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人类学     
《环境》1997,(8)
医学人类学是研究与健康、疾病有关的正规的人类活动,从生物与文化两方面综述和解释人类的行为与健康、疾病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解生物——社会文化现象与健康、疾病的关系,进一步改善人类的行为,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医学人类学从不同的视角和侧面揭示了不同人种、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健康与疾病的特殊性。因而,它将为我们全面认识医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研究这门科学,有助  相似文献   

2.
灾难观是人类对灾害体系所持有的看法和态度,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处于不断的变化调整中,其整个过程构成文化的一个层面。本文从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文化维度构架出发,选择"与环境的关系"和"人的本质"两个基点对比分析东西方文化灾难观的异同,对深刻理解各种文化在解释和应对灾难过程中的共性和相对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两节小学数学课堂录像为例,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出发,借用文化互动、文化与人格学派、解释人类学、仪式象征等理论对小学数学教师性别与课堂提问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阐释男女教师在课堂提问方面的差异与文化原因,以期在男女教师比例失调的问题面前引起教师及管理者对教学中教师性别差异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海洋世纪,这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广泛共识。"海洋世纪"成为新世纪的代名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环境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基于社会学的方法、观点、理论,研究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本文从环境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总结"海洋世纪"提出的过程、原因及其特征,分析"海洋世纪"本身蕴含的环境社会学意义、"海洋世纪"提出的社会原因及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5.
探索生态文化之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生态文化"的发展过程、组成以及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互关系、环境保护、生态城市的建设等方面对"生态文化"的内涵作了充分的解析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生态文化"的内涵提出了较为简洁的表述:人类运用生态学原理能动的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而形成的和谐共生的文化形态.该研究对生态城市的研究和建设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电视纪录片被定义为以建构人和人类生存状态的影像历史为目的的电视节目类型。其中,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又以中国历史文化、国人的生存状况为关注对象,对于这类题材的解说,尤其注重解说的审美意蕴和人文内涵。本文从纪录片解说的总体风格和历史人文类纪录片的常见的三种解说风格:雄浑大气、平实晓畅、典雅俊逸几个方面进行阐释,以期对有声语言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审美关照。  相似文献   

7.
<正>伏尔泰曾说过:"研究一个时代的人们怎么思考问题要比研究一个时代的人们怎么行动更重要。"思想回应着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所以说研究人们的思想,可以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然而,在思想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主要存在两类弊病:一是"照本宣科式",教师圈划重点,学生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一旦运用起来就生搬硬套;二是"填鸭灌输式",教师讲得神采飞扬、滔滔不绝,学生听  相似文献   

8.
农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该系统的部分生态价值因未在市场上反映出来而往往被人类所忽略,本文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关于损失的生态价值方面进行总结,从研究方法、内容等方面总结了现有研究的特点,从生态服务价值的揭示程度、研究视角的广泛程度、研究方法的完善程度等方面分析了国内研究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列宁与"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思想交锋对当今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无产阶级文化派"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否定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以及拒绝接受人类一切传统文化遗产的错误思想,列宁通过批判的方式阐明了无产阶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并以扬弃的态度正确对待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提升文化软实力对国际竞争的重要意义,于是纷纷开展对文化软实力理论的研究,制定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文化软实力"思想研究。邓小平虽然没有提出并明确使用"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但在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却运用了丰富的"文化软实力"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一部纪录片使理查德·奥巴瑞的名字响彻全球.无数人在他发起并主演的这部纪录片面前落下热泪.因为他,我们得以对人类的行为进行再一次的反思. 一部纪录片毁了一个海豚捕杀基地 第82届奥斯卡将最佳纪录长片的荣誉颁给了<海豚湾>.这部纪录片以非凡的勇气和行动力揭露了日本海湾太地町无限制捕杀海豚的事实,使国际捕鲸委员会(IWC)最终接受了他们的报告,禁止太地町屠杀海豚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正>元杰旅美青年钢琴家,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最高级别钢琴演奏博士,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中国十大青年钢琴家之一,BBC音乐年度封面人物。多年来,元杰获得过古典音乐类的多项权威奖项,包括2014德国音乐奖、美国总统贡献奖、全英古典音乐奖、古典回声大奖、中国文化部"新青年文化代表"等。他被《纽约时报》称赞为"完美的技术和毫无疑问的乐感使他成为同一代钢琴家中的佼佼者",还被世界著名的纪录片《钢琴的黄金时代》评价为"新一代钢琴家中不可缺少的钢琴诗人"。  相似文献   

13.
空间冲突是源于空间资源的稀缺性和空间功能外溢性的一种客观地理现象,是在人地关系作用过程中伴随空间资源竞争而产生的空间资源分配过程中的对立现象。地理学视角下空间冲突的基本指向在于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在结构比例、空间组合以及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不协调。基于此,论文借鉴景观生态指数理论与方法,构建空间类型冲突指数(STC)、空间格局冲突指数(SSC) 以及空间过程冲突指数(SPC),并明确其内涵及计算方法,并选择长株潭城市群进行实证区测度与验证,实证分析结论与实际情况吻合,进一步说明了空间冲突指数构建的科学性及其地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电影跟组纪录片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在国外已经发展成熟,但在我国它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关于它的界定在学术界也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因而对电影跟组纪录片进行界定,并对它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对电影跟组纪录片在实际中的运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和高速发展的城市化使得人类与生态之间的矛盾愈加严重,环境危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不断上升,如何应对危机成为当今社会公共管理的主要议题。本文从环境危机事件的内涵与制度学诱因出发,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对危机影响下环境政策变迁的过程、模式以及机制进行评述。研究表明,制度供求不匹配所带来的制度非均衡是导致环境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之一;环境危机事件有利于打破原有环境政策渐进性过程的路径依赖性,通过改变政府、公众、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体的机会格局与资源条件从而为主要政策变迁提供可能性。因此,危机事件影响下的环境政策变迁过程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政策途径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正处于“非稳定状态”的环境危机多发阶段,需要借鉴国外理论模型进行本土化研究。加强多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有关理论的实际应用,为具有不同经济制度发展水平的地区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国家领导人形象是政府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排队买包子"事件的相关传播活动是一次政府形象传播的创新尝试,信源、传播过程、传播效果都与以往显著不同。本文从"传播流"视角,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此事件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流"和"影响流"走向,梳理出政府形象传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地貌过程与生态过程相结合的研究对于干旱区景观格局与功能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在近年来受到地貌学与生态学研究者的共同关注。干旱区地貌的分畀造成了地区气候的再分异与主导因子的再分配,决定了干旱地区植物群落分布及景观格局的形成。在未来,地貌与生物群落的协同进化以及人类在直接或间接改变景观格局中的作用将成为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认知生态系统服务流形成过程、传递载体、空间特征等基本属性特性的基础上,综述了服务流的研究框架以及产品提供、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等生态系统服务流动过程;结合研究热点,着重分析了区域间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形成特征;系统梳理了现有的生态系统服务流定量评估方法以及适用范围;并进一步提出未来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研究切入点,即时空尺度耦合研究、区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精准量化、文化服务流的量化表达、以及生态系统服务流动过程中人类活动干扰的量化和区分。以期优化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提升人类福祉,促进人地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阿来的长篇小说《空山》(三部曲),展现了在现代民族国家与市场的建构中,边缘族群的生活是如何被组织与安排的,作者分别从行政权力、经济资源、司法、宗教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和想象,展现了藏区在国家建构过程中的命运沉浮与历史变迁,具有独特的文学意义和社会价值。但同时,阿来自身不清晰的民族身份文化认同与普世价值观,又致使这种想象只能是不完全的,难以全面和深入的。  相似文献   

20.
国产纪录片的源头是从纪录电影发展起来的,虽然近年来我们从电视荧屏上看到了纪录片"春天"的来临,但在院线方面,纪录电影的上座率和票房仍然远不能与剧情片相比,一方面过去"新闻简报"纪录电影让观众对纪录片留下了较深的偏见,另一方面近年来国产纪录片从题材和拍摄质量上都仍与剧情片存在差距,因此,要展望国产纪录电影走进院线,还需从题材挖掘、艺术表现、制作模式、发行放映和政策支持几个方面一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