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酸雨污染十五年趋势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江苏省的酸雨监测资料,对该省酸雨污染现状及“七五”末以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淮河以南酸雨污染普遍重于淮河以北地区;“七五”末以来酸雨频率有降低的趋势,但降水酸度并未减弱;降水组份中,硫酸根离子当量浓度仍占首位,酸雨带来的污染和生态破坏未得到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2.
基于湖北省32个酸雨监测站2014年观测资料,着重分析了2014年湖北省酸雨特征,并揭示了2008年以来全省酸雨演变趋势,结果显示:2014年湖北省年均降水pH值为4.98,全省仅江夏站为强酸雨,大部地区为弱酸雨区,酸雨强度呈现冬强夏弱、中部强-东西弱的时空分布型;年酸雨发生日数南部多北部少,建始、五峰、金沙站酸雨日数超过100 d,全省年均酸雨及强酸雨发生频率分别为56.5%、10%;2007-2014年湖北省酸雨强度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酸雨发生频率呈微弱减少趋势,2014年湖北省酸雨强度、酸雨及强酸雨发生频率、K值均为近8年来最低值。研究表明湖北省酸雨强度及电导率与霾日出现与否关系密切,霾为酸雨提供了一定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3.
根据丽水市近年的酸雨监测资料和气象资料等,分析了丽水酸雨的成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丹东市区降水时间及空间变化趋势的分析,总结酸雨污染现状,找出丹东市区酸雨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湖北省酸雨2006-2010年五年的监测结果,文章分析了"十一五"湖北省酸雨现状变化特征,根据地理环境分析,并结合当地环境统计中成酸污染物排放情况,讨论了湖北省酸雨的变化特点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6.
抚顺市酸雨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2006年-2010年抚顺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酸雨监测点位的监测数据,分析了近五年来抚顺市酸雨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结果表明:近五年来抚顺市的降水酸度减轻,酸雨频率下降;降水量大时酸雨频率增加;降水pH值与阴阳离子的比率密切相关;降水pH值与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呈负相关,与尘呈正相关,酸雨是由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碱性尘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对1999年-2002年大气降水监测资料的分析:丽水市降水pH值逐年降低。酸雨频率逐年增加,其pH最小值达到3.60,酸雨频率增加到88.12%。丽水市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酸性降水主要发生在春冬季节。  相似文献   

8.
张虹 《环保科技》2001,7(1):35-37
根据湘潭市1993年以来的酸雨常规监测数据,对酸性降水的污染状况、特征、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珠江三角洲地区酸雨污染简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的降水常规监测数据资料为依据,简要分析了该地区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年度变化情况,并对酸雨的危害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酸雨污染依然严重,降水酸度与二氧化硫污染等因素有关,酸雨类型以硫酸型为主。   相似文献   

10.
张虹 《贵州环保科技》2001,7(1):35-37,41
根据湘潭市1993年以来的酸雨常规监测数据,对酸性降水的污染状况、特征、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