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丁坝对河流污染物迁移扩散的影响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深度平均的水流和污染物迁移扩散的通用微分方程为控制方程建立数学模型。设置上游丁坝,模拟分析丁坝长度占河宽的不同比例(10%、20%、40%)以及污水口在坝前2m的位置条件下,丁坝对水流流场及污染物迁移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丁坝长度达到河宽的40%的时候,污染带的宽度最大,而出口端面污染物浓度较低。通过设置合理的丁坝长度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沿程污染物的浓度。  相似文献   

2.
1999年4月9日下午3时许,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蚌埠闸工程管理处发生一起潜水员水下作业时窒息死亡事故。蚌埠闸水电站第6号发电机组于4月6日停机准备检修。第11孔和第12孔快速事故闸门已下落关闭。因闸门关闭不密实漏水,机组检修前需进行闸门堵漏。4月9日上午闸门处水深763m,上、下游水头差513m。4月9日上午,潜水分队受指派给闸门堵漏。潜水分队长王建淮、潜水员杨新民、苏守刚和工人李洪光等6人做潜水准备工作。他们分工是杨新民潜水堵漏,李洪光看电话,王建淮拉信号绳,周成波等两人拉供气皮管,苏守…  相似文献   

3.
河道中修建丁坝将改变丁坝附近的水流流态,形成复杂的三维水流,可能影响坝头附近的船舶通航安全.为研究丁坝断面的三维流速分布、坝头附近的流态特征以及丁坝存在对通航的影响范围等问题,在概化模型水槽中进行试验研究,利用多普勒测速仪对丁坝断面流速进行测量,分析丁坝断面三维流速分布资料,发现距离丁坝头部一定范围处,丁坝断面横向流速的变化率趋近于0,并以此范围作为丁坝对水流运动及通航的影响距离.通过对不同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到丁坝对通航影响距离与随弗汝德数、压缩比等参数的相关关系式.  相似文献   

4.
9.手动托板安全闸(见图9):操作者右手操作压砖机压把将锤头抬起,左手搬动扳把,盖板以固定螺栓为轴由左向右转动90°,使盖板转到图9中5的位置,把闸孔堵上,完成给闸。此时,如锤头下落,锤头上安装的闸棒顶到盖板上。锤头抬起取砖时,左手搬动扳把由右向左转动90°完成开闸。如此往复操作,只要做到每取一块砖给一次闸,完全可以防止压手事故。此装置的优缺点和手动轴承安全闸相同。 10.气控滑块盖板出安全闸(见图10):锤头抬起 时,操作者左 脚轻踩错气控 制阀脚踏板。 压缩空气经气 管到气缸中推 动活塞(开闸) 运行到活塞 (给闸)的位 置。活塞推动 …  相似文献   

5.
利用水槽试验台,完成不同角度丁坝附近可溶性危险化学品泄漏扩散示踪试验,获得在不同角度非淹没丁坝周围示踪剂扩散变化的试验数据.通过对这5组水槽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丁坝附近水流流态的变化及其对其周围可溶性危险化学品扩散的影响:不同角度丁坝产生的回流区的结构基本相同,但回流区的大小受丁坝角度的影响较大,其中90°正挑丁坝所产生的回流区范围最大;上挑和下挑丁坝回流区的范围都会随丁坝偏离正挑丁坝位置的偏角越大而变得越小;在示踪剂释放量一定的情况下,回流区范围越大示踪剂在回流区内的平均浓度越低.  相似文献   

6.
5.自进滑滚式空全闸(见图5):这种安全闸可用重物或拉簧作为进给动力,只要将拉力大小调整合适都可应用。操作时,锤头上下运动,由于重物或拉簧的拉力,使闸棒紧靠在锤头外侧,并使滚棒和锤头磨擦运动。当锤头抬到上部极限位置,用手从模具中取砖时,由于吊绳重物或拉簧的拉力作用,闸棒被拉到锤头下将锤头顶住,起到保护作用。再打砖时,左手搬动扳手,将闸棒推出,如此往复操作。此装置能自动进闸,实现了半自动化。但用拉簧进闸,时间过久,会使拉力减小,进闸速度减慢,所以用重物吊绳方法最好。但是,重物重量必须选择适当。 6.气控抱闸(见图6):当锤头升…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对交通事故成因的分析时可以看出,有些事故是在发生事故前由于驾驶员自身情绪的变化及波动引起的,据调查392名发生了交通事故的司机,有20%是在事故前6小时内受到了强烈刺激,由此可见心理因素对安全驾驶的重要性。交通事故从成因上分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因素"另一种是"间接因素",直接因素是指事故发生前  相似文献   

8.
根据塔里木河中游地区输水堤防有生态闸断面(乌斯满和阿其河断面)和无生态闸断面(沙子河断面)的地下水位、土壤养分以及植被的监测调查资料,分析了塔里木河中游河岸林水土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分是影响该区域植物多样性的主导因子.由于生态闸的定期放水,乌斯满和阿其河断面水分条件明显好于沙子河断面,而不同断面间其他环境因子(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全盐含量和pH值)的差异不显著.草本植物多样性受水分的影响最为明显,其丰富度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加而减小.木本植物多样性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不明显.群落物种的丰富度决定于草本植物的丰富度,同一断面,水分条件较好的近河道处物种丰富度并不高.距堤防100m的不同断面,乌斯满断面形成高丰富度与低均匀度组合的群落特征,沙子河断面则形成低丰富度与高均匀度组合的群落特征.输水堤防的修建明显影响塔里木河中游地区的土壤含水率,进而影响地表植被尤其是草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生态闸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堤防建设引起的负面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耐火材料企业中,成型压砖是个重要的工序。在此工序中工作的人数多,而且直接接触压砖机械。如果操作不当或缺少安全设施,很容易造成压手事故。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做到安全生产,下边介绍我厂现用的几种安全闸。一、手动简易安全闸 1.操作方法:操作者右手操纵压机压把,锤头抬起时,左手动扳把4,闸棒以套管2为圆心,闸弯棒6水平长度为半径,由  相似文献   

10.
鞍钢大型轧钢厂,800横列式三架轧机的压上装置(简称闸),原来是手动调整的。在调整压上闸时,工人要在 800~900℃高温钢材的烘烤下进行作业。每班至少要调三到五次,有时甚至要调十余次。每次需要三到五人才能搬动。由于调整次数频繁,需要人员多,作业场地又狭窄,还要在不停产的情况下进行,所以,在调整位上闸时,经常发生工伤事故。 为了改变劳动强度大、事故多的压上闸的调整工作,不断提高钢材的产量和质量,大型轧钢厂党委专门召开了党委会,研究解决这个多年没有解决了的老大难问题。他们充分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并由党委书记亲自挂帅,组织了有领…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3年潮白新河(天津段)水体COD、NH+4-N、TN和TP的监测数据,通过研究影响研究区水质变化的主要因素,按照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将全年分为播种期、生长期和收获期)分析我国北方闸控河流水质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是该流域的主要污染源;在气候、闸坝调度和污染来源的共同作用下,各监控断面水质变化较大,各监测指标值存在明显时空差异。其中,COD和TN污染负荷由大到小为播种期、收获期、生长期,NH+4-N和TP污染负荷由大到小为播种期、生长期、收获期。不同时段水质的空间分析表明,河流上游NH+4-N、TN和TP污染负荷偏高,河流中、下游COD污染较严重。因此,在分析北方闸控河流水质状况时,应综合考虑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分时段、分河段进行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12.
陕北地区水资源非常短缺,特别是煤炭开采地区。以窟野河流域为例,首先采用基流比例法、Tenent法和最小月平均流量法分别计算了温家川站的生态基流;其次通过对比分析各种计算结果得出基流推荐值,分析了生态基流的盈缺状况,并探讨了造成生态基流缺失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窟野河温家川站的年生态基流推荐值为3.50 m~3/s,年内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推荐值分别为6.00 m~3/s、3.50 m~3/s、2.50 m~3/s。1999年之前生态基流还有很大的盈余,但近些年流量明显减少,4、5、6月平均流量都不能满足生态基流,其中煤炭开采是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围绕非均质条件下河流包气带水分运移,选择渭河河漫滩开展原位试验。在渭河原位试验点开挖7 m×1 m×2.8 m的探坑,以一侧剖面为研究面,刨光成垂直平面并对剖面做保护工作,方便观测。在不同层位按不同深度、在不同岩性的层位上打孔,分别安装MP-917时域反射仪与水银压力计,监测含水率及地下水压力势,并采用自制Bauwer渗水仪做持续5 d的有压入渗试验,研究非均质条件下河流包气带水分运移规律及入渗速度与水头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包气带介质含水率分布与包气带结构有关,受岩性渗透系数制约,其中弱透水层的存在阻滞了水分的运移,包气带很难达到饱和,在弱透水层以上形成上层滞水并以非饱和流形式入渗。入渗速度随水层的厚度增大而增大,且入渗速度与水头高度呈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镇江内湖2004年4月21-22日、2004年8月18-19日两次野外大规模水文、水质及泥沙同步监测资料为基础,针对内湖与长江相通、潮汐作用明显的特征,对内湖水位、库容、流量、流速的基本变化规律,水质、泥沙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内湖水面面积与库容随潮位变化较大,枯季内湖最大潮差比洪季高0.39 m; 内湖流速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潮汐影响强度,进出断面一般在低潮位后出现最大流速,在高潮位后出现最小值; 洪季内湖水质明显优于枯季,涨潮过程水质浓度下降,退潮浓度上升; 洪季内湖水体含沙量及全潮泥沙淤积总量大于枯季,但洪季水流的挟沙能力较强,泥沙淤积量占全潮总来沙量的百分比(27.8%)小于枯季(50%).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马鞍山市慈湖河流域水环境现状,结合当地政府对慈湖河的管理整治目标,选择EFDC水动力-水质模型作为慈湖河水环境模型。并根据慈湖河流域整体情况对时间空间进行概化。时间概化上,最终确定水动力学模拟时间步长为10s,水质模拟时间步长为20s;空间概化上,采用凸四边形网格概化,各网格之间为一维线性关系;通过CAD、GIS软件,将河道划分为106个网格,共计86行、24列,建立二维模型。通过研究参考文献及相似案例,最终确定本模型的参数和取值。将参数值输入程序中,对慈湖河流域2013年水质进行模拟计算。与马鞍山实际数据比对后发现,模型输出的水位、流速、水质结果在合理范围内。表明在慈湖河干流建立二维水质污染扩散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模型及方法可为相关水质预测研究提供参考。此外该模型可与web应用系统集成,应用于水质预警,模拟不同污染负荷情形下水质变化,模拟污染事故发生后不同应急措施对污染情况的改善效果,为污染控制和水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工程地质调查和大量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统计分析,揭示承德市区地基岩土层的时空分布及其物理力学变化规律。地基岩土层主要有上覆第四系冲积、洪积、残坡积和下伏太古界及中生界侏罗系基岩层组成。第四系土层主要分布于武烈河阶地、低山缓坡及山间沟谷地带,除山间沟谷由于沉积环境复杂,土层层位不稳,力学性质变化大,不宜为多层建筑的天然地基外,Ⅰ级阶地的砂层、碎石土层和低山缓坡及Ⅱ级阶地的粉土、粉质黏土层都具有层位稳定、承载力高的工程性质。下伏基岩埋藏较浅,承载力高,高层建筑多以基岩中风化或微风化层为地基持力层。根据地貌类型、岩土体组合结构及力学特征、地下水赋存条件,以是否存在建筑物持力层为依据,结合工程实践,将承德市区地基岩土层划分为地基工程适宜区、地基工程较适宜区、地基工程适宜差区、地基工程不适宜区4类工程区,并对各区多层和高层建筑物的地基持力层和基础类型的适宜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东营市挑河和神仙沟的河水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东营市挑河、神仙沟河水中重金属的时空分布、产生生物毒性的可能性及其综合污染水平,在夏季和秋季分别采集6个河水样品,监测7种重金属质量浓度。与国内外其他河流相比,研究区域河水中重金属(除Cd、Pb外)质量浓度均处于中等水平。大多数重金属在夏季质量浓度较高,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根据美国环保署制订的国家推荐性水质基准,各站位的Zn在两个季节均可能造成水生生物急性中毒;而大多数站位的Cu可能产生急性中毒(夏季)或慢性毒害(秋季)。改进型内梅罗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夏秋两季所有站位(除秋季1个站位外)的重金属综合污染水平达到严重等级,Hg对综合污染的贡献最大。Cu-Hg、Cu-Pb(挑河)及Cu-Pb-Cd(神仙沟)之间的显著正相关性与河流两侧分布的铜业、化工、电子、机械制造等企业的废水排放有关;河水Zn与上述元素大多呈显著负相关,其可能来源于沿河两侧路尘(含Zn)在河水中的沉降。  相似文献   

18.
为快速分析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可能造成的水环境影响,建立了基于Matlab软件的突发事故水质解析模型。以浙江省某河流为例,分析了上游突发水污染事故形成的污染团在河流中的迁移扩散规律、影响范围、事故下游各断面水质变化过程以及取水口等敏感点的超标时间及超标程度。同时详细分析了近岸和远岸边界对污染物反射所造成的浓度叠加影响、合理的边界反射次数,以及水流流速、扩散系数、降解系数等主要水文水质参数对污染团扩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尾矿坝不同于传统水库土石坝,不应完全按照传统土石坝的稳定分析方法。探讨了上游式尾矿坝静力稳定分析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了尾矿坝中孔隙水压力与超孔隙水压力来源,提出dp不大于005mm的尾矿坝年上升速率应不大于20m/a,对于上升速度过快的尾矿坝内应增设排水设施,以利于超孔隙水压力及时消散。在抗滑稳定分析方面,依据土力学的基本原理,明确了有效应力与总应力稳定分析方法的适用条件,将尾矿坝生命周期初期坝施工结束期、堆坝期、退役期等三个阶段,分别采用不同的稳定分析方法与强度参数。还讨论了尾矿坝中的两种特殊材料饱和松  相似文献   

20.
川江为大型山区河流,水量充沛、坡陡流急,较细泥沙不易淤积,河床主要为岩石与卵石所构成,浅滩泥沙冲淤规律为“洪淤枯冲”,年内冲、淤基本平衡。由于水流能量大,浅区短,往往以较少的工程量即可取得良好的整治效果,满足航运发展的需要。三峡工程建成后,库区水流、泥沙运动发生很大变化。在较大范围的常年库区,水深增大,水流减缓,航行条件显著改善。但在变动回水区,天然河道与水库状态交替出现,将对重庆港区航运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本文根据三峡工程泥沙模型的试验,阐述了库尾泥沙淤积发展及其分布规律。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泥沙治理、岸坡整治、炸礁清库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为确保重庆港区航运安全畅通提供了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