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及生态产业方法在其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城市是一类具有经济高产生态高效的产业、系统负责社会和谐的文化、结构健康生命力强的景观的行政单元.其建设目标是通过规划、设计、管理和建设生态景观、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来实现结构耦合的合理、代谢过程的平衡和功能的可持续性.生态城市是以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学为理论基础,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消费行为和决策手段,实现在当地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可持续的、健康的人类生态过程.体制整合、科技孵化、企业投资、公众参与和政府引导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基本方法.清洁生产和生态产业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在搞好技术和管理的同时,怎样在局地和区域生态系统尺度上整合生产、消费和还原功能,建设一类和谐的生态景观,企业的空间和城市尺度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生态城市是一类具有经济高产生态高效的产业、系统负责社会和谐的文化、结构健康生命力强的景观的行政单元.其建设目标是通过规划、设计、管理和建设生态景观、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来实现结构耦合的合理、代谢过程的平衡和功能的可持续性.生态城市是以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学为理论基础,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消费行为和决策手段,实现在当地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可持续的、健康的人类生态过程.体制整合、科技孵化、企业投资、公众参与和政府引导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基本方法.清洁生产和生态产业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在搞好技术和管理的同时,怎样在局地和区域生态系统尺度上整合生产、消费和还原功能,建设一类和谐的生态景观,企业的空间和城市尺度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生态城市理念的演化过程和生态城市的不同提法,针对生态城市建设中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应主要抓好的4个环节:和谐是生态城市的核心,发展是生态城市的动力,绿色是生态城市的生命,文明是生态城市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城市绿色空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城市绿色空间的生态景观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其包括基本数量特征、景观格局、社会管理因素和生态功能等4个Ⅱ级指标以及16个Ⅲ级指标,并依次对北京城市绿色空间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绿色空间综合评价指标值为0.67,处于第Ⅱ级下游,表明北京城市绿色空间面积适当、结构较合理,生态功能发挥良好,总体建设较好;但同时也存在景观连接度较差、可达性不好、居民满意度不高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其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5.
随着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其生态脆弱性研究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当前,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是生态脆弱性历史遗留问题与城市自然状况、社会活动和经济发展扰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内涵、评价方法、规避措施等方面研究的综述,分析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和评价方法以及不同视角下规避措施的差异,对生态脆弱性内涵不确定性、评价指标复杂性和研究方法适用性等问题进行探讨。总体认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是城市自身结构具有的固有属性,是一个对比性概念;选取评价指标和方法时应注重城市发展等相关指标及生态脆弱程度的测算。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内涵界定、评价指标和方法的完善以及研究时空范围的扩展等方向。  相似文献   

6.
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生态防护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配合南京市总体规划的修订,研究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生态建设途径。城市空间拓展应与地理生态背景相适用,生态防护网络是总体规划确定的三个圈层结构的组成部分,具有削减大气污染负荷,调节氧循环,改善城市环境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态位作为生态学重要理论之一,可用于分析城市群内部不同城市间竞争、演化等现象。以中原城市群9个省辖市为基本单元,运用生态位理论模型,进行多指标的综合加权和聚类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就中原城市群整体而言,城市生态位偏低且呈现明显的层次分异;(2)中原城市群城市生态位空间分异表现复杂。综合城市生态位、自然生态位及人口生态位空间分异并不明显,而经济生态位和社会生态位空间分异却十分显著,其中经济生态位最为显著;(3)中原城市群缺少4个子系统都具有优势特征的城市,只有郑州独具2项优势特征,但其自然生态位较低,自然生态位是郑州城市生态位的限制性因子。  相似文献   

8.
将都江堰市建设成我国西部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市,该市地处我国大地形中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地带,具有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优势;是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所在地,对于成都市和成都平原起着水资源调控和生态屏障作用。该市是著名风光名胜区和旅游城市,具有城市、农村、高中山、丘陵、平原、水域等广泛的功能示范意义。都江堰市具有建成生态市的良好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生态市建设的重点是要保护和发挥该市亚热带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开发与生态良性循环相协调、与环境友好的产业,构建起循环经济的体系和经营机制,建成风光秀美、经济发达、社会文明、人居环境舒适的城市。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绵城市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海绵城市是中国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它强调"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理念,目前已上升到中国国家战略层面,已有30个城市(如济南、武汉、厦门、北京、天津、上海等)开展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但中国海绵城市的研究和实践尚处在初级阶段,注重工程性措施而忽视了配套的非工程性措施,尚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文章从海绵城市的提出背景入手,首先介绍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和理论内涵,包括建设海绵城市的基本原则、规划核心、预期目标以及理论本质等方面,然后从理论、技术和实践3个层面总结了中国海绵城市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这3个层面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最后从基础理论体系建设、城市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现有建成区的改造、建造和运行中的商业模式、非工程性设施建设等5个方面,指出了当前中国建设海绵城市有待深入解决的问题,为今后海绵城市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徐州市景观生态调控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城市景观生态调控的概念。在分析了徐州市景观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根据调控理念和调控目标,从空间、技术、政策3个方面提出了4个调控途径10个调控措施,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徐州可持续发展中的景观生态瓶颈问题,并为其它城市解决景观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从工农业生产水平、财政收入、社会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森林覆盖率等指标评估宜春市实施生态市建设所取得的实际效益,通过比较现有发展水平与规划指标得出,生态市建设实施十五年以来,宜春市基本达到了规划的经济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人口发展控制目标、人民生活提高目标和生态环境控制目标,分析了生态市试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ing of the urban system revealed ways to optimize its structure by adjust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ompartments, thereby demonstrating how ecological network analysis can be used in urban system research. Based on the account of the extended exergy utilization in the sector of urban socio-economic system, which is considered as the composition of extraction (Ex), conversion (Co), agriculture (Ag), industry (In), transportation (Tr), tertiary (Te) and households (Do) sectors, an urban ecological network model is constructed to gain insights into the economic processes oriented to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Taking Beijing city as the case, the network accounting and related ecological evaluation of a practical urban economy are carried out in this study in the light of flux, efficiency, utility and structur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large quantity of energy and resources have to be consumed to maintai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a city. The thermodynamic efficiencies of individual sector in Beijing remain at a low level. The social system in Beijing is a highly competitive network, and there are 8 competitive relations and only two mutualistic ones. The Domestic and Agricultural sector are the major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system. Moreover, the assessment results of Beijing are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hree socio-economic systems, Norway, UK and Italy, and the ecological network function and structure comparisons are correspondingly illuminated and discussed. The conclusions indicate that the exergy-based network analysis can be refined to become an integrative tool for evaluation, policy-making and regulation for urban socio-economic system management concerning structure and efficiency at urban levels.  相似文献   

13.
水安全既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而水安全评价则是实现水安全的必然途径。本文旨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宗旨,以水安全的影响因素为依据,构建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导向下的城市水安全评价更强调水资源的循环性、效率性、可持续性,水生态与社会发展的和谐性及平衡性。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自然生态、社会行为、制度规则和精神意识4个维度,然后根据每个维度下水资源的特征及外部因素对水资源的影响方式设计具体的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析分析法为各指标赋权。  相似文献   

14.
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228,自引:1,他引:228  
本文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功调度三方面构建了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提出了生态城市的评价方法,并选择上海,深圳,天津,香港等五个沿海城市进行了城市生态化程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态环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上,描述了城市生态环境发展规律和特征。包括与城市生态系统的辩证关系、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开放性和负荷能力等。分析城市生态环境效应,探讨城市生态环境容量、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6.
生态田园城市是现代城市的发展目标,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热点.现代生态田园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建立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系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营造宜居环境提供生态系统服务.遂宁现代生态田园城市规划将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三规合一",营造一个生态安全健康、生产低碳高效、生活安康富裕,社会公平和谐的美丽新城市.  相似文献   

17.
以冕宁县的生态规划为例,通过对冕宁县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背景的研究,确定其生态城市建设的定位,通过分析冕宁县城市的现状,得出了冕宁县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总体思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是对城市的生态功能进行划分,生态功能划分的原则包括生态城市功能区划的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区域相关原则、部分与整体协调原则、相似性原则、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原则以及区域特色原则等等.通过对冕宁县城市生态区域的划分,将生态规划彻底融入冕宁县的总体规划之中,进一步改善冕宁县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将冕宁建设成为生态县.  相似文献   

18.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生态观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介绍了采用城市生态学进行《抚顺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观点和方法,从6个方面论述了抚顺市总体规划中的生态观点的应用。在把城市生态思想作为城市规划基本原则固定下来、克服城市在景观建设方面的缺陷、增强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增加保护自然环境的动力,建立一个高效、主谐的生态城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根据土地现状、绿地系统和空间布局等因素对城市生态环境具有的重要作用,对山东省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进行了用地分析和生态评价。依据新区空间发展的生态理念,深入研究了生态空间功能组团、总体功能布局。详细论述了峱山经济发展区的绿地生态系统规划,提出了以生态景观轴线连通各个绿地,形成生态功能突出、配置合理、通达性良好的绿地生态系统,以保障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生态和谐、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陕西省各城市的社会状况和地域情况入手,选择和构建了适合陕西省自身情况的生态城市指标评价体系,并进一步建立了描述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状况的标准化处理方法和计算方法,最后使用以上方法,对陕西省2008年的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省10个城市的生态城市建设基本可以分为3类,其中西安等3个城市生态建设水平较高;铜川市等5个城市生态建设水平一般;延安市等2个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较低。各个城市都应该依照自身情况明确生态建设的发展方向,制定生态建设方案,大力开展城市生态建设,从而使整个陕西省生态实现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