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层信息     
<正>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决定从2017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通知明确要求,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理分布情况,了解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并明确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有污染源的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均属普查对象。具体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  相似文献   

2.
我们县环保部门,在加大环保纨法力度的同时,建立高效的环境管理化息系统促进了环境管理。我们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建立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1·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所需数据信息的主要来源我们始终坚持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原则。通过对污染源、环境质量经常性的监视监测,取得了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为环境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信息。2.加强环境信息网络的建设我县在各乡镇、各企事业单位设立专(兼)职环保员,组成环境管理信息网络,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及时反馈各类环境管理信息,缩短了环境管理的滞后时段,达到对全县环境的动态…  相似文献   

3.
污染源管理是环境监管的重点,信息化是提高污染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阐述污染源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污染源管理信息来源及信息化发展中的不足,提出加强基层环保部门污染源监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为污染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掌握环境污染情况,我国开展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介绍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目的及基本概况;研究了此次普查工作是如何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及信息设备,准确高效地获取、处理及分析普查数据,为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环境监管精准化、环境数据服务化等工作打下基础;并对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污染物治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环境信息公开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它不仅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也是推进我国环境管理工作全方位提升的重要手段。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近年来进展迅速,但仍存在关键性环境信息严重缺失等现象,不仅无法满足社会及政府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有时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稳定。本文从政府、企业、社会的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法律法规、组织监管和沟通协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包括:1加强组织领导,任命副部级官员主管环境信息公开工作;2推动国务院出台《环境信息公开条例》,推动各类环境政策法规纳入信息公开条款;3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互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4建立主要污染源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刺激企业改进环境表现;5加强对地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督查、考核、评价及表现公开;6加强各级政府环境信息公开能力建设;7实现环保部及环保系统内部数据信息统一管理、协调共享;8全面改善环境数据质量;9细化环境信息公开政策,包括环境风险及健康信息公开政策;10加强与其他部委关于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合作与协调。  相似文献   

6.
殷玉婷 《环境教育》2007,(11):27-30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一次污染源普查,2007年底前将完成污染源普查的准备工作,2008年开展全面普查。日前编者从全国污染源普查试点总结会上获悉,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已经结束,这为明年开始的全国污染源普查积累了经验。做好全国污染源普查,全面掌握污染排放情况,提供详实、全面的环境信息,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是落实"十七大"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何鸿治 《四川环境》1994,13(3):60-62
本文提出当前污染源监测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全面理解环境管理制度中涉及的污染源监测,优先解决重点污染源监测因子,做好应急监测的准备工作,调动各类监测站的积极因素,开展污染源监测技术科研工作,实行“污染者付费”原则,建立动态库,做好数据综合分析工作,加强监测站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污染源监管的历史沿革和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理清我国现阶段在污染源整个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由不同环境部门主导的污染源监管模式和在此模式下形成的数出多源的数据库基本情况。从时间、空间、参与者三个角度分析该模式的缺点,针对环境统计、排污申报、排污收费等多个污染源数据库进行分析比较,列表找出各自数据的特点。通过分析指出我国污染源管理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污染源信息管理碎片化、多元化,数据互通性差,难以实现交换和共享,导致环境部门数据可靠性不高,信息公开不全面,社会公信力缺失。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目前缺乏一整套统一的、紧密衔接的污染源协同监管模式以及顺畅的污染源全过程管理数据流程。文章从实行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制度、污染源企业报告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加强违法处罚力度和完善企业环境信用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南京市团结河为例,研究细化小流域污染源计算方法。将团结河流域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及入河量量化处理,分析流域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构成,明确辨别流域内各片区及各类污染源的污染物贡献率,为特定目标下的流域污染物削减量计算奠定基础,使后续环境整治更有针对性和目标性。  相似文献   

10.
浅谈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城市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环境信息的支持。环境信息是一个涉及许多领域的综合信息,其中包括城市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污染源信息、环境管理信息(包括项目规划、环保产业、污染控制、生态保护、环境监理等方面)、法规标准、环境宣教、环保系统基本情况等。环境信息内容极为丰富,其来源也十分广泛。环境监测部门所产生的环境监测的信息数据在环境信息中占重要地位,与环境管理密切相关。环境质量、污染源状况、环保法规和标准是环境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依据。环境管理各职能部门在管理工作中也产生各自的管理信…  相似文献   

11.
污染源大数据是环保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以环境管理制度为基础的污染源数据管理过程中,一直存在制度衔接不流畅、数据不共享等诸多问题。本文调研考察了现有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的衔接情况,提出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通过与其他环境管理制度有效衔接,实现环境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有效覆盖。通过SWOT分析法对基于"一证式"改革的环境管理制度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设计企业环境管理信息系统框架。试生产与竣工环保验收实效不足,可转为企业自行备案;将环评审批结论纳入排污许可证,可大幅度减轻企业相关环境管理业务人员的负担。环境管理制度的优化必须建立在部门职能转变与整合之上;同时,还必须获得国家层面的立法与行政的支持;社会舆论的关注与支持也将推动环境管理制度优化的进程。以排污许可证管理为核心的信息系统框架可以有效实现污染源排放信息整合共享。  相似文献   

12.
全国首次工业污染源调查从1985年开始,1988年4月结束,先后投入85万专业工作者,调查了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台湾除外)的2300多个县,40多个工业行业,168000工业企业,取得了3000多万个调查基础数据,建立了全国第一代工业污染源档案。全国工业污染源调查建档工作虽然已经结束,但工业污染源档案管理只是刚刚纳入轨道。为了保护与巩固调查成果,保证调查成果信息的及时开发利用,今后必须进一步加强工业污染源档案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效益。具体设想如下: 一、建立健全工业污染源补报送制度,定向、定内容地收集污染源变化的新信息。  相似文献   

13.
<正>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基础、信息源泉和执法依据。环境监测工作应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出发点,以满足环境管理现代化需要为方向,用科学的数据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状况和变化规律,说清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排放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为环境执法提供科学的依据,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正>对固定污染源中烟气进行采样与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烟气中的污染物以及有害物质进行检查,判断其是否存在超标问题,进而采取相应防治措施与净化手段,以降低污染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所谓污染源,指的就是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按照污染源状态,可分为流动污染源和固定污染源两种。其中,固定污染源主要为固定的排气筒、烟道以及烟囱等,在其排放的烟气中,不仅拥有固态的颗粒物,同时也涵盖气溶胶态以及气态等有害物质,会对环境以及民众身体健康形成直接影响,因此对其进行采样、监测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是普查全面实施阶段,"在生态环境部29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主任洪亚雄表示,今年上半年将完成清查建库和试点工作,明确普查调查对象和调查技术方案,下半年将开展并完成入户调查、数据填报等工作,形成数据库,建立并逐步完善各类污染源档案。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依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于2007—2009年开展。"经过10年,环境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污染物排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正>企业环境报告制度是推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规范化的技术支撑,有助于完善实施细则、倒逼企业转型、促进公众参与。分析了推进企业环境报告制度面临的各方面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2015年"两会"期间,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答记者问时强调,要加大信息公开,让所有的污染源排放暴露在阳光下,让每一个人成为污染排放监督者。作为污染防治与公众监督的实践形式,环境信息公开已经成为经济社  相似文献   

17.
排污许可证制度是依法规范管理各类企事业排污行为的基础性环境管理制度,通过排污许可制对所有固定污染源的全覆盖,实现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一证式"固定污染源管理模式.随着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推进,在排污许可证执行中存在企业自查不到位、自行监测不全、台账记录缺失等问题.归纳了排污许可证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  相似文献   

18.
正巴中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成立于2003年9月,为国家环境监测市(州)二级环境监测站,2017年1月通过四川省质监局计量资质认定复审。现有房屋面积1530平方米,核定编制48人,主要负责巴中市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服务监测。持各类项目上岗证148项。该站秉承"技术立站、质量建站、人才兴站、制度管站"理念,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环境支撑。一是狠抓制度建设,管理工作再上台阶。实行周点月评、信息循环、绩效考核,先  相似文献   

19.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监测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监测是以农产品污染监测为中心的各环境要素的污染监测。依据农业区域中污染源排放危害农产品的特征污染物选择大气环境污染物、水环境污染物、土壤环境污染物、农产品污染物作为监测指标;依据农业区域中各类污染源的特点布设大气环境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壤环境污染、农产品污染监测点位;在农产品生长期或生产期,大气环境污染及水环境污染同步监测一次,农产品污染在收获时监测一次,依据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强度确定土壤环境污染监测频次。  相似文献   

20.
孙继超  邱如稚  刘用 《青海环境》2013,(4):181-183,190
文章以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项目为基础,建立污染源“一源一档”管理体系,并基于减排数据建立青海省污染源档案,可实现对污染源的档案化管理。建立减排相关数据综合分析体系,对青海省总量减排、污染排放、自动监控等减排相关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分析,以及深度数据挖掘分析,可为环保部门提供信息化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