方法勘探该断裂时的野外施工方式及数据处理方法,并列举了详细的具有断点信息的单炮记录,为后续针对该断裂所开展的科研及工程项目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3)结合震源机制解,探讨了南京 2020 年 3 月 3 日 3.0 级地震与幕府山—焦山断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幕府山—焦山断裂与该地震相关性较大。研究结果对认识幕府山—焦山断裂活动性、评价其地震危险性以及城市抗震设防规划编制等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为提高地震系统各单位地震现场应急处置能力,更好地履行9月份全国地震现场应急轮值任务,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于2016年8月22—25日在广州举行了地震现场应急轮值合训及演练,广东省地震局承办本次培训。广东省地震局副局长钟贻军、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赵美松出席开班式。来自广东省地震局、山东省地震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地球物理探测中心等单位3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与演练。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了地震地质、物探、卫片等新的资料的基础上,认为在菏泽地震区地下隐伏着一条北东向深大断裂带。地震区内的解元集—小留集断裂与北面向的成武—定陶断裂构成共轭破裂导致菏泽5.9级地震发生,北东向断裂是其主要的发震构造。由菏泽5.9级地震前沿发震断层的ML≥3.0级地震震中迁移、震源深度的变化及跨断层形变测量资料表明,发震断层在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逐步克服障碍,使断层贯通,与此同时在发震构造断层面上,断层上盘向上逆冲,使应力最后集中在两条断层的交汇部位致5.9级地震发生。  相似文献   

14.
减灾短讯     
《防灾博览》2004,(2):47-48
山东省举行纪念《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六周年宣传活动 在2004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6周年之际,山东省地震局、济南市地震局和山东省地震学会,共同组织举办纪念宣传活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学成、省政府副省长蔡秋芳、省政协副主席王宗廉以及省委宣传部、教育厅、广播电视厅、司法厅、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收集了山东及河南台网1981年1月至1983年11月临沐、莒县、菏泽、林县,浚县等廿多个台站记录到的一百五十多个地震的资料,研究了1983年11月7日菏泽地震前波速比的异常变化。除用一般统计方法进行处理之外,特别使用了模糊数学方法来识别波速比的前兆异常。本文结果表明,菏泽地震前,即1982年1月至1983年10月波速比出现异常变化,异常区最大线度约220公里;波速比异常的时空特性与我国其它地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根据安徽省地震局掌握的地震学方面的资料,研究了自苏鲁交界重点监视区确定以来的震情跟踪经验,提出判别该重点监视区是否瓦解要视B类异常是否存在,并给出该区中强震前的三条中短过渡指标,即:异常总项数上升到10项以上的最高值并持续(起伏)1年左右或稍长;A类异常突然下降3至4项;霍山窗小震频度形成峰并下降至40次/3月以下。最后对该重点监视区未来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7.
2006年7月16—19日,山东省地震系统应急救援工作会议在潍坊召开。各市地震局分管应急工作的副局长等出席了会议,山东省地震局林金狮副局长作大会主题报告,回顾总结了近年来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成绩和经验.提出了加强应急救援工作的措施。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副司长尹光辉到会指导,并作了应急与救援知识讲座。山东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肖兰喜副主任介绍了全省数据库建设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正> 安徽省地震局于一九八一年十月七日至十日在嘉山召开了史前地震现场研讨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直属所、队,安徽邻近省、市地震局和有关大专院校十一个单位,代表共二十一名。会上安徽省地震局刘盛武同志向代表们汇报了嘉山史前地震的概况。史前地震遗迹呈近南北向展布于郯庐断裂带东界主干断裂之西侧,嘉山县明光镇北石油库附近。主要遗迹类型有:地震断层、地震裂缝(墙状体)、地震崩塌堆积、地层液化形成的喷砂冒水孔以  相似文献   

19.
综合分析本世纪以来华东地区地震资料相对可靠的中强地震活动,发现前后两阶段有着不同的空间分布类型。第1阶段地震活动集中在苏鲁近海、菏泽一带及大别山地区,呈环状分布。而1971年以来的第2阶段中强地震全都分布在菏泽至溧阳北西向一线的东北一侧,并呈网络性分布。其中已经发生的3次6级以上地震都分布在上阶段较少地震活动的苏南至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同时分析研究了各阶段地震活动特点,以及由于受北东、北西向构造控制影响,所划分华东地区三大部分地震活动在两阶段出现的震场迁移。最后指出该地区目前应重点注意苏南至长江口及邻近地区的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20.
1990年2月10日常熟 太仓MS5.1地震前南通台短水准场地的NS1测线有较完整的异常显示。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海域MS6.1地震前S2W测线高差变化有一年的中期异常,曾做过短期预报。NS1测线高差变化从1992年以来至今每年出现周期变化,本文试对这种变化是正常还是异常作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