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防毒面具     
呼吸防护用品按用途可分为防尘、防毒和供气式3类,按防护原理可分为过滤式(又称净化式)、自给式(又称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是预防尘肺病和职业中毒等职业病的重要防护产品,主要品种有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等。  相似文献   

2.
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于2016年4月25日发布,并于2016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对GB/T 32610-2016的技术内容进行详细分析解读,对GB/T 32610-2016和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之间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差异进行对比,重点详述日常防护口罩的防护效果等级和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旨在让口罩生产企业充分了解标准,指导企业生产出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同时指导消费者选购质量符合要求的口罩。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毒气泄漏事故应急过程中公众常用的个体呼吸防护用品的防护效果进行了研究.针对硫化氢气体,利用无机气体防护时间检测系统,测试研究了滤毒盒、简易防护口罩、毛巾等个体防护用品在不同工况下的防护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有毒气体浓度及温湿度两种工况条件均对个体防护用品的防护时间有较大影响,滤毒盒的防护效果远好于简易防护口罩,毛巾的防护效果较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毒气泄漏事故应急过程中个体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策略.本研究可为建立个体防护对策的选择方法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呼吸道防护用品是个人防护用品的主要组成部分。正确选用呼吸道防护用品,是实现预防职业危害的关键。因此,掌握选用原则,是有关企业主管人员和使用这项用品的职工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所谓呼吸道防护用品,又称呼吸器或防护面具(口罩),其功能是防御有害气体、蒸汽、粉尘、烟、雾经呼吸道吸入,或直接向佩用者供氧气或清净空气,保证在尘、毒污染或缺氧环境中作业人员的正常呼吸。呼吸道防护用品按用途,可分为防尘、防毒、供氧三类;按作用原理,可分为过滤式、隔绝式两类。重要的品类有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过滤式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自救器、…  相似文献   

5.
<正>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包括防毒面具、防颗粒物(尘)口罩等产品,在我国工矿企业应用极其普遍,是接尘、接毒作业人员呼吸防护的基本措施。由于自吸过滤式防护用品必须依靠使用者自主呼吸来克服过滤元件的阻力,呼吸阻力明显,使用者佩戴舒适性差。而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Powered air-purifying respirator,缩写PAPR)依靠电动风机来帮助佩戴者呼吸,具有降低使用者呼吸负荷,改善使用者配戴舒适度,提高防护可靠性等突出特点,尤其适用于一些条件恶劣的高强度作业环境。由  相似文献   

6.
为指导劳动者选择适合自身的口罩型号,对11种口罩防护气溶胶颗粒物的性能进行测试,对部分口罩进行适合性检验。使用TSI8130测定常用口罩对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吸气阻力,使用3M FT-30定性检验Bacou801,3M9332口罩的适合性。所测试口罩中,3M,Bacou口罩过滤效率与阻力值均符合标准值要求,其余某些口罩的过滤效率最低值为23.200%,吸气阻力最高值达260.9 Pa;某些口罩的处理样与未处理样在2项指标上存在差异(P<0.05)。6名受试者的脸型均与Bacou801口罩不适合,其中,3名的脸型与3M9332口罩不适合。结果表明,3M,Bacou所检测型号的口罩能够达到防颗粒物防护用品的要求,部分国产口罩尚不能用于颗粒物防护,首次使用某种口罩前,要进行适合性检验。  相似文献   

7.
盛海涛 《安全》2018,39(6):30-32
目前电焊烟尘职业病危害日益突出,电焊工尘肺发病率近年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为促进电焊工尘肺的预防,降低电焊烟尘对电焊工职业危害,本文探讨了电焊烟尘对焊工的危害及呼吸防护。在分析电焊烟尘职业危害和电焊工呼吸防护现状基础上,结合电焊烟尘粒径特点及粉尘过滤机理,提出了如何根据不同作业环境粉尘浓度选择防护口罩,更好的进行电焊烟尘呼吸防护,有效规范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实现电焊烟尘职业危害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8.
日前,《防护服一般要求》等5项国家标准已经国家审查批准并予以发布。标准编号及名称如下:GB/T12624—2006《劳动防护手套通用技术条件》(代替GB/T l2624—1992);GB/T13641—2006《劳动护肤剂通用条件》(代替GB13641—1990);GB/T20097—2006《防护服一般要求》;GB/T20098—2006《低温环境作业保护靴通用技术要求》;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代替GB/T2626—1992《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通用技术条件》;GB/T6223—1997《自吸过滤式防微粒口罩》;GB/T6224.1—1986《过滤式防微粒口罩总透漏率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发了以网状电极作为静电纺接收装置制备出结构不均匀的纳米膜,该膜具有高效低阻的特点。采用此法研制出的PLA纳米膜疏水性能优越且对人体无危害。将纺制的两种不同克重的该纳米膜分别覆在KN90、KN95口罩上,口罩过滤效率分别从93.61%、96.74%增至98.83%、99.07%;而阻力增加较小且仍满足《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 2626—2006)以及呼吸舒适性的要求,口罩材料品质因数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四)职业病危害的防护职业病危害的防护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业场所防护设施的防护,二是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工人健康的主要防护手段。主要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帽、防护服、护眼镜片和面罩、呼吸防护器、防噪声甩具和皮肤防护用品等。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关键在于要懂得其防护特点和性能,同时训练使用者正确使用、维护、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我国建筑行业劳动防护用品事故情况,对近九年建筑企业19723起事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建筑行业的劳动防护用品事故从整体上看,呈下降趋势,但劳动防护用品缺少或缺陷仍然是建筑企业事故重要影响因素。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建筑企业劳动防护用品工作存在差异,建议相关企业及所在地区的政府监管部门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我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产业分布特点和产业市场集中程度,基于生产企业统计数据,估算我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产业市场集中度;对比2017年和2010年数据,统计分析我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产业的区域、产品种类、企业注册资金规模和企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分布和变化,分析总结了产业发展呈现的特点,提出了加快我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产业发展的相应建议。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产业市场结构尚属于低集中竞争型;各区域生产企业数量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的顺序依次递减,东部生产企业占据全国企业总数的65%以上;一半以上企业的注册资金均大于1 000万元;以从业人员数量看,80%以上企业属于小型企业规模;与2010年相比,2017年我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增加了6.67%,企业从业人员规模分布变化不明显,企业注册资金规模已由约7成企业在500万元以下转变为近7成超过500万元,产品种类增加了40%。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劳动防护用品产业和安全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至关重要,然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收集了国内27家、国外10家知名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统计分析了国内外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得出国外企业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的共性特点和国内企业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的最常见组合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将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4)中方针的编写要求与研究结论相结合,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制定企业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Dust generated during the handling and processing of cotton causes ill health of ginning worker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respiratory symptoms among cotton-ginning workers. This study involved 188 workers of 10 cotton-ginning factories. 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 (PEFR), a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 (FEV1) declin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duration of exposure (p < .001) of the cotton-ginning workers. Results of a standard respirator medical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indicated that, depending on duration of exposure, 51%–71% of cotton-ginning workers suffered from chest tightness, 55%–62% experienced chest pain, while 33%–42% of the workers reported frequent cough. Blood tests of the workers showed higher values of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osinophils, and white blood cells when exposure was longer. Byssinosis symptoms were observed among the workers. We recommend regular periodical medical check-ups, compulsory use 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and proper ventilation at the workplace.  相似文献   

15.
煤矿井下粉尘监测、防治技术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尘危害职工身体健康,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缩短设备、仪器使用寿命,是我国煤矿普遍存在的五大自然灾害之一.粉尘监测与粉尘防治是解决粉尘问题的两个有效且不可分割的手段.介绍了井下粉尘监测仪器及监测方法;总结了目前粉尘防治的四种思路:减尘、降尘、排尘、隔尘,提出减尘是粉尘防治最根本的方法,并详细论述了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展望了粉尘监测、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期望为我国煤矿粉尘监测、防治工作及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是建立粉尘职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标体系,为企业的粉尘职业危害防治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是以59名国内职业卫生领域专家为研究对象。通过编制的调查表,让专家依据各指标的重要程度打分。国内职业卫生领域符合条件的专家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调查问卷70份,收回调查表59份。利用变异系数法,计算每一指标的平均分、变异系数和满分比,评价信度和效度,最终筛选确定粉尘企业职业危害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指标体系。结果如下,59名专家积极系数84.3%,8项一级指标和69项二级指标的平均值均超过2.5,变异系数均在50%以下,满分比均介于0-1之间,8项一级指标的克朗巴赫值均大于0.6,相关系数介于0.249-0.705之间。除预防措施和粉尘危害项目存在的问题外,其余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企业粉尘职业危害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标体系经筛选包括8项一级指标和69项二级指标。  相似文献   

17.
国外防护装备涵盖了非消防人员配备的事故防护装备,主要用于现场应急处理时配备使用。工业事故类防护服标准体系包括产品标准与相应的检测检验方法标准,对工业事故类防护服提出了特殊的性能要求与检测评估方法。了解国外工业事故类防护服标准体系,有助于我国工业事故应急防护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欧美、日本与中国个体防护标准比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个体防护装备,以往称劳动防护用品,是以保护劳动者安全和健康为目的,并且直接与人体接触的装备或者用品。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保障劳动者安全和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保护劳动者和确保安全生产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个体防护装备的技术标准方面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形成了初步的标准体系,本文研究了ISO、CEN、JIS的个体防护标准体系,并着重对其体系和有代表性的标准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归纳出我国个体防护及检测技术标准存在的问题,对制定和提高我国个体防护装备的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并为个体防护及检测领域的相关国际标准的研制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体呼吸参数对呼吸防护装备内部微环境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为获得不同劳动强度下人体呼吸参数及变化规律,以相对心率指数表征劳动强度等级并设计构建呼吸参数采集系统。通过开展多人次不同劳动强度呼吸实验,记录实时瞬时心率、呼吸压力、呼吸频率数据并采集呼出气样本,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心率指数能够消除劳动强度表征中的个体差异及劳动形式差异,对劳动强度具有良好表征作用;呼吸压力及频率随劳动强度增加呈现增强和变大的趋势;心率及呼吸压力信号的样本熵显示,心率稳定性随劳动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呼吸模式稳定性则增强;呼出气中O2含量随劳动强度增加而降低,CO2与H2O含量呈现增长趋势,绝对变化量及变化比例随劳动强度不同呈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升国内石油化工企业过程安全管理水平,借鉴国内外过程安全管理经验和优秀实践,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石油化工企业过程安全管理的评估思路和方法。根据石油化工行业特点,构建了由16个要素组成的过程安全管理评估体系框架。同时,介绍了该评估体系的评估准则设计、评估方法设计,以及评估系统的应用。实践表明,此石油化工企业过程安全管理评估系统,既能评估石油化工企业过程安全管理绩效,又能指导企业设计和运行一套过程安全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