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护坡是基于传统护坡技术发展与改进的护坡技术,是未来护坡工程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我国生态护坡的发展过程以及具体分类。其中,客土喷播技术作为生态护坡中比较成熟的一项施工技术,其喷播工艺以及客土稳定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文献,本文对影响客土喷播早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做了归纳,提出存在的不足,并给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河道护岸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传统硬质河岸主要用于满足防洪、航运等需要。但硬性材料的护坡和护岸结构对周边生态系统的许多方面均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国内外学者和工程师开始改造护坡和护岸结构,探寻生态型的护岸结构形式。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生态护岸的相关技术,重点关注人工生态护岸结构类型及其评价,指出现有技术、设施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水土流失及水资源污染等问题,北京市提出三道防线的思想用于指导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目前,以浆砌石为代表的河(沟)道护坡技术难以满足生态清洁小流域的需求,近自然的生态护坡措施已逐渐成为维护河(沟)道水土保持功能、减少水资源污染的重要生态措施.本文基于北京市昌平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区建设中采用的4种生态护坡工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护坡工程的稳定性、经济性、生态性、适用性等指标进行综合效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护底的生态多孔砖护坡综合得分为0.3766,为4种生态护坡技术中的最优方案.在坡度适用范围内,相较于其他3种生态护坡技术,混凝土护底的生态多孔砖护坡技术能够大幅提升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提高66.3%以上),同时保持较好的经济性(约400~550元·m-2).  相似文献   

4.
河道植被护坡技术的应用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护坡是生态护坡中最重要一类,是植物和土壤的有机结合,除了有防洪、排涝及保持水土等护坡功能,还有一定的景观效应和生态修复功能,防止N、P及重金属等化学物质进入河道进而污染受纳水体。文章介绍了目前植被护坡技术主要的应用类型,系统地归纳了各个技术的构建方法、适用范围及技术特点,同时,文章较详细的总结了植物的作用机理及选择情况。一直以来由于缺乏对植物护坡的定量化研究及效益分析,造成建成后的植被护坡得不到更好的管理及后期维护建设,所以为了更好的管理植被护坡,为护坡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评价标准,文章提出了植被护坡构建成后的一些评价方法,包括植被护坡的稳定性评价、水土保持性评价、净化能力评价以及生物多样性评价。  相似文献   

5.
殷琨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1):168-170
多孔混凝土具有连续孔隙,空隙率约为15%~30%,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多孔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生态型护坡技术,融合建筑材料、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等多门学科,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于一体,实现了水利工程护坡技术和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6.
砌块式生态护坡实施的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护坡生态修复多注重技术本身,缺少工程实施后的评估问题。选取太湖流域某河道采取砌块式生态护坡案例,提出了护坡适用的植物群落组合,探明砌块式生态护坡对控制降雨地表径流污染削减效果,SS、TN、NH3-N、TP和COD去除率分别为60%、48%、37%、51.6%、35%。同时通过调查护坡示范区和非示范区地段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情况,评价护坡修复后效果,发现修复后护坡植物覆盖度和种类明显增加,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群落结构将逐渐趋于稳定,生态稳定性提高,生物生长、栖息、繁衍的环境趋于变好,为评价砌块式生态护坡实施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4种生态混凝土护坡护砌方式的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浦江生态护坡采用生态混凝土预制单球组合、16球联体砌块、圆孔型砌块以及矩形砌块4种护砌方式的生态特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类护砌方式的覆土保持、植被植生、植物生长状况以及护坡稳定性的研究,探讨不同护砌方式的生态特性及适用范围.结果表明,球体构型砌块、圆孔型砌块配以草本植被狗牙根以及美人蕉、香蒲、水葱等水生植物最适宜构建黄浦江的生态护坡.  相似文献   

8.
摘要:在公路建设中,传统的工程护坡方式经济性差、景观效果差,不利于沿途的生态系统平衡。采取切实可行的生态护坡方法,利用锦鸡儿属做植被护坡,能克服传统护坡方式的缺点,提高景观效果,也增加经济效益。灌木、乔木在恶劣环境中生长的顽强.是护坡中的先锋植物。利用植被涵水固土的原理,对于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的特殊路段的护坡能发挥固沙的作用,减轻坡面的不稳定性和侵蚀,快速有效地治理荒漠化和恢复因修公路而破坏的自然环境,还可以起到美化生态环境作用。  相似文献   

9.
河道生态护坡对地表径流的污染控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上海市进木港生态河道示范区,通过现场模拟径流试验,研究了柴笼、灌丛垫、植草3种不同类型的生态护坡对地表径流的延滞作用和污染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生态护坡在控制地表径流污染方面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柴笼对地表径流的平均延滞时间为28.00~33.33min,可拦截80.95%粒径为30.07~111.05μm的悬浮固体,可截留92.58%~97.15%的水溶态营养盐和75.75%~91.24%的泥沙结合态营养盐.灌丛垫使地表径流进入河道的时间比对照裸坡滞后9.70~15.33min,可有效截留88.53%~92.94%的水溶态营养盐;但其对悬浮颗粒的拦截能力比柴笼和植草护坡弱.植草护坡延滞地表径流的能力不及柴笼和灌丛垫,但其对地表径流中较小粒径的悬浮固体(14.89~52.63μm)和泥沙结合态营养盐的拦截率分别达到85.93%和80.53%~85.33%.研究还探讨了生态护坡对地表径流污染的控制与植被覆盖度、土壤含水率以及土壤抗剪强度等指标的关系,并提出了控制地表径流污染的生态护坡优化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0.
美人蕉生态护坡对径流污染净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04-10月,研究了合肥市南淝河美人蕉生态护坡对河道的水质改善作用。试验用水取自南淝河,TSS、TN、NH4+-N、TP和COD的平均浓度分别是94.1,5.42,2.98,0.202和55.5 mg/L,河水经流生态护坡后,相应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4%,45.6%,57.5%,40.1%和29.0%。另外,考察了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美人蕉护坡微生物的数量显著多于无植物坡岸(p<0.01),微生物总数分别为:3.17×107和0.830×107cfu/g。由此,植物护坡兼具净化和生态景观效应。  相似文献   

11.
在防洪工程建设中,日益需要兼顾生态需求,合理引入生态工程技术,减轻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的负面影响,避免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本文旨在通过对目前国内河流堤岸生态护坡的发展背景,主要技术类别概括来推动这一新兴技术的发展实施  相似文献   

12.
水是苏州园林的重要组成要素,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园林水脉割断、水生生态系统不完善,水体自净能力降低,苏州园林的水环境状况受到很大影响。通过对苏州园林传统水环境保护手法的梳理,提出通过改造河池护坡,修复水生生态系统等师法自然的方法,开发纳米气泡法、生态基法等生态新技术,以及加强园林水循环,重塑优美的园林水景观。  相似文献   

13.
聂志勇 《环境保护科学》2011,37(4):26-28,72
阐述了"休养生息"含义,在研究浑河城区段特征基础上,探讨了通过污水处理厂建设、管网建设、支流河整治、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护坡等措施,缓解城市活动对浑河环境的负担,达到浑河水系"休养生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河道两岸风景秀丽的山水景象长期由于人们的砍滥伐遭到严重破坏,在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发生的同时,河道的通航能力和泄洪能力也受到影响。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更加关注生态建设,其中在河道治理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利用了包括生态护坡技术在内的诸多措施,显著改善河道环境,不过要想通过河道治理造福更多的子孙后代还任重道远。本文从当前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应用,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桂林市公路护坡植被类型以及植物种类进行了较全面调查,运用"百分初选法"对桂林市公路边坡生态绿化植被进行了优选,结果选出优秀边坡生态绿化植物13种,其中乔木树种5种,灌木种类2种,草本植物5种,藤本植物3种;良好边坡生态绿化植物31种,包括乔木树种9种,灌木种类15种,草本植物6种,藤本植物3种;结合筛选结果和护坡现状,对护坡植被选择与配置提出一些建议:以桂林市区为中界,对桂林市区以北和以南分别提出了4种配置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6.
生态浮岛技术用于河湖污染修复进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江河湖库水体污染状况严重,且难以用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进行修复,生态浮岛作为一种生物-生态修复技术以其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以及环境风险低等优点在河湖污染修复中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以发展进程为线索,作用主体和动力模式为依据对生态浮岛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分类阐述了传统生态浮岛、组合型浮岛和微动力浮岛的研究及应用情况。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包括创建适于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生长的微环境,加强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和引入太阳能装置等。以期对生态浮岛在河湖污染修复中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饮用水源地生态防护与水质改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当前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状况,介绍了3种水源地生态防护与水质改善的方法:生态护坡、人工介质富集微生物、水生植物型人工湿地.并展望了它们的应用前号。  相似文献   

18.
闫滨  李成林  王玥 《环境工程》2017,35(11):33-36
通过自行设计室内水质净化装置模拟自然水环境,研究水生植物香蒲、荷花和水生动物螺蛳组成的生态系统对水质的净化能力,以及多孔混凝土与该生态系统相结合时整体的水质净化能力和多孔混凝土的生态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水生生物形成的生态系统对水体中TP、TN、COD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85.71%、85.88%、86.66%,与多孔混凝土联合应用后,对TP、TN、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7.50%、88.89%、86.70%,多孔混凝土的应用为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空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效率。对多孔混凝土综合水质净化效应机理分析表明,多孔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可为水体生物提供附着生长的空间,通过物理吸附作用、植物吸收作用、微生物生化降解和水生动物滤食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提出多孔混凝土可作为生态护坡材料,与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结合应用于生态护坡。  相似文献   

19.
离子型稀土矿山开采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和生态风险,土壤生态修复是矿山环境治理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选择江西龙南足洞稀土矿区,在实验基础上开展矿山土壤生态修复。通过往矿区土壤中添加天然修复材料熟石灰、沸石、凹凸棒土和有机肥(0.5∶5∶5∶1∶0.2),改良原始土壤。改良后的土壤装入生态袋中,筑成稳固的生态护坡。护坡上按比例播种草、灌木种子,马道上种植经济林木。栽种植物能够在修复的土壤中成活,长势良好。离子型稀土矿山土壤生态修复成功实现了矿区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并有望产生经济效益,是一种有效的矿山治理途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植被护坡是土质斜坡护坡的一种最为常见和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可以美化环境。分析了木本植物不同部位与土质斜坡稳定性的相关性,并运用Geostudio软件模拟计算了在有无植物茎叶和根系情况下土质斜坡的稳定性系数,分析其对土质斜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茎叶通过截留作用和蒸腾作用等改变地下水水位来影响土质斜坡的稳定性,但在大风和台风情况下植物茎叶会向斜坡传递风荷载而降低土质斜坡的稳定性;植物根系通过加固作用和成孔作用来影响土质斜坡的稳定性;植被衍生物在进行新陈代谢过程中提高了土体的酸度,增加了土体孔洞数量,从而降低了土质斜坡的稳定性。本研究可为植被护坡工程选择植被类型和设计植被空间分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