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深入分析地震新闻报道同质化特征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有效解决地震新闻报道同质化的途径有三:一是相关部门要转变思想,明确地震新闻在地震科普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新闻媒体要转变地震新闻报道方式,追求差异化报道;三是要引导受众转变新闻消费观念,以刺激新闻生产者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新闻报道也随之进入了多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利用新技术改进自己的报道,建立起自己的网络媒体,以此拓展新闻报道的空间。近年来,人民网在重要会议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上都作了很多探索,本文以人民网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道为分析样本,从内容和形式上对人民网会议新闻报道特点做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二维测量框架理论,使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网"24小时新闻"对复旦投毒案的相关新闻报道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相关新闻报道的时间框架和空间框架的建构及其变化特点,总结其报道规律。  相似文献   

4.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因此,现代报纸在新闻竞争中必须长于策划,善于运作,才能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市类报纸在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尤应重视策划,《大河报》关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新闻报道策划即为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5.
管窥新闻联播2008年冰冻灾害报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8年我国南方出现了严重的冰冻灾害,《新闻联播》对其进行了大量报道。研究这些报道,发现存在如下三个方面问题:灾害事件的突发性和新闻报道的滞后性;灾害事件的破坏性和新闻报道的趋利性;灾害事件的客观性和新闻报道的主观倾向性。究其原因,《新闻联播》缺乏深入调查的工作作风,新闻敏感和新闻价值的判定失去了独立的地位。所以,新闻报道只有平衡“党群关系”,改变“机关作风”,向草根媒体汲取营养才能促进主流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犯罪新闻报道是一种重要的新闻报道类型。在形形色色的犯罪案件中,性犯罪往往受到媒体的争相报道,但性犯罪的特殊性导致媒体在报道时很容易因操作不当陷入伦理与法律的困境。本文通过比较性犯罪与其他刑事犯罪的区别,指出了性犯罪报道背后蕴含的权利冲突问题,强调媒体在报道性犯罪时应特别注意报道权与隐私权的冲突。并对李某某案相关报道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与分析,总结了性犯罪新闻报道中常见的媒体失范行为,为规范性犯罪新闻报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微博参与法制新闻报道日渐成为趋势,并对公众产生了深远影响。"法制日报V"作为细分化的法制新闻媒体官方微博,既有时效性、专业性、教育性和规范性的特色,也存在报道碎片化、互动匮乏、多媒体运用过少等缺陷。本文通过分析微博内容,从传受关系角度探讨微博法制新闻报道的特点,并对微博平台在法制新闻报道中的作用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新闻报道与人类对美的追求密不可分,但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反映出一定的审美偏差。本文主要从社会新闻报道出发,认为在女性报道中更易出现此种偏差。在女性报道中,媒体大多聚焦于女性的性别特征或者女性的刻板印象,而并非新闻所需传达的信息本身。  相似文献   

9.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报道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典型人物报道具有教育价值和导向作用。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典型人物报道呈现出了典型人物平民化、报道内容新闻化、传受点评互动化、跟踪报道深入化、宣传报道全景化、多媒体融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可视化新闻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目前,国外一些主流媒体的可视化新闻发展与国内相比,无论是从观点理念、技术手段还是制作团队上都要更加成熟和完善。本文从英国《卫报》中可视化新闻的一些特点出发,分析国内可视化新闻报道存在的差距,初步地对新媒介环境下可视化新闻报道路径进行探究,以期为这一新的报道样式持续发展留下有益注脚。  相似文献   

11.
环境新闻报道关注环境,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本文以《人民日报》关于"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相关报道为例,分析我国媒体在环境报道上的不足,认为作为媒体在环境新闻报道中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典型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曾经在中国新闻实践的历史上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新闻界公认典型报道具有社会示范的功能,具有宣传动员、社会整合和时代标识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社会的多元化、个性化和立体化似乎对于典型报道的生存是一种考验,然而无论是什么社会,用规范化的社会价值观整合社会都是必需的,因而典型报道是有存在合理性的。本文对新时期典型报道出现的新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科技新闻在如今社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科技新闻报道包含科技人物、科技事件、科技政策、科技成果等诸多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技新闻报道中开始涉及知识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百度新闻搜索引擎下的一些具有普遍代表性的网络新闻报道进行筛选和抽样分析,发现媒体在对"老太太"的报道中,通过强调卖点内容,妖魔化报道和剥夺老年人话语权等方式,给老年女性群体贴上各种负面标签,以此形成对中老年女性形象的污名化建构。本文解析了网络新闻报道对"老太太"形象构成污名化的过程和后果,并提出去污名化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量数据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如果报道者不掌握一些必要的社会科学方法和新闻报道技巧,那么对数据统计的理解,以及对新闻报道描述往往就比较单一,会给受众造成枯燥与乏味之感。一篇好的新闻作品,除了它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以外,往往在表现手法上也是十分讲究的。用形象写作再现数据以及事实,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对空气污染英语新闻报道翻译的校正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功能对等理论对报道的译文进行校正,在翻译空气污染英语新闻报道的题目时,要考虑读者的感受,并结合国外英语文化的风格,使报道的译文与报道的原文对等。遵循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四个原则。分析了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方法,介绍了增词补译、减词省译和修辞差异处理三个意译的方式,结合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四个原则对英文和中文之间的差异进行处理。并对新闻报道内容中的句式和新词进行处理和校正,完成空气污染英语新闻报道翻译的校正。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的普及,一些传媒集团都在推行改革和创新,不断细分受众市场,而地方电视台的改革举步维艰,特别是新闻报道。本文以地方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为例进行分析,探析地方电视台新闻报道的特点,并从新闻报道内容来解析地方台媒体固化了的新闻报道模式,让新闻报道回归到新闻本位的理念中来。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新闻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首要的标准是准确,但是模糊语言逐渐成为新闻语言中一个客观必然的存在形式,这一必然是语言本身的属性,同时也是新闻报道的要求,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新闻语言的模糊性凸显了它的存在意义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安徽日报通过宣传报道"以文化人",一方面通过有力度、有温度、接地气的优秀的新闻报道作品,进一步地挖掘、报道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闻事件;另一方面,通过有见地、有深度、有能量的优秀评论以及鲜明的观点,形成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以推进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0.
自媒体时代,微博上纷繁复杂的信息丰富了新闻的内容,而同时信息的真伪也常常受到质疑。微博信息如何为传统媒体所用?新闻报道如何强化微博价值,提升影响力?这是当代媒体人亟待思考的课题,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微博传播与传统媒体新闻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