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依据2008年的有关统计资料,对陕西省97个县市地均GDP及地均SO2排放量进行了存量核算,借用二维组合矩阵方法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计算陕西省各县域的环境容量及环境承载能力。本研究对认识陕西省的地均SO2排放量的地域分布格局,并从宏观上指导生产的合理布局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环境工程》2015,(9):134-138
预测了内蒙古各盟市未利用地工业开发利用过程中以SO2排放为代表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研究显示,2014—2018年间SO2排放量随着开发面积的增加而增长,单位面积SO2排放量呈逐年线性递减,新增加开发排入大气中SO2的总量呈增加趋势。同时规划期内SO2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与SO2的排放总量呈正相关。新增工业产生的SO2排放导致5个盟市大气SO2浓度超标。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5—2010年SO2排放量和经济发展数据,对该时段的SO2排放环境负荷变化进行分析并以此数据构建了新疆三大地区万元产值SO2排放量随人均GDP变化的环境学习曲线;以所建立的环境学习曲线为依据,分析2005—2010年万元产值SO,的减排潜力,并对新疆“十二五”期间不同地区万元SO2的节能减排潜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万元产值SO2排放环境负荷越小,减排潜力越小;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万元产值SO2排放环境负荷越大,减排潜力也越大。研究结果将为“十二五”自治区SO2排放总量控制及减排指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物质燃烧排放SO2、NOx量的估算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各地区生物质燃料消耗状况和SO2、NOx排放因子,估算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生物质能源利用过程中的SO2、NOx排放量,并给出了分省区,分生物质燃料类型的排放清单,研究表明,中国生物质燃料消耗及其排放的SO2,NOx量分别从1991年的38.1万t和54.9万下降为1999年的33.2万t和45.3万t,在地区,燃料类型上分布不平衡;SO2和NOx排放量均较大的包括山东,江苏、河北,内蒙古,湖北等,其中,内蒙古SO2排放量最大而山东省NOx排放量最 ;秸杆是SO2和NOx排放的最主要来源,薪柴次之;牲畜粪便对SO2贡献率接近30%,而对NOx贡献率仅3%-4%。  相似文献   

5.
通过利用挥发回转窑处置钢丝绳行业污泥的工业化试验,测定了烟气排放参数及污染物排放指标,分析了污泥添加对挥发回转窑烟气排放的影响程度及各项污染物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污泥添加量18%~22%,对挥发回转窑烟气排放无影响,烟尘、SO2、氮氧化物、Zn、Pb、HCl等各项污染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控制标准;烟尘排放浓度与Pb、Zn排放浓度呈显著正相关;SO2排放浓度与烟气含氧量、空气过剩系数、排放浓度呈显著负相关。通过控制烟气中烟尘浓度可减少Zn、Pb的排放,在满足SO2排放浓度达标的同时,还应加强工艺供氧量的管理,控制的产生,减少烟气对生产设备的腐蚀。  相似文献   

6.
利用被动差分吸收光谱(DOAS)监测仪于2012年夏季对重庆市及周边重点工业园区开展连续移动观测,获取园区内SO2,NO2柱浓度空间分布,结合排放特征和特定气象场确定污染源月排放通量,以判断不同园区污染物排放大小,结果表明广安电厂当月排放的SO2量最大,合川电厂排放的NO2量最大,九龙坡电厂区排放SO2量和NO2量最小。利用Calpuff模型模拟各重点工业园排放对重庆市主城区2012年7月空气质量SO2、NO2影响,结合主城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浓度均值,研究各污染源对主城区空气质量的贡献率。研究表明,各工业园区对主城区SO2、NO2的贡献率为九龙坡区电厂区域>合川工业园>珞璜电厂>广安电厂。  相似文献   

7.
循环流化床锅炉(CFB)多点排放时,直接测量分析对环境的影响较为困难。为了确定其中SO2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鼢在CFB锅炉生产过程中的生成、转化和大气中的扩散分析,建立了多点排放的SO2污染预测正态分布模型。模型结果表明,多点排放时大气SO2的浓度分布仍满足正态分布特征,并较好地反映了最大落地浓度及位置,这对于依据区域大气SO2总量控制,确保和提高设备与工艺系统的清洁生产能力提供了可行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气SO2污染与排放的空间分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染物排放是导致环境质量恶化的根本原因,但污染物排放与环境质量的变化在空间上却存在不完全协同、匹配的现象(即空间分离).为分析中国省域尺度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排放的空间分离现象,构建了空间分离指数和重心模型,并以SO2排放量和空气中SO2浓度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全国SO2排放量由1965.8×104 t增加至2182.9×104 t,空气中SO2浓度由0.046 mg·m-3下降至0.035mg·m-3;SO2排放量最多的10个省份占全国排放量的比重为57.4%,地区间排放强度差异较大;SO2污染的空间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华北、西北、西南及山东、湖南是我国SO2污染相对严重区域;中国SO2排放与污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分离,空间分离指数为27.3 ~ 36.0,SO2排放重心和污染重心的距离在19.3 ~144.0 km之间;10年来,SO2排放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污染重心却向东南方向移动,这也是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空间分离现象的一个表现;SO2排放与污染间的空间分离现象在逐年减弱,10年来,空间分离指数年均降低2.7%,排放重心和污染重心的距离年均减小9.9 km.研究结果对正确理解污染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确立区域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目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产理论框架,应用基于Shephard输出距离函数的方法,将我国SO2排放变化指标分解为技术效率影响、技术变化影响、输入增加影响、输出结构影响等5项指标,并对中国28个地区2000~2006年SO2排放变化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引起我国2000~2006年SO2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工业能源消耗、资本投入及产出结构变化,技术变化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业SO2排放.“十五”期间国家工业SO2排放控制政策,对工业SO2排放控制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区域层面上,东、中、西3个地区的技术变化都促进了工业SO2的减排,其中东部地区由于技术变化所导致的SO2减排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大气环境污染是典型的煤烟型污染,由燃煤排放的SO2所造成的酸雨已危及24个省、市、自治区。治理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之一是采取有效的脱硫措施,减少点、面排放源的SO2排放量。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开发切实可行的脱硫技术,卓有成效地控制燃煤烟气中排放的SO2量。近年来,国际国内研制、开发了多种脱硫技术,在此就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作一些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1.
SO2排放指标的合理分配是实施总量控制的重要基础。针对所研究城市大气SO2污染排放特征和总量控制目标,提出了对所研究城市的火电行业的排放指标进行单独分配的分配模式。对火电行业采用排放绩效法分配其SO2排放指标,而除火电行业之外的其他行业则采用兼顾环境容量和环境质量目标的SO2初始排污权分配模型进行分配。最后结合各区域大气SO2环境容量及2010年SO2排放量预测值对分配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评价、预测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985-2001年间上海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的考察,分析了SO2排放强度和人均SO2排放量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变化的原因;与国内主要城市和美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对比情况表明,上海市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在国内处于较低的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采用Sigmoid模型对上海市大气污染物排放进行了预测;提出了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炼油厂硫的分布和流向,介绍催化裂化装置SO2生成及排放情况,明确了催化裂化装置SO2排放源及其分类。依据SO2排放的环保控制要求,提出催化裂化装置SO2排放控制方法:催化裂化原料加氢预处理、使用硫转移催化剂和烟气脱硫。  相似文献   

14.
黄琨 《环保科技》2005,11(3):43-45
针对西电东送的大形式下,六盘水市利用自己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大力进行火电开发,新建多个火电厂,将造成SO2大量排放的情况,总结了现有火电厂SO2的排放现状,并对新建火电厂SO2的排放作出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电厂减排SO2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整理了近几年我国燃煤电厂重金属元素的排放特征实测以及几种重金属元素排放估算量,概述了汞及其他重金属元素的采样分析方法,重点介绍了安大略湿法(OHM)和美国环保署制定的EPA method 29,并分别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及重金属专项控制两个方面对重金属控制方法进行了阐述,得到目前燃煤电厂污控设施均能在降低SO2、NOx、粉尘等常见空气污染物排放的基础上,降低烟气重金属的排放,目前专门控制重金属排放常用的方法是添加固体吸附剂。最后根据我国燃煤电厂烟气重金属排放控制现状并结合国情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有关部门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煤炭消费是我国SO2、NOx和颗粒物三大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世界上一半的煤炭在中国燃烧,废气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巨大。相关行业的排放标准在逐步加严,而在排放标准限值固定条件下,废气排放量决定了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介绍了以钢铁和水泥工业为主的废气量减排技术,包括废气循环技术和废气梯度利用技术;并对其废气量减排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废气量减排可有效降低污染物总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总消耗量预测法,对2010年珠三角地区机动车在使用燃油过程中排放的SO2进行了估算.并指出尽管机动车排放的SO2相较燃煤而言排放总量很小,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近二十年(1987~2004)湿沉降特征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通过分析降水酸度和沉降量2个酸沉降控制指标,得出北京市近二十年(1987~2004)湿沉降特征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998年以后北京市的湿沉降污染有严重的趋势.pH值逐年下降至5.52,酸雨频率逐年上升.湿沉降中的硫组分来自北京本地污染源排放的SO2和远距离输送.含氮组分对湿沉降的贡献作用明显增加.钙沉降是湿沉降中变化最大的因素,钙沉降量明显下降.1998年以后所采取的使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大幅下降的污染控制措施,可能直接导致了湿沉降酸化的加剧.酸沉降污染控制是一个复杂的控制过程,不能单纯地依靠控制本地的SO2排放量,北京市SO2排放量虽然得到了削减,但是湿沉降污染并未减缓.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我国应用经济手段控制SO2排放的历程,说明采取经济手段是控制SO2污染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削减SO2排放,对控制SO2污染的经济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西电东送的大形式下,六盘水市利用自己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大力进行火电开发,新建多个火电厂,将造成SO2大量排放的情况,总结了现有火电厂SO2的排放现状,并对新建火电厂SO2的排放作出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电厂减排SO2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