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7 毫秒
1.
<正>每天吃的盐里竟也有污染?食盐里有塑料到底怎么回事?10月20日,华东师大微博一篇研究中国食用盐微塑料污染状况的文章,在线发表于环境学著名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10月29日,美国《科学美国人》月刊网站报道了这项研究结果;11月初,中国的媒体开始追本溯源探究竟。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三个经典问题,同样适用于这激起千层浪的食用盐中的微塑料。食盐里的微塑料是什么话说"白色污染""塑化剂""双  相似文献   

2.
"我们那儿得怪病的人就蛮多,死的也蛮多,主要是得矽肺病等职业病。有一家乡亲三兄弟都是三四十岁的壮劳力,三兄弟都得了矽肺病,现在已经死了两个了。""也许挣一年的钱,为了医病一天就用完了。在我们老家,得矽肺病死个把人是常事,还能补点钱,但老婆、娃儿却遭孽了。""我们兄弟俩也得了矽肺病。想一想都是非法采矿把我们害惨了,真后悔,就  相似文献   

3.
<正>近期,笔者听了一堂生动的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印象深刻。特级教员吴鹏业以其多年的从业经历,生动有趣地向大家科普了一些有用的安全常识。"灭火器是万能的吗?当然不是,有些火是灭不掉的。""酒店的防毒面具你了解吗?都是一次性的,只能维持30分钟。""你会自查天然气泄漏吗?用肥皂水涂抹,有气泡就是泄漏了。"经过几个问题的互动,笔者发现,人们对这些生活中必须掌握的安全常识,却似乎都了解得不够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笔者根据实践经验认为,想要保障生产安全,就必须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预防上,树立"预防为主"的超前意识,重点抓好"防在前""想在前""做在前"的"三前"意识。一是"防在前"。危险因素总是共存于一切事物的整个过程之中,应做到居安思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能习惯于"不出事故不知道,出了事故吓一跳;  相似文献   

5.
解决4个问题     
<正>想要使员工自觉、正确地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避免将此视为"负担",笔者认为,企业须解决"知""能""会""到位"4个问题。一是要明确佩戴和使用要求,解决员工"知"的问题。企业为员工配备符合标准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并进行使用培训,是企业的责任,也是员工的权利。员工在作业中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8种常用类型防霾口罩的实验测试,采用回归曲线分析方法得出了防霾口罩呼吸阻力随使用时间的变化函数形式,同时也通过实验数据统计给出了各种类型口罩的建议使用时长,建议N90和N95无纺布防霾口罩在空气轻度污染下使用时长不超过11~12 h,中度污染下不超过8~10 h;而棉布为面料的N95口罩在轻度污染下使用时长不超过7 h,中度污染下不超过6 h。  相似文献   

7.
<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格外重视应急救援准备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公共应急立法理念的更新,将应急管理中"关口前移""有备无患""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思想落实得十分彻底,对于将来其他同类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能不能实施好,关键就取决于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笔者查看《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年6月(17卷3期809—812页)刊登的"2011—2015年安全科学与技术研究通报——团队协作与影响力(三)"一文,在其统计的2011—2015年百个高频关键词中,竟然找不到"科学""理论""原理""模型""致因""系统"等理论性的词来;在文章统计的2011—2015年百篇高引文章中,找不到一篇真正属于通用性安全科学理论研究的文章,大都是安全工程技术类的。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企业安全管理和员工安全技能提升的重要手段,安全培训工作历来受到企业的关注和重视。但是,以讲授为主的传统安全培训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企业的培训需求。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体验式培训应运而生。体验式培训是一种在模拟或真实环境中亲身感受和形体体验的学习过程,通过"听""看""研""练"等方式,使学员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练习中掌握技能,从而学会一定的能力并  相似文献   

10.
<正>面对一例例触目惊心的事故,管理者虽然一遍遍地分析原因,但结论常常不外乎"麻痹大意""违章操作""习惯性违章"等违章通病。追根朔源,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些问题频繁上演?如何才能根治安全管理中的顽症,共铸安全管理的大堤呢?笔者认为:精心培育安全文化,构建以认知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的安全生产工作中,笔者经常听到有的职工用"凑合""差不离""差不多"这样的模糊词来回答问题,诸如今天井下工作的怎么样、隐患排查彻底吗?"凑合,还行";安全技术规程掌握得怎么样?"差不多";安全措施落实没有?"差不离",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2.
<正>所谓"低、老、坏",即人们常说的"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这些问题在工程建设领域屡见不鲜。例如,工程建设领域常见的"超过规定深度未设置防护栏杆而利用警戒线代替""操作切割机未佩戴防护罩""高处作业随手丢置废料"等问题即属于"低、老、坏"。对于工程建设企业来说,想要有效治理"低、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所在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是以设计为主转型为总承包商的工程公司,为保证企业转型、战略发展顺利实施,企业长期强化对在建项目的风险管控能力,先后开展了"习惯性违章歼灭战""五项安全专项治理""安全监管分离机制""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系列活动。其中,脚手架作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用广泛,搭设质量的不规范,对操作人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此,公司将其列为"九项习惯性违章"和"五项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六磊塘2005~2012年间在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和全年的水质达标情况,计算了主要污染物的污染负荷,得到了水质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2年,六磊塘水质呈现改善趋势,水质整体呈现轻到中度污染;枯水期水质污染最重,丰水期和平水期水质污染相对较轻;各主要污染物中,氨氮的污染负荷最大,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的污染负荷最小。研究结果为六磊塘的地表水质监测和污染防治等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在工作和生活中,"小问题,不碍大事"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原因就是大家往往认为"小毛病""小事情""小问题"影响不了大局,可以少考虑,甚至根本就不用考虑。纵观所有生产安全事故,究其原因,很多都是"小失误"诱发的"大事故"。许多事故都是因为对那些"小  相似文献   

16.
一、2021年安防行业新技术层出不穷 盘点2021的热词,不外乎"疫情""实体名单""人工智能""十四五"规划"元宇宙""AloT视频物联""智慧城市". 1.疫情常态化 疫情已经进入常态化状态,短期内并不会消除,相比在疫情初期安防人的手忙脚乱,如今的安防企业可以有条不紊的开发疫情产品.疫情对安防行业最大的需求是红外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长春市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将长春市区土壤按不同功能区划分,分析土壤中7种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I_(geo))、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P_n)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评价其污染程度。结果表明,长春市土壤重金属除Mn以外,Cu、Zn、Ni、Pb、Cd和Cr含量均超过吉林省土壤背景值。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Cd为长春市土壤污染的主要因子,在交通区呈偏中度污染,其他区域为轻度污染;Cu、Pb、Zn在各区呈轻污染或无污染状态; Mn、Ni和Cr在各区均为无污染。内梅罗指数表明,交通区和工业区呈中度污染,科教区、居民区和绿地区均呈轻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显示5个功能区均处于轻微生态危机等级。总体而言,长春市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8.
"别挤,别挤,是谁踩到我的脚了……""往里窜窜,再往里窜窜,还有一个就上来了……""再上一步,再上一步我就上去了……"伴随着拥堵的城市交通,公交车上人挤人的这一幕也在每天早晚的高峰时段重复上演着。  相似文献   

19.
为了调查煤层气生产区采出地层水中的重金属在露天排放下对生产区地表土壤的影响,采集生产监测区煤层气井产出地层水样、蓄水池积水样、蓄水池底泥样和井场周围地表土样进行重金属含量的测试分析,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地表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煤层气生产区井场蓄水池底泥受到As、Cd、Sn的中度污染,周围地表土壤受到Cd、Sn的中度污染和As、Cr、Pb、Cu、Co的轻度污染,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为Sn、Cd、As、Pb、Cr、Co、Cu、Mn、Ni、Zn。煤层气生产区土壤中重金属存在中度的潜在生态风险,对煤层气生产区地表土壤生态环境产生潜在生态风险的最主要重金属是Cd。  相似文献   

20.
绿讯     
<正>从"奥运蓝"到"APEC蓝"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京召开之际,有人写出了这样的段子:北京天空的这一抹蓝,既不是普鲁士蓝也不是蒂凡尼蓝,而是"APEC蓝"。6年前,"APEC蓝"还有个曾用名,叫"奥运蓝"。当时,北京和周边地区的污染排放受到了严厉压缩,重污染产业不得不暂时停工,小客车单双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