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液晶显示设备的广泛应用,液晶显示器(LCD)的废弃量逐年增多,为准确掌握当前及未来废弃LCD的产生量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对台式电脑LCD、笔记本电脑和液晶电视三大类主要LCD产品2014—2020年的销售量及废弃量进行了预测,分别采用灰色模型GM(1,1)和Carnegie Mellon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4—2020年我国台式电脑LCD、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三大类LCD电子产品的淘汰数量巨大,累计将达108 915.3万台,其中再使用和循环利用的废旧产品将达70 794.9万和16 922.1万台,被用户储存的废旧产品为30 051.3万台,最终废弃待处理量为51 589.1万台。围绕废弃LCD的回收处理问题,进一步分析提出,需从回收管理体系建设与产业化技术研发两方面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在固体废物和电子废物污染治理方面政策和法律的完善,构建电子废弃物的回收网络和管理体系是今后我国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和处置的重点,但其前提是准确预测电子废弃物的产生量和类型。文章借鉴"环境容量"概念,根据城市化进程特征和人口数量变化规律,利用生态学中的logistic种群增长模型,并结合电子废弃物的产生特征,对该模型进行改进,以天津市为例,针对家用电脑、手机、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等5类电子产品为研究对象,对天津电子废弃物产生量的增加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5类电子产品的总废弃量将在2040年左右出现峰值,其产生量将从2010年的362.57万台增加到2040年的1 877.66万台。根据该预测结果,可以为天津市构建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提供前期研究基础,并对全国其他大中型城市电子废弃物回收都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济南市建筑废物产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剑  曾现来  陈明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9):3894-3902
首先以建筑面积核算法对济南市2000~2017年建筑废物产量进行了估算,然后以估算值作为原始数据,建立了灰色GM(1,1)预测模型.最后对未来5a济南市建筑废物产量进行了预测.经验证,模型精度等级达到优秀级.结果表明,灰色GM(1,1)预测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济南市建筑废物的年产量,预测表明济南市建筑废物平均产量将从2018年的860万t,增加到2022年的1000万t.  相似文献   

4.
陈源  蔡震  李金惠 《环境科学》2023,44(9):5316-5324
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正常使用造成的磨损,导致众多电器电子产品被淘汰,产生了大量的电子废物,因此电子废物拆解量逐年增加.针对当前我国电子废物拆解污染现状和监测评价的需求,提出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方法相结合的筛选模型.在对电子废物拆解评价因子进行赋值和评分的基础上进行层次分析,得出污染物综合评分并进行聚类分析,将聚类结果中潜在危险优先等级最高的一类,即二(口恶)英类和多环芳烃(PAHs)作为优先控制污染物,为中国电子废物治理提供了有参考意义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构建了基于建筑面积和产废系数的城市建筑废物产量估算方法体系,进而在二次曲线回归、指数趋势模型、灰色GM(1,1)模型和BP神经网络4种单项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以预测有效度为准则的变权重组合模型,以揭示城市建筑废物未来变化趋势。以海南省为例计算和预测了2001-2020年城市建筑废物产量,结果显示:(1)2001-2010年海南省建筑废物总量从219.1万t增加到813.5万t,年平均增长率为12.7%,拆除建筑废物约占建筑废物总产量的70%;(2)2015年海南省建筑废物总量将达到1 621万t,2020年较之增加71.4%,将达到2 769万t;(3)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预测有效度好、精度高、误差小,优于4种单项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将为海南省建筑废物的处理处置、资源化和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童昕  王涛  黄慧婷  王兆龙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10):3868-3873
基于2014年和2015年环保部发布的省级回收数据,分析了现有传统回收体系下,各省的电子废物回收率变化,发现省级尺度电子废物的回收率呈现较大波动,这与电子废物的跨省流动有密切关系.为此,本文基于现有回收渠道的省际流动网络格局,采用网络分析中的层次聚类方法,揭示全国电子废物流动的区域化特征.结果显示根据区域化特征重新划分市场区,可以使主要市场区的整体回收率波动明显降低,从而为制定合理的回收目标提供参考.针对这一研究结果,提出基于市场区域化特征,建立全国一体化的回收利用市场和差异化的区域性回收目标,有助于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中国电子废物循环利用的空间格局.最后,讨论了生产者主导和处理企业主导两种治理机制对空间优化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7.
电子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电子废物的现状及对环境的污染,研究了国外对电子垃圾的管理经验,并对我国今后在电子废物处理处置方面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电子废物是中国增长最快的废物之一,其中2009年广东省电子废物(四机一脑)产生量占到全国总量的28%。本文介绍广东省电子废物产生、回收、拆解和环境管理现状,着重分析了电子废物回收以及拆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广东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实施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全球每年产生大量的电子废物。根据联合国大学(UNU)数据,2014年全球共产生4180万吨的电子废物。电子废物成分复杂,具有环境污染性和资源性的双重属性。一方面,电子废物的不规范处置具有环境健康风险;另一方面,电子废物也被视为城市矿产,具有一定的资源经济价值。为此,各国先后建立了各自的电子废物管理体系,积极推进电子废物的绿色回收,从而促进电子废物的再生利用和安全处置。一、国内外电子废物回收模式研究(一)德国德国2005年颁布了本国的《关于电子电气产品销  相似文献   

10.
居民电子废物回收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对350名城市居民的问卷调查结果,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对居民的电子废物回收行为、行为意向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所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可以较为有效地诠释有关研究假设,环境知识、舆论宣传和垃圾分类等情境因素对电子废物回收行为具有调节作用.知觉行为控制对于行为意向转化为行为具有非常重要地促进作用,而便利状况则是影响知觉行为控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