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情"——是对文本的理解与表达,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体现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等活动都是建立在"情感"的激发与感悟之上的。可以说,一节成功的语文课,课堂上必然情浓似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情感"的激发,教师还要注重"情感"的感悟,帮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感悟文本中蕴含的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感悟中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正>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学生天生都有各自的天赋,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精妙的种子,它正等待着机会在世界上开花结果,他们都有一颗渴望知识、渴望优秀、渴望表扬,渴望天天向上、渴望快乐成长的心灵。为什么有的学生行为好、成绩优?有的学生问题多、成绩差?因为有的人天赋被逐步唤醒了,有的人天赋被逐步抑制而睡着了。看看我们的教育,家庭里、学校里,学生言不由己、心不由己、身不由己,童年在听话中被早熟,行为在乖巧中被道德,个性在"圈养中"被磨平;课堂上,学生听不由己、说不由己、问不由己、想不由己、练不由己,兴趣、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课堂小练笔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感悟文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习得写作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起到"一石二鸟"的教学效果。一、捕捉动情点,激发小练笔的情趣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教材中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感悟、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情感的体验是表达的前提和基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强化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促进学生对母语的理解和把握。要想在阅读教学中开展长期、有效的朗读训练,就需要在打好学生基本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给学生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深入体会,激发感情。  相似文献   

5.
<正>感悟能力训练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感悟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在语文课堂上,训练感悟的能力,培养感悟的方法,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目的之一。只有掌握了感悟能力,学生才能借助课文这个载体,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课堂,努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主观情感,在老师范读引领下,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7.
教师主要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培养语言感受,在读中陶冶情操。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以境诱读、以读引读、以说带读、以练导读、以评促读的基本策略保证学生充分地读,促进学生自主地读,从而达到"以读促思,以读激情,读中感悟,读中迁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钟奇振 《环境》2009,(2):18-20
中国老百姓是最淳朴善良的,有句俗话讲“屈死不告状,饿死不做贼”。面对自己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有的人选择“忍气吞声”将就着过日子,有的人“搭便车”指望别人去出头。  相似文献   

9.
提起酒后驾车的危害,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眼药后开车一般不为人所重视,有时还被领导、同事“赞誉”为带病坚持工作,其实这里边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有几起车辆事故的肇事者经酒精检测发现并无饮酒情况,但经尿检却呈阳性.最后查实这些司机有的眼用过镇静药剂,有的长期服用降压、降糖药。类似的“药”后驾车事故在全国正呈上升趋势,甚至高过酒后驾车的事发率。  相似文献   

10.
<正>提问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是手段,它能唤起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获得知识。当今,在素质教育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巧妙提问,还要注意让学生自己设问,这样才能让学生发现问题又便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授之以法,让学生知道在什么地方提问,怎么设问,再让他们遵循方法进行提问,不断创新,做到读中生疑,设问则论,有问再读,最后解决问题。一、在课题处设问求疑题目是课文的关键之处,它好像文章的眼睛,对表情达意有着重要的作用。有的点明中心,有的是提炼出来的主要内容,有的是人、事的线索,有的是主要事件的时间、地  相似文献   

11.
<正>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往往是钢琴教育者研究的难题,也是学生提高演奏技术和内在能力的难点。它不仅包括纯机械性、物理性的技巧训练,更重要的是对于作品理解和情感表达上,以及作曲家音乐符号的处理方面的要求。这些往往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忽视的问题,也是学生演奏技术难以提高的重要因素。下面讨论的臂重控制、双音层次和复调作品演奏技巧训练的方法,是钢琴教学中的几个难点,对于提高学生演奏技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我们理解课文,感悟文章内涵,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告诉我们阅读时,不要忽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要读出它们所蕴含的深意和思想。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是在现实的阅读教学中,要么教师越俎代庖,以讲代读,缺乏师生互动;要么教师的讲读走马观花,很少给学生机会和时间去深入品读和感悟课文;要么教师放任自流,让学生想自己阅读……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做才能使"读"的功效最大化呢?笔者认为主要的方法就是教师加强对学生"读"的指引,指导学生在默读中潜心思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领悟精华、在分角色阅读中进入意境、在个性化的赛读中升华情感。  相似文献   

13.
<正>古诗是中华文明中璀璨的瑰宝,它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道出了无尽的意味,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重要资源,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故事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感悟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都发挥着基础作用。一、在意境想象中理解语言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不是单一的词语学习和语义理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标中指出:"学习训练语言,发展言语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终极目标。"语言表述是一种本领,是一种技能。学生要驾驭它,一方面,要大量地接触规范的语言文字,习得祖国的语言;另一方面,需要教师适时的、循序渐进地点拨指导。通过有效的说、写训练,才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有长足的进步。我结合课例来说说我的语言训练,来谈谈语言训练的四个"一"。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田园诗情》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文笔优雅,气韵充实,意境悠远。写出了荷兰  相似文献   

15.
歌唱的目的是用科学的发声技巧,生动地表达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感情;以优美动听的歌声去诠释作品,感动聆听者。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声乐课堂中存在着一些情感缺失问题,着重阐述如何引导学生在声乐演唱中运用情感进行一些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的重点是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与动物"作文教学"三步走"教学策略的实施。全文通过本单元作文三个步骤训练的真实案例,即"诱逼"学生读课外书;"聊"出来的作文材料;出示书中"图片报道"写作材料,继续"聊"。阐述了语文教学中,作文训练要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乐于表达真情实感,乐于写作,使语文课更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写话必须强调先说后写,在说的基础上写,用"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说"是"写"的前提,只有加强"说"的训练,才能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小学阶段,作文教学主要实施"观察认识训练""课内外阅读训练"及"成文训练"。为使学生有目的地、主动地参与到作文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中,我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进行的。一、激发兴趣,训练说话如果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形式单一,缺少变化,必然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说话兴趣,让他  相似文献   

18.
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是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读与写结合,综合基础积累和实践训练,通过对文本的细心感悟和阅读背诵,通过语言重组、情景模拟、迁移模仿中的写作训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综合性的提高,实现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饭卡“案”     
<正>今年我接手了一个艺术班,选择进艺术班的学生中不乏艺术专长和成绩优异的学生,但还有一批是选修科目没有拔尖的,有怕小高考过不了四门的,有觉得艺术班管理比普通班要松的,有的感觉自己与大学无缘,来找毕业证的……班级里的学生良莠不齐,所以管理起来非常不容易,"案子"一桩接着又一桩,这里我就讲其中的一个饭卡"案"。周三放学前,小红到办公室找到我,"朱老师,我周末回家的时候,匆匆忙忙把饭卡给弄丢了!"我说:"那快去挂失,周末丢的到现  相似文献   

20.
<正>很多学生因为在初中阶段或者是没能很好地把握学习方法,或是学习目标渺茫,或是由于其他一些人为的、外在因素,导致学生在人生的第一个抉择路口,就不情愿地步入了职业中专的校门。他们中大多数人早在初中就已"远离"数学学习,有的甚至被"题海"抛弃在学业的孤岛上,对数学课失去信心。面对这样一群学生,职业学校的数学课教师就更有必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重新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